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以来弹词“拟戏化”现象考察
1
作者 纪德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6,共13页
弹词是明中叶以来江南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明代弹词一般只唱不说;入清以后,弹词开始说唱兼施,并且出现了“起角色”说唱的“拟戏化”走向。弹词“拟戏化”导因于戏曲的影响和书场演出的需要,其与戏曲表演脉息相通。戏曲艺... 弹词是明中叶以来江南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明代弹词一般只唱不说;入清以后,弹词开始说唱兼施,并且出现了“起角色”说唱的“拟戏化”走向。弹词“拟戏化”导因于戏曲的影响和书场演出的需要,其与戏曲表演脉息相通。戏曲艺人改业弹词,弹词艺人借鉴戏曲并编演戏曲剧本,都助推了弹词的“拟戏化”进程。弹词的“拟戏化”主要表现在艺人弹唱时“起角色”、增加各种说白、化用戏曲声腔、注重放噱头等方面。不过,弹词“拟戏化”并未失去“说书体”的本色,其与戏曲“代言体”表演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宜以“代言体”弹词称之。弹词“拟戏化”对于其由单纯弹唱发展演变为说、噱、弹、唱、演一体化的说唱艺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从戏曲中汲取营养,在艺术上不断革新,已成为弹词等民间说唱文学保持其艺术活力的不二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词 拟戏化 代言体 说书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弹词
2
《湖南农业》 2024年第11期52-52,共1页
长沙弹词原名“弹词”,又称“唱讲”“讲评”“平讲曲”,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流传地域遍布湖湘甚至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中也有忠实听众。长沙弹词源于渔鼓道情,最初由两人演唱,在街头流动演出,俗称“打街”。演出时一人怀抱月琴,... 长沙弹词原名“弹词”,又称“唱讲”“讲评”“平讲曲”,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流传地域遍布湖湘甚至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中也有忠实听众。长沙弹词源于渔鼓道情,最初由两人演唱,在街头流动演出,俗称“打街”。演出时一人怀抱月琴,一人手执渔鼓筒、简板、钹,合称“三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弹词 流传地域 渔鼓道情 简板 东南亚地区 月琴 流动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三大流域间的文化互动——弹词、子弟书、木鱼书渊源与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崔蕴华 田耕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103,共5页
说唱文学是中国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弹词、木鱼书、子弟书分别代表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不同的艺术追求。在对其文本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三者虽属于不同地域,却在文体、风格、唱词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其... 说唱文学是中国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弹词、木鱼书、子弟书分别代表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不同的艺术追求。在对其文本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三者虽属于不同地域,却在文体、风格、唱词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阐述了明清以来数百年间说唱文艺的流变及文化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 弹词 子弟书 木鱼书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介入与传统艺术变异的“互动”——以民国时期上海广播与苏州弹词的发展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斌 邹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3-97,共5页
晚清民国时期,广播电台的出现改变了近代中国信息传播的格局,评弹等以声音为主要传播特征的艺术样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广播给予了评弹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升了评弹这一表演艺术的传播范围和效能;同时,广播重构了评弹的生存环... 晚清民国时期,广播电台的出现改变了近代中国信息传播的格局,评弹等以声音为主要传播特征的艺术样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广播给予了评弹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升了评弹这一表演艺术的传播范围和效能;同时,广播重构了评弹的生存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弹的内容生产机制,意义生成与传承机制造成了评弹的变异和新形式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艺术 电台 评弹 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廿一史弹词》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 被引量:4
5
作者 曾绍皇 吴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1,共4页
《廿一史弹词》作为杨慎在谪戍期间所创作的一部通俗历史读物,充分反映出作者在遭遇人生历练波折后价值体系之自我调整:精神信仰由孔孟之儒学向老庄之道学倾斜;价值取向由汲汲仕进向淡泊功名回归;具体行为由谨遵礼教向不拘小节转变。在... 《廿一史弹词》作为杨慎在谪戍期间所创作的一部通俗历史读物,充分反映出作者在遭遇人生历练波折后价值体系之自我调整:精神信仰由孔孟之儒学向老庄之道学倾斜;价值取向由汲汲仕进向淡泊功名回归;具体行为由谨遵礼教向不拘小节转变。在实施整合过程中充分凸现杨慎在不同人生阶段价值体系的儒道互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廿一史弹词 价值体系 自我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书场弹词之基本特征及其衰落原因 被引量:7
6
作者 盛志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84,共5页
清代书场弹词的特征、风格的形成及其最后衰落的命运都与其特定的表演方式、表演场所及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书场弹词商业化娱乐的本质决定了其媚俗前提下的文本、文学特征;不同的表演场所形成了书场弹词判然有别的雅、俗品格。随着书... 清代书场弹词的特征、风格的形成及其最后衰落的命运都与其特定的表演方式、表演场所及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书场弹词商业化娱乐的本质决定了其媚俗前提下的文本、文学特征;不同的表演场所形成了书场弹词判然有别的雅、俗品格。随着书场的繁荣和日益专业化,书场弹词逐渐变成了偏重舞台技艺的曲艺,客观上造成了弹词唱本文学的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场 书场弹词 特征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词渊源流变考述 被引量:4
7
作者 盛志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1,共5页
关于弹词的渊源流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考辨各种学说的过程中,认为弹词可能起源于早期的瞽人诵诗,而有迹可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的陶真,金、元两代继续发展,至明而有文人创作文本流传。在发展过程中,其叙事体制由原来的七言叙... 关于弹词的渊源流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考辨各种学说的过程中,认为弹词可能起源于早期的瞽人诵诗,而有迹可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的陶真,金、元两代继续发展,至明而有文人创作文本流传。在发展过程中,其叙事体制由原来的七言叙事体为主变为模仿戏曲表演的代言体为主,至清代,弹词成为一种新兴的俗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渊源流变 陶真 弹词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过程及其特点 被引量:3
8
作者 盛志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71,共10页
文学文体作为作品语言的存在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裁归类问题,它更多的涵义是包括以"体"来表述作家的个性风格、流派或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弹词的"文体分化"是指代言体弹词在书场和书斋两个不同的生存领域里... 文学文体作为作品语言的存在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裁归类问题,它更多的涵义是包括以"体"来表述作家的个性风格、流派或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弹词的"文体分化"是指代言体弹词在书场和书斋两个不同的生存领域里,从叙事体弹词中逐渐分化出来,成长为书场弹词主要的讲唱、创作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考察弹词体裁的变化,还包涵了对弹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作品叙事体制、演出市场、时代风尚等诸因素的综合考量。总之,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趋势,是文体随着整体文化的成熟而不断向精致化的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弹词 文体分化 代言体弹词 文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弹词发展的音乐社会学简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许洁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8-150,共3页
长沙弹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长沙风靡一时,彭延昆老先生是这门艺术唯一的传承者。2016年彭延昆老先生离世,引发长沙弹词发展与生存的思考。长沙弹词在短短几十年中经历了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审美需求等变化,由盛而衰。这是当今... 长沙弹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在长沙风靡一时,彭延昆老先生是这门艺术唯一的传承者。2016年彭延昆老先生离世,引发长沙弹词发展与生存的思考。长沙弹词在短短几十年中经历了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审美需求等变化,由盛而衰。这是当今中国许多地方传统曲艺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社会音乐学的角度从茶楼文化、审美需求、社会环境等方面简析长沙弹词盛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社会学 长沙弹词 彭延昆 传统曲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鸳蝴文人的民间情结——以案头弹词创作及评弹演出、发展为中心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燕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3,共6页
迥异于明清案头弹词的作者队伍多为女性,近世以来,以鸳蝴文人为主的男性作者,对于弹词的案头创作投入相当精力,并在理论探索中作出一定努力。进而在以苏州评弹为主的民间曲艺演出中,以脚本创作、提携艺人、亲历书场、行业鼓励等多种形式... 迥异于明清案头弹词的作者队伍多为女性,近世以来,以鸳蝴文人为主的男性作者,对于弹词的案头创作投入相当精力,并在理论探索中作出一定努力。进而在以苏州评弹为主的民间曲艺演出中,以脚本创作、提携艺人、亲历书场、行业鼓励等多种形式,对其发展、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探讨近代鸳蝴文人与弹词案头创作及书场演出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此论证鸳蝴文人对于市井娱乐行业的热情投入,源于审美趣味与利益驱动的双重作用。由此见证近代案头弹词与明清以闺阁女性为主的创作在动因与风格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蝴文人 弹词 案头创作 评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代弹词的江南文化特色 被引量:5
11
作者 盛志梅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109-112,126,共5页
本文主要从弹词的地域分布、演唱风格、弹词演唱与江南风俗、弹词文学与江南民俗、弹词作家与江南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清代弹词与江南文化不可离析的血缘关系,认为清代弹词是属于江南文化的“特产”。
关键词 清代弹词 江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误区与盲点——“书场”缺失及与“案头”的百年分流 被引量:6
12
作者 秦燕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晚清肇始、绵延至今的弹词研究,将"案头"弹词小说与"书场"弹词讲唱分而治之,是几代学者的基本选择。本文在梳理百年弹词研究史的基础上,借鉴海外民俗学界相关思路,试图思考如何加强和深入作为民间说唱文艺的书场弹... 晚清肇始、绵延至今的弹词研究,将"案头"弹词小说与"书场"弹词讲唱分而治之,是几代学者的基本选择。本文在梳理百年弹词研究史的基础上,借鉴海外民俗学界相关思路,试图思考如何加强和深入作为民间说唱文艺的书场弹词研究。以苏州评弹为个案,探索如何把握这一吴语地区主要民间娱乐形式的完整个性及对基层民众生活的影响。探求"回到现场"作为研究方向的理论可行性,兼及"案头"与"书场"研究合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词 案头 书场 苏州评弹 回到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以来“女弹词”职业生涯的呈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6,共7页
晚清以来,女弹词经历了书寓女弹词、职业女弹词的前后更迭,身份也由高级妓女转变为职业女性,是江南社会历史变迁的产物和反映。拜师学艺预示着职业生涯的开始,只是书寓女弹词的师承限于同性之间,而职业女弹词逐渐打破了性别隔离。缘于... 晚清以来,女弹词经历了书寓女弹词、职业女弹词的前后更迭,身份也由高级妓女转变为职业女性,是江南社会历史变迁的产物和反映。拜师学艺预示着职业生涯的开始,只是书寓女弹词的师承限于同性之间,而职业女弹词逐渐打破了性别隔离。缘于两者身份特征的差异,书寓女弹词和职业女弹词的演艺生活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女弹词只是江南女性的一种身份标识,并非终身的。她们回归家庭、承担起女性传统的性别角色,预示着职业生涯的结束,也反映了晚清以来时人对女性性别角色期待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词 职业生涯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麒麟》杂志中的《阿Q正传弹词》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李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3,共5页
鲁迅的《阿Q正传》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这是他创作的最长的一篇小说,共九章两万六千余字,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在《晨报副刊》上连载。作品一经推出,便引起广泛讨论,作者通过对阿Q的刻划,
关键词 《阿Q正传》 弹词 杂志 麒麟 《晨报副刊》 1921年 《呐喊》 小说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篇弹词《笔生花》阴声韵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进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5,共5页
笔者通过对长篇弹词《笔生花》实际用韵的穷尽式分析、总结 ,归纳出《笔生花》的七部阴声韵 :齐微部、皆来部、鱼模部、宵豪部、歌戈部、家遮部和尤侯部 ;并将此七部与《广韵》和《中原音韵》的韵部及其他韵书进行比较和分析 ,从而总结... 笔者通过对长篇弹词《笔生花》实际用韵的穷尽式分析、总结 ,归纳出《笔生花》的七部阴声韵 :齐微部、皆来部、鱼模部、宵豪部、歌戈部、家遮部和尤侯部 ;并将此七部与《广韵》和《中原音韵》的韵部及其他韵书进行比较和分析 ,从而总结出“《笔生花》的用韵较大程度受吴方言影响 ,也较明显地体现了语音发展、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弹词 《笔生花》 阴声韵 研究 用韵 语音 《中原音韵》 《广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阳弹词音乐述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海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4期50-55,共6页
益阳弹词是益阳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本文通过对益阳弹词的历史沿革及艺术特点的考察和研究,分析、总结益阳弹词音乐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 益阳弹词 历史沿革 艺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中的苏州弹词音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4期73-77,共5页
苏州弹词与许多中国传统艺术一样,正遭遇着因外部环境变迁、听客审美价值观转向等因素的变化而被边缘化的境地。如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照下的新视域,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发扬"推陈出新",使苏州弹词在"移步不换形"的... 苏州弹词与许多中国传统艺术一样,正遭遇着因外部环境变迁、听客审美价值观转向等因素的变化而被边缘化的境地。如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照下的新视域,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发扬"推陈出新",使苏州弹词在"移步不换形"的动态过程中得到保护和传承,是值得曲艺音乐工作者认真探求的。苏州弹词作为一门耐欣赏的艺术,其创新和改革不能以丢失传统精髓为代价。弹唱曲调无论是要经过通俗化的洗礼,还是精致化的升华,都应该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保持曲调软、糯、甜、媚的瑰丽特色,并以新长篇的创编配以原汁原味的弹词曲调作为创新发展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弹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唱音乐 推陈出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弹词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李君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56,共5页
鲁迅在早年的杂文中曾提到弹词《义妖传》:“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作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 鲁迅在早年的杂文中曾提到弹词《义妖传》:“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作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词 鲁迅 雷峰塔 禅师 名目 杂文 丫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视界的利欲观与情爱观--读清代女性弹词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嘉慧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女性弹词构想了女性圆满人生之路,即功名伴身与疏离情爱。前者解决了娜拉式的出走难题;后者体现一夫多妻制社会中女性的自保策略,并因此而衍生女同性恋倾向。出走的女性挟功名回归婚姻家庭,即所谓的归顺礼教,是女性为生存保障、在男权... 女性弹词构想了女性圆满人生之路,即功名伴身与疏离情爱。前者解决了娜拉式的出走难题;后者体现一夫多妻制社会中女性的自保策略,并因此而衍生女同性恋倾向。出走的女性挟功名回归婚姻家庭,即所谓的归顺礼教,是女性为生存保障、在男权统治的现实与女权理想的夹缝中唯一的可行途径。女性弹词是中国文学中罕见的能深刻反映女性间情谊和隐秘情感活动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弹词 圆满人生 疏离情爱 同性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上海弹词女艺人的职业生涯与历史命运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立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6,共7页
随着晚清上海的开埠,西方文明的冲击,传统娱乐方式开始商业化、市场化,弹词女艺人群体应运而生。其产生、发展直到消亡,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其演出场所、空间、方式及其流变都表现出庸俗化、色情化的特征,与江南其他城市有较大差... 随着晚清上海的开埠,西方文明的冲击,传统娱乐方式开始商业化、市场化,弹词女艺人群体应运而生。其产生、发展直到消亡,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其演出场所、空间、方式及其流变都表现出庸俗化、色情化的特征,与江南其他城市有较大差异。然而,造成沪上女弹词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晚清上海城市社会的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上海 弹词 职业生涯 历史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