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颜照坤
王绪本
+5 位作者
李勇
罗威
杨宜海
王兴建
邵崇建
闫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44-2755,共12页
发生在地球浅层的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了龙门山及前陆地区的地表同震垂向位移.根据冲断带-前陆盆地弹性挠曲模型理论,在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对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泊松比、电性结构)的分析,发现龙门山前陆盆地现今岩石圈有...
发生在地球浅层的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了龙门山及前陆地区的地表同震垂向位移.根据冲断带-前陆盆地弹性挠曲模型理论,在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对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泊松比、电性结构)的分析,发现龙门山前陆盆地现今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具有自东向西逐渐减薄的趋势,自川中地区的30~40 km减至龙门山地区的10~20 km.在对晚三叠世以来前陆盆地各阶段盆地结构进行刻画的基础上,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推断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前渊地区(四川盆地西部)岩石圈的T_e值自晚三叠世以来具有逐渐减薄的趋势.这可能与松潘一甘孜地块下方广泛存在的软流圈热物质对四川盆地西部岩石圈下部的长期加热而导致的熔融有关,反映了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球表层盆地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挠盐模型
龙门山前陆盆地
汶川地震同震垂向位移
有效
弹性
厚度
深部动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
4
1
作者
颜照坤
王绪本
李勇
罗威
杨宜海
王兴建
邵崇建
闫亮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44-275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116
41674078
+3 种基金
40839909
41372114
41340005)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研究课题(PLC201604)联合资助
文摘
发生在地球浅层的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了龙门山及前陆地区的地表同震垂向位移.根据冲断带-前陆盆地弹性挠曲模型理论,在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对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泊松比、电性结构)的分析,发现龙门山前陆盆地现今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具有自东向西逐渐减薄的趋势,自川中地区的30~40 km减至龙门山地区的10~20 km.在对晚三叠世以来前陆盆地各阶段盆地结构进行刻画的基础上,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推断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前渊地区(四川盆地西部)岩石圈的T_e值自晚三叠世以来具有逐渐减薄的趋势.这可能与松潘一甘孜地块下方广泛存在的软流圈热物质对四川盆地西部岩石圈下部的长期加热而导致的熔融有关,反映了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球表层盆地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
弹性挠盐模型
龙门山前陆盆地
汶川地震同震垂向位移
有效
弹性
厚度
深部动力学过程
Keywords
Elastic flexure model
Longmenshan foreland basin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Dynamic processes of earth's deep interior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
颜照坤
王绪本
李勇
罗威
杨宜海
王兴建
邵崇建
闫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