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模型实验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白葵 冯明溪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介绍了火箭弹性模型实验技术,包括模型对火箭的质量分布、刚度分布的模拟,模型的加工制做,激振机构的研制,支撑元件的研制以及几期实验的结果综合。
关键词 风洞实验 运载火箭 非定常流 弹性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越导线动张力计算和模型实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韩银全 梁枢果 +1 位作者 陈寅 张冬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8-983,共6页
为正确认识塔线耦合力等效应理论基础的导线线端动张力,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的工程需要,在考虑导线初始垂度和抗拉刚度情况下,建立了导线自由振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用连续化超越函数解法,将导线自由振动曲线形式分为正对称和反对称两类模... 为正确认识塔线耦合力等效应理论基础的导线线端动张力,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的工程需要,在考虑导线初始垂度和抗拉刚度情况下,建立了导线自由振动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用连续化超越函数解法,将导线自由振动曲线形式分为正对称和反对称两类模态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得出导线动张力成分仅由在平面内对称模态振动引起。将导线不平衡合力对各阶正对称模态幅值求导后为零,联立后求解,即可得到各阶正对称模态幅值,使叠加后的正对称模态与导线实际振动更逼近。将导线在平面正对称基本振型参数规一化后,推导出了导线线端动张力的近似计算公式。对某实际工程的近似公式计算结果与气动弹性模型实验数据对比分析的一致结论说明了动张力近似公式计算结果准确,导线振动过程中线内动张力与初始张力数量级相同。因此,可得出这样结论,导线在实际振动过程中,线端张力变化很大,尤其导线产生低频大振幅舞动时,应慎重考虑由此引起的导线首先失效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 耦合力学效应 非线性微分方程 对称模态 气动弹性模型实验 对比分析 动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建筑对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的干扰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黄东梅 朱乐东 丁泉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1-297,共7页
在同济大学TJ 2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分析了距离较远且高度约为环球金融中心一半的周边建筑以及距离较近且高度与环球金融中心相当的金茂大厦对环球金融中心顶部平动和转动平均位移、均方根位移... 在同济大学TJ 2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气动弹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分析了距离较远且高度约为环球金融中心一半的周边建筑以及距离较近且高度与环球金融中心相当的金茂大厦对环球金融中心顶部平动和转动平均位移、均方根位移和绝对最大加速度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当高层密集建筑群(不考虑金茂大厦)集中在上游或上游偏一侧时,会对平均值和均方根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扭转响应,当高层密集建筑群集中在下游时,影响很小;当金茂大厦位于环球金融中心的上游或上游稍偏一侧时,会减小环球金融中心的平动平均位移响应,表现为挡风效应,其尾流会增大环球金融中心的平动均方根位移响应,而当遮挡效应使得平均或脉动压力在形心轴两侧分布不均时会增大转动平均或均方根位移响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当金茂大厦位于环球金融中心下游或下游偏一侧时,会改变环球金融中心的漩涡脱落频率,当漩涡脱落频率和结构第一阶固有频率接近时,会在该频率振动方向产生显著的涡激共振现象.当金茂大厦位于环球金融中心一侧时会产生狭道效应(穿堂风),可能会对水平和扭转的平均和均方根位移响应产生影响,视狭道方位和压力分布状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邻近建筑 风振响应 干扰效应 漩涡脱落 气动弹性模型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co-elast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mpressed asphalt mastic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国伟 杨新华 +1 位作者 白凡 高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4007-4013,共7页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three-stage creep behavior of compressed asphalt mastic, a visco-elast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treated as quadratic polynomial func...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three-stage creep behavior of compressed asphalt mastic, a visco-elast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work. The model parameters are treated as quadratic polynomial functions with respect to stress and temperature. A series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creep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at various stress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se parameter functions, and then 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edictions and experiments at the other loading conditions. It is shown that very small permanent deformation at low stress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s rapidly with elevated stress or temperature and the damage may initiate in the stationary stage but mainly develops in the accelerated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visco-elastoplastic models without damage, the predictions from the proposed model is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s, and can better capture the rate-dependency in creep responses of asphalt mastic especially below its softening point of 4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 mastic visco-elastoplastic damage model compressive cre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