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预警卫星弹道导弹主动段探测能力 被引量:8
1
作者 钟宇 吴晓燕 +2 位作者 黄树彩 吴建峰 李成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76-3281,共6页
为研究反导作战背景下红外预警卫星对弹道导弹主动段弹道的探测能力,在作战需求驱动下,构建了预警卫星探测能力战术、技术和性能指标的关联结构,以技术指标为桥梁,通过建立视场、扫描周期、检测概率、虚警概率、信噪比及最大作用距离等... 为研究反导作战背景下红外预警卫星对弹道导弹主动段弹道的探测能力,在作战需求驱动下,构建了预警卫星探测能力战术、技术和性能指标的关联结构,以技术指标为桥梁,通过建立视场、扫描周期、检测概率、虚警概率、信噪比及最大作用距离等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战术、技术和性能指标之间的关联及其对探测能力的影响。结合典型的目标和背景辐射特性以及大气透过率,仿真分析了星载探测器性能指标的不同组合对预警卫星最大作用距离和预警时间的影响程度和规律。该研究可为评估预警卫星反导作战效能和优化设计星载红外探测系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能力 红外预警卫星 弹道导弹主动段 指标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预警双星弹道导弹主动段跟踪性能
2
作者 钟宇 吴晓燕 +3 位作者 黄树彩 吴建峰 李成景 唐意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87-3596,共10页
为研究反导作战中红外预警卫星系统对弹道导弹主动段弹道的跟踪性能,提出以后验克拉美-罗下界(Posterior Cramer-Rao Lower Bound,PCRLB)为衡量指标,结合8态重力转弯主动段运动模型和双星纯方位无源定位获取的量测量,系统分析了运动建... 为研究反导作战中红外预警卫星系统对弹道导弹主动段弹道的跟踪性能,提出以后验克拉美-罗下界(Posterior Cramer-Rao Lower Bound,PCRLB)为衡量指标,结合8态重力转弯主动段运动模型和双星纯方位无源定位获取的量测量,系统分析了运动建模精度、量测精度、采样周期、测源不确定性下检测概率和虚警数目等因素对跟踪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影响。仿真算例给出了上述因素对位置和速度跟踪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可为预警卫星反导作战、战技指标关联建模以及星载探测器优化设计等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预警卫星 双星 弹道导弹主动段 跟踪性能 后验克拉美-罗下界 测源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导弹主动段红外成像特征仿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阳 刘湘伟 郝成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2,共4页
为降低低轨导弹预警卫星的虚警概率,文中在分析弹道导弹主动段红外辐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尾焰的几何特征模型和红外特征模型来描述导弹主动段的红外成像特征,并运用模型计算尾焰的红外辐射分布,构建了导弹尾焰的仿真图像,仿真图像... 为降低低轨导弹预警卫星的虚警概率,文中在分析弹道导弹主动段红外辐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尾焰的几何特征模型和红外特征模型来描述导弹主动段的红外成像特征,并运用模型计算尾焰的红外辐射分布,构建了导弹尾焰的仿真图像,仿真图像能够准确反映导弹尾焰的红外图像真实情况,为有效识别导弹,提高导弹预警的准确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主动段红外成像特征 导弹尾焰几何特征模型 导弹尾焰红外特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传感器的弹道导弹主动段融合跟踪 被引量:2
4
作者 桂阳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3期110-113,117,共5页
针对远程预警系统中基于天波超视距雷达和天基红外卫星这两种异构传感器的弹道导弹主动段融合跟踪问题,本文首先建立弹道导弹主动段运动模型和传感器量测模型,在不敏卡尔曼(UKF)非线性滤波算法框架下,分别采用分布式和集中式融合策略,... 针对远程预警系统中基于天波超视距雷达和天基红外卫星这两种异构传感器的弹道导弹主动段融合跟踪问题,本文首先建立弹道导弹主动段运动模型和传感器量测模型,在不敏卡尔曼(UKF)非线性滤波算法框架下,分别采用分布式和集中式融合策略,实现对弹道导弹主动段的估计跟踪,数据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案对主动段弹道估计RMSE曲线能够快速平稳收敛,相对于单传感器估计精度明显提高,说明本文提出的融合估计方案是可靠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预警 异构传感器 弹道导弹主动段 融合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特征的弹道主动段动态RCS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童 童创明 +1 位作者 彭鹏 李西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08,132,共4页
随着导弹突防技术的发展,对及早获取进攻导弹特征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弹道导弹在主动(?)的运动轨迹特征,提取其姿态角变化规律,根据姿态角的变化,采用物理光学法(PO)与等效电磁流法(MEC相结合的方法快速计算弹道导弹动态RCS序列,... 随着导弹突防技术的发展,对及早获取进攻导弹特征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弹道导弹在主动(?)的运动轨迹特征,提取其姿态角变化规律,根据姿态角的变化,采用物理光学法(PO)与等效电磁流法(MEC相结合的方法快速计算弹道导弹动态RCS序列,并与分离后的RCS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弹道导弹主动(?)的动态RCS序列充分体现了导弹的运动特性,并且利用其可初步提取导弹的分离时刻与分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主动段 物理光学法 等效电磁流法 动态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