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型孔轮式排种器弹性随动护种带装置设计 被引量:49
1
作者 罗锡文 王在满 +3 位作者 蒋恩臣 李就好 李庆 陈伟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3,共4页
传统的型孔轮式谷物排种器都采用固定式护种板,由于种子与护种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对种子造成损伤,同时会对护种板内表面和排种轮外表面造成磨损。设计了一种可拆式弹性随动护种装置,弹性护种带与排种轮一起转动,由于... 传统的型孔轮式谷物排种器都采用固定式护种板,由于种子与护种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对种子造成损伤,同时会对护种板内表面和排种轮外表面造成磨损。设计了一种可拆式弹性随动护种装置,弹性护种带与排种轮一起转动,由于种子与护种带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大大降低了对种子的损伤和排种轮外表面的磨损。对弹性随动护种带装置的结构和护种带的材料、形状、强度和长度进行了优化设计。安装了弹性随动护种带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台架试验、样机试验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稻种的破损率可降至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孔轮式排种器 弹性随动护种装置 水稻 种子破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高温蠕变-疲劳试验方法综述
2
作者 陈商豪 何青辉 +3 位作者 张晨伟 甄崇 罗利佳 包士毅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0-450,共11页
蠕变-疲劳试验用于评价材料抵抗蠕变-疲劳失效的能力。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标准。本文首先选取GB/T 38822-2020和ASTM E2714-13(2020)这2项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2项标准在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报告、残余... 蠕变-疲劳试验用于评价材料抵抗蠕变-疲劳失效的能力。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金属材料蠕变-疲劳试验标准。本文首先选取GB/T 38822-2020和ASTM E2714-13(2020)这2项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2项标准在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报告、残余应力的处理及试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而在试样尺寸和试样失效判断依据上存在差别。随着高温部件的应用愈加广泛,标准的蠕变-疲劳试验已无法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因此对标准的蠕变-疲劳试验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混合控制的蠕变-疲劳试验和考虑弹性随动的蠕变-疲劳试验,虽然试验方法还需改进,但试验结果已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蠕变-疲劳 试验标准 混合控制 弹性随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沟起垄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研制 被引量:129
3
作者 罗锡文 蒋恩臣 +3 位作者 王在满 唐湘如 李就好 陈伟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2-56,共5页
根据水稻种植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开沟起垄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可同步进行开沟、起垄和播种。采用穴播方式将破胸露白的稻种播在垄上的播种沟中。采用瓢形型孔轮和两个充种室设计方案,可实现播量可调和精量穴直播。采用弹性随动护种带... 根据水稻种植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开沟起垄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可同步进行开沟、起垄和播种。采用穴播方式将破胸露白的稻种播在垄上的播种沟中。采用瓢形型孔轮和两个充种室设计方案,可实现播量可调和精量穴直播。采用弹性随动护种带代替传统的固定式护种板,减少了稻种的破损率和对排种轮的磨损。采用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底盘,四轮驱动,在水田中的通过性能好。由于行距可选、穴距可调、播量可控,可适应不同茬口、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要求。在全国10省(区)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精量穴直播方式,可比人工撒播增产10%以上,比人工抛秧增产8%以上,比人工插秧增产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沟起垄 穴直播 型孔式排种轮 弹性随动护种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 被引量:3
4
作者 柯世堂 葛耀君 +2 位作者 赵林 陈少林 Y.Tamur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216-3228,共13页
Traditional gust load factor(GLF)method,inertial wind load(IWL)method and tri-component method(LRC+IWL)cannot accurately analyze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so the real combination formula... Traditional gust load factor(GLF)method,inertial wind load(IWL)method and tri-component method(LRC+IWL)cannot accurately analyze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so the real combination formulas of fluctuating wind-induced responses a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ESWLSs)were derived based on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random vibration theory.The consistent coupled method(CCM)was presented to compensate the coupled term between background and resonant response.Taking the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H=215 m)of nuclear power plant in Jiangxi Province,China,which is the highest and largest in China,as the example,based on modified equivalent beam-net design method,the aero-elastic model for simultaneous pressure and vibration measurement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 is firstly carried out.Then,combining wind tunnel test and CCM,the effects of self-excited force on the surface pressures and wind-induced responses are discussed,and the wind-induce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background component,resonant component,coupled term between background and resonant response,fluctuating responses,and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s are discuss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wind-induced response mechanism must be understood to direct the wind resistant design for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 wind-induced responses wind vibration coefficients aero-elastic model consistent coupled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