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槽通道中脉动流动强化传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卫卫 何雅玲 +1 位作者 陶文铨 赵春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19-1122,共4页
对脉动流动强化凹槽通道中的传质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雷诺数Re、斯德鲁哈尔数St、脉动振幅A以及凹槽的几何结构等参数对通道中流动和传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流体速度脉动的影响,凹槽中的漩涡发生周期性的形成和脱落,从而增强了流... 对脉动流动强化凹槽通道中的传质进行了数值研究,探讨了雷诺数Re、斯德鲁哈尔数St、脉动振幅A以及凹槽的几何结构等参数对通道中流动和传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流体速度脉动的影响,凹槽中的漩涡发生周期性的形成和脱落,从而增强了流体间的相互掺混,这是强化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脉动流动下,通道内的传质能力得到很好地强化,尤其是凹槽内部的局部传质性能更佳.传质的强化效果随着Re和A的增大而增强,而且对于该模型存在最佳的St,它与凹槽的几何结构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流动 强化传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吸收式制冷强化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汤勇 韩晓东 +2 位作者 陈川 付婷 葛子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研究了超声强化传质方法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工质溴化锂溶液中冷剂水的沸腾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超声波对该冷剂水的传质过程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初始阶段强化效果最好,随着系统达到平衡强化效果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对于以50%溴化锂溶液... 研究了超声强化传质方法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工质溴化锂溶液中冷剂水的沸腾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超声波对该冷剂水的传质过程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初始阶段强化效果最好,随着系统达到平衡强化效果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对于以50%溴化锂溶液为工质、初始压强约800Pa的制冷系统,加热热源温度在65℃~80℃时,超声波对冷剂水传质过程的强化率大于20%,且热源温度越低强化效果越显著;使用超声强化传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温热源驱动下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效率,降低制冷系统所需最低驱动热源温度,且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方法适用于低温热水驱动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能增强太阳能空调的制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吸收式制冷 强化传质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传质的节能型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志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7,共5页
提出了一种设置解吸塔进料预热器、二级中间冷凝器、中间再沸器的强化传质与节能型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流程,通过建立基准流程和节能流程的模拟模型,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设置进料预热器,可提高一级冷凝液相进入解吸... 提出了一种设置解吸塔进料预热器、二级中间冷凝器、中间再沸器的强化传质与节能型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流程,通过建立基准流程和节能流程的模拟模型,对工艺流程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设置进料预热器,可提高一级冷凝液相进入解吸塔的温位;通过将解吸气与一级冷凝气直接混合,可避免解吸气与吸收塔塔底油及压缩富气的混合,降低一级冷凝器负荷;节能流程可强化解吸塔的传质效率,合理降低吸收稳定系统的总公用工程负荷;相对于基准流程,节能流程的能耗可降低22.02%,解吸塔内的气相和液相负荷均有所降低,具有强化传质、优化节能、缓解塔内气液相负荷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稳定系统 强化传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扩散电流技术测定管内强化传质系数
4
作者 许蓉 费海燕 +1 位作者 朱鹏 谷和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2-715,共4页
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测定管内液体传质系数(k),通过使用静态混合器、筛板和不锈钢θ环填料与筛板耦合体等强化元件,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对管内k的影响,研究了气液多相体系的传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DCT能较好地测定单相和多相体... 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测定管内液体传质系数(k),通过使用静态混合器、筛板和不锈钢θ环填料与筛板耦合体等强化元件,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对管内k的影响,研究了气液多相体系的传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DCT能较好地测定单相和多相体系的k。在液体流量为1.00m3/h的条件下,空直管中的k为2.38×10-2m/s;使用筛板、静态混合器和填料与筛板耦合体时,k分别为3.64×10-2,3.96×10-2,5.90×10-2m/s。由实验测定的k结合传递类比定律可得到液体传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系数 极限扩散电流技术 强化传质 多相流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传质作用下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少波 王云峰 +3 位作者 余琼粉 罗熙 陈飞 李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12-2618,共7页
为了优化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提高其制冷性能,构建基于强化传质作用的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并在模拟环境下对系统在强化传质模式下和自然传质模式下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辐射能输入条件下,系统在强化... 为了优化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提高其制冷性能,构建基于强化传质作用的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并在模拟环境下对系统在强化传质模式下和自然传质模式下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辐射能输入条件下,系统在强化传质模式下的制冷效率比在自然传质模式下的制冷效率有明显提高,效率最大可提高58.0%,且强化传质模式下系统的制冷性能较为稳定,能量利用率高;此外,强化传质模式下的系统还可解决自然传质模式中不可避免的间隙制冷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制冷 强化传质 制冷效率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传质脱硫增效技术在火电厂超低排放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池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31期69-,共1页
火电厂造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并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改善这一状况,首先应该对火电厂的排放标准加以严格的要求,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这一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强化传质脱硫增效技术,... 火电厂造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并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改善这一状况,首先应该对火电厂的排放标准加以严格的要求,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这一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强化传质脱硫增效技术,这一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使大众对这一技术更加了解,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质脱硫增效技术 火电厂 超低排放 筛板 脱硫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强化传质技术用于处理劣质污油 被引量:5
7
作者 徐辉军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采用膜强化传质新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套42 kt/a劣质污油和电脱盐黑水净化处理工业装置,首次实现了膜强化传质技术在污油和电脱盐黑水净化处理领域中的工业应用。通过该工业装置,成功处理了炼油厂长期存储的高水含...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采用膜强化传质新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套42 kt/a劣质污油和电脱盐黑水净化处理工业装置,首次实现了膜强化传质技术在污油和电脱盐黑水净化处理领域中的工业应用。通过该工业装置,成功处理了炼油厂长期存储的高水含量和固含量劣质污油和电脱盐黑水,并将回收的污油全部回炼。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污油净化处理效果良好,装置运行平稳。净化后污油中水质量分数小于3. 0%,固含量小于2. 0%(质量分数),满足掺炼原油进电脱盐单元的要求。对比污油净化处理前后的外观和微观形貌变化可以看出,净化后污油色泽均一,无明显油-固-水胶团,污油原料中水和固渣得到了有效地脱除。另外,装置外排水中油质量浓度小于300mg/L,满足进入炼油厂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质 劣质污油 电脱盐黑水 离心脱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强化传质技术在原油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赖育挺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8年第3期213-214,共2页
采用膜强化传质技术,通过在电脱盐装置前新增膜脱盐处理单元对600万t/a电脱盐装置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装置改造后,原油通过膜脱盐预处理后,灰分和水的脱除率分别达到85.7%,97.4%,含盐质量浓度下降了1.7 mg/L;再经过电脱盐装置后,三者... 采用膜强化传质技术,通过在电脱盐装置前新增膜脱盐处理单元对600万t/a电脱盐装置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装置改造后,原油通过膜脱盐预处理后,灰分和水的脱除率分别达到85.7%,97.4%,含盐质量浓度下降了1.7 mg/L;再经过电脱盐装置后,三者均为痕量,原油预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装置 强化传质技术 原油预处理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清罐污油膜强化传质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葛永睿 王大寿 +1 位作者 龚朝兵 李海华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2期77-80,共4页
原油清罐污油中水和沉淀物含量高,且乳化严重,进常减压和焦化装置回炼时会造成回炼装置运行不平稳,无法实现有效回收。通过在原油清罐污油系统中新增膜强化传质处理装置处理清罐污油,处理装置规模为42kt/a,操作弹性为60%~110%。膜强化... 原油清罐污油中水和沉淀物含量高,且乳化严重,进常减压和焦化装置回炼时会造成回炼装置运行不平稳,无法实现有效回收。通过在原油清罐污油系统中新增膜强化传质处理装置处理清罐污油,处理装置规模为42kt/a,操作弹性为60%~110%。膜强化传质技术以膜接触反应器和高效油水分离器为核心,结合配套的助剂,使污油在膜接触器内与注水高效传质,打破污油中稳定存在的油-水-固三相"包裹"结构和相互作用的化学键,实现油、水、固三相高效分离和污油清洁回收。膜强化传质处理装置运行结果显示,装置运行平稳,油水分离处理效果良好,污油产品中水和沉淀物的含量≤5%(质量分数),满足回炼要求;切水油含量在7.5~55mg/L,满足进入污水处理场处理的要求。2019年2~8月创造经济效益合计1970万元。存在的问题是尾气非甲烷总烃超标(1108.6mg/m^3),说明尾气处理采用的"吸收+吸附"法分离精度不够,需要采取技改措施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罐污油 强化传质 应用 尾气 非甲烷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传质脱硫增效技术在火电厂超低排放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15期85-86,共2页
文章介绍了大唐南京电厂2#机组脱硫提效改造工程,首先通过调研及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改造方案,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小试、中试及模拟试验研究确定了主要的改造参数,最后试运行的结果表明,该次脱硫提效改造超过了预期的改造目标,技术... 文章介绍了大唐南京电厂2#机组脱硫提效改造工程,首先通过调研及结合电厂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改造方案,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小试、中试及模拟试验研究确定了主要的改造参数,最后试运行的结果表明,该次脱硫提效改造超过了预期的改造目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效益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质脱硫增效技术 火电厂 超低排放 筛板 脱硫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静态混合器强化对流传质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辉波 王丰 +2 位作者 禹言芳 宋明远 吴剑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为了研究静态混合器强化高粘流体混沌对流传质机理,通过积分中值角定量评价雷诺数和混合构件结构对静态混合器内速度场与压力场协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态混合器内速度场与压力场的协同角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降低;当Re〉17.8时... 为了研究静态混合器强化高粘流体混沌对流传质机理,通过积分中值角定量评价雷诺数和混合构件结构对静态混合器内速度场与压力场协同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态混合器内速度场与压力场的协同角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降低;当Re〉17.8时,随着截面内叶片个数的增加,多旋静态混合器的协同角逐渐增大;FKSM构件较KSM提高速度场与压力场的协同程度达5.9%~11.9%,且其概率密度分布更加集中,最大概率对应的协同角数值比KSM高2.3%~3.5%,旋流叶片的切割分流作用致使轴向相邻2组混合元件过渡处协同角数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强化传质 场协同 协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肋片管强化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传热传质的研究
12
作者 王长庆 陆震 《制冷与空调》 1998年第4期25-28,共4页
本文就肋片管对不同的工况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将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肋片管对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的传热传质有强化作用,管外换热系数的强化幅度约为43.7~55.3%,放汽范围的强化幅度约为27~49.2%。这些工作... 本文就肋片管对不同的工况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将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肋片管对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的传热传质有强化作用,管外换热系数的强化幅度约为43.7~55.3%,放汽范围的强化幅度约为27~49.2%。这些工作对选用适合于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的强化传热管有着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锂 降膜式发生器 传热传质强化 肋片管
全文增补中
场协同扭转螺杆强化混合与传热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潘威 黄士争 +5 位作者 朱家威 Mohini Sain 杨卫民 曾宪奎 何燕 鉴冉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6,共8页
螺杆构型对胶料的挤出塑化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中使用ANSYS Polyflow仿真软件,对不同构型的5种场协同扭转螺杆进行了非等温瞬态流动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构型螺杆的混合性能,传热性能及塑化均匀性等,并与普通双头螺纹螺杆进行了... 螺杆构型对胶料的挤出塑化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中使用ANSYS Polyflow仿真软件,对不同构型的5种场协同扭转螺杆进行了非等温瞬态流动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构型螺杆的混合性能,传热性能及塑化均匀性等,并与普通双头螺纹螺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螺纹螺杆,5种场协同扭转螺杆的综合性能均有所提升,其中螺杆F的混合性能最佳,螺杆B的传热性能最佳。场协同扭转元件诱导产生的螺旋流动可以增加流场中的拉伸流动和拉伸形变,改善胶料速度场、速度梯度场与温度梯度场之间的协同性,增强传热传质,提高胶料挤出质量,符合场协同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协同扭转螺杆 螺杆构型 强化传热传质 场协同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精细分离集成系统”达国际领先水平
14
作者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99,共1页
2017年4月9日,由南京大学联合3家企业共同完成的“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一精细分离集成系统”研发项目举行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多项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国际领先水平 集成系统 传质强化 微界面 分离 反应 科技成果鉴定会 自主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强化制备生物柴油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相君 聂勇 +1 位作者 陆向红 计建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5期47-51,共5页
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油相与醇相的非均相混合,即传质对反应的影响显著。本研究利用水力空化技术进行液-液非均相微观混合,考察了温度、空化元件入口压力、空化器结构以及不同两相体系(油/甲醇体系和油/水体... 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油相与醇相的非均相混合,即传质对反应的影响显著。本研究利用水力空化技术进行液-液非均相微观混合,考察了温度、空化元件入口压力、空化器结构以及不同两相体系(油/甲醇体系和油/水体系)对混合液-液滴粒径的影响,并与传统机械搅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水力空化作用下混合油/甲醇体系,可制得液滴粒径在150~400 nm的混合液,明显小于通过传统机械搅拌得到的液滴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微观混合 非均相混合 生物柴油 强化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填料床,一种新型高效气液传质传热装置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海辉 邓先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2-76,共5页
回顾了旋转填料床这种新型高效气液传质传热装置近年来的进展及特性,应用,报道了本实验室有关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旋转填料床 逆流 强化传质传热 气液传质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通风过滤的静电响应增强方法
17
作者 高轶伦 田恩泽 莫金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利用外部电场力强化颗粒物与纤维之间作用力的方法,通过纤维表面的静电响应增强实现对颗粒物的传质强化;提出了以提升材料表面介电特性为目标的静电响应纤维设计与制备方法。在极化电场中,纤维表面产生电荷粒子,对荷电...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利用外部电场力强化颗粒物与纤维之间作用力的方法,通过纤维表面的静电响应增强实现对颗粒物的传质强化;提出了以提升材料表面介电特性为目标的静电响应纤维设计与制备方法。在极化电场中,纤维表面产生电荷粒子,对荷电颗粒物产生强烈的静电吸引力,从而获得高效过滤效率。实验表明:在较高的过滤风速下(约1~2 m/s),系列静电响应过滤纤维对0.3μm颗粒物去除效率从低于1.0%提升至87.0%,且压降仅为3.9 Pa。本研究提出的静电响应增强过滤方法与材料为实现高效、低耗的室内空气净化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净化 表面强化传质 纤维过滤 低阻高效 介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强化凝结面的全被动多级迭盘式太阳能蒸馏器的稳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金铭 郑宏飞 +2 位作者 谢果 何开岩 陈志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12,共5页
设计制作了一台蒸发面积为1.2m2,具有强化凝结面的多级迭盘式太阳能蒸馏器,该蒸馏器最下面一级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供热,最上面一级能被动接收阳光,可在晴好天气下,无需动力自动产生淡水。用普通电热器作为热源对其进行稳态性能测试,... 设计制作了一台蒸发面积为1.2m2,具有强化凝结面的多级迭盘式太阳能蒸馏器,该蒸馏器最下面一级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供热,最上面一级能被动接收阳光,可在晴好天气下,无需动力自动产生淡水。用普通电热器作为热源对其进行稳态性能测试,给出系统运行温度和产水量的关系,并给出系统在稳定供热时的升温曲线及在无热量输入时的降温曲线。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温度大于70℃时,系统的产水性能明显提高。对影响产水率的其他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蒸馏 多级蒸馏 强化传热传质 多级迭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颗粒强化MDEA溶液鼓泡吸收CO_2的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舒宏 丁一 +1 位作者 杜垲 张小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0-834,共5页
为了强化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对CO2的吸收,首先不添加分散剂,制备了MDEA质量分数为50%、纳米TiO2颗粒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2%,0.4%,0.8%的MDEA纳米流体,该MDEA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良好.然后在一套小型吸收实验系统中,研究了颗... 为了强化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对CO2的吸收,首先不添加分散剂,制备了MDEA质量分数为50%、纳米TiO2颗粒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2%,0.4%,0.8%的MDEA纳米流体,该MDEA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良好.然后在一套小型吸收实验系统中,研究了颗粒质量分数对溶液鼓泡吸收CO2的影响.采用称重法来测量溶液对CO2的吸收量,并对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了纳米颗粒后,MDEA溶液对CO2的吸收得到了强化,有效吸收比随着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大而上升.在纳米TiO2颗粒质量分数为0.05%,0.2%,0.4%,0.8%时,有效吸收比分别为1.019 5,1.065 3,1.077 9和1.115 4.最后分析和解释了相关的实验现象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N-甲基二乙醇胺 CO2捕集 传质强化 鼓泡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应用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总结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颖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12-14,31,共4页
近年来多相反应体系的强化传质技术在化工工业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MIR)将气液、气液液、气液固界面的几何尺寸由毫米-厘米级高效调控为微米级,大幅提高了相界面积,实现传质和反应强化,对于反应速率受传质控... 近年来多相反应体系的强化传质技术在化工工业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MIR)将气液、气液液、气液固界面的几何尺寸由毫米-厘米级高效调控为微米级,大幅提高了相界面积,实现传质和反应强化,对于反应速率受传质控制的慢反应体系,如柴油加氢,非常适合采用MIR。介绍了某企业采用MIR对柴油加氢装置改造后的工业应用数据及柴油加氢技术应用MIR的最新中试数据。工业应用表明:与传统柴油加氢工艺相比,采用微界面强化传质后装置可加工的原料劣质化明显,脱硫率达到98.4%,反应效率提升30%以上,能耗、物耗降低10%;中试数据显示生产国Ⅵ标准车用柴油调合组分时反应压力可降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 微界面 强化传质 试验研究 工业应用 微气泡 乳化液 反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