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压力表示法的水平轴风力机风轮气动弹性稳定性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曹人靖 刘霞 马昊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7-231,共5页
该文对影响水平轴风力机气动弹性稳定性的物理机理进行了分析 ,对国内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建立了基于压力表示法的水平轴风力机风轮气动弹性稳定性敏感性分析方法的物理与数学模型 ,综合考虑了风力机风轮的气动与结构参数对气动弹... 该文对影响水平轴风力机气动弹性稳定性的物理机理进行了分析 ,对国内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建立了基于压力表示法的水平轴风力机风轮气动弹性稳定性敏感性分析方法的物理与数学模型 ,综合考虑了风力机风轮的气动与结构参数对气动弹性稳定的影响。以 6 0 0kW水平轴风力机风轮为例 ,对其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获得了该风力机的气动弹性稳定性裕度和工作范围。考虑到风力机三维流动、风轮与塔架的藕合以及来流湍流和阵风等来流工况的复杂性 ,该分析模型目前还没有将上述因素考虑在内。若均考虑在内 ,则其能够提供较高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敏感性分析 气动弹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μ-ω方法进行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谷迎松 杨智春 李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4,共3页
结合最近提出的一种频域颤振预测μ-ω方法,将其推广应用到静气动弹性发散分析中,进行了复杂气动弹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数值研究。首先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某大展弦比后掠机翼模型的颤振分析,与p-k法得到的颤振速度相对误差为0.83%,颤振频... 结合最近提出的一种频域颤振预测μ-ω方法,将其推广应用到静气动弹性发散分析中,进行了复杂气动弹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数值研究。首先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某大展弦比后掠机翼模型的颤振分析,与p-k法得到的颤振速度相对误差为0.83%,颤振频率相对误差仅为0.39%。然后计算了某三角翼模型的静发散速度,与p-k法求得的发散速度相对误差为2.02%。结果表明μ-ω方法具有良好的求解精度,适用于复杂气动弹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ω方法 气动弹性稳定性 颤振 静发散 结构奇异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FGM圆柱壳在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弹性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世荣 王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2-1179,共8页
采用半解析方法研究了两端简支的功能梯度夹层圆柱壳在端部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弹性稳定性.考虑圆柱壳的里外表层为均匀材料,中间层为材料性质沿厚度方向连续变化的功能梯度材料,并且在界面处的材料性质保持连续.基于Flügge薄壳理论,... 采用半解析方法研究了两端简支的功能梯度夹层圆柱壳在端部扭转载荷作用下的弹性稳定性.考虑圆柱壳的里外表层为均匀材料,中间层为材料性质沿厚度方向连续变化的功能梯度材料,并且在界面处的材料性质保持连续.基于Flügge薄壳理论,建立了位移形式的结构静态屈曲控制方程.根据边界条件将位移表示为三角级数形式,获得包含柱壳端部扭转载荷参数的近似线性代数特征值问题,并通过数值方法求得了表征结构失稳特征的临界载荷.数值结果表明,临界载荷随着半径与厚度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功能梯度中间层的弹性模量的平均值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夹层圆柱壳 弹性稳定性 临界载荷 扭转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弹箭气动弹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良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从弹箭空间摆动和弹性振动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出发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方程对飞行弹箭的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一阶振动模态情况下得到了气动弹性的静态稳定性条件 ,并根据胡尔威茨判别法 ,推导出了动态稳定性条件和确定了动态... 本文从弹箭空间摆动和弹性振动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出发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方程对飞行弹箭的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一阶振动模态情况下得到了气动弹性的静态稳定性条件 ,并根据胡尔威茨判别法 ,推导出了动态稳定性条件和确定了动态稳定区域图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箭 气动弹性稳定性 外弹道学 细长弹箭 飞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复合材料柔性梁的无轴承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文杰 吕冬青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51-156,共6页
建立一种悬停状态下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新模型。修正Bauchau大变形梁理论建立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据复合材料特点推导桨叶本构关系并构造新的24自由度梁单元,将桨叶视为多路传力系统,应用Ha... 建立一种悬停状态下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新模型。修正Bauchau大变形梁理论建立无轴承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的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据复合材料特点推导桨叶本构关系并构造新的24自由度梁单元,将桨叶视为多路传力系统,应用Hamilton原理建立桨叶运动有限元方程,分析悬停状态下具有复合材料柔性梁无轴承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的无轴承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程度较传统中等变形梁理论更好;具有负变距-摆振耦合的复合材料柔性梁结构可提高无轴承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及正变距-摆振耦合结构降低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负铺层角较大小相同正铺层角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更好;铺层厚度减少有利于增加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直升机 无轴承旋翼 复合材料柔性梁 气动弹性稳定性 悬停 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肋骨偏心的环肋圆柱壳弹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邱昌贤 万正权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9,共6页
采用2种满足简支边界条件的形函数,基于Ritz法建立环肋圆柱壳结构在静水外压下弹性失稳压力的直接计算方法,能区分肋骨的内外布置方式,且含有肋骨抗压刚度项,可推广至带有大肋骨的圆柱壳结构,或退化为无肋骨圆柱壳。分析表明,理论方法... 采用2种满足简支边界条件的形函数,基于Ritz法建立环肋圆柱壳结构在静水外压下弹性失稳压力的直接计算方法,能区分肋骨的内外布置方式,且含有肋骨抗压刚度项,可推广至带有大肋骨的圆柱壳结构,或退化为无肋骨圆柱壳。分析表明,理论方法解和有限元结果较为一致,形式简单的3系数形函数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内环肋圆柱壳的总体弹性稳定性比外环肋优越,大肋骨内置比外置更容易达到临界刚度,内、外肋骨圆柱壳的弹性局部失稳压力基本相当,忽略肋骨压缩应变能可使弹性总体失稳压力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肋圆柱壳 弹性稳定性 肋骨偏心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导向带挠性接头变刚度钻具组合的弹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姜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5期330-334,共5页
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旋转导向带挠性接头变刚度钻具组合的挠曲变形方程,根据旋转导向钻井作业实际状况,综合考虑钻压、转速、扭矩、钻具几何尺寸、钻具重量、井斜角和变刚度系数等因素对钻具组合弹性稳定性的影响,推导出了临界钻压... 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旋转导向带挠性接头变刚度钻具组合的挠曲变形方程,根据旋转导向钻井作业实际状况,综合考虑钻压、转速、扭矩、钻具几何尺寸、钻具重量、井斜角和变刚度系数等因素对钻具组合弹性稳定性的影响,推导出了临界钻压计算公式。研究结果对于现场应用和理论分析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 钻具组合 挠性接头 变刚度 弹性稳定性 临界钻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偏心稳定器钻具组合弹性稳定性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姜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可控偏心稳定器是旋转导向钻井技术中的核心工具之一,结合钻井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可控偏心稳定器钻具组合的弹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运用纵横弯曲梁的理论,建立了管柱在纵横弯曲条件下的挠曲变形方程;运用能量法建立了受压管柱在旋... 可控偏心稳定器是旋转导向钻井技术中的核心工具之一,结合钻井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可控偏心稳定器钻具组合的弹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运用纵横弯曲梁的理论,建立了管柱在纵横弯曲条件下的挠曲变形方程;运用能量法建立了受压管柱在旋转状态下的弹性变形方程,并且得到了临界钻压的求解方法;通过综合考虑井斜角、钻具自重、扭矩、转速、钻具的几何尺寸、钻压等6个重要因素对管柱临界失稳的影响,推导出了临界钻压的表达式,为合理使用好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特别是可控偏心稳定器心轴的合理设计和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现场钻井作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偏心稳定 钻具组合 弹性稳定性 临界钻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隔水导管临界载荷及弹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姜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6期403-407,共5页
从海上钻井实际出发,假定隔水导管为一端嵌固、一端铰支约束的典型受力杆件,根据能量守恒准则和弹性稳定性理论,推导出了在有端部集中载荷及自重均布载荷联合作用下其临界载荷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变刚度结构和变刚度结构两种不同组合形式... 从海上钻井实际出发,假定隔水导管为一端嵌固、一端铰支约束的典型受力杆件,根据能量守恒准则和弹性稳定性理论,推导出了在有端部集中载荷及自重均布载荷联合作用下其临界载荷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变刚度结构和变刚度结构两种不同组合形式的隔水导管的临界载荷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对于自升式平台钻井隔水导管,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及方法求解其临界载荷,这在原理上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在现场作业中,采用本研究方法中的变刚度结构隔水导管组合形式是可操作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提高海上钻井作业的安全性以及合理使用现有设备和降低成本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钻井 隔水导管 临界载荷 集中载荷 自重均布载荷 弹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壳液力成形弹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洪飞 王仲仁 苑世剑 《金属成形工艺》 2001年第2期1-3,7,共4页
利用非线性弹性稳定性理论 ,分析研究了壳体液力成形工艺中的开口圆柱壳弹性稳定性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不仅非线性弹性临界载荷远低于线性弹性临界载荷 ,而且更重要的是内压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柱壳轴向弹性临界屈曲载荷 。
关键词 圆柱壳 液力成形 弹性稳定性 内高压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349/2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动力学多目标优化
11
作者 刘勇 王红州 +1 位作者 孙壮 张呈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0-154,共5页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旋翼桨叶的气动弹性动力学分析模型,提出在气动弹性稳定性,频率分布及自转惯量等约束条件下的最小质量,最小应力多目标优化。使用链式规则的灵敏度计算方法进行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的灵敏度分析,使用近似模型的响应面...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旋翼桨叶的气动弹性动力学分析模型,提出在气动弹性稳定性,频率分布及自转惯量等约束条件下的最小质量,最小应力多目标优化。使用链式规则的灵敏度计算方法进行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的灵敏度分析,使用近似模型的响应面模型及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最后通过对实例SA349/2旋翼桨叶进行优化对比,实现了在多约束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自转惯量提高到原来的1.05倍,桨叶总质量减少6.0%~7.2%,应力比初始模型减少5.9%~7.1%的多目标优化结果,优化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稳定性 响应面模型 旋翼桨叶 灵敏度分析 模拟退火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的弹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学斌 《舰船科学技术》 1995年第5期8-13,25,共7页
本文基于Flgge壳体理论,用解析方法分析了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弹性稳定性问题。从壳体的力、力矩平衡方程式出发,推导出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的位移微分方程式;对于两端薄膜简支的边界条件,得到了... 本文基于Flgge壳体理论,用解析方法分析了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弹性稳定性问题。从壳体的力、力矩平衡方程式出发,推导出正交各向异性圆柱壳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的位移微分方程式;对于两端薄膜简支的边界条件,得到了弹性失稳方程,用解广义特征值的方法求得失稳压力。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壳体参数L/R、h/R以及弹性模量E、泊松比v的变化对临界失稳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圆柱壳 静水压力 弹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形薄壁壳体的弹性稳定性
13
作者 王虎 王俊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0-56,共7页
基于Donnell型扁壳理论,利用法分析了在均布外压作用下圆锥形薄壁壳体的弹性稳定性问题。根据外压实验观察结果和通过选取适当的位移分量表达式,文中给出了临界外压的近似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理论分析预示值与临界载荷的实验值很... 基于Donnell型扁壳理论,利用法分析了在均布外压作用下圆锥形薄壁壳体的弹性稳定性问题。根据外压实验观察结果和通过选取适当的位移分量表达式,文中给出了临界外压的近似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理论分析预示值与临界载荷的实验值很吻合。文中还对有关参数对临界载荷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本文所得结果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 圆锥 薄壁 弹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薄板的弹性稳定性方程
14
作者 李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226-228,共3页
在任意形状弹性薄壳稳定性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椭圆形薄板的弹性稳定性方程 ,并且将所得到的方程最后化为用位移表达的微分方程式。
关键词 椭圆形薄板 弹性稳定性方程 微分方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半有限元法分析圆锯的振动与弹性稳定性
15
作者 张兆好 齐英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0年第7期35-3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圆锯振动及弹性稳定性的一般方法,即采用半有限元法来计算特征值。这种方法考虑到了锯片几何形状、自然振动、变形以及临界转速等因素对内应力的影响。该方法分析了由于滚压和热扭曲张紧引起的形变,并计算了受临界...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圆锯振动及弹性稳定性的一般方法,即采用半有限元法来计算特征值。这种方法考虑到了锯片几何形状、自然振动、变形以及临界转速等因素对内应力的影响。该方法分析了由于滚压和热扭曲张紧引起的形变,并计算了受临界滚压力作用时沿锯片半径方向温度差的极限值。该方法还可以应用振动频率—转速表来计算临界转速,同时考虑到了锯片形状、张紧系数、热梯度等因素的作用。该方法是用于求张紧系数(转动力、转动半径)和工作速度的最优解法,并得到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锯 振动 弹性稳定性 半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学的聚合物脉振熔体的弹性稳定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保华 杨智韬 瞿金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2,67,共4页
在脉振剪切流场中建立聚合物熔体协同学控制方程,研究振动参数对Weissenberg数、熔体混合均化程度的影响作用。利用协同学方法能够分析聚合物熔体的弹性稳定性,将Weissenberg数作为脉振流场熔体协同学本构方程的控制参量,聚合物熔体弹... 在脉振剪切流场中建立聚合物熔体协同学控制方程,研究振动参数对Weissenberg数、熔体混合均化程度的影响作用。利用协同学方法能够分析聚合物熔体的弹性稳定性,将Weissenberg数作为脉振流场熔体协同学本构方程的控制参量,聚合物熔体弹性稳定性主要由Weissenberg数决定。在脉振力场中振动参数振幅和频率的变化可降低聚合物熔体的Weissenberg数,可以减少弹性湍流,从而发现脉振力场振动参数对聚合物熔体弹性稳定性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振力场 协同学 聚合物 Weissenberg数 弹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机匣的弹性稳定性及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登哲 陈予恕 +1 位作者 侯磊 李忠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7,24,共8页
采用Flügge壳体理论,分析了径向内压对复合材料机匣的弹性稳定性(屈曲特性)的影响,并讨论了几何参数及材料特性对屈曲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在强度允许的范围内,径向内压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机匣的抗屈曲能力。进一步应用振型叠... 采用Flügge壳体理论,分析了径向内压对复合材料机匣的弹性稳定性(屈曲特性)的影响,并讨论了几何参数及材料特性对屈曲特性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在强度允许的范围内,径向内压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机匣的抗屈曲能力。进一步应用振型叠加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机匣在径向内压作用下受到径向简谐激励作用时稳态动力响应问题,在特定径向简谐激励的作用下,径向位移响应的最大值在激励面和非激励面对应的频率点不同,激励面内出现在第三阶频率点处,而在非激励面内则出现在基频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机匣 圆柱壳 弹性稳定性 振型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中间支骨的环肋圆柱壳弹性稳定性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自昶 《舰船科学技术》 2000年第6期6-10,49,共6页
本文分析了带中间支骨的环肋圆柱壳弹性失稳临界压力曲线的形态 ;绘出中间支骨的临界刚度曲线 ;提出以临界压力增长率 η =60 %作为带中间支骨利与弊的判别依据 ,绘出判别曲线 ,可供工程设计者参考。
关键词 环肋圆柱壳 中间支骨 弹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研究
19
作者 王越 谭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5,共9页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面外方向的振幅远大于面内方向的,相邻管层节径比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影响强于同层管间节径比与螺旋角。通过改变管间流速,探究了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提出了预测临界流速的半经验公式,并且同现有直管管束的国家标准与先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工程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 管束振动 流体弹性稳定性 临界流速半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柔性拱结构弹性整体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耀春 诸葛耿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9-552,共4页
预应力柔性拭拱由薄钢板带和索组成的新型预应力结构,通过张拉索先将薄钢板带在弹性范围内压弯成弓状,然后继续张拉拱面索,从而形成拱内初始压应力.针对3种不同的拱面索预拉力值的柔性模型,进行了跨中施加竖向集中力的弹性稳定性试验研... 预应力柔性拭拱由薄钢板带和索组成的新型预应力结构,通过张拉索先将薄钢板带在弹性范围内压弯成弓状,然后继续张拉拱面索,从而形成拱内初始压应力.针对3种不同的拱面索预拉力值的柔性模型,进行了跨中施加竖向集中力的弹性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达稳定承载力时均呈侧移失稳模态,且稳定承载力随拱面索中预拉力的增加而增加.试验结果与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为利用ANSYS开展该种结构静力工作性能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柔性拱 拱面索 预拉力 弹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