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辅助气氛的激光强化加工实验
1
作者
方建成
王续跃
+1 位作者
金洙吉
周锦进
《制造技术与机床》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28,共2页
以激光打孔为例,研究辅助气氛(可强化氮气和金属粉末等)对激光加工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激光加工与强化“一体化”的思想。实验表明,经过辅助气氛的激光强化,孔的加工质量与精度有所改善,孔壁得到了强化,推广应用于等离子涂层的熔...
以激光打孔为例,研究辅助气氛(可强化氮气和金属粉末等)对激光加工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激光加工与强化“一体化”的思想。实验表明,经过辅助气氛的激光强化,孔的加工质量与精度有所改善,孔壁得到了强化,推广应用于等离子涂层的熔覆强化加工,表面硬度平均达1200HV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氢气
激光
强化加工
激光
加工
激光熔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磨粒强化加工表面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洪远
孙聪
+2 位作者
修世超
姚云龙
Xin Chen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69,共17页
目的基于磨粒强化加工非线性热力耦合效应,研究加工表面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方法以45#钢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基于砂轮轮廓及磨粒分布特征的热力耦合全尺度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三维元胞自动机法,构建奥氏体晶粒的位错密度增长控制方程,...
目的基于磨粒强化加工非线性热力耦合效应,研究加工表面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方法以45#钢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基于砂轮轮廓及磨粒分布特征的热力耦合全尺度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三维元胞自动机法,构建奥氏体晶粒的位错密度增长控制方程,研究动态热力耦合作用对奥氏体晶粒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影响机理。最后,结合磨粒强化加工实验,验证不同进给速度与磨削深度下再结晶晶粒尺寸与体积分数的沿层变化规律,提出加工表面材料晶粒细化过程的参数化控制方法。结果加工过程中,部分奥氏体组织会发生动态再结晶现象,并在工件表面形成细化层,细化层的厚度远小于强化层。随着与表面距离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逐渐增大,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改变磨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可使再结晶晶粒的体积分数和平均尺寸分别提高5倍和15%以上。结论通过对比实验与模拟结果,发现加工过程中热力耦合效应沿层分布差异性明显。加工应变场的作用效果远小于动态温度场的影响,这限制了表面细化层的厚度;应变场沿层递减分布,越靠近加工表面,晶粒细化现象越明显;受层间应变与应变率差异性的影响,表层再结晶晶粒形核较快,但生长速度缓慢,再结晶晶粒体积分数偏小。增大切深与进给速度会使接触区金属的去除量增加、表面温度升高且晶粒畸变现象明显,有利于细化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
强化加工
全尺度
热力耦合作用
动态再结晶
细化层
元胞自动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i6Al4V表面激光渗碳磨削及其强化机理
3
作者
邓延生
曹长虹
+1 位作者
陶彦辉
孙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7-174,共8页
目的利用激光渗碳磨技术,研究Ti6Al4V表面性-形协同控制机理。方法以Ti6Al4V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加工强化一体化技术——激光渗碳磨削。即对工件表面预涂覆渗碳膏,并置于马弗炉中干燥,形成稳定的固态碳源。采用激光辅热的方式...
目的利用激光渗碳磨技术,研究Ti6Al4V表面性-形协同控制机理。方法以Ti6Al4V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加工强化一体化技术——激光渗碳磨削。即对工件表面预涂覆渗碳膏,并置于马弗炉中干燥,形成稳定的固态碳源。采用激光辅热的方式对磨削加工过程进行表面性形协同抗疲劳制造。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激光渗碳磨削和传统磨削对Ti6Al4V表面力学性能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对Ti6Al4V表面微相组成、硬度、耐磨性和表面粗糙度进行表征。探究了激光渗碳合金化对材料磨削去除的正向作用以及磨削热回火对重熔层性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激光辅热足以使磨削表面温度高达1700℃,实现表面主动渗碳,且激光渗碳磨削后,Ti6Al4V表面形成具有均匀树枝状晶和颗粒状碳化物的重熔层,加工表面硬度达到850HV,磨损损失仅为常规磨削的6.7%,表面粗糙度Ra降低22%。结论激光渗碳磨是一种高效的Ti6Al4V表面性-形协同制造新技术。渗碳重熔层不仅提高了加工表面力学性能,还会影响表层材料的磨削特性,使加工表面更加光整。该技术实现了磨削加工-强化一体化制造,对指导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激光渗碳磨削
性-形协同控制
加工
强化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加工强化技术在汽车修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闫川
《南方农机》
2019年第4期165-165,共1页
我国经济的全面提高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汽车行业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支柱行业。随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汽车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汽修技术,以此来提高汽车的质量。而经过相关工作...
我国经济的全面提高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汽车行业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支柱行业。随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汽车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汽修技术,以此来提高汽车的质量。而经过相关工作者的研究后发现,热加工强化技术能够很好的提升汽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加工
强化
技术
汽车修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件表面滚压加工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赵亚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滚压
加工
强化加工
光整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渗碳磨削Ti6Al4V表面抗疲劳制造机理研究
6
作者
雷一腾
宋成杰
+2 位作者
薛武军
洪远
孙聪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9-207,265,共10页
目的 现有的Ti6Al4V表面制造与表面强化工艺相分离的生产模式,会导致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高性能钛合金表面性形协同制造方法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方法 提出一种Ti6Al4V表面加工-强化一体化方法,即...
目的 现有的Ti6Al4V表面制造与表面强化工艺相分离的生产模式,会导致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高性能钛合金表面性形协同制造方法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方法 提出一种Ti6Al4V表面加工-强化一体化方法,即激光渗碳磨削。利用可分离式的石墨层和微量润滑系统,将激光渗碳合金化过程耦合到表面磨削加工中,实现加工表面性能-精度协同控制。通过实验研究,对比了一体化加工方法(激光渗碳磨削)与传统的分离式方法(先进行激光合金化,再进行磨削加工)在加工表面微观相组成、表面形貌和表面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激光渗碳和磨削回火作用下Ti6Al4V重熔层的形成机理。结果 激光合金化与磨削回火作用使重熔层内形成弥散分布的颗粒状Ti C相,改善了材料表面的力学性能与可磨性。激光软化作用使多磨粒去除过程更加稳定。激光渗碳磨削可以在Ti6Al4V表面形成500μm厚的重熔层,其硬度高达652HV,表面抗磨损能力大幅度提升。与分离式方法相比,激光渗碳磨削后表面形状精度提升20%。结论 研究是Ti6Al4V表面加工-强化一体化的创新性尝试,相关技术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结果完善了钛合金表面性能-精度协同控制理论,为高性能Ti6Al4V表面高效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激光渗碳磨削
性-形协同控制
加工
-
强化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叶片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
6
7
作者
梁春华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6-49,共5页
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技术是利用强脉冲激光产生的冲击波,从部件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的一种革新且最热门的表面强化技术.该技术在部件表面形成的残余压应力深度比常规喷丸强化处理的深5~10倍,具有提高抗疲劳强度、延...
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技术是利用强脉冲激光产生的冲击波,从部件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的一种革新且最热门的表面强化技术.该技术在部件表面形成的残余压应力深度比常规喷丸强化处理的深5~10倍,具有提高抗疲劳强度、延长疲劳寿命、抑制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提高抗微动疲劳/抗磨损/抗应力腐蚀断裂特性等特点.经过多年的开发与研究,美国于1997年将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成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叶片,大幅度地提高了其抗外物损伤能力和高循环疲劳性能,并且于1998年被美国研发杂志评为全美100项最重要的先进技术之一,被美国军方认定为第4代战斗机发动机的80项关键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
强化
处理
喷丸
强化
冷
加工
强化
激光冲击
强化
技术
叶片
风扇/压气机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钉孔挤压或干涉配合强化后元件疲劳寿命的一种可靠性分析方法
8
作者
关志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钉孔挤压强化或干涉配合强化后元件疲劳寿命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假设挤压压(干涉量)服从正态分布,以及具有确定强化参数的元件的对数疲劳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或疲劳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的条件下,分别给出了考虑强化...
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钉孔挤压强化或干涉配合强化后元件疲劳寿命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假设挤压压(干涉量)服从正态分布,以及具有确定强化参数的元件的对数疲劳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或疲劳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的条件下,分别给出了考虑强化参数及其公差影响的强化后元件疲劳寿命的分布函数.从而,可以由几组不同挤压量(干涉量)的元件疲劳寿命推算出元件在任意挤压量(干涉量)及公差要求情况下,其疲劳寿命提高到某一给定值的概率.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
加工
强化
铆接
可靠性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起落架零件喷丸强化表面应力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翟光耀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278-278,共1页
金属材料的表面缺陷直接影响着它的疲劳寿命.由机械划伤、焊接裂纹、表面脱碳、非金属夹杂物等因素形成的表面类似于裂纹的缺陷以及因加工引起的残余拉应力,在外载荷和环境介质的作用下,表面或近表面易形成裂纹源,由于裂纹的逐步扩...
金属材料的表面缺陷直接影响着它的疲劳寿命.由机械划伤、焊接裂纹、表面脱碳、非金属夹杂物等因素形成的表面类似于裂纹的缺陷以及因加工引起的残余拉应力,在外载荷和环境介质的作用下,表面或近表面易形成裂纹源,由于裂纹的逐步扩展导致零件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外筒
残余应力
残余内应力
喷丸
强化
冷
加工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型发条力矩的理论分析与实验
10
作者
朱凤雯
秦文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14,共3页
本文在理论与实验上分析了S型发条的力矩,认为S型发条力矩的大小既与弹性有关,又与冷卷成型时冷作硬化有关,从弹性与塑性综合考虑,计算最大力矩与最小工作力矩,从而揭示了发条S外形与生产工艺中的塑性变形对力矩的影响。
关键词
发条
弹性元件
冷
加工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辅助气氛的激光强化加工实验
1
作者
方建成
王续跃
金洙吉
周锦进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制造技术与机床》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摘
以激光打孔为例,研究辅助气氛(可强化氮气和金属粉末等)对激光加工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激光加工与强化“一体化”的思想。实验表明,经过辅助气氛的激光强化,孔的加工质量与精度有所改善,孔壁得到了强化,推广应用于等离子涂层的熔覆强化加工,表面硬度平均达1200HV以上。
关键词
辅助氢气
激光
强化加工
激光
加工
激光熔覆
Keywords
Auxiliary Atmosphere Laser Strengthening Machining
分类号
TG66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磨粒强化加工表面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洪远
孙聪
修世超
姚云龙
Xin Chen
机构
东北大学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69,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5101,521005116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2024002-18,N2213014)
东北大学博士后基金(20200326)。
文摘
目的基于磨粒强化加工非线性热力耦合效应,研究加工表面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方法以45#钢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基于砂轮轮廓及磨粒分布特征的热力耦合全尺度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三维元胞自动机法,构建奥氏体晶粒的位错密度增长控制方程,研究动态热力耦合作用对奥氏体晶粒动态再结晶过程的影响机理。最后,结合磨粒强化加工实验,验证不同进给速度与磨削深度下再结晶晶粒尺寸与体积分数的沿层变化规律,提出加工表面材料晶粒细化过程的参数化控制方法。结果加工过程中,部分奥氏体组织会发生动态再结晶现象,并在工件表面形成细化层,细化层的厚度远小于强化层。随着与表面距离的增加,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逐渐增大,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改变磨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可使再结晶晶粒的体积分数和平均尺寸分别提高5倍和15%以上。结论通过对比实验与模拟结果,发现加工过程中热力耦合效应沿层分布差异性明显。加工应变场的作用效果远小于动态温度场的影响,这限制了表面细化层的厚度;应变场沿层递减分布,越靠近加工表面,晶粒细化现象越明显;受层间应变与应变率差异性的影响,表层再结晶晶粒形核较快,但生长速度缓慢,再结晶晶粒体积分数偏小。增大切深与进给速度会使接触区金属的去除量增加、表面温度升高且晶粒畸变现象明显,有利于细化层的形成。
关键词
磨粒
强化加工
全尺度
热力耦合作用
动态再结晶
细化层
元胞自动机法
Keywords
abrasive grinding hardening
full-scale
thermal-mechanical effect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refinement layer
cellular automata
分类号
TG115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i6Al4V表面激光渗碳磨削及其强化机理
3
作者
邓延生
曹长虹
陶彦辉
孙聪
机构
季华实验室
新疆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7-174,共8页
基金
广东省实验室重点项目(X190301TH190)
晶圆减薄金刚石砂轮磨块材料溶胶凝胶法制备技术开发(S230551VB2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5433)。
文摘
目的利用激光渗碳磨技术,研究Ti6Al4V表面性-形协同控制机理。方法以Ti6Al4V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加工强化一体化技术——激光渗碳磨削。即对工件表面预涂覆渗碳膏,并置于马弗炉中干燥,形成稳定的固态碳源。采用激光辅热的方式对磨削加工过程进行表面性形协同抗疲劳制造。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激光渗碳磨削和传统磨削对Ti6Al4V表面力学性能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对Ti6Al4V表面微相组成、硬度、耐磨性和表面粗糙度进行表征。探究了激光渗碳合金化对材料磨削去除的正向作用以及磨削热回火对重熔层性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激光辅热足以使磨削表面温度高达1700℃,实现表面主动渗碳,且激光渗碳磨削后,Ti6Al4V表面形成具有均匀树枝状晶和颗粒状碳化物的重熔层,加工表面硬度达到850HV,磨损损失仅为常规磨削的6.7%,表面粗糙度Ra降低22%。结论激光渗碳磨是一种高效的Ti6Al4V表面性-形协同制造新技术。渗碳重熔层不仅提高了加工表面力学性能,还会影响表层材料的磨削特性,使加工表面更加光整。该技术实现了磨削加工-强化一体化制造,对指导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TI6AL4V
激光渗碳磨削
性-形协同控制
加工
强化
一体化
Keywords
Ti6Al4V
laser carburizing grinding
property-shape synergistic manufacturing
processing-strengthening integration
分类号
TG580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加工强化技术在汽车修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闫川
机构
瑞金中等专业学校
出处
《南方农机》
2019年第4期165-165,共1页
文摘
我国经济的全面提高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汽车行业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支柱行业。随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汽车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汽修技术,以此来提高汽车的质量。而经过相关工作者的研究后发现,热加工强化技术能够很好的提升汽车性能。
关键词
热
加工
强化
技术
汽车修理
应用
分类号
U4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件表面滚压加工应用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赵亚东
机构
山西省运城高等专科学校机电系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滚压
加工
强化加工
光整
加工
分类号
TG30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渗碳磨削Ti6Al4V表面抗疲劳制造机理研究
6
作者
雷一腾
宋成杰
薛武军
洪远
孙聪
机构
伊犁师范大学
东北大学
出处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9-207,265,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21520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5383)。
文摘
目的 现有的Ti6Al4V表面制造与表面强化工艺相分离的生产模式,会导致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高性能钛合金表面性形协同制造方法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方法 提出一种Ti6Al4V表面加工-强化一体化方法,即激光渗碳磨削。利用可分离式的石墨层和微量润滑系统,将激光渗碳合金化过程耦合到表面磨削加工中,实现加工表面性能-精度协同控制。通过实验研究,对比了一体化加工方法(激光渗碳磨削)与传统的分离式方法(先进行激光合金化,再进行磨削加工)在加工表面微观相组成、表面形貌和表面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激光渗碳和磨削回火作用下Ti6Al4V重熔层的形成机理。结果 激光合金化与磨削回火作用使重熔层内形成弥散分布的颗粒状Ti C相,改善了材料表面的力学性能与可磨性。激光软化作用使多磨粒去除过程更加稳定。激光渗碳磨削可以在Ti6Al4V表面形成500μm厚的重熔层,其硬度高达652HV,表面抗磨损能力大幅度提升。与分离式方法相比,激光渗碳磨削后表面形状精度提升20%。结论 研究是Ti6Al4V表面加工-强化一体化的创新性尝试,相关技术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结果完善了钛合金表面性能-精度协同控制理论,为高性能Ti6Al4V表面高效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TI6AL4V
激光渗碳磨削
性-形协同控制
加工
-
强化
一体化
Keywords
Ti6Al4V
laser carburizing grinding
property-shape synergistic manufacturing
machining-strengthening integration
分类号
TH16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叶片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
6
7
作者
梁春华
机构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6-49,共5页
文摘
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技术是利用强脉冲激光产生的冲击波,从部件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的一种革新且最热门的表面强化技术.该技术在部件表面形成的残余压应力深度比常规喷丸强化处理的深5~10倍,具有提高抗疲劳强度、延长疲劳寿命、抑制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提高抗微动疲劳/抗磨损/抗应力腐蚀断裂特性等特点.经过多年的开发与研究,美国于1997年将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成功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叶片,大幅度地提高了其抗外物损伤能力和高循环疲劳性能,并且于1998年被美国研发杂志评为全美100项最重要的先进技术之一,被美国军方认定为第4代战斗机发动机的80项关键技术之一.
关键词
激光冲击
强化
处理
喷丸
强化
冷
加工
强化
激光冲击
强化
技术
叶片
风扇/压气机
航空发动机
分类号
V23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钉孔挤压或干涉配合强化后元件疲劳寿命的一种可靠性分析方法
8
作者
关志东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钉孔挤压强化或干涉配合强化后元件疲劳寿命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假设挤压压(干涉量)服从正态分布,以及具有确定强化参数的元件的对数疲劳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或疲劳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的条件下,分别给出了考虑强化参数及其公差影响的强化后元件疲劳寿命的分布函数.从而,可以由几组不同挤压量(干涉量)的元件疲劳寿命推算出元件在任意挤压量(干涉量)及公差要求情况下,其疲劳寿命提高到某一给定值的概率.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
冷
加工
强化
铆接
可靠性
疲劳寿命
Keywords
cold-work strengthening
reliability estimation
interference fits
fatigue life
reliability analysis
分类号
TB114.3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起落架零件喷丸强化表面应力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翟光耀
机构
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
出处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278-278,共1页
文摘
金属材料的表面缺陷直接影响着它的疲劳寿命.由机械划伤、焊接裂纹、表面脱碳、非金属夹杂物等因素形成的表面类似于裂纹的缺陷以及因加工引起的残余拉应力,在外载荷和环境介质的作用下,表面或近表面易形成裂纹源,由于裂纹的逐步扩展导致零件的破坏.……
关键词
起落架
外筒
残余应力
残余内应力
喷丸
强化
冷
加工
强化
分类号
V25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型发条力矩的理论分析与实验
10
作者
朱凤雯
秦文学
机构
天津大学精仪系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2-14,共3页
文摘
本文在理论与实验上分析了S型发条的力矩,认为S型发条力矩的大小既与弹性有关,又与冷卷成型时冷作硬化有关,从弹性与塑性综合考虑,计算最大力矩与最小工作力矩,从而揭示了发条S外形与生产工艺中的塑性变形对力矩的影响。
关键词
发条
弹性元件
冷
加工
强化
分类号
TH703.1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辅助气氛的激光强化加工实验
方建成
王续跃
金洙吉
周锦进
《制造技术与机床》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磨粒强化加工表面材料动态再结晶行为的研究
洪远
孙聪
修世超
姚云龙
Xin Chen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Ti6Al4V表面激光渗碳磨削及其强化机理
邓延生
曹长虹
陶彦辉
孙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热加工强化技术在汽车修理中的应用
闫川
《南方农机》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工件表面滚压加工应用研究
赵亚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激光渗碳磨削Ti6Al4V表面抗疲劳制造机理研究
雷一腾
宋成杰
薛武军
洪远
孙聪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叶片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梁春华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钉孔挤压或干涉配合强化后元件疲劳寿命的一种可靠性分析方法
关志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起落架零件喷丸强化表面应力状态的研究
翟光耀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S型发条力矩的理论分析与实验
朱凤雯
秦文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