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夯置换对软土基坑边坡开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强 高立群 +2 位作者 赵民 李效臣 彭庄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3,共8页
强夯置换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而将其作为基坑支护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报道。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强夯置换率、基坑边坡坡率条件下,强夯置换后软土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位移规律。通过构... 强夯置换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而将其作为基坑支护的相关研究却鲜有报道。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不同强夯置换率、基坑边坡坡率条件下,强夯置换后软土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位移规律。通过构建墩土合并计算、墩土分开计算、墩土耦合3种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水平位移向四周呈辐射式递减,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一致且吻合度较高;坡体稳定系数随置换率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在墩与土之间加入界面单元提高了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墩土耦合 模型试验 基坑开挖 数值模拟 滨海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淤泥软土地基强夯置换砂桩试验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东升 汪稔 +1 位作者 孟庆山 胡明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831-3836,共6页
针对某海相淤泥软土的处理工程,选取了一强夯砂桩置换试验区,监测了强夯置换过程中夯坑及其周围土体的变形,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情况以及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结果表明,单个置换砂桩夯击8次较为合理;强夯置换后静置一段时间,可... 针对某海相淤泥软土的处理工程,选取了一强夯砂桩置换试验区,监测了强夯置换过程中夯坑及其周围土体的变形,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情况以及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结果表明,单个置换砂桩夯击8次较为合理;强夯置换后静置一段时间,可以有效减小强夯过程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且一遍强夯后静置7d后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完;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主要发生在地表以下3~6.5m深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淤泥软土地基 强夯置换 砂桩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深度的估算 被引量:28
3
作者 曾庆军 李茂英 李大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8-611,共4页
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指标中 ,置换深度是一个关键性课题 ,难以预测 ,也难以控制。本文首次以波能传播理论为基础 ,考虑土对波的吸收系数和实际施工情况 ,对强夯置换加固效果中的最终置换深度和随夯击击数变化的置换深度增量进行了预测 ,8... 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指标中 ,置换深度是一个关键性课题 ,难以预测 ,也难以控制。本文首次以波能传播理论为基础 ,考虑土对波的吸收系数和实际施工情况 ,对强夯置换加固效果中的最终置换深度和随夯击击数变化的置换深度增量进行了预测 ,8个工程实例表明此方法简便实用 ,理论基础可靠 ,可直接为工程实践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置换深度 波能传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压监测的强夯置换和砂井-强夯处理饱和软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红军 吴腾 +1 位作者 马江 王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在青岛某饱和软土场区采用强夯置换和砂井-强夯2种不同方案进行试夯试验.在试验区距夯点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土层中埋设孔隙水压力计,通过观测,分析试夯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2 000~2 500 kN·m夯击能作用... 在青岛某饱和软土场区采用强夯置换和砂井-强夯2种不同方案进行试夯试验.在试验区距夯点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土层中埋设孔隙水压力计,通过观测,分析试夯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2 000~2 500 kN·m夯击能作用下,点夯试验最佳夯击数为强夯置换14击、砂井强夯16击,且2种方案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均可达6 m;强夯置换区块距离夯点越近,超孔隙水压力累积幅值越大,而砂井-强夯区块这一趋势则不明显;砂井强夯区块较强夯置换区快地基具有更好的均匀性,但其夯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比后者慢;孔压监测是确定强夯参数,了解加固深度,评价加固效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孔隙水压力 砂井 强夯 强夯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加固盐渍土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彧 房建宏 +1 位作者 刘建坤 徐安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58-261,共4页
青海省察尔汗-格尔木高速公路地处青藏高原寒区和盐湖区,地基土力学性质受土体含水率和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困难。通过对该盐渍土试验段进行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原位测试,给出强夯置换复合地基承载力和... 青海省察尔汗-格尔木高速公路地处青藏高原寒区和盐湖区,地基土力学性质受土体含水率和气候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困难。通过对该盐渍土试验段进行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原位测试,给出强夯置换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确定方法,并对加固后复合地基的强度和变形模量的计算结果给予了分析,承载力满足要求。同时对强夯置换复合地基的桩土工作机理以及沉降折减等问题给出了评价,强夯置换方案有利于盐渍土地基中水分和盐分的迁移及减少地基沉降,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强夯置换砾石桩 复合地基 原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与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道祥 刘刚 王国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2-625,630,共5页
在地基土层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强夯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问题,提出了加固饱和粉土、粉质粘土地基的强夯置换碎石桩法。某建设场地分别采用强夯法与强夯置换碎石桩法进行了现场对比试验研究,对强夯地基与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 在地基土层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强夯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问题,提出了加固饱和粉土、粉质粘土地基的强夯置换碎石桩法。某建设场地分别采用强夯法与强夯置换碎石桩法进行了现场对比试验研究,对强夯地基与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了圆锥动力触探和载荷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法处理效果好,桩体密实、强度高,桩间土的承载力也较直接强夯的地基承载力提高了13 kPa,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达到208 kPa,满足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复合地基 静载试验 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玉胜 赵有明 高明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通过在室内建立与实体模型存在相似性的小比例尺寸模型,运用模型试验研究了一定条件下夯击过程中置换体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夯锤直径、夯击能量与置换深度的关系,探讨了夯击过程中夯点附近地面变形规律以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对研究... 通过在室内建立与实体模型存在相似性的小比例尺寸模型,运用模型试验研究了一定条件下夯击过程中置换体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夯锤直径、夯击能量与置换深度的关系,探讨了夯击过程中夯点附近地面变形规律以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对研究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模型试验 置换深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墩法处理公路软基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宏祥 闫澍旺 冯守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53-3758,共6页
近年来,强夯置换墩法以其工期短、施工简单等特点在软基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对其加固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难以建立起符合强夯碎(块)石墩特点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此针对海满高速公路... 近年来,强夯置换墩法以其工期短、施工简单等特点在软基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对其加固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工程实践,难以建立起符合强夯碎(块)石墩特点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此针对海满高速公路实际工程,结合有限元分析,对该方法处理湿地软基的加固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可供施工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 强夯置换墩法 加固机制 有限元法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的ALE法仿真与夯击参数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岳 刘文俊 +3 位作者 蔡靖 戴轩 水伟厚 董炳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71-1479,共9页
为揭示强夯置换动态变形特征与地基加固变化规律,将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ALE法引入强夯置换仿真分析,建立三维ALE法强夯置换动力分析模型,模拟单次夯击与连续强夯置换地基加固过程,分析不同夯击参数对高能级强夯置换加固效果影响并应用于... 为揭示强夯置换动态变形特征与地基加固变化规律,将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ALE法引入强夯置换仿真分析,建立三维ALE法强夯置换动力分析模型,模拟单次夯击与连续强夯置换地基加固过程,分析不同夯击参数对高能级强夯置换加固效果影响并应用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ALE法可描述碎石填料夯击流动变形,实现连续强夯置换仿真;回填碎石对夯击能吸收作用可削弱夯击地基加固效果,故采取“少填多夯”方式较合理;针对8000 kN·m高能级强夯置换,采用2.5 m夯锤直径有利于地基加固深度向下发展;夯锤高径比在0.3~0.5时能充分利用夯击能形成承载力均衡的复合地基结构,研究结论可为夯击参数比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ALE法 静接地压力 置换 地基加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法在高填方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华俊 韩文喜 赵其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工程实践证明强夯置换法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但目前尚无成熟的设计施工方法。本文以四川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弱土层的现场试验,对实测夯沉量、地表隆起量等试验结果进行了... 工程实践证明强夯置换法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但目前尚无成熟的设计施工方法。本文以四川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弱土层的现场试验,对实测夯沉量、地表隆起量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动力触探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手段对夯后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综合试验及检测结果表明,应用此法处理机场工程软弱地基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原地面以下6m范围内动探击数均大于5击,物理力学指标也均有相当改善。目前,该试验成果已用于指导机场地基处理与高填方填筑体施工,对于其它类似工程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地基 软弱土层 地基处理 强夯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玉胜 赵有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85,共3页
根据多年来的相关工程经验,结合深港西部通道高能级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就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和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强夯置换 设计参数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法加固湿软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洪录 张兴成 王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结合黄泛平原区某在建公路工程雨季进行的湿软地基处理施工,对强夯置换法进行了现场夯沉量和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验证了其关键施工工艺参数和加固处理效果。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适合该类土的地基加固,可为类似工程提... 结合黄泛平原区某在建公路工程雨季进行的湿软地基处理施工,对强夯置换法进行了现场夯沉量和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验证了其关键施工工艺参数和加固处理效果。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适合该类土的地基加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现场试验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DYNA软件在强夯置换处理软土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玉胜 胡荣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7,共4页
在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中应用大变形动力有限元法可以研究强夯置换的有效加固深度。文章应用LS-DYNA软件,利用SPH方法和有限元法的耦合算法(Coupling Algorithm)对强夯置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计算了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中两... 在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中应用大变形动力有限元法可以研究强夯置换的有效加固深度。文章应用LS-DYNA软件,利用SPH方法和有限元法的耦合算法(Coupling Algorithm)对强夯置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计算了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中两种介质的变形及置换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置换效果与现场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S—DYNA软件 强夯置换 数值模拟 SPH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处理湿陷性粉质粘土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国全 叶洪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以某钢厂扩建厂房采用钢渣强夯置换法加固湿陷性粉质粘土地基为例 ,表明应用该法处理湿陷性粉质粘土地基是可行的 ,扩大了强夯置换法的适用土类。
关键词 钢渣强夯置换 置换墩复合地基 静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技术处理公路软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开彪 王宗国 张成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969-972,共4页
分析了抛石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并通过监测和分析试验段的孔隙水压力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研究静力触探、沉降观测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结果,说明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公路路基的承载力由软土地基的承载力90 kPa提高到复合地... 分析了抛石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并通过监测和分析试验段的孔隙水压力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研究静力触探、沉降观测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结果,说明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公路路基的承载力由软土地基的承载力90 kPa提高到复合地基的承载力245 kPa 以上,加固深度达到6 m 以上,且能够加快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加固 强夯置换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在强夯置换深度估算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解华明 丁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64,共3页
简述了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方法,并对一组工程实例,利用该方法回归建模,得到强夯置换深度回归方程,结果明显好于文中所述的其它两种方法,表明该方法是可靠、有效的。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回归 强夯置换 深度估算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世伟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12期18-20,共3页
结合黄万铁路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强夯置换法在该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同时提出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 铁路软土地基 强夯置换 设计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中碎石运动机制和成墩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8
作者 郑凌逶 周风华 谢新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68-2075,共8页
关于强夯置换碎石墩形成机理(特别是碎石运动和动态成墩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较少。之前的数值模拟研究往往将碎石垫层视为均匀的连续介质进行分析,偏离了碎石体的物理实质。将碎石分为个体分散接触进行了建模,对单次夯击和连续多次夯击... 关于强夯置换碎石墩形成机理(特别是碎石运动和动态成墩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较少。之前的数值模拟研究往往将碎石垫层视为均匀的连续介质进行分析,偏离了碎石体的物理实质。将碎石分为个体分散接触进行了建模,对单次夯击和连续多次夯击过程中碎石体的变形成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将碎石垫层视为分离的碎石个体进行模拟可展现强夯置换中碎石墩的形成过程及其变形机制;强夯置换过程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夯锤与碎石的能量传递和碎石垫层之间的应力波传播过程、碎石垫层接触软土后的整体变形、夯锤二次冲击碎石结构重分布、稳定结构的碎石与夯锤共同运动4个阶段,并分别阐述了各阶段的具体原因和作用;从铅垂方向排列碎石的水平运动分析了整体成墩的原因。通过对连续夯击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夯锤运动状态、能量释放时间变化规律,数值模拟得到的夯锤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与试验观测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冲击动力学 碎石墩 碎石体变形 形成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软土中碎石墩形成过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郑凌逶 周风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7,共8页
强夯置换工程要求保证夯沉量、置换墩长度等设计指标,通常通过试夯确定必要夯击次数。研究置换墩形成机制,确定夯锤能量释放时间、填料运动规律、锤底动压力等因素,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置换墩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往... 强夯置换工程要求保证夯沉量、置换墩长度等设计指标,通常通过试夯确定必要夯击次数。研究置换墩形成机制,确定夯锤能量释放时间、填料运动规律、锤底动压力等因素,对优化强夯置换工艺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置换墩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少,往往套用强夯工程的基本参数或机制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强夯冲击下填料、软土与夯锤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试验研究表明:每次夯击中夯锤的运动加速度曲线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代表了夯锤作用下土体-填料的不同运动过程;通过分析夯锤的动态力-位移曲线,阐述各阶段随夯击和填料次数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及原因;随填料次数的增加,在相同夯击能下,每次夯击中夯锤的能量释放时间减小,峰值动态力增加,这反映了随着夯击次数增加,软土基础中碎石墩逐渐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模型试验 置换 冲击动力学 加速度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置换法在处理饱和软土地基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健 王秀红 史玉芳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强夯法加固填土地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论述了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基本原理 ,并运用该原理提出了用强夯与置换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对饱和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形成理想的复合地基 ,达到加固地基并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强夯法加固填土地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论述了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基本原理 ,并运用该原理提出了用强夯与置换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对饱和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形成理想的复合地基 ,达到加固地基并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结合秦皇岛港戊己码头己堆场工程地基加固的工程实例 ,讲述了强夯置换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工艺与参数以及处理后经过检测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最后又说明了该方法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本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结合 ,进一步拓宽了强夯法的应用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置换 地基加固 饱和软土地基 复合地基 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