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建晶 王丽玉 +2 位作者 林明钦 严敏铃 王丽玉 《北方药学》 2023年第3期109-110,119,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取强化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用药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时段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0例配合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取强化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用药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时段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0例配合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采取强化药物自我管理训练。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BPRS、SDSS、ADL、CQOLI-74评分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较高(P<0.05);干预前两组BPRS、SDSS、ADL、CQOLI-74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BPRS、SDSS评分均较低,ADL、CQOLI-74评分较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强化药物自我管理训练,提升了自身用药依从性,同时掌握了药物知识和坚持用药的意义,使病情得到改善,利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强化药物自我管理训练 用药管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孙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2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患者康复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给予药物自我管理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后用药依从性及...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患者康复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B组患者给予药物自我管理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后用药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B组患者用药依从率95.74%(45/47)高于A组的68.09%(32/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05);干预后,B组患者的BPRS评分为(21.3±1.32)分,明显低于A组的(25.4±5.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自我管理训练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可以考虑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自我管理训练 精神分裂症 用药依从性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郭隆润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7期504-506,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好转准备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实... 目的:观察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好转准备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实验组采取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的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入组时和随访1年后的依从性、精神评估、社会功能缺陷评估以及复发率等,分析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1年后复发13例,复发率28.9%;对照组患者1年后复发22例,复发率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时依从性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时BPR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的BPR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和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组内BPR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可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和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自我管理训练 家庭干预 首发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和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自我管理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李海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5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强化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强化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依从率、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病程、周期性、后果、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一致性、情感陈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程、周期性、后果、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一致性、情感陈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干预前,两组药物管理、饮食管理、社会适应、症状管理、情绪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药物管理、饮食管理、社会适应、症状管理、情绪管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药物依从性,提升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强化自我管理教育 药物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