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弹簧圈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
被引量:
14
1
作者
韩晓峰
郭曦
+2 位作者
刘光锐
李铁铮
黄连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支血管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312例EVAR资料,268例资料完整,复查主动脉CTA诊断Ⅱ型内漏34例(12.7%),其中5例为持续...
目的探讨分支血管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312例EVAR资料,268例资料完整,复查主动脉CTA诊断Ⅱ型内漏34例(12.7%),其中5例为持续性Ⅱ型内漏,均为男性,年龄(64.8±10.0)岁,行分支血管弹簧圈栓塞。结果 5例Ⅱ型内漏均为肠系膜下动脉逆灌注瘤腔,其中经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侧支血管汇入瘤腔3例,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侧支血管汇入瘤腔2例。术前主动脉CTA和术中DSA造影均见迂曲血管及支架外瘤腔内对比剂着色。5例均经股动脉入路,避开重要分支血管行弹簧圈栓塞瘤腔供血分支动脉,均获技术成功。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Ⅱ型内漏供血分支动脉栓塞确切,瘤腔体积缩小率4.8%~25.5%,(12.7±8.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EVAR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分支血管栓塞治疗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内漏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弹簧圈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2
作者
曾少建
舒航
+6 位作者
李贵福
李昭杰
许作奎
林晓风
詹升全
周东
唐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95-896,共2页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DSA)监视下 ,经股动脉 ,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 13 5例颅内动脉瘤。结果 :栓塞达 10 0 % 12 6例 (93 % ) ;栓塞达 90 %以...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DSA)监视下 ,经股动脉 ,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 13 5例颅内动脉瘤。结果 :栓塞达 10 0 % 12 6例 (93 % ) ;栓塞达 90 %以上 8例 (6% ) ;栓塞达 90 %以下 1例 (0 7% )。全组手术死亡 4例 (3 % ) ;术中出血 4例 ,载瘤动脉痉挛 3例 ,脑梗塞 1例 ,GDC外逸 1例。本组有 15例栓塞后 6~ 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 ,均无变化。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适应证广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性
弹簧圈栓塞治疗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簧圈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
被引量:
14
1
作者
韩晓峰
郭曦
刘光锐
李铁铮
黄连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308005)
文摘
目的探讨分支血管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312例EVAR资料,268例资料完整,复查主动脉CTA诊断Ⅱ型内漏34例(12.7%),其中5例为持续性Ⅱ型内漏,均为男性,年龄(64.8±10.0)岁,行分支血管弹簧圈栓塞。结果 5例Ⅱ型内漏均为肠系膜下动脉逆灌注瘤腔,其中经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侧支血管汇入瘤腔3例,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下动脉侧支血管汇入瘤腔2例。术前主动脉CTA和术中DSA造影均见迂曲血管及支架外瘤腔内对比剂着色。5例均经股动脉入路,避开重要分支血管行弹簧圈栓塞瘤腔供血分支动脉,均获技术成功。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Ⅱ型内漏供血分支动脉栓塞确切,瘤腔体积缩小率4.8%~25.5%,(12.7±8.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EVAR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分支血管栓塞治疗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
关键词
Ⅱ型内漏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弹簧圈栓塞治疗
Keywords
Type Ⅱ endoleak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Coil embolism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2
作者
曾少建
舒航
李贵福
李昭杰
许作奎
林晓风
詹升全
周东
唐凯
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脑外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95-896,共2页
文摘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DSA)监视下 ,经股动脉 ,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 13 5例颅内动脉瘤。结果 :栓塞达 10 0 % 12 6例 (93 % ) ;栓塞达 90 %以上 8例 (6% ) ;栓塞达 90 %以下 1例 (0 7% )。全组手术死亡 4例 (3 % ) ;术中出血 4例 ,载瘤动脉痉挛 3例 ,脑梗塞 1例 ,GDC外逸 1例。本组有 15例栓塞后 6~ 17个月进行造影随访 ,均无变化。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适应证广的优点 。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性
弹簧圈栓塞治疗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弹簧圈栓塞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持续性Ⅱ型内漏
韩晓峰
郭曦
刘光锐
李铁铮
黄连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曾少建
舒航
李贵福
李昭杰
许作奎
林晓风
詹升全
周东
唐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