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涂弹性聚氨酯作为海底输油管道保温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瑞珠 卢伟 +2 位作者 范书婷 严大考 韩婷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72-5074,共3页
采用无模旋转喷涂工艺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保温防水涂层。通过实验与传统保温材料的吸水率、导热系数、密度、抗静水压等物理参数进行了对比,并对弹性聚氨酯的耐海水腐蚀和深海保温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喷涂聚氨酯弹性保温材料可以满足... 采用无模旋转喷涂工艺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保温防水涂层。通过实验与传统保温材料的吸水率、导热系数、密度、抗静水压等物理参数进行了对比,并对弹性聚氨酯的耐海水腐蚀和深海保温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喷涂聚氨酯弹性保温材料可以满足水深在500m以上海域中海底输油管道保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弹性聚氨酯 保温防水 喷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旭化成导电弹性聚氨酯推进可穿戴技术
2
作者 张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8-108,共1页
据东京报道,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利用聚氨酯发明出一种可拉伸并拥有像人体皮肤一样弹性的电线。旭化成称该发明能彻底改变看护以及仿人机器人皮肤。
关键词 弹性聚氨酯 日本旭化成 旭化成株式会社 技术 导电 人体皮肤 仿人机器人 可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曲淼 李继新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1-557,共7页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GCHD)为改性剂,对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了聚酯(PBCHA);然后,以PBCHA为软段、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为催化剂,经聚合反应制备... 以己二酸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GCHD)为改性剂,对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了聚酯(PBCHA);然后,以PBCHA为软段、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为硬段、二月桂酸二丁锡(DBTL)为催化剂,经聚合反应制备了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UE)。采用FTIR、1HNMR对PBCHA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酸值、羟值及黏均相对分子质量。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HMDI和DBTL含量(以HMDI和PBCHA的总质量计,下同)、GCHD添加量(以BDO的物质的量计,下同)对PUE热稳定性、低温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GCHD添加量为2%~6%制备的PBCHA,酸值均≤0.30 mg(KOH)/g,羟值在36.49~40.04 mg(KOH)/g之间,黏均相对分子质量(6079~6997),呈不规律变化。由HMDI含量21%、GCHD添加量4%、DBTL含量0.80%制备的PUE-5表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其失重10%、50%时的温度分别为307.42、360.26℃,最大热降解速率时的温度为392.4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9.01℃,拉伸强度为16.44 MPa,断裂伸长率为162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酸环氧环己烷二酯二醇 改性聚己二酸丁二醇酯 热性能 力学性能 聚酯型聚氨酯弹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霞 张旭东 +4 位作者 甄茂民 李晓东 赵志颖 江皓 邹美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6,共8页
以可膨胀石墨(EG)、可膨胀石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EG/MPP)和可膨胀石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甲基膦酸二甲酯(EG/MPP/DMMP)为阻燃剂制备了具有阻燃功能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MPUE),通过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及水平垂直燃烧测试,... 以可膨胀石墨(EG)、可膨胀石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EG/MPP)和可膨胀石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甲基膦酸二甲酯(EG/MPP/DMMP)为阻燃剂制备了具有阻燃功能的微孔聚氨酯弹性体(MPUE),通过热重分析、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及水平垂直燃烧测试,研究了阻燃剂对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行为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阻燃剂对力学性能、动态减振、耐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EG,在质量分数20%以上才对MPUE具有较明显的阻燃效果,但随着EG含量增加,MPUE的动态减振效果和耐蠕变性能变差。EG与MPP复配,对MPUE的阻燃性能有显著改善,但MPUE的动态减振和耐蠕变性能等指标仍偏高。EG/MPP/DMMP复配,阻燃性能进一步提升,并且改善了动态减振性能和耐蠕变性能,质量分数为11%,m(EG)/m(MPP)/m(DMMP)=1:2:1时,MPUE的LOI仍有27.8%,动静刚度比降到了1.3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聚氨酯弹性 可膨胀石墨 阻燃 动态减振 耐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纤维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芳 李凤 +2 位作者 许亭玉 彭晶 杨琪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6,共4页
综述了聚氨酯弹性纤维(氨纶)干法纺丝的工艺、氨纶性能的改进方法以及多功能氨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聚氨酯溶液中加入有机钛抗静电剂及其他助剂通过干法纺丝可制备抗静电氨纶。将含有聚氨酯-脲的原液熟化后添加抗黄变助剂得到的纺... 综述了聚氨酯弹性纤维(氨纶)干法纺丝的工艺、氨纶性能的改进方法以及多功能氨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聚氨酯溶液中加入有机钛抗静电剂及其他助剂通过干法纺丝可制备抗静电氨纶。将含有聚氨酯-脲的原液熟化后添加抗黄变助剂得到的纺丝原液通过干法纺丝可制备耐黄变氨纶。以氨纶长丝为芯纱,棉纱与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混纺作为外包纱制备了包芯纱线,织成的蜂巢组织面料吸湿发热效果良好。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将氨基接枝在氨纶表面,浸入到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得到碳纳米管涂层氨纶,纺入针织物中可用于实时医疗保健监测的可穿戴应变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纤维 阻燃 抗静电 可穿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HTPB-PCL基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
6
作者 李润泽 宋文生 +1 位作者 韩旭铖 刘继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聚氨酯弹性体(PUE)因其性能卓越,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PUE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对PUE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特殊领域,通用PUE已不能满足特殊的性能要求。为此,除调整PUE配方体系原料品种和配比外,调控链段结构也是... 聚氨酯弹性体(PUE)因其性能卓越,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PUE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对PUE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特殊领域,通用PUE已不能满足特殊的性能要求。为此,除调整PUE配方体系原料品种和配比外,调控链段结构也是一种有效途径。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大分子起始剂,由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合成新型嵌段二元醇(PCL-HTPB-PCL,简称CHC)。由CHC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NCO封端预聚体,—NCO封端预聚体经1,4-环己基二甲醇(CHDM)扩链后制得软链段中同时兼有聚己内酯二醇(PCL)与HTPB结构的PUE。力学性能测试及相关仪器分析表明,CHC分子量及含量对PUE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大,对微观结构、断面形貌和热性能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当CHC分子量一定时,随CHC含量的增加,PUE试样的硬度、比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当CHC含量、预聚体扩链系数相同时,CHC的分子量增加,PUE试样的硬度降低,但PUE试样的比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微相分离程度增大、PUE大分子链软段中PCL聚酯链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硬段熔融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己内酯 端羟基聚丁二烯 嵌段二元醇 聚氨酯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PBX炸药载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金想 孙晓乐 +2 位作者 杨丰友 毕晓露 万力伦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9,66,共5页
为提高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炸药载体的力学强度,在炸药的粘结剂体系中引入聚氨酯弹性材料进行聚醚/聚酯粘结剂高强度载体设计。通过调控聚氨酯弹性体制备过程中多元醇的比例和分子量、固化剂的种类,利用旋转... 为提高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炸药载体的力学强度,在炸药的粘结剂体系中引入聚氨酯弹性材料进行聚醚/聚酯粘结剂高强度载体设计。通过调控聚氨酯弹性体制备过程中多元醇的比例和分子量、固化剂的种类,利用旋转流变仪和多功能万能材料试验机开展材料固化速率性能分析和固化后聚氨酯弹性体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ydroxyl-terminatedpolybutadiene,HTPB)粘结剂体系力学强度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PCL_PTMG聚氨酯弹性体拉伸强度的大小与固化剂的固化速率相关;改变聚酯聚醚分子量对弹性体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当聚酯聚醚的比例为4:1时,弹性体抗拉力学强度最优;聚氨酯弹性体增大了HTPB粘结剂体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X炸药载体 聚氨酯弹性 固化速率 力学强度 HTPB粘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低黏度微孔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分子调控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明兰 马兴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22,共10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端异氰酸酯(—NCO)双组分低黏度微孔聚氨酯(LVMPU)预聚体,以1,4-丁二醇(BDO)、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空气中微量水为发泡剂,室温浇注在模具中静置消...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EG)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端异氰酸酯(—NCO)双组分低黏度微孔聚氨酯(LVMPU)预聚体,以1,4-丁二醇(BDO)、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空气中微量水为发泡剂,室温浇注在模具中静置消泡后在高温下(130℃)反应固化得到双组分LVMPU弹性体。探讨了m(IPDI)∶m(PTMEG)、m(TMP)∶m(BDO)、剩余—NCO含量对双组分LVMP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IPDI)∶m(PTMEG)<5∶6、—NCO含量<2.4%时,得到无—NCO的双组分LVMPU弹性体;当由m(IPDI)∶m(PTMEG)=2∶3制备的预聚体20 g、BDO 2.57 g、—NCO含量为1.4%时,双组分LVMPU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最佳;随着—NCO含量的增加,双组分LVMPU弹性体的表面无泡孔结构,截面泡孔逐渐增多,且多为圆形闭孔结构,孔径较大;当m(TMP)∶m(BDO)逐渐增加时,双组分LVMPU弹性体的表面出现大量开孔结构,截面的圆形开孔结构逐渐增多,孔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孔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 微孔聚氨酯弹性 低黏度 耐黄变 化学发泡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9
作者 王正 李晓云 +2 位作者 李其峰 亢茂青 王军威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以聚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并采用纳米Al_(2)O_(3)对PUE进行增强改性,制备PUE/Al_(2)O_(3)复合材料,并进行性能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随着Al_(2)O_(3)含量的增... 以聚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并采用纳米Al_(2)O_(3)对PUE进行增强改性,制备PUE/Al_(2)O_(3)复合材料,并进行性能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随着Al_(2)O_(3)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Al_(2)O_(3)粒径为10 nm且质量分数为0.4%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8.07 MPa,较纯PUE提升了43.2%;相同Al_(2)O_(3)用量下,大粒径的Al_(2)O_(3)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裂纹扩展速度,采用粒径为300 nm的Al_(2)O_(3)制备的复合材料撕裂强度为80.55 kN/m,较纯PUE提升了32.0%;Al_(2)O_(3)粒径为10 nm且质量分数为1.5%时,PUE/改性Al_(2)O_(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撕裂强度分别为27.86 MPa,72.70 kN/m,较PUE/Al_(2)O_(3)复合材料分别提升了111.4%,30.7%;经表面改性后的纳米Al_(2)O_(3)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聚氨酯弹性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环氧聚氨酯地坪涂料 被引量:3
10
作者 狄志刚 付敏 +1 位作者 朱晓丰 潘云飞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21,29,共4页
制备了一种以环氧树脂为羟基组分,聚醚聚氨酯弹性预聚物为固化剂的弹性地坪涂料,该涂料既有环氧树脂的强粘结力、高耐腐蚀性,又具有弹性聚氨酯优异的耐磨、耐冲击、高强度等特性。主要讨论了多元醇用量、环氧树脂品种、n(—NCO)∶n(—OH... 制备了一种以环氧树脂为羟基组分,聚醚聚氨酯弹性预聚物为固化剂的弹性地坪涂料,该涂料既有环氧树脂的强粘结力、高耐腐蚀性,又具有弹性聚氨酯优异的耐磨、耐冲击、高强度等特性。主要讨论了多元醇用量、环氧树脂品种、n(—NCO)∶n(—OH)物质的量比以及干燥时间等对涂层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地坪涂料 抗拉强度 断裂伸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位作用的木质素基阻燃/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岳小鹏 管理想 +2 位作者 张思千 曹盼盼 王志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101,共9页
通过控制以三氮唑基团封端的星形结构木质素(L-TA)和聚氨酯预聚体(P-TA)的比例,在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下制备了木质素基自修复弹性体,并通过加入内含三氮唑基团的阻燃剂DT以提高弹性体的阻燃性能。当用DT代替10%L-TA时,在Fe3+配位作... 通过控制以三氮唑基团封端的星形结构木质素(L-TA)和聚氨酯预聚体(P-TA)的比例,在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下制备了木质素基自修复弹性体,并通过加入内含三氮唑基团的阻燃剂DT以提高弹性体的阻燃性能。当用DT代替10%L-TA时,在Fe3+配位作用下,70P-TA/20L-TA/10DT的拉伸强度相比于纯P-TA提高了88.4%。同时,70P-TA/20L-TA/10DT的极限氧指数值达29.5%,UL-94测试达V-0级。然而,L-TA和DT的加入增加了分子链段的空间位阻,降低了分子链迁移率,70P-TA/20L-TA/10DT的自修复效率由纯P-TA的91.1%下降至81.3%。此外,相比于其他金属离子,Zn2+—N较低的配位键强度使得70P-TA/20L-TA/10DT:Zn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之降低,从而提高了聚合物链的流动性,使其具有较高的自修复效率(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 木质素 自修复 阻燃 金属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梯度结构的微孔热塑性聚氨酯及其性能
12
作者 陈弋翀 贾星雨 +5 位作者 钟文宇 施俞晖 彭瑶 孙嘉阳 胡冬冬 赵玲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7-908,共12页
具有梯度结构的发泡材料因创新结构设计和潜在多功能性受广泛研究。本工作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研究对象,通过一次升温发泡与二次卸压发泡制备了具有梯度泡孔结构的高倍率TPU发泡材料,并且探究了发泡条件影响机制。微观形貌表征显示,... 具有梯度结构的发泡材料因创新结构设计和潜在多功能性受广泛研究。本工作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研究对象,通过一次升温发泡与二次卸压发泡制备了具有梯度泡孔结构的高倍率TPU发泡材料,并且探究了发泡条件影响机制。微观形貌表征显示,当发泡时间较短时,因基体中存在的温度梯度,可制得两侧孔径大、中间孔径小的梯度发泡材料,延长发泡时间则因温差降低制备出均匀发泡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均匀发泡材料,梯度发泡材料能量损失系数略高,但两者的相对差值随着发泡倍率的增高而降低,且具有更高的回弹率和更低的硬度,展现出高发泡倍率下优异的缓冲性能和回弹性。这为优化TPU发泡材料制备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对TPU实现高性能、轻量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发泡 泡孔结构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 超临界流体 力学性能 聚合物加工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弹性软质聚氨酯泡沫(PEFPUF)塑料的声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振国 张娜 +1 位作者 张秀丽 张恒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7-869,873,共4页
通过驻波管法对多孔弹性软质聚氨酯泡沫(PEFPUF)塑料的声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材料结构、材料厚度、腔深以及湿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FPUF塑料为纤细的软"筋络"构成的类似蜂窝多孔的三维网状结构;材料厚度对其... 通过驻波管法对多孔弹性软质聚氨酯泡沫(PEFPUF)塑料的声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材料结构、材料厚度、腔深以及湿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FPUF塑料为纤细的软"筋络"构成的类似蜂窝多孔的三维网状结构;材料厚度对其声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加大腔深,相当于增加厚度,可以较大的提高低频吸声系数;湿度对于声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弹性软质聚氨酯泡沫(PEFPUF) 驻波管 吸声系数 降噪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康平平 宋文生 +2 位作者 韩冰冰 刘翠云 郑英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20,共3页
综述了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特点及其在人工心脏、医用薄膜、弹性绷带、医用导管、人工牙齿等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氨酯 聚氨酯弹性 医学 应用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赵雨花 贾林才 +1 位作者 亢茂青 王心葵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5,共4页
通过高性能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 ,研究了二异氰酸酯结构、多元醇结构对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动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异氰酸酯基团含量增加 ,聚氨酯弹性体的硬度。
关键词 聚氨酯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型与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敏 夏青 +2 位作者 王昊 张宝峰 李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114,共4页
使用聚乙二醇(P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聚己内酯(PCL)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合成了聚醚多元醇型和聚酯多元醇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各种TPU中异氰酸酯指数(R0)、硬段浓度(Ch)、聚醚和聚酯的种类、摩... 使用聚乙二醇(P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聚己内酯(PCL)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合成了聚醚多元醇型和聚酯多元醇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研究了各种TPU中异氰酸酯指数(R0)、硬段浓度(Ch)、聚醚和聚酯的种类、摩尔质量及原料用量等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使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NPEL-127改性了弹性体的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TPU的硬度随着R0和Ch的增加而增加;聚醚型TPU中,随着软段中柔性链的增加,TPU的硬度下降而力学性能提高;聚酯型TPU中,随着聚酯和聚酯二元醇摩尔质量的提高,TPU的硬度和力学性能均有提高;聚酯型TPU的力学性能优于聚醚型TPU;环氧树脂改性使得聚醚型TPU耐热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 聚酯型 聚醚型 改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微相分离 被引量:72
17
作者 赵孝彬 杜磊 +1 位作者 张小平 郑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0,共5页
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类重要的热塑性弹性体 ,微相分离结构能显著影响其性能。介绍了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手段和表征方法。可以采用加入微相分离促进剂和离子化的方法来改善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 ,提高其物理性能。聚氨... 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类重要的热塑性弹性体 ,微相分离结构能显著影响其性能。介绍了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的影响因素、研究手段和表征方法。可以采用加入微相分离促进剂和离子化的方法来改善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 ,提高其物理性能。聚氨酯弹性体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 微相分离 表征 复合固体推进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的热行为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陈福泰 多英全 +2 位作者 周贵忠 罗运军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7-180,共4页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DSC、DMA和 TG对聚合物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具... 采用熔融预聚二步法合成了以环氧乙烷 -四氢呋喃无规共聚醚为软段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 1,4 -丁二醇为硬段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利用 DSC、DMA和 TG对聚合物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具有典型的微相分离特征 ,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 ,微相分离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基聚醚聚氨酯弹性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 微相分离 热行为 示差扫描量热法 动态力学性能 热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段对聚氨酯弹性体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19
作者 区洁 田立颖 王新灵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采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用聚乙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作为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硬段含量和聚醚添加量对聚氨酯弹性体综合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记忆回弹性能和耐水解老化实验等测试... 采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用聚乙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作为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硬段含量和聚醚添加量对聚氨酯弹性体综合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热分析、力学性能测试、记忆回弹性能和耐水解老化实验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硬段质量含量为31%~35%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优,形状回复率可以达到75%~85%;软段中聚醚添加量在4%~5%(占软段的质量分数)时,弹性体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水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 硬段 软段 结构性能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瑾 李真 罗筱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8-129,132,共3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系统研究了不同硬段、相同软硬段结构的样品,不同扩链交联剂,及不同硬段含量等因素对相同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样品随硬段含量的升高而热稳定性降低,扩链剂的种类不... 采用热重分析法(TGA)系统研究了不同硬段、相同软硬段结构的样品,不同扩链交联剂,及不同硬段含量等因素对相同软段的聚氨酯弹性体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样品随硬段含量的升高而热稳定性降低,扩链剂的种类不同(胺类或醇类)对聚氨酯弹性体的热降解影响不大,硬段的刚性增强(MDI的刚性强于TDI)有利于热稳定性的提高,结果还表明聚氨酯的最大降解速率所出现的温度Tmax通常由软段的降解引起,与硬段及其含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 弹性 热降解 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