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锚桩法单桩静载试验中群桩相互作用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周洪波 黄胜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13-1616,共4页
利用Poulos弹性理论法,对锚桩法单桩静载承载力试验中试桩和锚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锚桩上拔量对试桩p-s曲线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 利用Poulos弹性理论法,对锚桩法单桩静载承载力试验中试桩和锚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锚桩上拔量对试桩p-s曲线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危险,并为该工程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桩 弹性理论法 单桩承载力 群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桩静载试验结果的群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毛坚强 蒋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
提出一个利用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及弹性理论法确定群桩基础沉降的方法。该法中,基础中各桩在自身所受竖向力作用下产生的沉降按静载试验得到的沉降-荷载关系确定,由他桩引起的沉降则根据试验得到的桩侧摩擦力分布曲线及桩端压力,应用弹性... 提出一个利用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及弹性理论法确定群桩基础沉降的方法。该法中,基础中各桩在自身所受竖向力作用下产生的沉降按静载试验得到的沉降-荷载关系确定,由他桩引起的沉降则根据试验得到的桩侧摩擦力分布曲线及桩端压力,应用弹性理论法计算。计算中,对基础中各桩赋以不同的竖向力进行试算,从中寻找出能使承台的平衡方程及各桩沉降变形协调条件满足的组合,即为其真实解。按照上述原理,建立相应的计算公式,编制计算程序。最后,对一桥梁工程桩基础的沉降进行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证明了本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沉降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 弹性理论法 MINDLIN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中等压缩性黏土沉降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红林 陈尚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5,共6页
研究目的:河流高阶地冲积成因中等压缩性黏土是京沪高速铁路广泛分布的一种地基土,具有较高的天然地基强度,通常不存在填土稳定性问题,天然条件或经浅层处理即可满足沉降控制不十分严格工程的要求。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有... 研究目的:河流高阶地冲积成因中等压缩性黏土是京沪高速铁路广泛分布的一种地基土,具有较高的天然地基强度,通常不存在填土稳定性问题,天然条件或经浅层处理即可满足沉降控制不十分严格工程的要求。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有严格的控制要求,对该类土的总沉降和工后沉降分析采用常规的理论计算方法其计算精度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本文通过京沪高速铁路地基土基本特性分析和天然地基的现场填筑试验,研究该类土的沉降分析方法。研究结论:总结了河流高阶地中等压缩性黏土的基本特性,特别是强结构性和高屈服强度的特性;分析了该类地基土在低荷载水平作用下的变形规律;提出了总沉降采用"弹性理论法",以及工后沉降采用基于弹性理论的"沉降完成比例"的计算方法,通常荷载稳定放置6个月后,沉降完成比例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中等压缩性黏土 地基沉降 弹性理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承桩单桩承载性能设计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素华 杨位洸 +1 位作者 周健 殷建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对端承型桩的桩土作用机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探讨,建立了复杂介质中端承型桩的地基-基础模型,将“广义弹性理论法”和“镜象法”相结合,既考虑了分层介质中桩土体系的复杂性,又充分兼顾了桩端持力层的存在使桩身穿越层土位移减少的事实,... 对端承型桩的桩土作用机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探讨,建立了复杂介质中端承型桩的地基-基础模型,将“广义弹性理论法”和“镜象法”相结合,既考虑了分层介质中桩土体系的复杂性,又充分兼顾了桩端持力层的存在使桩身穿越层土位移减少的事实,为桩基础设计计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该种理论方法对于端承型桩的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承型桩 承载机理 镜象 广义弹性理论法 线性变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地基中隧道开挖对邻近刚性桩筏基础竖向影响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木林隆 黄茂松 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82-1090,共9页
基于两阶段分析方法:第一阶段采用Loganathan方法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自由场位移,第二阶段采用层状地基中弹性理论法,计算桩和土,桩和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考虑刚性筏板对桩基的约束作用,提出了一套能够分析层状地基中隧道开挖对刚性... 基于两阶段分析方法:第一阶段采用Loganathan方法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自由场位移,第二阶段采用层状地基中弹性理论法,计算桩和土,桩和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考虑刚性筏板对桩基的约束作用,提出了一套能够分析层状地基中隧道开挖对刚性筏板群桩基础竖向影响的解析方法。将计算结果与离心试验结果及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其正确性。并首次对层状地基中桩筏基础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桩基变形对遮拦效应的削减作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意义明确,层状地基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适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桩 隧道开挖 桩筏基础 弹性理论法 层状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土层中桩的有效桩长 被引量:16
6
作者 曾友金 章为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23-828,共6页
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 ,按极限承载力控制法确定深厚覆盖土层中桩的有效桩长 .分析了桩的刚度系数、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之比值、桩侧极限位移、桩顶沉降量、桩径和土的泊桑比等因素对桩有效桩长的影响 .其结果表... 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 ,按极限承载力控制法确定深厚覆盖土层中桩的有效桩长 .分析了桩的刚度系数、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之比值、桩侧极限位移、桩顶沉降量、桩径和土的泊桑比等因素对桩有效桩长的影响 .其结果表明 :除土的泊桑比和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比值对桩有效桩长的影响不明显外 ,其余因素均有一定或较大的影响 ,且与弹性理论法分析结论一致 .为了将理论分析应用到工程实际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土层 有效桩长 极限承载力 荷载传递函数 弹性理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