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融合弹性腔与弹性管模型的上肢血管系统建模仿真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树然
姚阳
+1 位作者
郝丽玲
徐礼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9-333,共5页
针对弹性管模型适用于模拟大中型动脉血管,不适用于模拟微小型动脉血管问题,对人体上肢血管系统建立一种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从而提高其模型的精度.首先分别在肱-桡动脉段建立弹性管模型,在桡-指动脉段建立弹性腔模型;然后在两模型...
针对弹性管模型适用于模拟大中型动脉血管,不适用于模拟微小型动脉血管问题,对人体上肢血管系统建立一种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从而提高其模型的精度.首先分别在肱-桡动脉段建立弹性管模型,在桡-指动脉段建立弹性腔模型;然后在两模型的接触面处应用血管压力和血液流量的连续性原理,建立二者联系,导出融合模型;最后对比分析弹性管模型和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的仿真性能.在PRD,H1,H2,t1和t 2评价指标下,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PRD:(4.0±2.0)%;t1:(2.5±1.7)%;t2:(3.1±1.9)%;H1:(1.9±2.1)%;H2:(1.3±1.3)%)的仿真波形和实测波形误差均低于弹性管模型(PRD:(16.5±8.3)%;t1:(3.4±2.4)%;t2:(4.5±3.7)%;H1:(22.1±14.9)%;H2:(19.7±15.3)%).结果表明,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模拟人体上肢血管系统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脉搏波
弹性
腔
模型
弹性管模型
融合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中医脉象的桡动脉血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学民
杨成
+2 位作者
陆小左
孙涛
周鹏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7-492,共6页
为了明确各部脉象之间的异同,利用工程学思想分析中医脉象的方法,根据双弹性腔模型和弹性管模型建立了桡动脉血管的电路模型.利用此模型模拟仿真了在尺部电阻、电感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尺部输入相同脉象波形时的关脉和寸脉输出脉象波形....
为了明确各部脉象之间的异同,利用工程学思想分析中医脉象的方法,根据双弹性腔模型和弹性管模型建立了桡动脉血管的电路模型.利用此模型模拟仿真了在尺部电阻、电感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尺部输入相同脉象波形时的关脉和寸脉输出脉象波形.其结果显示参数的改变对关脉影响较小,对寸部脉象影响较大,说明了中医取脉时,改变布指方式和取脉压力会对脉象波形有较大影响,医生通过指端的调节可获取更多的脉象信息.通过改变关部取脉压力前后寸部的脉象图对比,分析了寸、关、尺三部脉象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中医脉诊手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脉象
双
弹性
腔
模型
弹性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合弹性腔与弹性管模型的上肢血管系统建模仿真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树然
姚阳
郝丽玲
徐礼胜
机构
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教育部医学影像计算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773110
61374015
+2 种基金
6120225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61904002
N130404016)
文摘
针对弹性管模型适用于模拟大中型动脉血管,不适用于模拟微小型动脉血管问题,对人体上肢血管系统建立一种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从而提高其模型的精度.首先分别在肱-桡动脉段建立弹性管模型,在桡-指动脉段建立弹性腔模型;然后在两模型的接触面处应用血管压力和血液流量的连续性原理,建立二者联系,导出融合模型;最后对比分析弹性管模型和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的仿真性能.在PRD,H1,H2,t1和t 2评价指标下,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PRD:(4.0±2.0)%;t1:(2.5±1.7)%;t2:(3.1±1.9)%;H1:(1.9±2.1)%;H2:(1.3±1.3)%)的仿真波形和实测波形误差均低于弹性管模型(PRD:(16.5±8.3)%;t1:(3.4±2.4)%;t2:(4.5±3.7)%;H1:(22.1±14.9)%;H2:(19.7±15.3)%).结果表明,弹性管与弹性腔融合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模拟人体上肢血管系统的生理状态.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脉搏波
弹性
腔
模型
弹性管模型
融合
模型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system
pulse wave
windkessel model
tube-load model
fusion model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中医脉象的桡动脉血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学民
杨成
陆小左
孙涛
周鹏
机构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工程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7-492,共6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JCYBJC12700)
文摘
为了明确各部脉象之间的异同,利用工程学思想分析中医脉象的方法,根据双弹性腔模型和弹性管模型建立了桡动脉血管的电路模型.利用此模型模拟仿真了在尺部电阻、电感参数不同的情况下,尺部输入相同脉象波形时的关脉和寸脉输出脉象波形.其结果显示参数的改变对关脉影响较小,对寸部脉象影响较大,说明了中医取脉时,改变布指方式和取脉压力会对脉象波形有较大影响,医生通过指端的调节可获取更多的脉象信息.通过改变关部取脉压力前后寸部的脉象图对比,分析了寸、关、尺三部脉象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中医脉诊手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
中医脉象
双
弹性
腔
模型
弹性管模型
Keywords
human pulse
two elastic chambers model
elastic tube model
分类号
TP2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V241.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融合弹性腔与弹性管模型的上肢血管系统建模仿真
周树然
姚阳
郝丽玲
徐礼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中医脉象的桡动脉血管模型的建立
王学民
杨成
陆小左
孙涛
周鹏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