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夯置换法加固湿软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毛洪录 张兴成 王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结合黄泛平原区某在建公路工程雨季进行的湿软地基处理施工,对强夯置换法进行了现场夯沉量和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验证了其关键施工工艺参数和加固处理效果。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适合该类土的地基加固,可为类似工程提... 结合黄泛平原区某在建公路工程雨季进行的湿软地基处理施工,对强夯置换法进行了现场夯沉量和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验证了其关键施工工艺参数和加固处理效果。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适合该类土的地基加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法 现场试验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成孔置换强夯法在软土地基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永祥 刘波 +1 位作者 高玉杰 王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6-120,127,共6页
强夯置换法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置换墩不着底、工后沉降大、施工效率低等缺点。针对强夯置换法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预成孔置换强夯法。该方法通过将高能级强夯法与预先成孔填料相结合,达到提高地基... 强夯置换法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置换墩不着底、工后沉降大、施工效率低等缺点。针对强夯置换法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预成孔置换强夯法。该方法通过将高能级强夯法与预先成孔填料相结合,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通过开展试验区(24 m×24 m)试验,在夯后进行平板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充水预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最终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整个软土地基场地。试验结果表明:夯后动力触探击数提高了260%以上,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280 kPa,储罐基础沉降最大值、相邻测点沉降差均远小于规范要求。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于今后类似地基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强夯置换法 高能级强夯 预成孔 充水预压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墩法处理公路软基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宏祥 闫澍旺 冯守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53-3758,共6页
近年来,强夯置换墩法以其工期短、施工简单等特点在软基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对其加固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难以建立起符合强夯碎(块)石墩特点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此针对海满高速公路... 近年来,强夯置换墩法以其工期短、施工简单等特点在软基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对其加固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难以建立起符合强夯碎(块)石墩特点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此针对海满高速公路实际工程,结合有限元分析,对该方法处理湿地软基的加固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可供施工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 强夯置换 加固机制 有限元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软土中碎石墩形成过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郑凌逶 周风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7,共8页
强夯置换工程要求保证夯沉量、置换墩长度等设计指标,通常通过试夯确定必要夯击次数。研究置换墩形成机制,确定夯锤能量释放时间、填料运动规律、锤底动压力等因素,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置换墩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往... 强夯置换工程要求保证夯沉量、置换墩长度等设计指标,通常通过试夯确定必要夯击次数。研究置换墩形成机制,确定夯锤能量释放时间、填料运动规律、锤底动压力等因素,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置换墩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往往套用强夯工程的基本参数或机制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强夯冲击下填料、软土与夯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试验研究表明:每次夯击中夯锤的运动加速度曲线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代表了夯锤作用下土体-填料的不同运动过程;通过分析夯锤的动态力-位移曲线,阐述各阶段随夯击和填料次数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及原因;随填料次数的增加,在相同夯击能下,每次夯击中夯锤的能量释放时间减小,峰值动态力增加,这反映了随着夯击次数增加,软土基础中碎石墩逐渐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法 模型试验 置换 冲击动力学 加速度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石挤淤强夯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子龙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共3页
结合郴宁高速公路E1K0+215-E1K0+601.7段路基采用抛石挤淤强夯置换法处理高填方路基软基的工程实例,介绍用强夯法将粗颗粒料(如碎石、片石)夯击置换原软弱的饱和淤泥土,形成柱状体,再用强夯方法进行挤密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经... 结合郴宁高速公路E1K0+215-E1K0+601.7段路基采用抛石挤淤强夯置换法处理高填方路基软基的工程实例,介绍用强夯法将粗颗粒料(如碎石、片石)夯击置换原软弱的饱和淤泥土,形成柱状体,再用强夯方法进行挤密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经现场载荷试验和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复合地基不仅置换部分强度大幅度提高,而且满足路基的施工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法 淤泥地基 施工工艺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碎石桩的发展及成桩机理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保田 唐劲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0-34,共5页
强夯置换法是80 年代才开始应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程.介绍强夯置换法的发展概况,用波动理论定性阐述强夯置换法在成桩过程中桩土界面的变化,说明了夯击能量从第一击接近球状传播到形成柱状桩体后的接... 强夯置换法是80 年代才开始应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程.介绍强夯置换法的发展概况,用波动理论定性阐述强夯置换法在成桩过程中桩土界面的变化,说明了夯击能量从第一击接近球状传播到形成柱状桩体后的接近一维传播变化过程;探讨了夯锤势能转换成使桩体向下延伸的动能、桩体压密的势能、通过桩体侧面和底面向桩外传播的动能比例.分析结果表明:强夯置换法特别适用于抗剪强度极低的饱和软粘土地基,置换深度一般不超过8 m ;用强夯法将粗颗粒料( 如碎石) 夯击到土层中能够形成柱状体;复合地基不仅置换部分强度大幅度提高,天然土部分由于排水固结作用和挤密作用也使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法 复合地基 强夯 碎石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新机场岩溶漏斗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佳丽 姜志全 龚泉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357-359,371,共4页
昆明新机场飞行区共发育岩溶漏斗234个,密度高达11.9个/km2,若处理不当势必引起后期的沉降问题和地基稳定性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不同的岩溶漏斗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试验区进行原位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等对比研... 昆明新机场飞行区共发育岩溶漏斗234个,密度高达11.9个/km2,若处理不当势必引起后期的沉降问题和地基稳定性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区进行不同的岩溶漏斗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试验区进行原位波速测试、标准贯入试验、载荷试验等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 500 kN.m、4 500 kN.m夯击能的强夯置换法处理岩溶漏斗效果较明显;采用2 500 kN.m夯击能的效果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新机场 岩溶漏斗 地基处理 原位检测 强夯置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处理技术》
8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92-1692,共1页
该书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常用的和最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全书分4篇,共20章,包括换填垫层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石灰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夯实水泥土桩法、高压喷射注浆... 该书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常用的和最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全书分4篇,共20章,包括换填垫层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砂桩法、碎石桩法、石灰桩法、水泥土搅拌法、夯实水泥土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加筋技术、灌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法 石灰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夯实水泥土桩 灰土挤密桩 地基处理技术 强夯 垫层 碎石桩 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