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RI技术本土化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吴文革
李成荃
+3 位作者
陈周前
昂盛福
王学会
熊忠炯
《中国稻米》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ystemofRiceIntensification ,简称SRI)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水稻品种真正发挥其生物学潜力、遗传学潜力进而增产并节约生产成本 ,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栽培技术体系。但在我国不同生态地区应用有...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ystemofRiceIntensification ,简称SRI)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水稻品种真正发挥其生物学潜力、遗传学潜力进而增产并节约生产成本 ,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栽培技术体系。但在我国不同生态地区应用有一个技术本土化的过程 ,以筛选适宜超级杂交稻组合为突破口 ,研究适宜栽插密度与方式、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人工除草与化除相结合、覆盖“旱润”高效节水灌溉、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的关键技术 ,并与不同季节茬口的适宜耕作技术有机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RI
技术
本土化
栽插密度
节水灌溉
施肥
杂草防除
耕作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RI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7
2
作者
毛国娟
张根贤
+4 位作者
温怀楠
杨祥田
张真
吴河元
林华
《中国稻米》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RI
单季晚稻
经济效益
形态特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RI技术本土化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吴文革
李成荃
陈周前
昂盛福
王学会
熊忠炯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
安徽省安庆市农科所
出处
《中国稻米》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文摘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ystemofRiceIntensification ,简称SRI)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水稻品种真正发挥其生物学潜力、遗传学潜力进而增产并节约生产成本 ,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栽培技术体系。但在我国不同生态地区应用有一个技术本土化的过程 ,以筛选适宜超级杂交稻组合为突破口 ,研究适宜栽插密度与方式、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人工除草与化除相结合、覆盖“旱润”高效节水灌溉、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的关键技术 ,并与不同季节茬口的适宜耕作技术有机结合 。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RI
技术
本土化
栽插密度
节水灌溉
施肥
杂草防除
耕作
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RI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7
2
作者
毛国娟
张根贤
温怀楠
杨祥田
张真
吴河元
林华
机构
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
浙江省开化县农技推广中心
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
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
浙江省磐安县农业局
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局
浙江省温州市农业局
出处
《中国稻米》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SRI
单季晚稻
经济效益
形态特征
产量
分类号
S511.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RI技术本土化研究
吴文革
李成荃
陈周前
昂盛福
王学会
熊忠炯
《中国稻米》
200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RI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毛国娟
张根贤
温怀楠
杨祥田
张真
吴河元
林华
《中国稻米》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