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和冲动性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晶轩 杨国愉 +2 位作者 赵梦雪 王菲菲 张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94-1598,共5页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正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和冲动性对复吸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和冲动性量表第11版(Barratt im...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正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和冲动性对复吸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和冲动性量表第11版(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 version,BIS-11)分别对戒毒人员进行测量,并采用复吸倾向量表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进行考察。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模型,考察正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和冲动性与复吸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 (1)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变量无关。(2)运动冲动性、负性情绪和主观社会支持对复吸倾向存在显著影响(R2=0.087,F=15.056,P<0.05),且运动冲动性和负性情绪越高、主观社会支持越低,复吸倾向越明显。(3)运动冲动性在注意冲动性和复吸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无计划冲动性和复吸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主观支持在支持利用度和复吸倾向之间起完全的中介作用。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负性情绪、主观社会支持和运动冲动性直接影响其复吸倾向;而注意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和支持利用度间接影响其复吸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正负性情绪 社会支持 冲动性 复吸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复吸风险评估及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书萍 张勇 +1 位作者 徐定 张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46,56,共15页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后的高复吸率是困扰戒毒工作的一大难题,确定可靠的复吸预测因素对于提升戒毒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生理—心理—社会模型框架下,采用自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信息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后的高复吸率是困扰戒毒工作的一大难题,确定可靠的复吸预测因素对于提升戒毒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生理—心理—社会模型框架下,采用自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信息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复吸倾向性问卷"和认知神经功能评估软件对330名吸毒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强戒前一个月的吸毒频次高""毒品沾染时间长""患病数量多""注意功能损伤""人格—神经质得分高""人格—掩饰得分高""人格—精神质得分高""自我评价消极""缺乏积极心理资本"和"缺乏谋生技能"这十个因素可以显著预测戒毒人员的复吸风险。因此,在防复吸工作中,强制隔离戒毒部门需要加强对毒品依赖性高、基础疾病多、人格各维度得分偏高的高危群体加以关注,并注重提升吸毒者的积极自我评价,加强认知神经功能的训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以提升戒毒效果,着力打造符合"精准戒毒"内涵的戒毒工作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复吸风险 生理—心理—社会模型 干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中开展结核病症状筛查和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倪 曾玉梅 +6 位作者 谢兴文 何金戈 周林 成诗明 马艳 刘二勇 万利亚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水平,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确定四川省资阳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为研究现场。使用"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对HIV/AIDS患者进行筛查,筛...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水平,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确定四川省资阳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为研究现场。使用"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对HIV/AIDS患者进行筛查,筛查阳性者通过痰涂片和X线检查确诊;同时使用《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宣传折页》对HIV/AIDS患者进行宣传教育的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知晓率调查。共纳入605例患者,使用χ2检验比较了宣传前后知晓率的改变。结果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31.5±6.70)岁,99.5%(602/605)仅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率为10.1%(61/605),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等。症状筛查阳性者结核病检出率为21.3%(13/61),HIV/AIDS患者结核病检出率为2.1%(13/605)。干预前后,患者总知晓率分别为20.8%和87.1%(χ2=2174.261,P=0.000),各单题知晓率也有显著性提高。结论强制隔离戒毒所应成为开展结核病/HIV防治工作的重点场所,今后需进一步规范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结核病症状筛查流程,提高HIV/AIDS患者结核病防治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HIV AIDS 强制隔离戒毒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定位及制度完善 被引量:14
4
作者 包涵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表明这种不经司法裁判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在制度层面的终结,这一政策倾向使得当前继续存在的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必然遭受类似的质疑。在形式上与劳动教养相似的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在法律地位上能否获得相应... 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表明这种不经司法裁判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在制度层面的终结,这一政策倾向使得当前继续存在的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必然遭受类似的质疑。在形式上与劳动教养相似的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在法律地位上能否获得相应的位置,以及在制度功效上能否契合当前社会管理的目标,这些都是值得研讨的问题。若强制隔离戒毒制度不能在法律正当性上得到合理的解释,在可预期时限内又不易解决,那么,探讨其在适用当中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对其措施手段或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就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行政强制措施 司法程序 法律定位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瑞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2,168,共6页
随着劳教制度的废止,司法行政机关执行的强制戒毒依然存在,它推行的基本是劳教模式,其对象是吸毒成瘾者,而不是罪犯,所以,劳教戒毒模式将成为人权保护讨论的热点。尽管新的禁毒法确立了新的禁毒工作理念,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还存在着诸... 随着劳教制度的废止,司法行政机关执行的强制戒毒依然存在,它推行的基本是劳教模式,其对象是吸毒成瘾者,而不是罪犯,所以,劳教戒毒模式将成为人权保护讨论的热点。尽管新的禁毒法确立了新的禁毒工作理念,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公安强制戒毒所发挥不了戒毒功能,公安和司法分段执行强制隔离戒毒造成资源浪费,戒毒评估由戒毒机构进行会造成不公,戒毒场所还没有脱离劳教模式,等等。结合劳教制度废止这一背景,借鉴境外强制隔离戒毒经验,提出如下对策:撤销公安机关的强制戒毒所,完善戒毒场所的医疗条件和各项设施,建立由第三方进行的成瘾认定和戒毒评估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 戒毒模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团体治疗的参与倾向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娥 姜祖桢 王海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4,共6页
对河北、广东、江苏、内蒙古4个强制隔离戒毒所119名戒毒人员的调查研究表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具有团体治疗的现实需求,基本认同团体治疗项目的价值,但参与意愿受到自我封闭现象的影响。因此,在组织实施团体治疗时,应注意培训优秀的团... 对河北、广东、江苏、内蒙古4个强制隔离戒毒所119名戒毒人员的调查研究表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具有团体治疗的现实需求,基本认同团体治疗项目的价值,但参与意愿受到自我封闭现象的影响。因此,在组织实施团体治疗时,应注意培训优秀的团体治疗师;合理甄选团体成员,不以社会特征作为选择团体成员的主要依据;根据需求特点科学设计团体治疗项目;以宣传和引导等手段降低戒毒人员的自我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团体治疗 参与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质效益调查与运动干预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善彬 边宇 +3 位作者 朱梦兰 刘彤彤 吕红芳 马廉祯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5,共12页
为提高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质康复工作效能,以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我国强戒人员专用体质测评标准系统》作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对广东省26个强戒所的强戒人员体质效益进行抽样调查,通过不同强戒时间、干预方式的强戒人员体... 为提高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质康复工作效能,以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的《我国强戒人员专用体质测评标准系统》作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对广东省26个强戒所的强戒人员体质效益进行抽样调查,通过不同强戒时间、干预方式的强戒人员体质数据的比较,揭示各类运动干预措施在强戒人员体质增强中的效益,发现影响强戒人员体质变化的因素,初步构建分级分类的强戒人员运动干预模型。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广东省强戒人员整体体质效益不容乐观,离所解戒人员仅比新入所人员体质高约1%;各强戒所强戒人员体质效益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来源于性别、平均基础体质、收容人数、年龄结构和吸毒时长,而非现有运动干预措施的区别,由此推论每周1~2次、每次1 h左右、内容统一的低强度锻炼不能有效促进我国强戒人员的体质效益;对强戒人员体质水平能够产生独立显著影响的解释变量有性别、吸毒时长、毒品类型,由此构建出“2(性别)-3(毒品类型)-2(吸毒时长)”分级分类强戒人员运动干预体系和相对应的干预内容配置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强戒人员运动干预模型。下阶段研究方向是各级各类运动干预方案的优化,通过机器学习与训练,构建强戒人员体质预警与应对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体质效益 运动干预 毒品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课题组 姜祖桢 +1 位作者 李晓娥 张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23,共8页
构建科学、实效、统一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体系,是提升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出了目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化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 构建科学、实效、统一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体系,是提升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出了目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化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必须建立在深刻认识戒毒工作客观规律基础上,遵照"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和要求,以时间作维度,纵向上将强制隔离戒毒过程分为脱毒期、康复期、巩固期三期;以功能为维度,横向上将戒毒日常工作分为执法管理、医疗戒护、教育矫治、康复训练四个板块,构建"三纵四横"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工作标准化 体系 构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隔离戒毒男性人格特征与自我控制及复吸倾向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宣予 阮川南 +2 位作者 李祚山 焦耀武 王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7-353,共7页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男性的人格特征、自我控制与复吸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某强制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男性635名,采用复吸倾向性调查表(RTQ)、中国大五人格问卷(CBF-PI-B)、自我控制量表(SCS)测量复吸倾向、人格特征和自我控...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男性的人格特征、自我控制与复吸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甘肃某强制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男性635名,采用复吸倾向性调查表(RTQ)、中国大五人格问卷(CBF-PI-B)、自我控制量表(SCS)测量复吸倾向、人格特征和自我控制水平。结果:强制隔离戒毒男性的RTQ总分为(31.5±13.8);SCS总分、吸毒年限与RTQ总分正向关联(β=0.26、0.17,均P<0.001),人格特征中的严谨性、宜人性得分和年龄与RTQ总分负向关联(β=-0.12、-0.08、-0.09,均P<0.05)。结论:强制隔离戒毒男性的人格特征和自我控制与复吸倾向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男性 人格特征 自我控制 复吸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的大麻使用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汤文郡 汤皓翔 星一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1-546,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大麻使用特征,为我国大麻禁毒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6年公安部重点城市毒品滥用规模评估项目数据,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5个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中大麻使用者社... 目的:了解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大麻使用特征,为我国大麻禁毒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6年公安部重点城市毒品滥用规模评估项目数据,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5个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的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中大麻使用者社会人口学、毒品使用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人群中大麻、海洛因、合成类毒品和混合毒品使用率的差异,以及大麻使用者中多药使用情况及地区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员25366人,大麻使用率为2.2%(546/25366)。在大麻使用人群中,男性占83.5%,少数民族占41.0%,初中及以上学历占30.8%,无业人员占44.1%,平均年龄为(33.3±8.2)岁,平均首次吸毒年龄为(24.8±7.7)岁,首次吸毒到首次强制隔离戒毒的平均间隔时间为(5.4±4.6)年。35岁及以下、少数民族、在职、新疆的强制隔离戒毒人群大麻使用率较高。使用大麻的546人中,91.4%人存在多药使用情况,13.6%只合用海洛因,42.1%只合用合成类毒品,35.7%混合使用海洛因和合成类毒品。49.6%的大麻使用者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和上海三个地区。新疆大麻使用者中少数民族和初中及以下人群所占比例较高,有79.6%大麻使用者合用海洛因;江浙沪地区大麻使用者中汉族和高中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较高,有92.7%大麻使用者合用甲基苯丙胺。结论: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人群中大麻使用率较监测吸毒人群中的大麻使用率高,并且存在地域聚集性和较高的多药使用现象,提示宜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加强对大麻使用情况的监测,加大对大麻的管控力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禁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吸毒者 强制隔离戒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女性戒毒者同伴关系研究——基于H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调研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露 魏碧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研究基于强制隔离戒毒学员的访谈记录、个人档案和事件材料,结合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制度,呈现并分析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学员同伴关系:既有自尊心需求、平等诉求与同伴管理的冲突,也有青年人群易冲动、好打抱不平、容忍度低等同伴矛盾... 本研究基于强制隔离戒毒学员的访谈记录、个人档案和事件材料,结合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制度,呈现并分析强制隔离戒毒所内的学员同伴关系:既有自尊心需求、平等诉求与同伴管理的冲突,也有青年人群易冲动、好打抱不平、容忍度低等同伴矛盾,还有同伴之间相互帮教、诚心关怀、互助的一面。本文认为,从戒毒管理制度的刚性及低成本等管理需要与青年需求的矛盾出发,我国戒毒管理体系及实施措施还有待加强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强制隔离戒毒 同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效果及个体层面影响因素——基于两个戒毒所415名戒毒人员的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柴向南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40,73,共9页
近年,毒品问题在我国呈现快速蔓延态势。其中,吸毒人员的逐年增加对个人健康、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2008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模式,它结合了劳教戒毒与心理戒毒以期提高戒毒效果。本文基于对两个强制隔... 近年,毒品问题在我国呈现快速蔓延态势。其中,吸毒人员的逐年增加对个人健康、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2008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模式,它结合了劳教戒毒与心理戒毒以期提高戒毒效果。本文基于对两个强制隔离戒毒所415名戒毒人员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了戒毒人员对戒毒重要性的认知、其戒毒需求、精神健康状态、毒品使用经历与自我评估的戒毒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戒毒人员对戒毒所戒毒重要性的认知、戒毒需求与戒毒效果有显著正相关性。戒毒人员的精神健康状态、进入强制戒毒所次数则与结果变量呈现显著负相关性。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隔离戒毒 有序多分类逻辑斯蒂回归 戒毒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毒法与我国戒毒体系之重构——风险预估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30
13
作者 姚建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4,共6页
新近通过的禁毒法重构了我国的戒毒体系,在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同时,构成这一新戒毒体系的三大戒毒措施——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也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化解风险的基本路径是:社区戒毒的适用对象宜仅限于吸食新型毒品成瘾... 新近通过的禁毒法重构了我国的戒毒体系,在完善我国戒毒体系的同时,构成这一新戒毒体系的三大戒毒措施——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也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化解风险的基本路径是:社区戒毒的适用对象宜仅限于吸食新型毒品成瘾的人员;应当明确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的适用具有相对自愿戒毒的优先性,并且建立自愿戒毒向强制隔离戒毒转化机制;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脱离公安和司法行政体系,归属卫生医疗体系,以使其尽可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毒法 戒毒体系 社区戒毒 自愿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教戒毒场所戒毒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晓铭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07-208,共2页
近年来,随着劳教工作向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转型,医疗问题在劳教场所稳定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因长期吸毒强戒人员身心健康遭受极大损害,身体素质差、免疫机能低下,稽延性症状明显,并身有疾患,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戒毒人员入所后... 近年来,随着劳教工作向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转型,医疗问题在劳教场所稳定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因长期吸毒强戒人员身心健康遭受极大损害,身体素质差、免疫机能低下,稽延性症状明显,并身有疾患,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据统计,戒毒人员入所后在日常生活、学习、习艺劳动中均为群体活动,接触密切,隔离性差,加之这些人员大多懒散,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防护意识,集体卫生观念差,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工作 劳教工作 戒毒场所 强制隔离戒毒 自我防护意识 工作转型 稳定工作 劳教场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禁毒法治体系下行政拘留代为执行的实施现状与完善研究
15
作者 王丽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在现行禁毒法治体系下,行政拘留是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等措施的必经前置程序。行政拘留由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代为执行表现为两种外观相似、属性不同的机构化处遇的竞合。鉴于行政拘留由强制隔离戒毒所代为执行存... 在现行禁毒法治体系下,行政拘留是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等措施的必经前置程序。行政拘留由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代为执行表现为两种外观相似、属性不同的机构化处遇的竞合。鉴于行政拘留由强制隔离戒毒所代为执行存在制度设计欠系统化、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羁押期限执行差异等问题,遵循法制统一、人权保障、执法规范、社会治理等价值理念,应在代为执行制度架构、事前审查机制、自由裁量限制、羁押期限折抵、执法管理边界等方面予以完善,以回应禁毒法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拘留 代为执行 强制隔离戒毒 机构化处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