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陆几次强地震活动的卫星红外异常分析
被引量:
42
1
作者
邓志辉
王煜
+3 位作者
陈梅花
唐方头
楚全芝
徐好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7-337,共11页
通过对 2 0 0 0年在中国大陆发生的 3个 6级以上地震的卫星红外异常特征的初步分析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卫星红外异常的分布与地质构造 ,特别是活动断裂的关系密切 ;2 )地震震中常位于红外温度的相对高值异常的边缘或附近 ,异...
通过对 2 0 0 0年在中国大陆发生的 3个 6级以上地震的卫星红外异常特征的初步分析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卫星红外异常的分布与地质构造 ,特别是活动断裂的关系密切 ;2 )地震震中常位于红外温度的相对高值异常的边缘或附近 ,异常的发展具有非对称性 ,异常一般都是从震中附近的某一侧向震中区扩展 ;3)红外异常的时空分布规律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异常信息的提取要结合具体的构造条件、地理环境和气象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强地震活动
卫星红外异常
地质构造
活动
断裂
时空分布
姚安
地震
景泰
地震
兴海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相似性演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朱红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11-1621,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汶川地震前,青藏块体曾出现与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地震前相似的大规模中强地震活动图像.为了探讨8级左右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规律,本文研究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8级左右地震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汶川地震前,青藏块体曾出现与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地震前相似的大规模中强地震活动图像.为了探讨8级左右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规律,本文研究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8级左右地震前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①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一般会出现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两阶段演化,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沿印度板块与青藏块体接触带附近分布、青藏块体内部平静,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向青藏块体内部扩展,形成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未来主震一般发生在大规模中强地震主条带或者多组条带的交汇处.②该演化规律可能反映了印度板块作用于欧亚板块(尤其是青藏块体)产生的大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对预测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尤其是8级以上特大地震)有一定意义,对预测新疆块体8级左右地震有参考价值,但尚不适用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③从更大范围考察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演化,有可能发现大地震前的场兆信息,对分析、预测未来的8级左右地震是一个有意义而且可行的方向.本文还对汶川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的形成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特大
地震
中
强地震活动
图像
两阶段演化
青藏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确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彭艳菊
张力方
+1 位作者
吕悦军
谢卓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85,共10页
目前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有2种,即潜在震源区划分法和格点空间光滑法。本文针对格点空间光滑法,重点介绍了高斯空间光滑法及其改进后的方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然后以华中为研究区,分别采用高斯空间光滑法和潜...
目前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有2种,即潜在震源区划分法和格点空间光滑法。本文针对格点空间光滑法,重点介绍了高斯空间光滑法及其改进后的方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然后以华中为研究区,分别采用高斯空间光滑法和潜在震源区法建立地震活动性模型计算地震年平均发生率,并利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危险性,对比两种方法所得区划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空间光滑法适用于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危险性或由背景地震引起的地震危险性的计算;潜在震源区划分法适用于考虑明确的发震构造的地震危险性。将2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地震和已知构造信息是判断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危险性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强地震活动
区
年平均发生率
格点空间光滑法
潜在震源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地区M≥6.8强震活跃期首发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4
作者
万登堡
刘丽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218,共6页
云南地区M≥6.8强震活跃期首发地震具有强度大、破坏重、影响广的特点。为深入剖析M≥6.8强震平静期中强地震活动特征,捕捉活跃期首发地震预测信息,研究了云南20世纪以来4个强震活跃幕的基本特征;根据平静期中强地震时经、时纬动态变化...
云南地区M≥6.8强震活跃期首发地震具有强度大、破坏重、影响广的特点。为深入剖析M≥6.8强震平静期中强地震活动特征,捕捉活跃期首发地震预测信息,研究了云南20世纪以来4个强震活跃幕的基本特征;根据平静期中强地震时经、时纬动态变化的有序迁移,以平静期6级首发、结束地震为参照,将平静期划分为调整、迁移、平静三个阶段,提出平静期比活跃期长以及6级地震的指示意义等活跃期首发强震的震前特征,同时提出预测标志以及平静期中青藏块体对云南SSE向侧向挤压是主要动力源等新观点,为首发强震的预测、短临跟踪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
震
活动
幕
中
强地震活动
特征
首发
强
震标志
云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03年6~7月)
5
作者
陈培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2-67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强地震活动
面波震级
地震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关系研究
被引量:
43
6
作者
马宏生
张国民
+2 位作者
刘杰
李丽
陈化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74-80,共7页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7级以上大地震 ,其释放能量占全部总能量的 95 %以上 ,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强地震。从活动地块的整体来看 ,强震活动不仅显示出显著的韵律性特征 ,而且其高、低起伏基本上与中国大陆地区一致 ,只是强震活跃时段有时稍长于中国大陆。各轮回强震活动都有各自活动的主体地区 ,反映了不同活跃期内地块的不同活动方式。文中还从现今地壳运动角度 ,讨论了活动地块运动速率与强地震活动水平之间的可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
地块假说
活动
地块边界带
强地震活动
活动
地块运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陆几次强地震活动的卫星红外异常分析
被引量:
42
1
作者
邓志辉
王煜
陈梅花
唐方头
楚全芝
徐好民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7-33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0 14 2 0 1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95 130 5 0 3)
+1 种基金
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培养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共同资助。
文摘
通过对 2 0 0 0年在中国大陆发生的 3个 6级以上地震的卫星红外异常特征的初步分析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卫星红外异常的分布与地质构造 ,特别是活动断裂的关系密切 ;2 )地震震中常位于红外温度的相对高值异常的边缘或附近 ,异常的发展具有非对称性 ,异常一般都是从震中附近的某一侧向震中区扩展 ;3)红外异常的时空分布规律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 ,异常信息的提取要结合具体的构造条件、地理环境和气象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强地震活动
卫星红外异常
地质构造
活动
断裂
时空分布
姚安
地震
景泰
地震
兴海
地震
Keywords
satellite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earthquake prediction, Yao'an earthquake, Jingtai earthquake, Xinghai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相似性演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朱红彬
机构
北京市地震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11-1621,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专项-大华北地区主要地震构造带基础信息与强震活动特征研究
北京市地震局任务性科技专项共同资助
文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汶川地震前,青藏块体曾出现与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地震前相似的大规模中强地震活动图像.为了探讨8级左右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规律,本文研究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8级左右地震前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①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一般会出现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两阶段演化,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沿印度板块与青藏块体接触带附近分布、青藏块体内部平静,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向青藏块体内部扩展,形成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未来主震一般发生在大规模中强地震主条带或者多组条带的交汇处.②该演化规律可能反映了印度板块作用于欧亚板块(尤其是青藏块体)产生的大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对预测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尤其是8级以上特大地震)有一定意义,对预测新疆块体8级左右地震有参考价值,但尚不适用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③从更大范围考察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演化,有可能发现大地震前的场兆信息,对分析、预测未来的8级左右地震是一个有意义而且可行的方向.本文还对汶川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的形成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特大
地震
中
强地震活动
图像
两阶段演化
青藏块体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Super-strong earthquake, Seismicity images of strong- moderate earthquakes, Two-stage evolution, Qinghai-Tibet block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确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彭艳菊
张力方
吕悦军
谢卓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85,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13B01)
文摘
目前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有2种,即潜在震源区划分法和格点空间光滑法。本文针对格点空间光滑法,重点介绍了高斯空间光滑法及其改进后的方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然后以华中为研究区,分别采用高斯空间光滑法和潜在震源区法建立地震活动性模型计算地震年平均发生率,并利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危险性,对比两种方法所得区划结果的差异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空间光滑法适用于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危险性或由背景地震引起的地震危险性的计算;潜在震源区划分法适用于考虑明确的发震构造的地震危险性。将2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地震和已知构造信息是判断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危险性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中
强地震活动
区
年平均发生率
格点空间光滑法
潜在震源区法
Keywords
Moderate strong seismicity region Annual seismic activity rate Grid-spatially smoothing method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 zoning method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地区M≥6.8强震活跃期首发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4
作者
万登堡
刘丽芳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218,共6页
文摘
云南地区M≥6.8强震活跃期首发地震具有强度大、破坏重、影响广的特点。为深入剖析M≥6.8强震平静期中强地震活动特征,捕捉活跃期首发地震预测信息,研究了云南20世纪以来4个强震活跃幕的基本特征;根据平静期中强地震时经、时纬动态变化的有序迁移,以平静期6级首发、结束地震为参照,将平静期划分为调整、迁移、平静三个阶段,提出平静期比活跃期长以及6级地震的指示意义等活跃期首发强震的震前特征,同时提出预测标志以及平静期中青藏块体对云南SSE向侧向挤压是主要动力源等新观点,为首发强震的预测、短临跟踪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强
震
活动
幕
中
强地震活动
特征
首发
强
震标志
云南地区
Keywords
active episode of strong earthquake, moderate seismicity feature, indicate of first strong earthquake, Yunnan area
分类号
P315.75 [天文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03年6~7月)
5
作者
陈培善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2-67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强地震活动
面波震级
地震
参数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关系研究
被引量:
43
6
作者
马宏生
张国民
刘杰
李丽
陈化然
机构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天津地震局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资助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G19980 40 7)
文摘
从活动地块假说出发 ,在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指出 ,主要构造变形和强烈地震大都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在占总面积 17%的活动地块边界上 ,集中了全部的 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 86 %的 7级以上大地震 ,其释放能量占全部总能量的 95 %以上 ,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强地震。从活动地块的整体来看 ,强震活动不仅显示出显著的韵律性特征 ,而且其高、低起伏基本上与中国大陆地区一致 ,只是强震活跃时段有时稍长于中国大陆。各轮回强震活动都有各自活动的主体地区 ,反映了不同活跃期内地块的不同活动方式。文中还从现今地壳运动角度 ,讨论了活动地块运动速率与强地震活动水平之间的可能联系。
关键词
活动
地块假说
活动
地块边界带
强地震活动
活动
地块运动速率
Keywords
hypothesis of the active crustal blocks
active crustal-block boundaries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active crustal-block movement velocity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陆几次强地震活动的卫星红外异常分析
邓志辉
王煜
陈梅花
唐方头
楚全芝
徐好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相似性演化
朱红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确定方法的比较
彭艳菊
张力方
吕悦军
谢卓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云南地区M≥6.8强震活跃期首发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特征
万登堡
刘丽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03年6~7月)
陈培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关系研究
马宏生
张国民
刘杰
李丽
陈化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