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代以来弹词“拟戏化”现象考察 |
纪德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长沙弹词 |
|
《湖南农业》
|
2024 |
0 |
|
3
|
明清时期三大流域间的文化互动——弹词、子弟书、木鱼书渊源与相互关系研究 |
崔蕴华
田耕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4
|
新媒体介入与传统艺术变异的“互动”——以民国时期上海广播与苏州弹词的发展为例 |
刘斌
邹欣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廿一史弹词》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 |
曾绍皇
吴波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6
|
清代书场弹词之基本特征及其衰落原因 |
盛志梅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7
|
弹词渊源流变考述 |
盛志梅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8
|
试论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过程及其特点 |
盛志梅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长沙弹词发展的音乐社会学简析 |
许洁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0
|
鸳蝴文人的民间情结——以案头弹词创作及评弹演出、发展为中心 |
秦燕春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1
|
试论清代弹词的江南文化特色 |
盛志梅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3 |
5
|
|
12
|
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误区与盲点——“书场”缺失及与“案头”的百年分流 |
秦燕春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6
|
|
13
|
晚清以来“女弹词”职业生涯的呈现及其意义 |
周巍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4
|
论《麒麟》杂志中的《阿Q正传弹词》 |
童李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5
|
长篇弹词《笔生花》阴声韵研究 |
王进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6
|
益阳弹词音乐述略 |
唐海燕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5 |
4
|
|
17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中的苏州弹词音乐 |
陈洁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9 |
2
|
|
18
|
鲁迅与弹词 |
童李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9
|
女性视界的利欲观与情爱观--读清代女性弹词 |
罗嘉慧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20
|
晚清上海弹词女艺人的职业生涯与历史命运 |
宋立中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