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核算:从弱可持续性到强可持续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洪革 蒋敏元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0,共3页
当前的绿色核算是一种弱可持续性的度量,因为它假定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之间是替代的关系;相反,强可持续性则认为二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绿色核算需要拓宽其边界,在对弱可持续性度量的基础上,扩展到对强可持续性的度量。
关键词 绿色核算 可持续性 强可持续性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自然资本与强可持续性标准应用框架——以德国林业为例
2
作者 朱洪革 《江西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47-49,共3页
关键自然资本是实现重要环境功能的自然资本,它不能被人造资本所替代。强可持续性标准要求保护关键自然资本的存量。欧洲委员会的研究项目“关键自然资本与强可持续性标准(CRITINC)”构造了识别关键自然资本理论框架。德国应用此框架对... 关键自然资本是实现重要环境功能的自然资本,它不能被人造资本所替代。强可持续性标准要求保护关键自然资本的存量。欧洲委员会的研究项目“关键自然资本与强可持续性标准(CRITINC)”构造了识别关键自然资本理论框架。德国应用此框架对本国的森林自然资本及可持续性标准做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自然资本 强可持续性 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文明实践如何检验和深化可持续性科学 被引量:12
3
作者 诸大建 张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共10页
2022年,是联合国1992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30周年,也是生态文明纳入中国“五位一体”现代化体系10周年。可持续性科学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学理研究,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存在着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的观点差异。中国生态文明不仅对促进... 2022年,是联合国1992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30周年,也是生态文明纳入中国“五位一体”现代化体系10周年。可持续性科学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学理研究,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存在着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的观点差异。中国生态文明不仅对促进中国的绿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发展可持续性科学也具有重要意义,后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亟须加强。文章基于中国生态文明的政策和实践,讨论可持续性科学研究中五个存在观点分歧的重要论题,指出中国生态文明是以强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可持续性科学的理论架构需要包括具有内在层次关系的五个关键命题,即可持续发展是追求地球生态物理极限内的经济社会繁荣,要在控制生态消耗规模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变革,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要有不同的转型模式,要用目标-资本-治理建立三层次的发展模型,可持续性科学是跨学科的整合性范式。文章认为,可持续性科学的理论研究需要以强可持续性作为核心原理进行理论更新和版本升级,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可以在深化发展可持续性科学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可持续性科学 强可持续性 地球生态物理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流通视角展开的我国区域制造业可持续性发展测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4-177,共4页
本文就两个问题展开分析,问题一为如何测度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问题二为如何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测度。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研究已有成果并与研究团队掌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以制造业为主的可持续性... 本文就两个问题展开分析,问题一为如何测度地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问题二为如何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测度。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研究已有成果并与研究团队掌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以制造业为主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研究目标,从流通效率与流通效果进行分析,提出并论证了单周期多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体系与多周期多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测度体系。基于这两种测度体系,提出了满足制造业发展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六大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论证,确定了各区域发展的强弱可持续性,并为弱可持续性区域提供了能力提升的四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持续发展 强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费用效益分析评价准则 被引量:3
5
作者 邵颖红 刘颖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7,共7页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通过对项目所产生的效益和费用进行权衡以评估项目的可接受性,但传统项目评价准则没有把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纳入到可行性评价中,无法全面地对项目的可接受性进行判定,因此建立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评价准则就显...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通过对项目所产生的效益和费用进行权衡以评估项目的可接受性,但传统项目评价准则没有把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纳入到可行性评价中,无法全面地对项目的可接受性进行判定,因此建立一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评价准则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传统评价准则的不足之处,依据适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分别提出基于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的费用效益分析评价准则,最后建议采用强可持续性评价准则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用效益分析 评价准则 可持续性 强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转化阶段判定方法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惠宗 何萍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426,共12页
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表述了区域“两山”转化的递进发展阶段,研究建立“两山”转化阶段判定方法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十分必要.本文以唐山市、南通市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三个不同类型地区为例,利用阈值识别... 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表述了区域“两山”转化的递进发展阶段,研究建立“两山”转化阶段判定方法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十分必要.本文以唐山市、南通市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三个不同类型地区为例,利用阈值识别和滑动t检验探索并总结了“两山”转化阶段的判定方法.结果表明:①资源环境损耗随经济增长斜率变缓的转折点是“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向“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阶段转换的判定依据,峰值拐点是转向“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阶段的判定依据.②当环境损耗持续下降,生态系统非实物价值凸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效显现的判定依据.③不同地区实现“两山”转化的路径有差异,东部率先发展地区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西部环境良好但经济落后的地区需要国家生态补偿和先进地区的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显示,环境和经济的关系变化是判定区域“两山”转化阶段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转化 发展阶段 强可持续性 阈值识别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自然资本指数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洪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70-175,共6页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本,森林自然资本指数是一个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评价森林资源状况的综合指标.构建森林自然资本指数需分别构建其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其中质量指数的构建是难点.将质量指数分解为压力指数和状态指数,并用状态指数作为森...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本,森林自然资本指数是一个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评价森林资源状况的综合指标.构建森林自然资本指数需分别构建其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其中质量指数的构建是难点.将质量指数分解为压力指数和状态指数,并用状态指数作为森林自然资本质量指数.在构建质量指数时以强可持续性原则和生态经济学原则为指导.森林自然资本质量状态指数的构建与以往国内外同类指数的构建有不同之处:一是为每个指标设定了基准;二是为天然林和人工林设定了不同的权重;三是指标合成时采用乘法合成.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森林自然资本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分析的原因认为,统计核算口径的变化是造成1989—1998年间森林自然资本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而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则是造成1999—2003年间森林自然资本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自然资本指数 生态经济学 强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