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场总线强实时性控制信息传递的研究和仿真 被引量:9
1
作者 孙雅明 毛鹏 +4 位作者 王兆峰 苗友忠 杨庆早 李旺 王宪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5-48,共4页
在对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息流通量、传递方式和实时控制要求分析的基础上 ,站内通信网采用 CAN现场总线。根据 CAN网具有的高可靠性、多主控节点和易开发优先权等特点及间隔层各单元功能的实际需要 ,研究和实现了间隔层内... 在对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信息流通量、传递方式和实时控制要求分析的基础上 ,站内通信网采用 CAN现场总线。根据 CAN网具有的高可靠性、多主控节点和易开发优先权等特点及间隔层各单元功能的实际需要 ,研究和实现了间隔层内各间隔之间的强实时性控制功能信息的传递 ,证实了仿真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 ,它比传统实现方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从而提出低频时切负荷控制和备用电源启动 /闭锁控制实现基于 CAN数字通信的分散式控制的新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总线 强实时性控制 信息传递 仿真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强实时性串行通讯程序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歌群 刘卫国 卢京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0-212,共3页
研究了无人机飞行控制器通讯软件的实时性问题。运用中断服务程序就地帧识别、有限状态机、缓存共用和代码优化技术,设计了具有多通讯协议的强实时性串行通讯接收程序。经过实际运行测试,程序解码率高、可靠性好、实时性强、运行时间合... 研究了无人机飞行控制器通讯软件的实时性问题。运用中断服务程序就地帧识别、有限状态机、缓存共用和代码优化技术,设计了具有多通讯协议的强实时性串行通讯接收程序。经过实际运行测试,程序解码率高、可靠性好、实时性强、运行时间合理,满足了无人机飞行控制对串行通讯程序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串行通讯 强实时性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调度的实时仿真平台架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佟佳慧 刘金 +1 位作者 张津源 张永祥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95-1504,共10页
为满足武器装备和保障训练体系的发展对仿真平台架构提出的新需求,分别从总体架构、硬件架构和软件系统三方面考虑,兼顾试验和训练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网络化、分布式体系特征的实时仿真平台架构,平台可提供嵌入式的计算节点。计算节点... 为满足武器装备和保障训练体系的发展对仿真平台架构提出的新需求,分别从总体架构、硬件架构和软件系统三方面考虑,兼顾试验和训练需求,提出了一种具有网络化、分布式体系特征的实时仿真平台架构,平台可提供嵌入式的计算节点。计算节点和通讯网络具有强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平台架构 强实时性 网络化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道交换式网络的虚拟通道分配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昊天 丁凡 熊华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51-2257,共7页
为了满足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交换式网络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光纤通道协议提出了虚拟通道(Virtual Channel,VC)架构,通过逻辑上的通信通道对整网流量进行合理分配.本文将VC机制由"点到点"扩展为"端到端",并... 为了满足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交换式网络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光纤通道协议提出了虚拟通道(Virtual Channel,VC)架构,通过逻辑上的通信通道对整网流量进行合理分配.本文将VC机制由"点到点"扩展为"端到端",并结合网络演算(Network Calculus)理论和信誉量漏桶机制,在强实时条件约束下,提出虚拟通道的分配策略,以减小整网业务流量的端到端延迟时间为优化目标,解决了VC架构的三项技术难题:每种VC数目的确定、每个VC的信誉量(Credit)如何保证、以及每条VC的路径选择.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网络负载强度的不断加大,扩展的VC分配策略具有适应能力,增强了在FC交换式网络中应用VC架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道 交换式网络 虚拟通道 强实时性保证 分配策略 网络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tor模型的软总线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春雷 高峰 颜运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83,共7页
为提高网络化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Actor模型的软总线设计方法,以解决分布式全数字仿真测试中系统及组件间的通信问题。采用以Actor模型为中心的发布/订阅机制,实现分布式节点之间的同步、异步通信。在此基础上,提... 为提高网络化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Actor模型的软总线设计方法,以解决分布式全数字仿真测试中系统及组件间的通信问题。采用以Actor模型为中心的发布/订阅机制,实现分布式节点之间的同步、异步通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线程池技术的任务调度方法,实现Actor模型的协同工作,并通过规则链表进行Actor消息的处理及转发。实验结果表明,与HLA、OpenDDS总线相比,在大数据量并发处理的情况下,该软总线程序执行效率提升30%以上,能够满足网络化嵌入式系统测试对实时性与并发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嵌入式系统 Actor模型 分布式全数字仿真 强实时性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输时间精确预测的片上总线仲裁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孟海波 张志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0-837,共8页
片上系统中各主设备有不同的实时性和带宽要求,它们竞争使用片上系统总线.总线仲裁器采用各种仲裁算法试图满足实时性和带宽要求,但已有算法很难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传输时间精确预测的仲裁算法,采用该算法的仲裁器能... 片上系统中各主设备有不同的实时性和带宽要求,它们竞争使用片上系统总线.总线仲裁器采用各种仲裁算法试图满足实时性和带宽要求,但已有算法很难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传输时间精确预测的仲裁算法,采用该算法的仲裁器能够精确地预测在当前仲裁机制下各个请求的完成时间,因此能判断哪些主设备的实时性可能会被违反,从而提前改变总线仲裁策略以满足各主设备实时性要求.同时,采用该算法后仲裁器并行比较主设备的实际传输带宽和需求带宽的差别,及时调整优先权以实现对带宽的精确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常见的5种算法在实时性要求满足百分比方面平均提高66.47%,很好地满足了各主设备在各种情况下的强实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 片上总线 仲裁算法 强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