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理论格林函数模拟新疆阿克陶6.7级地震强地面运动 被引量:2
1
作者 冯蔚 刘杰 +1 位作者 罗佳宏 侯建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0-860,共11页
运用QSGRN/QSCMP理论地震图计算与合成方法,根据震源机制解设定断层几何参数,模拟了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6.7级地震周边区域加速度记录,经场地条件校正绘制了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布图。通过对2个强震台观测波形数据与模拟加速度波形数据在... 运用QSGRN/QSCMP理论地震图计算与合成方法,根据震源机制解设定断层几何参数,模拟了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6.7级地震周边区域加速度记录,经场地条件校正绘制了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布图。通过对2个强震台观测波形数据与模拟加速度波形数据在时间域和频率域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两者振幅数量级相当、频谱特征一致性较强。同时,提取了实际调查点坐标所对应的模拟峰值加速度,并与实际调查点烈度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文中尝试提供1种震后快速产出峰值加速度分布情况的方法,为监测台站稀少、地形复杂、难以快速开展现场地震灾害调查的地区提供地震影响场范围估计,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与应急决策等工作提供辅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陶6.7级地震 理论格林函数 峰值加速度 调查点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模型和格林函数对海潮位移改正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祎 伍吉仓 +2 位作者 王解先 刘妙龙 顾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4期71-76,共6页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 ,海潮位移改正的计算取决于海潮模型和格林函数的选取。因此 ,针对不同的海潮模型和不同的格林函数分别计算了海潮位移改正 ,并且比较和分析了它们对海潮位移改正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海潮模型和不同格林函... 根据海洋负荷潮理论 ,海潮位移改正的计算取决于海潮模型和格林函数的选取。因此 ,针对不同的海潮模型和不同的格林函数分别计算了海潮位移改正 ,并且比较和分析了它们对海潮位移改正所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海潮模型和不同格林函数对海潮改正的计算值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相对来说 ,不同海潮模型所引起的差别较大 ,但是这种差别对GPS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格林函数 海潮位移改正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 海洋负荷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观测近对跖点台站间体波格林函数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世林 金戈 +2 位作者 林佩莹 陈永顺 盖增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8-2038,共11页
本文利用秦岭周边和南美地区的部分台站2012—2014年记录的地震事件垂直分量数据,获取了166个台站对之间的互相关函数,从中观测到了近对跖点台站之间的体波格林函数.在此基础上,我们计算了理论地震图的互相关,其结果与实际数据获得的结... 本文利用秦岭周边和南美地区的部分台站2012—2014年记录的地震事件垂直分量数据,获取了166个台站对之间的互相关函数,从中观测到了近对跖点台站之间的体波格林函数.在此基础上,我们计算了理论地震图的互相关,其结果与实际数据获得的结果很相似,推测格林函数的能量来源应主要是大地震引起的地球自由振荡.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的震源机制对于互相关结果中不同震相的振幅有较大影响,走滑断层引起的地震并不能产生较好的互相关结果.通过对比不同位置台站对的互相关结果,本文认为互相关得到的体波格林函数包含了传播路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体波格林函数 理论地震图 自由振荡 地震矩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矢格林函数的对偶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褚庆昕 梁昌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4-209,共6页
文中给出了均匀有界空间中的并矢格林函数在几种情况下的对偶关系并应用于同轴腔的并矢格林函数。
关键词 电磁理论 并矢格林函数 对偶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噪声预测中非紧致格林函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亚辉 刘秋洪 蔡晋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2期5-10,共6页
采用声模拟理论预测非紧致结构与非定常流动相互作用诱发的气动噪声时,为考虑边界对声场的散射影响,需要应用非紧致格林函数。为此,发展了一种基于边界元思想的非紧致格林函数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外形结构,能直接计算非紧致... 采用声模拟理论预测非紧致结构与非定常流动相互作用诱发的气动噪声时,为考虑边界对声场的散射影响,需要应用非紧致格林函数。为此,发展了一种基于边界元思想的非紧致格林函数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意外形结构,能直接计算非紧致格林函数及其偏导数。以二维圆柱边界为算例,采用理论解析方法推导了非紧致格林函数及其偏导数的正确表达式,并将数值计算方法结果与理论解析方法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气动声学 非紧致格林函数 数值计算 声模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散射理论的零井源距VSP波场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颜红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7-574,470,共9页
为了精确求解零井源距VSP波场记录,基于体积分方程提出了一种预条件最小二乘的数值计算方法。根据声波散射理论,将频率域一维声波方程通过格林函数表达为Lippman-Schwinger积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矩形积分公式将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 为了精确求解零井源距VSP波场记录,基于体积分方程提出了一种预条件最小二乘的数值计算方法。根据声波散射理论,将频率域一维声波方程通过格林函数表达为Lippman-Schwinger积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矩形积分公式将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大型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为后续的精确计算奠定了基础;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方法直接求解全波场,而不是通过迭代方法逐步将散射分量加入到全波场中;通过引入预条件算子,使数值计算过程更稳定;最后,以阶梯状模型和用实际测井数据建立的模型为例,利用提出的方法求解VSP波场,并与常用的有限差分方法结果对比,验证了利用所提方法进行零井源距VSP波场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散射理论 零井源距VSP波场 格林函数 预条件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用格林函数求解重入型谐振腔问题的讨论
7
作者 任列辉 宋文淼 +1 位作者 瞿波 朱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本文讨论了用经典场论和算子理论求解重入型谐振腔的格林函数问题 .首先讨论了经典场论中用Hφ的格林函数进行场匹配的方法 ,推导和讨论了Hφ 的格林函数方程组、边界条件和格林函数的求解方法 .这一方法只能用于回旋对称模式 .为了解... 本文讨论了用经典场论和算子理论求解重入型谐振腔的格林函数问题 .首先讨论了经典场论中用Hφ的格林函数进行场匹配的方法 ,推导和讨论了Hφ 的格林函数方程组、边界条件和格林函数的求解方法 .这一方法只能用于回旋对称模式 .为了解决耦合腔的问题需要高次模的格林函数 ,本文用算子理论求解了高次模的格林函数 .这一格林函数对于零模与经典场论完全一致 .本文也给出了高次模的格林函数、边界匹配方法和本征值的数值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算子理论 格林函数 耦合谐振腔 本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格林函数的精密计算及其在芦山Ms7.0地震中的应用
8
作者 高尚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依据目标地震震中周围地区地壳上地幔实际构造,重建层状地球模型,并据此改造格林函数计算程序,计算适用于目标地震的格林函数,从而提高同震位移计算精度。芦山Ms7.0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地球模型对垂向位移格林函数的影响随着震中距的变化... 依据目标地震震中周围地区地壳上地幔实际构造,重建层状地球模型,并据此改造格林函数计算程序,计算适用于目标地震的格林函数,从而提高同震位移计算精度。芦山Ms7.0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地球模型对垂向位移格林函数的影响随着震中距的变化而变化。4类独立震源中,地球模型对水平面内引张位错的影响最大,其在近区的影响可达到格林函数本身的40%左右。按照川西地区地壳上地幔实际层状构造(简称"芦山模型")改造格林函数计算程序后,近场同震水平位移的计算精度总体上可提高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地球位错理论 位移格林函数 计算程序 芦山Ms7.0地震 同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矩形腔电并矢格林函数的讨论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晓雨 马积福 +1 位作者 宋文森 王频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本文通过对Tat所给出的短形胶的电并矢格林函数形式进行变换,发现这类并矢格林函数形式的空间不对称性,即选择不同的方向作为领示矢量,所得到的并失格林函数形式是不同的,这在物理上显然是不合理的。
关键词 电磁场理论 并矢格林函数 矩形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谱域导抗法推导平面分层介质格林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峰 方大纲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3-88,共6页
本文应用谱域导抗法推导了不同源激励产生的电场、磁场格林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它的基本思路是,找到电流源、磁流源分别对应的等效传输线.应用传输线理论求出电场、磁场所对应的量,通过坐标变换回到原来坐标系中,求得所需的谱域格林函数.... 本文应用谱域导抗法推导了不同源激励产生的电场、磁场格林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它的基本思路是,找到电流源、磁流源分别对应的等效传输线.应用传输线理论求出电场、磁场所对应的量,通过坐标变换回到原来坐标系中,求得所需的谱域格林函数.这样问题变成了确定不同等效传输线上的电流和电压,大大简化了谱域格林函数的推导过程,尤其是对于多层介质的情况.本文最后给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谱域格林函数,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 谱域导抗法 传输线理论 平面分层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线理论点扩散函数的成像域最小二乘偏移 被引量:6
11
作者 岳玉波 秦宁 +4 位作者 杨哲 陈祥忠 徐云贵 曹卫平 唐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4-783,共10页
最小二乘偏移能够消除非规则地震采集、带限子波等因素对偏移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成像分辨率和振幅保真度,但高昂的计算成本严重制约了其实用性和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射线理论格林函数和地震波走时一阶近似,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点扩散函... 最小二乘偏移能够消除非规则地震采集、带限子波等因素对偏移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成像分辨率和振幅保真度,但高昂的计算成本严重制约了其实用性和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射线理论格林函数和地震波走时一阶近似,提出了一种快速的点扩散函数计算方法,不但可以大幅降低点扩散函数的计算成本,还能够适应任意的空间采样以保证点扩散函数的插值精度.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发展了成像域最小二乘偏移方法,能够高效、灵活地实现地下反射率的迭代更新,并最终获得分辨率更高、照明更加均衡的反演成像结果.文中给出的模型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偏移 点扩散函数 射线理论格林函数 走时一阶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byshev多项式在频域无限水深格林函数的高效数值逼近中的应用(英文)
12
作者 单鹏昊 王福花 +1 位作者 吴嘉蒙 朱仁传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25-1433,共9页
文章对频域无限水深无航速格林函数及其导数的高效计算进行了新的研究。该研究针对含有贝塞尔函数的半无穷限柯西主值积分的格林函数的经典表达形式,将整个计算内容分为计算具有简单解析表达形式和缓变剩余函数两部分。为了逼近剩余函数... 文章对频域无限水深无航速格林函数及其导数的高效计算进行了新的研究。该研究针对含有贝塞尔函数的半无穷限柯西主值积分的格林函数的经典表达形式,将整个计算内容分为计算具有简单解析表达形式和缓变剩余函数两部分。为了逼近剩余函数,首先在改进后的三个计算域内得到经济高效的Chebyshev多项式,然后利用Clenshaw法进行该逼近多项式的快速双重求和从而得到格林函数本身。为了达到6D计算精度,其导数的计算也利用了几乎相同的多项式,确切地说是仅需额外增加或减少几项。数值结果表明,文中结果与著名HydroStar的吻合程度很好,而且文中算法与后者的分析效率几乎相同。文中的算法可以提供的数值精度与分析效率完全能够胜任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 CHEBYSHEV多项式 势流理论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弹性理论准静态问题解的一般公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永安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本文利用分解定理[1]求得热弹性理论的准静态问题在无限空间中的Green函数组.从而,借助于文[2]中的互易定理建立了该问题解的一般公式.
关键词 弹性理论 准静态问题 格林函数 无限空间
全文增补中
dπ-pπ共轭对分子电子输运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余梦宵 梁蕾 孙铭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目的]探究Ⅳ主族的C、Si、Ge等原子与不同离域基团形成的dπ-pπ共轭对相应分子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DFT-NEGF)方法探究了含Ⅳ主族元素(C、Si、Ge)的三类分子:四乙基烷烃分子(C_(9)H_(20)... [目的]探究Ⅳ主族的C、Si、Ge等原子与不同离域基团形成的dπ-pπ共轭对相应分子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DFT-NEGF)方法探究了含Ⅳ主族元素(C、Si、Ge)的三类分子:四乙基烷烃分子(C_(9)H_(20)S_(2)、SiC_(8)H_(20)S_(2)、GeC_(8)H_(20)S_(2)),四乙炔基烷烃分子(C_(9)H_(4)S_(2)、SiC_(8)H_(4)S_(2)、GeC_(8)H_(4)S_(2)),四苯基烷烃分子(C_(25)H_(20)S_(2)、SiC_(24)H_(20)S_(2)、GeC_(24)H_(20)S_(2))的电子输运性质.[结果]在四乙基烷烃分子中,中心原子Ge由于具有更为扩展的d轨道与碳氢(C—H)σ键存在dπ-pπ轨道相互作用,四乙炔基烷烃分子中乙炔基与Si的d轨道也存在dπ-pπ共轭,而在四苯基烷烃分子中苯环基团间存在额外的π-π弱相互作用,其均有利于电子离域,增大单分子电导.[结论]该研究一定程度上建立了dπ-pπ共轭作用与分子电子输运性质之间的联系,可为含Ⅳ主族中心原子分子在单分子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Ⅳ主族元素 单分子电导 轨道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风机气动声学分析的一个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秋洪 祁大同 +2 位作者 曹淑珍 张义云 闻苏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316,共4页
通过求解具有延迟时间、包含三维流速影响的非齐次波动方程,得到了离心叶轮气动声学的基本方程.对气动声源的分析表明,在离心风机的气动噪声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偶极子和四极子声源,而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涡是最主要的四极子源.提出了一... 通过求解具有延迟时间、包含三维流速影响的非齐次波动方程,得到了离心叶轮气动声学的基本方程.对气动声源的分析表明,在离心风机的气动噪声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偶极子和四极子声源,而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涡是最主要的四极子源.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的声学模型,即忽略蜗壳进、出口声学软边界的影响,将蜗壳简化为一个封闭的声学硬边界柱壳,并推出了柱壳腔体内的格林函数.利用该函数对离心风机内部由旋转叶轮产生的气动声场进行了时域求解并给出了理论解方程.在计算出离心风机内部的三维非稳定流场之后,利用本文模型和理论解方程就可求出与该流场相对应的气动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风机 气动声学 理论模型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磁场算子理论求波导复合系统的本征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锋 徐诚 +2 位作者 王颖 刘韦 宋文淼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75-981,共7页
该文用并矢格林函数方法通过虚拟边界的电场和磁场的耦合求解波导复合结构的本征值,所采用的并矢格林函数没有奇异项,可以用标量格林函数来表示并进行计算,因此不仅可以计算横电与横磁模的基模和高次模式,还可以计算存在两个孪生模式的... 该文用并矢格林函数方法通过虚拟边界的电场和磁场的耦合求解波导复合结构的本征值,所采用的并矢格林函数没有奇异项,可以用标量格林函数来表示并进行计算,因此不仅可以计算横电与横磁模的基模和高次模式,还可以计算存在两个孪生模式的复合系统。该文同时还对经典场论中常用的一些定理,如面旋度定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矢格林函数 本征值 面旋度定理 电磁场算子理论 波导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的非弹性隧道谱和电子-振动的耦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六明 纪晓波 +1 位作者 朱素华 陆文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81-2384,共4页
研究了分子结的非弹性隧道谱,给出了基于微扰理论近似的非平衡格林函数.深入研究了非弹性隧道谱和电子-振动耦合常数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计算了OPV和OPE分子结的IETS,计算结果与有关的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关键词 分子结 弹性隧道谱 电子-振动耦合 微扰理论 从头计算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吸收非对称介质光腔中光场的量子理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元顺 周淮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3-519,共7页
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对色散吸收介质中的电磁场量子化 ,研究了由色散吸收介质构成的非对称介质光腔中光场的量子理论 ,并分析了非对称性对光腔量子性质、工作性能等的影响 .
关键词 光场 色散吸收介质 非对称系统 介质光腔 量子理论 量子光学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弹性球体地球模型的震后位移与重力变化计算软件 被引量:8
19
作者 付广裕 刘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1-667,共7页
在考虑地球曲率、成层结构、可压缩性与自重的前提下,Tanaka等[1-2]提出一套较为完备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可计算全球任意位置由地震产生的同震与震后形变(含位移、重力变化、大地水准面变化)。Gao等[3]给出了与上述理论相匹配、界面... 在考虑地球曲率、成层结构、可压缩性与自重的前提下,Tanaka等[1-2]提出一套较为完备的粘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可计算全球任意位置由地震产生的同震与震后形变(含位移、重力变化、大地水准面变化)。Gao等[3]给出了与上述理论相匹配、界面友好的计算软件,能计算30个震后时间点对应的震后形变。本研究针对Gao等的软件进行改进,可计算震后任意时间点对应的震后形变。新软件由3个部分组成:1)与32个震后时间点相对应的32套离散格林函数数值框架;2)格林函数插值计算程序,可针对上述32套格林函数数值框架进行插值运算,输出任意震后时间点对应的格林函数数值结果;3)积分计算程序,调用上述格林函数数值结果,计算任意类型地震在地表任意位置产生的同震与震后形变。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只需按要求准备辅助文件,提供发震断层模型和观测站位置信息,以及震中周围地区地幔粘滞性因子,先后运行格林函数插值计算程序和积分计算程序,即可计算出目标地震在地表任意位置产生的同震与震后形变。本文基于粘弹球体位错理论与弹性球体位错理论,分别计算2011年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远场同震位移,2套结果的高度一致性证明了新程序的正确性。最后,介绍需要注意的若干事项,便于使用者掌握该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球体位错理论 震后形变 位错格林函数 地幔粘滞性 2011年日本MW9.0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预混火焰热斑产生和演化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兆普 朱民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0-535,共6页
对于非预混火焰来说,燃烧反应区被扩散掺混作用控制,火焰体现出比较强的分布式特征,在扰动较大的情形下,火焰面会出现被撕裂的特征。这种情况下,热斑的产生和演化问题就成了非预混火焰稳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一个理想二维平板... 对于非预混火焰来说,燃烧反应区被扩散掺混作用控制,火焰体现出比较强的分布式特征,在扰动较大的情形下,火焰面会出现被撕裂的特征。这种情况下,热斑的产生和演化问题就成了非预混火焰稳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一个理想二维平板非预混火焰为研究对象,在伯克-舒曼经典假设的前提下,通过格林函数法理论计算非预混火焰热斑的产生与演化的整个过程。研究发现较小的St数、较大的Pe数以及较快的对流速度有利于热斑向燃烧区下游的传播。这些结果将有助于理解非预混燃烧不稳定性的相关机理以及发展相应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预混火焰 格林函数 热斑的产生和演化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