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洲中部地区岩石圈均衡补偿深度和弹性板模型反演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方盛明 冯锐 +4 位作者 谢志诚 孙桂香 田长征 王志理 李长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5-122,共8页
简要叙述了岩石圈均衡补偿深度和弹性板复合补偿的理论与方法;求出了亚洲中部地区岩石圈均衡的最佳补偿深度为75km,通过线性反演得到该区岩石圈弹性板复合补偿模型的基本参数。指出粘滞系数较低的上地幔75km附近存在的低粘滞度的软流层... 简要叙述了岩石圈均衡补偿深度和弹性板复合补偿的理论与方法;求出了亚洲中部地区岩石圈均衡的最佳补偿深度为75km,通过线性反演得到该区岩石圈弹性板复合补偿模型的基本参数。指出粘滞系数较低的上地幔75km附近存在的低粘滞度的软流层,可能是达到该区大范围岩石圈均衡的大体部位,并对亚洲中部地区大陆弹性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补偿深度 弹性板模型 岩石圈块体 亚洲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肋复合墙体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静 姚谦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7-431,共5页
密肋复合墙体是建筑结构新体系密肋壁板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提出用复合材料理论对密肋复合墙体的弹性阶段进行结构分析.以Mori-Tanaka的方法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密肋复合墙体的等效弹性板模型,并利用弹性力学对各向异性等效弹性板的抗... 密肋复合墙体是建筑结构新体系密肋壁板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提出用复合材料理论对密肋复合墙体的弹性阶段进行结构分析.以Mori-Tanaka的方法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密肋复合墙体的等效弹性板模型,并利用弹性力学对各向异性等效弹性板的抗侧刚度进行了推导.该方法考虑了肋梁、肋柱以及砌块的泊松比对弹性常数的影响及板的各向异性对整体弹性抗侧刚度的影响.结合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板模型及其抗侧刚度推导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复合墙体 复合材料 等效弹性板模型 Mori—Tanaka方法 抗侧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板-腔系统声振耦合机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东森 白振国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6,共6页
以敷设多层粘弹性层的复杂弹性板-声腔声振耦合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层介质声阻抗方法及波数扩展,采用模态展开法推导出点激励作用下耦合系统振动和声场形式解,通过数值计算探索了弹性板参数和粘弹性层参数对弹性板振动和腔内声场的影... 以敷设多层粘弹性层的复杂弹性板-声腔声振耦合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层介质声阻抗方法及波数扩展,采用模态展开法推导出点激励作用下耦合系统振动和声场形式解,通过数值计算探索了弹性板参数和粘弹性层参数对弹性板振动和腔内声场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粘弹性层的抑振降噪效果。结果表明:改变弹性板参数对结构振动影响较大;粘弹性层参数对振动和声场影响较显著,其抑振降噪效果主要集中在1000Hz以上中高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粘弹性 弹性-声腔模型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时空特征
4
作者 陈石 王谦身 +5 位作者 祝意青 蒋长胜 王武星 卢红艳 刘端法 郭凤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34,共13页
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南北地震带,在卫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图上对应明显的正负异常梯级带变化特征,沿着异常梯级带分布多条深大断裂,属于构造单元的边界区域.本文利用重力导纳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背景场;通过与Airy模型... 青藏高原东缘地处南北地震带,在卫星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图上对应明显的正负异常梯级带变化特征,沿着异常梯级带分布多条深大断裂,属于构造单元的边界区域.本文利用重力导纳分析方法,计算了该区重力导纳模型均衡异常背景场;通过与Airy模型和弹性板模型的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对比,结合地震活动性分布特点,评价均衡重力异常计算结果和选择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和分析了横跨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南北三条剖面上的均衡异常响应特征;以此均衡重力背景场为参考,进一步解释了1998~2005年流动重力观测得到的重力异常场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导纳模型均衡异常更适用于构造边界等反均衡作用区,可反映壳内介质的横向不均衡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重力导纳 Airy模型 弹性板模型 流动重力测量 均衡重力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抗震试验及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康 岳艺博 +3 位作者 王少杰 刘福胜 周满 孙宏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3-804,共12页
为了研究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抗震性能及承载力计算与分配方法,设计制作足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以试验为基础分别基于等效弹性板模型、刚架斜压杆模型,建立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计算方法,并将... 为了研究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抗震性能及承载力计算与分配方法,设计制作足尺试件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以试验为基础分别基于等效弹性板模型、刚架斜压杆模型,建立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计算方法,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试样的失效可分为共同工作、转化过渡和弱框架工作3个阶段,且均为延性破坏,2个试样的延性系数分别为3.034和4.085;窗下墙先于窗间墙破坏,窗下墙为带窗洞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的第一道抗震防线,窗间墙在承担抗震极限承载力方面起主导作用;窗洞宽度显著影响墙体的耗能、刚度及承载等性能。所建立的求解方法精度较高,建议在抗震设计与分析时考虑窗下墙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 窗间墙 窗下墙 等效弹性板模型 刚架斜压杆模型 抗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填材料的生态复合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炜 李斌 +2 位作者 张巍 张程华 王冬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生态复合墙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住宅结构体系,其内填材料要满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本文在课题组已研发和应用的五种生态复合墙体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经过验证的刚架-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对结构进行弹性阶段的动力反应对比分析... 生态复合墙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住宅结构体系,其内填材料要满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本文在课题组已研发和应用的五种生态复合墙体材料的基础上,采用经过验证的刚架-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对结构进行弹性阶段的动力反应对比分析,并模拟原型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动力特性.利用该模型对某工程实例分析研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种地震波作用下,内填石膏砌块墙体频率最大,其余四种材料频率较为接近,内填草砖时频率最小;当内填草砖时,侧移及层间位移最大,内填陶粒块和发泡块时,侧移及层间位移较为接近,而内填石膏时最小;五种不同内填材料的楼层加速度曲线趋势大体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复合墙结构 内填材料 刚架-复合弹性力学模型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