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机过流件护面弹性涂层的粒子流冲击溃裂与磨蚀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源君 殷炯 +3 位作者 何剑雄 胡斌梁 胡辉 黄伟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采用刚性球面与弹性体斜冲击接触模型,考虑法向与切向面力的耦合作用,分析了粒子冲击过程中弹性涂层表面的接触动应力。结果表明,弹性涂层表面接触区拉应力是导致磨蚀急剧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高速粒子流冲击可导致弹性体内应力波... 采用刚性球面与弹性体斜冲击接触模型,考虑法向与切向面力的耦合作用,分析了粒子冲击过程中弹性涂层表面的接触动应力。结果表明,弹性涂层表面接触区拉应力是导致磨蚀急剧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高速粒子流冲击可导致弹性体内应力波不能及时传播从而发生表面溃裂。根据分析结论,对应不同的冲击角,计算出弹性涂层应用的极限射流速度约为39 m/s-69 m/s,与冲蚀实验结果相差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涂层 冲蚀磨损 溃裂速度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涂层材料的冲蚀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源君 庞佑霞 王永岩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章设计了材料冲蚀疲劳特性试验及通过曲线拟合确定弹性接触条件下材料冲蚀特性参数的方法 ,并用力学分析与冲蚀试验相结合得出弹性涂层材料的粒子冲蚀疲劳特性曲线 (lgσ~lgN 曲线 )。进一步分析了弹性接触状态下冲蚀磨损率与材料特... 文章设计了材料冲蚀疲劳特性试验及通过曲线拟合确定弹性接触条件下材料冲蚀特性参数的方法 ,并用力学分析与冲蚀试验相结合得出弹性涂层材料的粒子冲蚀疲劳特性曲线 (lgσ~lgN 曲线 )。进一步分析了弹性接触状态下冲蚀磨损率与材料特性及工况主要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这种材料的冲蚀疲劳极限应力σ0 在 4MPa左右 ,冲蚀磨损率大约与冲击速度及冲击角的正弦成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涂层材料 冲蚀损伤 冲击疲劳 弹性模量 泊松比 累积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光弹性涂层法荧光信号强度的提高 被引量:1
3
作者 花世群 骆英 +1 位作者 陆道礼 吴长龙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5-719,共5页
针对应用于实验应变分析中的发光光弹性涂层方法所采用的涂层结构(双涂层结构和单涂层结构)信号强度小、信噪比低的局限性,提出了1种改进的发光光弹性涂层结构.以罗丹明B为荧光染料,E-44型环氧树脂为光弹性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丁脂为增塑... 针对应用于实验应变分析中的发光光弹性涂层方法所采用的涂层结构(双涂层结构和单涂层结构)信号强度小、信噪比低的局限性,提出了1种改进的发光光弹性涂层结构.以罗丹明B为荧光染料,E-44型环氧树脂为光弹性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丁脂为增塑剂,二乙烯三胺为固化剂,制作了改进与未改进的2种不同结构的发光光弹性涂层,并以465 nm为激发波长,在Cary-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对这2种涂层的荧光光谱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发光光弹性涂层在发射波长600 nm处的荧光信号强度是原有双涂层结构发光光弹性涂层强度的3.7倍,说明改进的涂层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荧光信号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涂层 发光涂层 弹性 信号强度 荧光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发光原理的光弹性涂层测量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花世群 骆英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在简单介绍分子荧光产生过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新的光弹性涂层方法——发光光弹性涂层法的基本原理、涂层结构、系统组成及实验方法.由于新方法采用了气雾剂技术,并通过在光弹性涂层中添加荧光染料,使新方法与传统的光弹性涂层方法相... 在简单介绍分子荧光产生过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新的光弹性涂层方法——发光光弹性涂层法的基本原理、涂层结构、系统组成及实验方法.由于新方法采用了气雾剂技术,并通过在光弹性涂层中添加荧光染料,使新方法与传统的光弹性涂层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更简单、快捷,特别是对于有复杂几何形状的构件;(2)只会引起较小的基底加强效应;(3)能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4)省去了条纹计数和位相去包裹的过程,简化了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5)发光涂层的发射光是漫射光,使得对曲面进行测量时有较高的相对强度.最后指出了新方法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其在诸如产品设计流程中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 弹性涂层 发光涂层 全场应变 数字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波动原理的抗冲蚀弹性涂层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源君 肖华林 +1 位作者 徐大清 李文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9期60-63,共4页
基于过流面冲蚀波纹形貌特征与流体边界层扰动波参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实现弹性涂层边壁与边界层扰动波的同步波动,从而变边壁被动承受粒子冲击为主动回避与粒子的碰撞的抗冲蚀设计思想;分析了实现弹性涂层边壁与边界层扰动波同步波动... 基于过流面冲蚀波纹形貌特征与流体边界层扰动波参数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实现弹性涂层边壁与边界层扰动波的同步波动,从而变边壁被动承受粒子冲击为主动回避与粒子的碰撞的抗冲蚀设计思想;分析了实现弹性涂层边壁与边界层扰动波同步波动的条件,并由此确定出弹性涂层的材料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 边界层 弹性边壁 弹性涂层 同步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摩擦及其对弹性涂层冲蚀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安华 郭源君 庞佑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将ChenDanian等人提出的弹性斜冲击摩擦模型进行了对称简化,用简化模型分析了粒子对弹性涂层冲击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涂层冲蚀率的影响;结论指出,在冲击接触的中间时段摩擦系数达到一个平台值(最大值),且有fmax=ctgα0,一次... 将ChenDanian等人提出的弹性斜冲击摩擦模型进行了对称简化,用简化模型分析了粒子对弹性涂层冲击过程中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涂层冲蚀率的影响;结论指出,在冲击接触的中间时段摩擦系数达到一个平台值(最大值),且有fmax=ctgα0,一次冲击全过程的平均值fp与试验值接近;随着初始入射角α0的增加,摩擦系数降低。将得到的摩擦系数值代入作者提出的冲蚀预估模型进行涂层冲蚀率的计算表明,在初始入射角α0=30°附近,弹性涂层的冲蚀率达到最大值,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摩擦 弹性涂层 冲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含氟聚氨酯弹性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汶桂 倪忠斌 +2 位作者 东为富 施冬健 陈明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1,4-丁二醇(BD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树脂,通过红外、核磁对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氨酯结构明确;对合成的聚氨酯树脂进行氟改性...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1,4-丁二醇(BD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树脂,通过红外、核磁对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聚氨酯结构明确;对合成的聚氨酯树脂进行氟改性,当氟单体用量增加到8%时,聚氨酯弹性涂层的铅笔硬度由2B提高到HB,光泽度由67.5°提高到78.2°,接触角由85.4°上升到108.3°;利用巯基-烯反应速率快、氧阻聚效应小的特点,在体系中加入多官能的巯基化合物,结果表明聚氨酯涂层的表干时间由32s缩短到12s,光泽度由78.2°提高到86.8°,铅笔硬度由HB提高到了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弹性涂层 氧阻聚 巯基-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氰氨酸脂噁唑烷弹性涂层钢筋混凝土板抗震塌机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建超 汪剑辉 +1 位作者 王幸 王晓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8-1343,共6页
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塌能力始终备受防护工程界重视。为揭示聚异氰氨酸酯噁唑烷(polyisocyanate oxazodone,POZD)涂层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板抗震塌动力学原理,针对4种试验模型,开展了不同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当量接触爆炸试... 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塌能力始终备受防护工程界重视。为揭示聚异氰氨酸酯噁唑烷(polyisocyanate oxazodone,POZD)涂层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板抗震塌动力学原理,针对4种试验模型,开展了不同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当量接触爆炸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应变率强动载作用下,POZD涂层能够保持大变形、高塑性特性,起到吸收冲击波能量和约束混凝土碎片的性能,使复合结构板具备较好的抗震塌效果;钢筋混凝土板背爆面分别喷涂4、6、8、12 mm厚POZD涂层后,TNT药量分别提高到裸板的1.5、4.5、5.0和7.5倍,涂层板无震塌,POZD涂层无破损,冲击波无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氰氨酸酯噁唑烷(POZD)弹性涂层 抗震塌 接触爆炸 毁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结冰特性及疏水弹性涂层的脱冰试验
9
作者 应宇翔 杨柳晶 +3 位作者 金崇会 李珂 李亚斌 周永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16-1222,1237,共8页
为探究叶片结冰特性及疏水弹性涂层的脱冰效果与脱冰特性,在风电厂实地搭建了试验风机,采用图像法分析了风机叶片的结冰特性,并对比了疏水弹性涂层采用手工涂敷和喷枪喷涂的脱冰效果,以及涂层对明冰和霜冰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霜冰和... 为探究叶片结冰特性及疏水弹性涂层的脱冰效果与脱冰特性,在风电厂实地搭建了试验风机,采用图像法分析了风机叶片的结冰特性,并对比了疏水弹性涂层采用手工涂敷和喷枪喷涂的脱冰效果,以及涂层对明冰和霜冰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霜冰和明冰均主要分布在叶片的前缘,相比霜冰,明冰在叶片前缘分布的范围较大,且随着旋转半径的增大,叶片结冰量增多,呈线性关系;采用疏水弹性涂层后,叶片接触角约增加64%;得益于涂层的光滑疏水表面特征和微尺度的形变能力,叶片的冰黏附强度降低约93%;在叶片结冰时,受周期性切向力的作用,有涂层的叶片可以及时甩脱覆冰,且手涂涂层的脱冰效果优于喷涂涂层,涂层对明冰的脱除效果优于霜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叶片结冰 除冰 疏水弹性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脲涂层的动态力学性能与摩擦学性能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萍 李健 廖有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0,共5页
制备了一种聚脲涂料的活性氢组分和弹性涂层,测试了涂层的常规力学性能、耐冲蚀磨损性能和磨粒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涂层经磨损试验前后的表面形貌;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量涂层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制备了一种聚脲涂料的活性氢组分和弹性涂层,测试了涂层的常规力学性能、耐冲蚀磨损性能和磨粒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涂层经磨损试验前后的表面形貌;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量涂层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测量了涂层的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脲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阻尼性和刚性,涂层在应力应变中有较高的力学损耗和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 弹性涂层 动态力学分析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空蚀涂层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雪寒 李家乐 +2 位作者 秦真波 吴忠 胡文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42,共16页
螺旋桨、水轮机和水泵等过流部件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因空泡腐蚀而损坏,严重时会造成部件提前失效,引发安全事故。所谓空泡腐蚀,是指过流部件附近液体因局部压力下降而引起气泡的形核与长大,当气泡流向高压区时发生溃灭,所产生微射流与... 螺旋桨、水轮机和水泵等过流部件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因空泡腐蚀而损坏,严重时会造成部件提前失效,引发安全事故。所谓空泡腐蚀,是指过流部件附近液体因局部压力下降而引起气泡的形核与长大,当气泡流向高压区时发生溃灭,所产生微射流与冲击波对部件表面造成损伤。目前,在表面制备防护性涂层是部件抵御空蚀损伤较为经济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了多种国内外用于空蚀防护的涂层材料,并根据抗空蚀原理将其分为两种,一是为通过自身较高的硬度来抵御空泡冲击的高硬度涂层,如大多数的金属、陶瓷材料以及基体的直接硬化改性处理。其中金属涂层及表面硬化改性处理会在抗空蚀领域广泛应用,但仍需要解决腐蚀对空蚀的加剧作用;至于金属陶瓷涂层,热喷涂工艺下的颗粒难以完全熔化,制备的涂层呈现较高的孔隙率,且由于陶瓷颗粒与金属非冶金结合,因此在空蚀的作用下容易剥落。改善金属陶瓷涂层的硬度与韧性,增强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降低涂层的孔隙率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另外一种是具有良好韧塑性的高弹性涂层,通过吸收空蚀冲击波与微射流的机械冲击能量来延长空蚀孕育期,降低空蚀破坏,如形状记忆合金和聚合物有机涂层。其中有机涂层极大地降低了腐蚀的作用,是未来抗空蚀涂层的研究热点。然而,有机涂层的耐磨蚀性能较差,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也较低,在空泡机械力的频繁击打下容易脱落,成为限制该涂层应用的一大障碍。同时,结合作者近年来在空蚀表面防护领域所做的工作,文章对每种耐空蚀涂层的特点、性能、应用现状及损伤机制进行了举例说明,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耐空蚀涂层的发展趋势,指出高强韧的金属涂层依旧是现阶段实际工程中空蚀防护的主要涂层,高弹性的有机涂层是涂层的研发方向,但需解决与工件表面结合力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腐蚀 涂层 高硬度涂层 表面改性层 弹性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仿生减阻增效涂层的涂覆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丽梅 张吉祥 +2 位作者 梁颖 姚广海 商延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4,共8页
仿生减阻功能表面应用于离心式水泵关键零部件的过流部位,可显著提升水泵效率。仿生减阻增效功能表面以海豚皮肤为仿生原形,包含刚性基底和涂层2部分,一般由高黏性聚氨酯在刚性基底表面浇注生成功能表面涂层。涂层厚度对泵效率影响最为... 仿生减阻功能表面应用于离心式水泵关键零部件的过流部位,可显著提升水泵效率。仿生减阻增效功能表面以海豚皮肤为仿生原形,包含刚性基底和涂层2部分,一般由高黏性聚氨酯在刚性基底表面浇注生成功能表面涂层。涂层厚度对泵效率影响最为显著,由于聚氨酯高黏性特征和传统涂覆工艺技术的限制,很难在叶轮复杂流道表面实现高效、高质的涂覆。针对上述难题,该文利用自制旋转涂覆设备,通过对聚氨酯材料的浇注温度、设备旋转速度、涂覆持续时间的优化控制涂层厚度,建立拟合方程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以200QJ50-26水泵叶轮为载体,影响功能表面涂层厚度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设备旋转速度、浇注温度、涂覆持续时间。通过拟合方程预测出叶轮流道内表面涂层厚度为0.5 mm时的最佳涂覆参数组合:涂覆时间53.7 s、旋转速度401 rad/min、浇注温度90.1℃。涂覆试验检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优化工艺参数控制的功能表面涂层厚度与拟合方程计算厚度相比,误差小于5%,计算结果可靠。研究结果可为离心泵仿生减阻增效功能表面面层材料涂覆的工程化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减阻 弹性涂层 拟合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过流件的磨蚀与表面防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源君 李文斌 庞佑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58,共2页
文章简述了材料水力磨蚀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 ,应用试验证明非金属弹性护面涂层有较好的抗气蚀与泥沙磨损性能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水力磨蚀 水轮机过流件 弹性涂层 气蚀 表面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无人机用整体油箱的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元明 赵鹏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7,共3页
介绍小型无人机整体油箱的研制。以小型无人机机体结构作为油箱舱体,内壁涂覆聚氨酯弹性体防渗漏涂层,从而形成整体油箱。此整体油箱已经在两种无人机上得到应用,其特点是重量代价低,死油少,有效载油量大,使用可靠性高。
关键词 无人机 整体油箱 聚氨酯弹性涂层 设计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山口岩碾压混凝土坝防渗方案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慧兰 詹靑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8-70,97,共4页
大部分碾压混凝土坝存在渗漏缺陷问题,在长期高水头作用下,渗漏易危及大坝安全。江西山口岩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99.1 m,水库初期蓄水时发现浇筑层之间存在较严重的渗漏现象,通过对渗漏原因的分析,并结合防渗施工和水库用水要求,... 大部分碾压混凝土坝存在渗漏缺陷问题,在长期高水头作用下,渗漏易危及大坝安全。江西山口岩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99.1 m,水库初期蓄水时发现浇筑层之间存在较严重的渗漏现象,通过对渗漏原因的分析,并结合防渗施工和水库用水要求,决定水面以上(168 m高程)坝体采用新型环保防水材料聚脲进行喷涂,水下坝体采用搭接帷幕灌浆进行处理。防渗处理施工成后的渗漏量监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简要介绍了施工过程,其渗漏处理方案可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渗方案 聚脲弹性体防渗涂层 帷幕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thickness and elastic modulus on stress condition of fatigue-resistant coating under rolling contact 被引量:5
16
作者 朴钟宇 徐滨士 +1 位作者 王海斗 濮春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899-905,共7页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surface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ubsurface stresses of the (FEM). The models of coating single-layer sprayed-coatings on monolithic configurations ...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surface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ubsurface stresses of the (FEM). The models of coating single-layer sprayed-coatings on monolithic configuration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elastic modulus ratios of coating to substrat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effects of thickness and elastic modulus ratio on the stresses were address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shear stress obvious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ating thickness, du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moving away from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gnitude of von Mises stress also declines in the case of thicker coatings. However, the high elastic modulus ratio results in extremely high maximum shear stress and the severe discontinuity of the von Mises stress curves, which leads to the intensive stress concentration on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So the coating configurations with the larger coating thickness and lower difference of elastic modulus between coating and substrate exhibit excellent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R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ayed-coating thickness elastic modulus maximum stress von Mises str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elastic coated solids in line contact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廷剑 王黎钦 +1 位作者 古乐 赵小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470-2481,共12页
A line contact model of elastic coated solid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s(ICs) of surfac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es of coating-substrate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contact model. The ICs of displa... A line contact model of elastic coated solid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s(ICs) of surfac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es of coating-substrate system and the traditional contact model. The ICs of displacement and stresses are obtained from their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s(FRF) by using a co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 The contact pressure and the stress field in the subsurface are obtained by employing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CGM) and discrete convolution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DC-FFT). Comparison of the contact pressure and subsurface stresses obtained by the numerical method with the exact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Hertz contact is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solution has a very high accuracy and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contact model. The effect of the stiffness and thickness of coatings is further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ffects on contact pressure and contact width are opposite for hard and soft coatings and are intensifi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ting thickness; the locations of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are different for soft and hard coatings; the risk of cracks and delaminations of coatings can be brought down by improving the lubrication condition or optimizing the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h/bh. This research offers a tool to numerically analyze the problem of elastic coated solids in line contact and make the blindness and randomness of trial-type coating design l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ting-substrate system contact pressure stress field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 influence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