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在湿法冶金过程强化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林国 钟震 +4 位作者 夏洪应 胡途 王仕兴 李世伟 张利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4,共18页
传统湿法冶金技术存在反应速度慢、处理效率低、能耗高以及环境污染等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限制,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湿法冶金强化手段,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超声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 传统湿法冶金技术存在反应速度慢、处理效率低、能耗高以及环境污染等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限制,超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湿法冶金强化手段,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超声技术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理、作用机制,以及在浮选、矿物粉碎、浸出、萃取、金属电沉积、吸附/脱附过程和纳米材料合成等多个环节中的积极作用。超声技术通过增强化学反应过程,加速浸出,提升金属提取效率,同时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此外,超声技术还在提高产品纯度、改善晶体生长和沉积物形态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有望在推动湿法冶金行业向更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湿法冶金 过程强化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非均相反应与传递过程强化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韶阳 徐涵卓 +4 位作者 张亮亮 孙宝昌 邹海魁 罗勇 初广文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1403,共13页
液-液非均相反应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各个领域中。由于液-液两相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以及相界面的存在,其反应过程通常受本征反应动力学和传递过程的共同影响。因此,增强液-液非均相反应传递过程并使之与反应动力学相匹配,实现... 液-液非均相反应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各个领域中。由于液-液两相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以及相界面的存在,其反应过程通常受本征反应动力学和传递过程的共同影响。因此,增强液-液非均相反应传递过程并使之与反应动力学相匹配,实现原料、能源高效利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围绕液-液非均相反应与传递过程强化机理与应用,以硝化反应、脱氯化氢反应等典型非均相反应为例,结合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和传递过程基本特征,综述了传递-反应过程耦合影响反应选择性和时空产率机制,阐述了工业化应用面临的挑战及过程强化解决策略,进而从传递过程匹配反应过程出发,展望了液-液非均相反应过程强化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非均相反应 本征动力学 质量传递 热量传递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浮选颗粒−气泡碰撞的湍涡作用机理及过程强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恒 王海楠 +4 位作者 郑恺昕 王利军 闫小康 张海军 刘炯天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64-4976,共13页
微细矿物分选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浮选是分选细粒矿物的主要方法,微细粒矿物质量小、惯性低、动能低,遇气泡易随流线绕流气泡而过,难以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接触,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极低,是导致微细颗粒浮选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强湍... 微细矿物分选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浮选是分选细粒矿物的主要方法,微细粒矿物质量小、惯性低、动能低,遇气泡易随流线绕流气泡而过,难以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接触,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极低,是导致微细颗粒浮选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强湍流流动因能提高颗粒动能以及颗粒−气泡碰撞频次,成为微细粒浮选的必要条件,然而,受制于湍流高频脉动及多尺度涡特征,颗粒、气泡在湍流环境中的运动及矿化过程与层流中差异极大,碰撞机理并不明晰。利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和高速显微摄像技术测量了各向同性湍流场中流体、颗粒及气泡的微尺度动力学行为,借助小波变换等数学手段,对湍流场的多尺度涡特性进行数学分解,从微观湍流层面解析了湍流小尺度涡运动对颗粒、气泡运动及碰撞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湍流场中微细颗粒运动受制于湍流小尺度涡运动,两者尺度具有相关性,在研究尺度范围内,流场所能够产生的Kolmogorov涡尺度越接近颗粒尺寸,颗粒滑移速度越大,颗粒摆脱流线与气泡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越大;湍涡也会短暂“捕获”气泡且并影响气泡速度及轨迹;与常规碰撞矿化认知不同,大多颗粒在随流场主流宏观运动的过程中,局部跟随微观小尺度涡旋转,气泡在高涡量区内随涡体旋转且自转过程中裹挟颗粒,通过剪切碰撞的方式与颗粒发生矿化。基于此,提出了冲击流、涡流发生器等高涡量小尺度涡场的构涡方法,使浮选流场湍涡运动能有效作用到微细尺度颗粒上,提高微细颗粒−气泡碰撞概率,降低浮选有效回收粒度下限;不同类型纯矿物及实际矿物的浮选试验表明,通过对流场的湍涡调控,切实有效提高了微细矿物颗粒的浮选性能。研究将微细粒矿物浮选的过程强化从“调粒/调泡/调药”扩展到“调涡”,为低品质贫杂难选矿产资源的强化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矿物 气泡碰撞 湍涡 矿化 浮选 流体动力学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馏技术的过程强化策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小东 刘伟 +2 位作者 杨春燕 殷昊 卢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84-393,共10页
泡沫分馏是一项绿色、经济的初级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操作参数对界面吸附和泡沫排液具有截然相反的影响,泡沫分馏间歇操作很难同时获得较高的富集比和回收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泡... 泡沫分馏是一项绿色、经济的初级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操作参数对界面吸附和泡沫排液具有截然相反的影响,泡沫分馏间歇操作很难同时获得较高的富集比和回收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泡沫分馏过程强化策略。本文首先对近年来界面吸附和泡沫排液过程强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随后,综述了泡沫分馏在蛋白质、酶类、皂苷、多酚类物质和生物防腐剂的分离中的研究进展。基于文献梳理和问题分析,未来可开展以下三方面研究以促进泡沫分馏的工业应用:开发能够同时强化界面吸附和泡沫排液的新方法;开发能够特异结合非表面活性物质且可重复使用的新型捕收剂;抑制解吸过程中的蛋白质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馏 界面吸附 泡沫排液 过程强化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申强 杨峥豪 +4 位作者 张香港 段孝旭 马良 江霞 常玉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CO_(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性技术。化学吸收法是最具商业化潜力的技术之一,而吸收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是影响CO_(2)捕集效率、能耗和成本的重要因素。针对新的气液传质强化模式,从微流体强化、引入额外能量场、引入第二相介质和微界... CO_(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性技术。化学吸收法是最具商业化潜力的技术之一,而吸收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是影响CO_(2)捕集效率、能耗和成本的重要因素。针对新的气液传质强化模式,从微流体强化、引入额外能量场、引入第二相介质和微界面振荡技术全面总结和回顾了近年来的强化CO_(2)吸收手段和研究现状,重点关注微界面振荡技术的原理和研究方法,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的优劣势,为推动碳捕集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 CO_(2)捕集 过程强化 微界面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混合强化在固定床加氢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梦军 刘剑 +5 位作者 辛靖 陈禹霏 张海洪 韩龙年 朱元宝 李洪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炼油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往往存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固定床加氢技术是重要清洁炼油技术,在油品质量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原油资源高效利用、生产过程清洁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固定床... 炼油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往往存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固定床加氢技术是重要清洁炼油技术,在油品质量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原油资源高效利用、生产过程清洁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固定床加氢效率有助于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生产清洁燃料和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本文从固定床反应器滴流床加氢和液相加氢过程的氢油两相物料混合特性出发,综述了通过开发新型混氢设备和加氢工艺,强化气液混合过程,提高固定床多相催化加氢效率的应用进展,并提出固定床加氢反应过程气液混合强化技术发展趋势,为炼油化工生产过程提质增效、节能降碳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混合 固定床加氢 多相反应 传质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制备片状MFI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何万仁 陈昌海 +1 位作者 史静 滕加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使用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合成了片状MFI分子筛,并将其应用于烯烃催化裂解(OCC)反应中。研究了进料方式、循环时间、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等超重力过程参数对片状MFI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等比例进料方式、增加混合液在超重... 使用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合成了片状MFI分子筛,并将其应用于烯烃催化裂解(OCC)反应中。研究了进料方式、循环时间、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等超重力过程参数对片状MFI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等比例进料方式、增加混合液在超重力反应器中的混合循环时间,可有效提高试样的颗粒均匀性;超重力过程强化可明显加快分子筛的结晶生长,降低粒径大小;超重力可促进原料母液在结晶之前快速均匀混合,使得成核、结晶在均匀的环境中进行,进而影响硅源、铝源重排及结晶过程,得到晶粒粒度可控、粒径分布窄且具有较高结晶度的纳米颗粒;使用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制备的片状分子筛具有较小的粒径,较强的红外特征峰,较高的酸量,用于OCC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及稳定性,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I分子筛 片状分子筛 过程强化 超重力 烯烃催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中大分子硫醇催化转化反应过程强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锋 褚阳 +3 位作者 李会峰 李明丰 朱玫 张润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9-284,共6页
选择性脱除加氢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大分子硫醇硫,是低成本高效生产国六清洁汽油的有效方法。采用孔饱和浸渍法制备孔径不同的CoMo/Al2O3加氢催化剂,破碎至不同粒径后,对其进行硫化处理;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分别使用模拟催化裂化汽油和加氢... 选择性脱除加氢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大分子硫醇硫,是低成本高效生产国六清洁汽油的有效方法。采用孔饱和浸渍法制备孔径不同的CoMo/Al2O3加氢催化剂,破碎至不同粒径后,对其进行硫化处理;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分别使用模拟催化裂化汽油和加氢后催化裂化真实汽油进行评价,并考察工艺条件对催化剂脱除大分子硫醇的反应效果,采用原位吸附反应过程强化方法,强化大分子硫醇的选择性脱除。结果表明:加氢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醇是汽油中烯烃与硫化氢化合生成的大分子硫醇,种类多,每一种硫醇的含量低;再生成硫醇的脱除反应在低温下受传质限制,硫化氢与烯烃再生成硫醇的化学反应达到热力学平衡,依靠目前MoS2类催化剂无法高效脱除,通过减小催化剂粒径和增大催化剂孔径的手段可有效减弱硫醇脱除反应的扩散限制,提高催化剂硫醇脱除效果,同时通过原位吸附反应过程强化方法将硫醇脱除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硫化氢移出反应区,避免硫化氢与烯烃再结合反应发生,可以在反应温度160℃、体积空速4h−1、反应压力0.3MPa、氢油体积比10的缓和条件下高效脱除大分子硫醇,低成本生产清洁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硫醇 催化裂化汽油 烯烃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精馏操作过程的动态贝叶斯优化方法
9
作者 郭恭涵 丁晖殿 +5 位作者 李强 贾胜坤 钱行 苑杨 陈海胜 罗祎青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5-768,共14页
间歇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分离技术,在处理小批量、多组分生产中具有显著优势。为提高间歇精馏性能,研究者提出了多种间歇精馏过程强化结构,如中间储罐间歇精馏塔(MVBDC)、隔板间歇精馏塔(DWBDC)等。本文建立了传统间歇精馏塔(BDC)、MV... 间歇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分离技术,在处理小批量、多组分生产中具有显著优势。为提高间歇精馏性能,研究者提出了多种间歇精馏过程强化结构,如中间储罐间歇精馏塔(MVBDC)、隔板间歇精馏塔(DWBDC)等。本文建立了传统间歇精馏塔(BDC)、MVBDC、DWBDC三种典型结构的动态仿真模型,搭建了控制系统,并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对三种间歇精馏的操作变量进行了严格优化,通过分析严格优化后的结果对比了三种精馏过程结构的优劣。结果表明,DWBDC具有最短的操作时间和最好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优越的间歇精馏过程强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 动态仿真 优化 结构对比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周期bang-bang控制的乙醇生产过程强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思辰 伍子奇 翟持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0-516,共7页
随着纤维素预处理和酶水解技术的突破,发酵过程已成为制约乙醇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乙醇发酵的简化模型出发,分析了半连续发酵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在乙醇抑制条件下系统的失稳条件。基于最优周期控制理论,探讨了周期操作开关生产的最优准... 随着纤维素预处理和酶水解技术的突破,发酵过程已成为制约乙醇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乙醇发酵的简化模型出发,分析了半连续发酵过程的稳定性以及在乙醇抑制条件下系统的失稳条件。基于最优周期控制理论,探讨了周期操作开关生产的最优准则,以及恒化器模型采用周期操控实现过程强化的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对于具有Monod生长函数的经典恒化器系统,周期性的bang-bang控制(在本文中指控制输出补料操作的开启及关闭)可获得较稳态操作更优的基质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抑制项的Monod生长动力学 最优周期控制 非稳态操控 半连续发酵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流除尘阵列惯性除尘机理强化
11
作者 何舸 胡显峰 +3 位作者 刘泽坤 陈科宏 魏文韫 余徽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0-358,共9页
惯性除尘是工业上常用除尘器的主要除尘机理之一,可通过提高气速对其进行强化,但由此将带来较大的阻力损失。针对撞击流除尘器的结构特征,提出多层撞击流除尘阵列的排布方式以平衡颗粒脱除率和压降之间的矛盾关系。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获... 惯性除尘是工业上常用除尘器的主要除尘机理之一,可通过提高气速对其进行强化,但由此将带来较大的阻力损失。针对撞击流除尘器的结构特征,提出多层撞击流除尘阵列的排布方式以平衡颗粒脱除率和压降之间的矛盾关系。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除尘阵列在不同排列间距条件下的颗粒脱除率和气路压降,引入过滤质量因子(Q因子)对颗粒脱除率和气路压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工业除尘中气速1.5 m·s^(-1)条件下6 mm等间距的排列方式为较优排布方式。然后,通过除尘实验(雷诺数Re=2131~2787)得出6 mm等间距除尘阵列的单元排颗粒脱除率随斯托克斯数(S_(tk)数)的变化趋势,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S_(tk)=5.2×10^(-4)1.0范围内单元排颗粒脱除率与S_(tk)数的经验公式。最后,为适应含尘气的宽粒径范围,开发了级联式撞击流排布方式的除尘阵列,此种除尘阵列通过逐渐收窄流道、提高阵列间气速,从而强化惯性碰撞,可有效提升分级颗粒粒径脱除率。级联式撞击流除尘阵列的实验表明,该排布方式较6 mm等间距撞击流除尘阵列颗粒脱除率有较大提升,15个单元排的级联式除尘阵列与同单元排数的6 mm等间距排布的除尘阵列相比,在气速为1.5 m·s^(-1)时颗粒脱除率提升了126%,且脱除率与S_(tk)数的关联关系与前述经验公式预测值一致,表明此经验公式可适用于多种排列方式的除尘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器 惯性碰撞机理 除尘阵列 气溶胶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结晶过程强化
12
作者 冯瑶光 陈奎 +5 位作者 赵佳伟 王娜 王霆 黄欣 周丽娜 郝红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9,共13页
溶液结晶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分离、纯化和功能化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领域。溶液结晶中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将决定最终晶体产品的晶型、晶习、粒度、纯度等关键质量指标。因此,对溶液结晶过程,尤其是晶体... 溶液结晶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分离、纯化和功能化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领域。溶液结晶中晶体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将决定最终晶体产品的晶型、晶习、粒度、纯度等关键质量指标。因此,对溶液结晶过程,尤其是晶体成核和生长过程进行强化既有利于提高过程效率,也有助于满足晶体产品不同的性能需求。本文围绕晶体成核和生长强化这一关键问题,从受限空间、物理场、添加剂和模板剂等方面系统综述了溶液结晶中的过程强化策略。探讨了各种过程强化策略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总结了溶液结晶过程强化策略的主要研究重点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成核 生长 粒度分布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强化和气体扰动的微反应器混合性能研究
13
作者 张宏程 吴可君 何潮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4,共11页
为给某含能材料制备中微反应器的混合强化提供技术依据,在惰性气体扰动和超声作用下,通过实验测定了微反应器内基于Villermaux-Dushman反应的离集指数,比较了不同气液入口速度、气液比与超声功率下微反应器的混合性能。此外,通过计算流... 为给某含能材料制备中微反应器的混合强化提供技术依据,在惰性气体扰动和超声作用下,通过实验测定了微反应器内基于Villermaux-Dushman反应的离集指数,比较了不同气液入口速度、气液比与超声功率下微反应器的混合性能。此外,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耦合流体流动、化学反应、两相流-相场、压力声学等物理场,模拟研究了气液比、超声功率等工艺条件对Villermaux-Dushman反应离集指数的影响,讨论了气液两相反应体系的强化机理和流型转变点。研究结果可为气液两相流微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超声 计算流体力学 两相流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及其对化工过程的强化作用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志义 张晓冬 +1 位作者 刘学武 刘东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29,共3页
通过碘化钾分解、酵母微生物细胞破壁以及油脂和纤维素水解实验结果,说明了水力空化对化工过程的强化作用;通过与超声空化实验结果的比较,说明了水力空化对化工过程的强化具有简便易行、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实验考察了水力空化的演变... 通过碘化钾分解、酵母微生物细胞破壁以及油脂和纤维素水解实验结果,说明了水力空化对化工过程的强化作用;通过与超声空化实验结果的比较,说明了水力空化对化工过程的强化具有简便易行、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实验考察了水力空化的演变过程,说明了空化区的结构、强度及作用效果,是开发水力空化强化化工过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过程强化 流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强化膜分离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丽英 丁忠伟 +2 位作者 常李静 佟大为 马润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对超声波技术在膜分离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超声波在强化过滤过程、辅助膜清洗、传质膜分离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强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并评述了超声波对膜结构的影响。表明超声作用下的膜分离过程,其渗透性能确有改善,... 对超声波技术在膜分离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超声波在强化过滤过程、辅助膜清洗、传质膜分离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强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并评述了超声波对膜结构的影响。表明超声作用下的膜分离过程,其渗透性能确有改善,但有时超声波也会对膜造成损伤,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膜分离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馏过程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洪 孟莹 +1 位作者 李鑫钢 高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2-1228,共17页
蒸馏过程强化技术作为我国现代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过程强化概念在化学工业成功应用的典范之一。随着近些年的发展,蒸馏过程强化技术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但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难题与挑战。为此,本文针对混合物相... 蒸馏过程强化技术作为我国现代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过程强化概念在化学工业成功应用的典范之一。随着近些年的发展,蒸馏过程强化技术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但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难题与挑战。为此,本文针对混合物相对挥发度与气液传质两个蒸馏过程强化的基础理论本质问题,以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和关键装备研究进展为主线,从强化原理、研究进展、工业应用及发展3方面系统介绍共沸蒸馏、萃取蒸馏、反应蒸馏这3类典型的引入质量分离剂强化的蒸馏过程及其耦合技术;微波、超重力场等典型外场作用下的引入能量分离剂强化的蒸馏过程,并系统介绍以新型塔内件及新型塔结构为切入点的基于先进设备强化的蒸馏过程,为迎接这一领域新的难题和挑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过程强化 蒸馏 化工过程强化 相对挥发度强化 气液传质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场强化化工分离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洪 崔俊杰 +1 位作者 李鑫钢 高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35-3745,共11页
优化化工分离技术、实现化工分离过程的节能减排,一直是化工分离过程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年来,微波场强化分离过程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阐述了微波对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微波加热较普通加热的优势与特点;系统介绍了微波场在萃取、精馏、... 优化化工分离技术、实现化工分离过程的节能减排,一直是化工分离过程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年来,微波场强化分离过程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阐述了微波对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微波加热较普通加热的优势与特点;系统介绍了微波场在萃取、精馏、干燥、脱附/吸附、蒸馏和反应精馏等分离过程的强化效果和应用进展,并分析总结了微波场在这些分离过程中的强化机理,分析表明将微波应用于化工分离过程具有加热速度快、产品质量高、耗能低和易于控制等特点;同时指出微波在分离过程特别是蒸馏/蒸发和反应精馏领域研究的欠缺,提出对于微波是否对蒸馏/蒸发或反应精馏过程具有强化作用还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和相应的理论支撑;最后本文对微波在分离领域的发展作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分离 过程强化 萃取 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强化蒸馏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建华 沙峰 +1 位作者 王黎明 沈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9-26,共8页
强化蒸馏是80年代在石油加工领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使用活化剂改变石油体系的性质,调节石油分散体系使其处于活化状态,从而强化传递过程,提高轻质油品收率,对炼油工业效益的提高及竞争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原油... 强化蒸馏是80年代在石油加工领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通过使用活化剂改变石油体系的性质,调节石油分散体系使其处于活化状态,从而强化传递过程,提高轻质油品收率,对炼油工业效益的提高及竞争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原油强化蒸馏研究进展的分析,揭示开发新型分离技术的有效途径,即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分离过程进行强化,通过不同方法的交叉集合形成新型有效的分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过程强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精馏过程耦合强化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32
19
作者 高鑫 赵悦 +1 位作者 李洪 李鑫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8-238,共21页
反应精馏技术是过程强化概念在化学工业成功应用的典范。由于反应与精馏耦合的高度复杂性和非线性,反应-精馏相互影响机制、耦合方式及其过程能效调控与优化成为制约该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反应精馏技术... 反应精馏技术是过程强化概念在化学工业成功应用的典范。由于反应与精馏耦合的高度复杂性和非线性,反应-精馏相互影响机制、耦合方式及其过程能效调控与优化成为制约该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反应精馏技术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概况,包括反应精馏过程的可行性分析与概念设计方法、稳态模拟过程优化与动态模拟控制策略设计、兼具催化反应与气液传质的高效内构件开发以及反应精馏在各领域的应用。探讨了目前制约反应精馏广泛应用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与途径,阐明了普适性的反应精馏过程开发方法,总结了基于反应精馏过程耦合的新型过程强化技术,指出了反应精馏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强化 反应精馏 催化精馏 耦合调控 过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场强化化工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空军 贾殿赠 +3 位作者 孙文磊 包文忠 赵文新 靳冬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1,33,共6页
物理场已成为化工传递过程强化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超声、磁场、静电场、微波等物理场在强化化工过程中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设备开发和制定规模放大准则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应加强物理场强化化工过程的机理研究。
关键词 物理场 过程强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