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采用表面网格的弹簧振子模型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彦臻 熊岳山 +2 位作者 徐凯 谭珂 郭光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1,177,共5页
提出一种用于实时弹性形变模拟的弹簧振子模型.通过定义与模型对应的刚体核,并且向模型中添加一种新的广义弹簧,保持了与表面网格模型对应的几何体体积和形状等几何特征;采用形状匹配技术实现了整体性形变效果的模拟;最后使用逆向动力... 提出一种用于实时弹性形变模拟的弹簧振子模型.通过定义与模型对应的刚体核,并且向模型中添加一种新的广义弹簧,保持了与表面网格模型对应的几何体体积和形状等几何特征;采用形状匹配技术实现了整体性形变效果的模拟;最后使用逆向动力学方法对线弹性模型的“超弹性”现象进行修正.该模型可以对表面网格模型的弹性形变进行快速、逼真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建模 表面网格 弹簧振子模型 形状匹配 逆向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弹簧振子模型的实时心跳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彦臻 熊岳山 +1 位作者 谭珂 郭光友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132-134,共3页
本文针对心脏介入仿真系统,提出了一种实时心跳模拟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心脏的解剖结构建立了心脏的复合弹簧振子模型,然后根据心脏跳动的基本规律,使用逆向动力学技术将心房、心室的收缩、扩张与整个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得到心脏外表面... 本文针对心脏介入仿真系统,提出了一种实时心跳模拟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心脏的解剖结构建立了心脏的复合弹簧振子模型,然后根据心脏跳动的基本规律,使用逆向动力学技术将心房、心室的收缩、扩张与整个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得到心脏外表面的跳动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实现了冠状动脉的运动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高效,能够在视觉上提供实时逼真的心脏跳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仿真 心脏介入 心跳模拟 弹簧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单级弹簧隔振系统模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川 周云耀 +2 位作者 吕永清 吴涛 余斌彬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09-113,115,共6页
基于弹簧的被动式隔振系统通过等效换算可以简化为悬挂式弹簧振子模型,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得传递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给所建立模型输入典型信号——阶跃信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进行系统仿真,在系统固有频率两端频段均有隔振效果,... 基于弹簧的被动式隔振系统通过等效换算可以简化为悬挂式弹簧振子模型,根据动力学方程求得传递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给所建立模型输入典型信号——阶跃信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进行系统仿真,在系统固有频率两端频段均有隔振效果,随着系统固有频率的降低,系统在高频段的隔振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对低频段干扰信号有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隔振 悬挂式弹簧振子模型 系统仿真 固有频率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力反馈技术的毛笔建模 被引量:3
4
作者 郭超 侯增选 +1 位作者 杨广卿 郑栓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35-1744,1769,共11页
将力反馈技术引入虚拟绘制过程,提出一种新的毛笔建模方法,实时仿真中国书画绘制过程中毛笔变形和笔纸之间的水墨传输过程.通过中心骨架和表面两层结构构建毛笔几何模型.采用弹簧振子模型仿真力作用下毛笔中心骨架弯曲变形和毛笔表面变... 将力反馈技术引入虚拟绘制过程,提出一种新的毛笔建模方法,实时仿真中国书画绘制过程中毛笔变形和笔纸之间的水墨传输过程.通过中心骨架和表面两层结构构建毛笔几何模型.采用弹簧振子模型仿真力作用下毛笔中心骨架弯曲变形和毛笔表面变形,实现力对毛笔变形的动态控制.通过毛笔水墨量实时计算方法仿真书画绘制过程中笔纸之间的水墨传输过程.基于硬件组件HPxw8600工作站和Phantom Desktop力反馈设备,构建带有力反馈技术的虚拟绘制系统.在该系统中,用户通过Phantom Desktop力反馈设备实现实时绘制,增强了虚拟绘制过程的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反馈技术 毛笔几何模型 弹簧振子模型 毛笔变形 虚拟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反馈技术在虚拟绘制中的实现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广卿 侯增选 +1 位作者 郭超 郑栓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6,共3页
针对目前国内中国书画计算机仿真中缺少触觉力反馈控制功能的问题,提出将力反馈技术引入虚拟绘制中,主要介绍了其实现的步骤和仿真系统的结构,分析了采用的弹簧-振子力学仿真模型,并描述了虚拟绘制过程中虚拟毛笔挤压宣纸模型的压力和... 针对目前国内中国书画计算机仿真中缺少触觉力反馈控制功能的问题,提出将力反馈技术引入虚拟绘制中,主要介绍了其实现的步骤和仿真系统的结构,分析了采用的弹簧-振子力学仿真模型,并描述了虚拟绘制过程中虚拟毛笔挤压宣纸模型的压力和在纸张表面上的摩擦力的实现方法,同时将Phantom Desktop力反馈设备应用到已开发的虚拟绘制系统中。结果表明:该力反馈技术能有效增强绘制过程的真实感,并且满足交互过程对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反馈 虚拟绘制 弹性变形 弹簧-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