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间隙机构无质量杆-弹簧阻尼组合模型的近似解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巨才 符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无质量杆 -弹簧阻尼组合 (MLSD)模型非线性动力学运动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它通过求解无间隙机构来得到相应的含间隙机构的动力响应 ,无须求解系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 ,使解决问题的难度大为降低 。
关键词 间隙运动副 MLSD模型 近似解法 无质量杆-弹簧阻尼组合模型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阶弹簧-阻尼-质量边界——无限域圆柱对称波动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杜修力 赵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5,共9页
提出一种描述力-位移时间卷积关系的高阶弹簧-阻尼-质量模型,并将其作为人工边界条件直接应用于弹性动力学无限域圆柱对称运动问题的时域数值求解.该人工边界条件不存在旁轴近似、多次透射等位移型外推人工边界条件普遍存在的高、低频... 提出一种描述力-位移时间卷积关系的高阶弹簧-阻尼-质量模型,并将其作为人工边界条件直接应用于弹性动力学无限域圆柱对称运动问题的时域数值求解.该人工边界条件不存在旁轴近似、多次透射等位移型外推人工边界条件普遍存在的高、低频失稳问题;与黏性、黏弹性边界等应力型人工边界条件相比,它具有高阶精度,且是严格高、低频双渐近的,也可以退化到黏性、黏弹性边界;该边界可以像黏性、黏弹性边界一样利用商用有限元软件中内置的并联弹簧-阻尼器、质量单元和时间积分求解器在商用软件中方便地实现,便于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应用.分析的几个简单数值算例也验证了该边界条件的上述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域 人工边界条件 弹簧-阻尼-质量模型 高阶 圆柱对称波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体碰撞阻尼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凡 刘锦阳 余征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44-1449,共6页
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柔性梁和刚性球正碰撞过程中2种碰撞阻尼模型的适用性.基于Euler-Bernoulli假设,考虑几何非线性,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了平面柔性梁的动力学模型.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建立了柔性多体系统的碰撞动力学方程... 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柔性梁和刚性球正碰撞过程中2种碰撞阻尼模型的适用性.基于Euler-Bernoulli假设,考虑几何非线性,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了平面柔性梁的动力学模型.用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建立了柔性多体系统的碰撞动力学方程;在考虑局部残余变形的前提下,用弹塑性模型建立了柔性多体系统的碰撞动力学方程,将碰撞过程分3个阶段(弹性碰撞,弹塑性碰撞,弹性恢复)进行分析.设计了柔性梁和刚性球的碰撞实验,将仿真计算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弹塑性模型更适用于碰撞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碰撞 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 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寿涛 任珉 +1 位作者 张芝芳 徐梅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4-179,220,共7页
随着大跨度和柔性建筑结构的广泛应用,考虑到高密度人群对于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将串联和并联的两自由度人体模型分别作用于单自由度结构模型,得到三自由度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考... 随着大跨度和柔性建筑结构的广泛应用,考虑到高密度人群对于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将串联和并联的两自由度人体模型分别作用于单自由度结构模型,得到三自由度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考虑人体的高阻尼特性,分析人-结构体系的受迫振动运动方程,通过加速度响应函数分析得到体系的共振频率。将模型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单纯形法对人体参数进行针对性优化后,提出的串联三自由度理论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体系 质量-弹簧-阻尼模型 共振频率 单纯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行人-结构相互作用中的行人MD及SMD模型参数识别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梦诗 陈隽 徐若天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4-821,共8页
大跨轻柔结构易出现行人荷载下的振动舒适度问题,行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准确预测人致结构振动的关键难题之一。通过一低频人行桥的小组行人试验,研究了两种竖向人-结相互作用模型的参数及其适用性问题。首先由试验获得空桥和有行人时... 大跨轻柔结构易出现行人荷载下的振动舒适度问题,行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准确预测人致结构振动的关键难题之一。通过一低频人行桥的小组行人试验,研究了两种竖向人-结相互作用模型的参数及其适用性问题。首先由试验获得空桥和有行人时的系统频响函数。随后,将行人的质量-阻尼器(Mass-Damper,MD)模型和本文建议的弹簧-质量-阻尼器(Spring-Mass-Damper,SMD)模型,分别与结构耦合并推导耦合系统的频响函数理论表达式,再拟合实测值识别MD和SMD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行人对结构质量贡献约为体重的40%,阻尼贡献为1400kg/s。行人SMD模型的自振频率约为1.9Hz,阻尼比约30%。行人SMD模型参数尚无其他文献报道,与不同姿态静止人体的SMD参数的对比说明了结果的合理性。最后,利用数值模拟解释了MD模型的局限性,建议采用SMD模型模拟竖向行人-结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结相互作用 振动舒适度 质量块-阻尼模型 弹簧-质量块-阻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分布式动力学模型及其参数识别
6
作者 陈哲瑶 王浩祺 +2 位作者 陈隽 赵咏芳 郭海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8-1475,共8页
建立人体动力学模型获取人体自振频率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航空航天、康复医学等许多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以往研究最常采用的弹簧-质量块-阻尼器集中质量模型,与实际人体质量、刚度沿身高的分布式特性并不相符。本研究提出... 建立人体动力学模型获取人体自振频率是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工程、航空航天、康复医学等许多领域的共性科学问题,以往研究最常采用的弹簧-质量块-阻尼器集中质量模型,与实际人体质量、刚度沿身高的分布式特性并不相符。本研究提出含有生物自驱力的人体分布参数动力模型,理论上推导了自振频率的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了基于步态测试技术的频率识别算法。组织了247名测试者进行步态试验,识别了每位测试者的人体刚度和自振频率,进一步研究了识别参数的概率分布特征,并通过与以往研究结果对比、不同年龄段统计分析等,多角度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力学模型 参数识别 分布参数模型 弹簧-质量块-阻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ic-deformation based fault diagnosis for damping spring of large vibrating screen 被引量:7
7
作者 彭利平 刘初升 +1 位作者 李珺 王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313-1321,共9页
Based on the statics theory, a novel and feasible twice-suspended-mass method(TSMM) wa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seldom-studied issue of fault diagnosis for damping springs of large vibrating screen(LVS). With the st... Based on the statics theory, a novel and feasible twice-suspended-mass method(TSMM) wa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seldom-studied issue of fault diagnosis for damping springs of large vibrating screen(LVS). With the static bala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creen body/surface as well as the deformation compatibility relation of springs considered, static model of the screen surface under a certain load wa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of each spring.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by both a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suspended mass method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3D deformation space in a numerical simulation. Furthermore, by adopting the Taylor formula and the control variate method,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damping spring de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of spring stiffness, defined as the deformation sensitive coefficient(DSC), was derived mathematically, from which principle of the TSMM for spring fault diagnosis is clarified. In the end,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SMM is applicable for diagnosing the fault of single spring in a L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deformation suspended mass method large vibrating screen damping spring fault dia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运行对周围场地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必灯 郭迅 +2 位作者 周洋 王伟 于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2-218,共7页
随着地震模拟振动台数量越来越多,其运行对环境的振动影响受到极大关注。通过现场实测和分析,深入探讨了振动台运行对周围场地的振动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将振动台基础简化为单自由度质点-弹簧-阻尼模型,地基土提供弹性力和阻尼,振动台的... 随着地震模拟振动台数量越来越多,其运行对环境的振动影响受到极大关注。通过现场实测和分析,深入探讨了振动台运行对周围场地的振动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将振动台基础简化为单自由度质点-弹簧-阻尼模型,地基土提供弹性力和阻尼,振动台的运行视为施加于基础的动力荷载,由此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基本吻合。通过扫频试验获取了基础振动幅频响应曲线并进而确定了基础自振频率。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当振动台台面产生峰值为1.5 g加速度时,基础及实验室内地面加速度最大值仅有5 gal,不及台面的0.4%;振动从基础向周边场地传播按指数规律衰减,一般不会对周围建筑安全和人员舒适性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拟振动台 振动影响 质点-弹簧-阻尼模型 衰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锤敲击作用下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碰撞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伟 徐晖 马宁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6-931,共6页
结合内嵌自主移动质量子系统梁/板实验平台实验结果,对力锤敲击作用下,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碰撞减振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钢球与梁之间的碰撞机制,通过分析建立了整个碰撞系统的分段线性动力学方程;运用无量纲化... 结合内嵌自主移动质量子系统梁/板实验平台实验结果,对力锤敲击作用下,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碰撞减振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钢球与梁之间的碰撞机制,通过分析建立了整个碰撞系统的分段线性动力学方程;运用无量纲化、假设模态法及高阶模态截断等方法导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内嵌自主移动钢球对欧拉梁残余衰减振动在幅值上有较好的碰撞阻尼减振效果,但对低幅衰减振动的时间有所延长。钢球在梁的碰撞作用下获得初始动能,反过来对梁实施碰撞减振,碰撞的频率与幅度随梁振动的衰减而减弱;钢球质量增加,碰撞阻尼减振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移动钢球 碰撞减振 弹簧-阻尼模型 分段线性动力学方程 状态空间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悬臂梁与钢球碰撞机制模拟与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建伟 徐晖 马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1-475,共5页
采用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钢球与梁之间的碰撞机制,研究了钢球碰撞下柔性悬臂欧拉梁的衰减振动问题;通过分析推导并建立了整个系统的分段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数值结果表明:碰撞是一个瞬时的能量传递过程,碰撞前后梁与钢球的速度均会发... 采用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钢球与梁之间的碰撞机制,研究了钢球碰撞下柔性悬臂欧拉梁的衰减振动问题;通过分析推导并建立了整个系统的分段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数值结果表明:碰撞是一个瞬时的能量传递过程,碰撞前后梁与钢球的速度均会发生突变;柔性梁从碰撞中获得初始能量,在自身阻尼的作用下作衰减振动;改变系统的参数如钢球质量与速度、碰撞位置等均会对梁的衰减振动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悬臂欧拉梁 线性弹簧-阻尼模型 碰撞机制 分段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速度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自适应碰撞减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伟 徐晖 马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108,共6页
结合内嵌自主移动质量子系统梁/板实验平台的实验结果,对共振激励下的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自适应碰撞减振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弹簧、阻尼表现碰撞过程中的弹性恢复与能量耗散,将碰撞机制转化为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并基于赫兹接触理论... 结合内嵌自主移动质量子系统梁/板实验平台的实验结果,对共振激励下的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自适应碰撞减振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弹簧、阻尼表现碰撞过程中的弹性恢复与能量耗散,将碰撞机制转化为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并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估算.通过分析建立了碰撞的开始与结束条件,以及系统的分段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数值计算结果充分表明了内嵌自主移动钢球自适应碰撞减振的内在机理与有效性.在钢球随机碰撞作用下,梁的振动响应为概周期振动,一阶共振激励下单个钢球的碰撞减振效果为7.5%,二阶共振激励下为6.1%.通过与假定钢球在其他位置实施碰撞减振的效果进行比较,证明了内嵌钢球的自适应碰撞减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移动钢球 自适应 碰撞减振 弹簧-阻尼模型 赫兹接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能伸臂体系简化算法及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良坤 潘兆东 +2 位作者 谭平 张尚荣 李祥秀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140,共10页
为方便求解消能伸臂体系的地震响应,基于分布参数体系理论,将消能伸臂体系简化为带转动弹簧-阻尼模型的悬臂梁体系,提出了地震响应简化分析的"Maxwell型阻尼器法"及"虚拟小质量法";推导了基于Clough-Penzien谱模型... 为方便求解消能伸臂体系的地震响应,基于分布参数体系理论,将消能伸臂体系简化为带转动弹簧-阻尼模型的悬臂梁体系,提出了地震响应简化分析的"Maxwell型阻尼器法"及"虚拟小质量法";推导了基于Clough-Penzien谱模型的状态拓展方程,并通过Lyapunov方程得到了随机地震响应。研究表明:所提出的两种方法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简便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外柱刚度比对消能伸臂体系的减震性能影响较大,当外柱刚度比较大时,存在最优伸臂阻尼比;消能伸臂体系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且各伸臂阻尼比等值与非等值的最优情况,最终所得的控制效果相差不大,但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建议采用各阻尼比等值的情况,以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伸臂体系 地震响应 减震性能 弹簧-阻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大木作结构斗竖向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高大峰 赵鸿铁 +1 位作者 薛建阳 张鹏程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3期56-61,共6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seismic isolation、seismic absorption and the limiting strength of Dougong under the seismic vertical action in Chinese timber structure, by following the building regulation of Ying...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seismic isolation、seismic absorption and the limiting strength of Dougong under the seismic vertical action in Chinese timber structure, by following the building regulation of Ying Zao Fa Shi published in Song Dynasty (960A.D. —1279 A.D.) in China history, the three Dougong models with the scale of 1/3.52 of the prototype structure are made, and on which the limiting strength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is observed, and the relevant P-△ curves are drawn simultaneously. The tested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vertical load,(1)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Dougong can be regarded as linear-elastic mechanic model with varied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expressed with SDOF system; (2) the first cause of the destruction of Dougong is the break of the midmost of Huagong;(3) Dougo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obviously 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Chinese timber structure due to the sdismic vertical transmissibility is approximate to 0.019;and ⑷ under the normal condition, the material strain and stress of Dougong are very small, and no more than 1/7 of the limiting, so the abundance of the material strength is quite large. This ensures that many Chinese ancient wooden structures have survived many violent earthquakes and stood over one thousand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栱 竖向承载力 隔震 减震 质量-弹簧-阻尼模型 变刚度线弹性模型 古代 中国 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虚拟力机器人网络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玉芹 符秀辉 曹景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11-3413,共3页
将网络与机器人相连,延伸网络的应用领域,可以实现价格低廉的远程监视与操作,而远程控制成功实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正确获得。利用Dempster-Shafer对六个超声波传感器所获取的距离信息进行融合,而后连同速度信息提供给弹簧-阻尼器系统以... 将网络与机器人相连,延伸网络的应用领域,可以实现价格低廉的远程监视与操作,而远程控制成功实现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正确获得。利用Dempster-Shafer对六个超声波传感器所获取的距离信息进行融合,而后连同速度信息提供给弹簧-阻尼器系统以构建虚拟力;力的信息通过编程映射到游戏杆上,变成操纵方向的约束力。通过采用微软公司的带有力反馈的操纵杆作为力觉提示装置控制移动机器人在结构化环境下顺利运行,验证了虚拟力信息获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力 证据推理 弹簧-阻尼模型 操纵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冷气微推力器的压电晶片驱动稳定性分析
15
作者 韩铭麟 陈君 +1 位作者 汪旭东 张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6-179,共4页
针对多自由度压电晶片驱动机构,建立了多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等效模型。通过对压电晶片驱动机构模型中等效刚度和阻尼系数变参数研究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阶跃响应及系统稳定性。通过进一步的数值仿真,确定压电晶片驱动机构虽然不可控... 针对多自由度压电晶片驱动机构,建立了多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等效模型。通过对压电晶片驱动机构模型中等效刚度和阻尼系数变参数研究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阶跃响应及系统稳定性。通过进一步的数值仿真,确定压电晶片驱动机构虽然不可控,但仍然是镇定系统,验证了微推力器中首次应用压电晶片驱动机构的合理性,该系统的阶跃响应快且稳定在3.34×10-6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气微推力器 多自由度 压电晶片 质量-弹簧-阻尼模型 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加法消除CMUT测量拖尾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冠儒 张慧 +1 位作者 李志 曾周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25,共7页
介绍了一种针对空气耦合电容式微加工超声传感器(CMUT)近场盲区的消除方法。从CMUT传感器本身的工作原理出发,通过计算CMUT传感器的集中等效参数建立了CMUT的弹簧-质量-阻尼等效模型,根据此模型分析了CMUT传感器拖尾信号产生的原因、激... 介绍了一种针对空气耦合电容式微加工超声传感器(CMUT)近场盲区的消除方法。从CMUT传感器本身的工作原理出发,通过计算CMUT传感器的集中等效参数建立了CMUT的弹簧-质量-阻尼等效模型,根据此模型分析了CMUT传感器拖尾信号产生的原因、激励脉冲宽度与拖尾信号的长度和能量的关系等;设计了反相叠加激励信号,证明了叠加法对消除CMUT拖尾信号的有效性;设计了由FPGA、信号驱动电路、信号提取电路、信号采集卡构成的测试系统;实验测试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CMUT传感器的盲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微加工超声传感器(CMUT) 测量拖尾 盲区 弹簧-质量-阻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作用下的FDV土层单桩桩顶放大效应
17
作者 虞焕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2期45-48,共4页
将基岩上的土体视为黏弹性介质,且土体的本构关系利用分数导数黏弹性(FDV)模型来描述。借助三角函数的正交性和土体的边界条件求解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FDV场地土的水平振动位移。以土体中的圆形截面端承桩为研究对象,将桩土之间的相互作... 将基岩上的土体视为黏弹性介质,且土体的本构关系利用分数导数黏弹性(FDV)模型来描述。借助三角函数的正交性和土体的边界条件求解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FDV场地土的水平振动位移。以土体中的圆形截面端承桩为研究对象,将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效为动力Winkler弹簧-阻尼器,在Novak平面假定的基础上求得由于桩土相互作用引起的FDV土层的径向和环向位移,进而得到了等效动力Winkler弹簧-阻尼器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在此基础上求解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FDV土层中单桩的水平振动,得到了FDV土层中单桩桩顶的放大因子。研究表明:分数导数的阶数和土体模型参数对SH简谐地震波作用下FDV土中单桩的共振有较大的影响;在低频时桩土的密度比和模量比对FDV土中单桩桩顶放大因子影响很小,在高频时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震波 放大因子 黏弹性 相互作用 弹簧-阻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