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膜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饮料高速灌装机齿轮传动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庆生 韩宝玲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分析了各种齿轮传动满足部分膜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的条件,探讨了膜厚比对齿轮传动的实际影响,指出了在齿轮机构中减轻摩擦、降低磨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部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齿轮传动 饮料 高速灌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气缸流体动压润滑油膜3维分布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辛惠祥 王海山 +1 位作者 岳惊涛 王树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42-347,共6页
内燃机的寿命与气缸套的磨损状况有关,气缸套的磨损状况又与沿气缸3维表面的流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内燃机气缸流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分布是进行发动机寿命预测的重要研究方面。本文应用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建立了进行气... 内燃机的寿命与气缸套的磨损状况有关,气缸套的磨损状况又与沿气缸3维表面的流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分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内燃机气缸流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分布是进行发动机寿命预测的重要研究方面。本文应用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建立了进行气缸润滑状况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对气缸与活塞环之间的油膜厚度进行计算的通用CAD软件。通过计算及对特殊点的测试表明,气缸润滑油膜的3维分布,与实际气缸磨损状况的3维不均匀分布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 内燃机 流体动压润滑 3维分布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润滑设计及牵引油选择 被引量:2
3
作者 熊滨生 熊安然 +1 位作者 崔晓康 崔光彩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83,86,共4页
介绍了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EHL)设计,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运动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当量曲率半径dρx和dρy、运动方向滚动速度u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接触点的无量纲速度U、载荷W和材料参数G,得出接触区中央油膜厚度hc、... 介绍了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EHL)设计,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运动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当量曲率半径dρx和dρy、运动方向滚动速度u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接触点的无量纲速度U、载荷W和材料参数G,得出接触区中央油膜厚度hc、最小油膜厚度hm in和膜厚比Λ随传动比iba的变化规律。实际应用表明,根据设计结果加工的传动元件表面粗糙度达到0.1μm,膜厚比3<Λ<10,基本实现了传动元件最小的磨损和最长的寿命。比较了Santot-rac合成牵引油与Ub无级变速器专用油的性能,选用Ub-1无级变速器专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当量曲率半径 滚动速度 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润滑设计
4
作者 熊滨生 熊安然 +1 位作者 陈江义 杨国良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8-141,共4页
根据Hamrock B J &Dowson D的点接触弹流润滑(EHL)的设计理论,提出一种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EHL设计方法,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当量曲率半径和滚动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恒功率输出时变速器传动元件的受力,并作出相应的曲线。得... 根据Hamrock B J &Dowson D的点接触弹流润滑(EHL)的设计理论,提出一种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EHL设计方法,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当量曲率半径和滚动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恒功率输出时变速器传动元件的受力,并作出相应的曲线。得出传动元件为点接触时接触区油膜厚度和膜厚比的变化规律。实例表明,选用Ub-1油,当传动比大于0.2时,膜厚比为5~7,传动元件在接触区处于弹流润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恒功率 厚度 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膜厚测量的双色光干涉强度调制方法 被引量:55
5
作者 刘海超 郭峰 赵国垒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2-287,共6页
提出一种红绿双色光干涉强度调制技术(DIIM)对球盘接触润滑油膜厚度进行测量.利用接触区外部干涉图像中红、绿分量强度值之差得到调制信号,并由此得到对应特征点的条纹干涉级次,进而由干涉强度得到接触区内任一点膜厚.运用多光束干涉理... 提出一种红绿双色光干涉强度调制技术(DIIM)对球盘接触润滑油膜厚度进行测量.利用接触区外部干涉图像中红、绿分量强度值之差得到调制信号,并由此得到对应特征点的条纹干涉级次,进而由干涉强度得到接触区内任一点膜厚.运用多光束干涉理论对所提出的测量技术进行了原理分析,讨论了所用双色光的光波长、半峰全宽、测量介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后,应用该技术分别对球盘接触的静态间隙和动态油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与经典理论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对试验所用的双色激光光源(红光653 nm、绿光532 nm),光学量程可达4μm.由于光强衰减小且能避免干涉级次计数,该方法可高效测量润滑油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光干涉 强度调制 多光束干涉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油膜 干涉级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干涉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朝 王玉国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43-4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光干涉原理对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进行研究的新型试验台.从光干涉的基本理论入手,分别介绍了光学、调速、温度控制及加载测力等系统的设计及工作原理.使用该设备不仅可以对各种磨擦副流体润滑的油膜形成机理、油膜变化过... 本文介绍了利用光干涉原理对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进行研究的新型试验台.从光干涉的基本理论入手,分别介绍了光学、调速、温度控制及加载测力等系统的设计及工作原理.使用该设备不仅可以对各种磨擦副流体润滑的油膜形成机理、油膜变化过程进行高精度的测试、观察和记录,还可以对各种润滑油(脂)的物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干涉 润滑油 试验台 润滑 弹性流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条件下活塞的动压润滑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余志壮 孟凡明 +1 位作者 董光能 谢友柏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2,15,共3页
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与活塞动力学方程建立的分析模型,依据发动机燃气压力的变化,计算了增压前后的活塞裙部最小润滑油膜厚度和摩擦力。结果表明,发动机增压后,主推力边和次推力边的最小润滑油膜厚度分别变小,裙部的摩擦力和摩擦功耗... 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与活塞动力学方程建立的分析模型,依据发动机燃气压力的变化,计算了增压前后的活塞裙部最小润滑油膜厚度和摩擦力。结果表明,发动机增压后,主推力边和次推力边的最小润滑油膜厚度分别变小,裙部的摩擦力和摩擦功耗增大。因增压后活塞润滑能力降低,并且摩擦功耗增加,会对整机的可靠性产生影响,这些都应当在增压改进设计时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分析 润滑油厚度 动压 压条 摩擦功耗 动力学方程 分析模型 润滑理论 流体动力 燃气压力 活塞裙部 润滑能力 发动机 摩擦力 增压 可靠性 最小 推力 增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圆盘试验测试润滑油的高压流变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虎刚 谢友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2-27,共6页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双圆盘试验机,并测试了两种国产润滑油的弹流润滑膜的弹性特征对载荷、滚动速度及滑差的依赖性。测定的润滑膜剪切弹性膜量值覆盖了其他学者试验结果的范围。
关键词 弹性 圆盘试验机 流体动力润滑 润滑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剪切流速分布对滑块轴承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素立 韩亮亮 +1 位作者 郭峰 韩露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5-152,共8页
目的针对滑动轴承等面接触机械器件,研究非线性剪切流速分布对滑块轴承承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漂白恢复方法结合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获得了润滑油膜受剪切时的流速分布。采用广义雷诺方程结合剪切流速分布,对面接触流体动压润... 目的针对滑动轴承等面接触机械器件,研究非线性剪切流速分布对滑块轴承承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漂白恢复方法结合面接触润滑油膜测量系统,获得了润滑油膜受剪切时的流速分布。采用广义雷诺方程结合剪切流速分布,对面接触流体动压润滑的承载特性进行理论分析。采用Sigmoid函数对非线性流速分布进行拟合。结果由于表观滑移或低黏度层的影响,微纳米间隙PAO8和PB450在膜厚较小时呈现非线性流速分布,且其非线性程度随膜厚变化,润滑油膜在厚度方向的黏度不是一个常量,在高膜厚时呈线性分布。非线性流速分布使广义雷诺方程中的黏度参量1/ηeff大于1,随着非线性程度的增加,黏度参量先迅速增加,然后缓慢上升,相应的最大无量纲承载量对应的收敛比大于经典计算值1.2,膜厚较高时,剪切流速呈现线性分布,理论值最大承载量对应的收敛比为1.2。通过与光干涉技术得到的无量纲承载量-收敛比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受剪切时的流速分布可以对机械器件的流体动压润滑特性进行理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剪切流速 流体动压润滑 承载力 收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