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弹性-徐变本构方程
1
作者 齐辉 梁立孚 周健生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15,共6页
在工程设计中通常用Burgers模型描述混凝土,依据徐变理论得到混凝土弹性-徐变本构方程.本文在变应力情况下用Burgers模型直接推导出混凝土弹性徐变本构方程,并证明这两种本构方程是等价的.
关键词 混凝土 弹性-徐变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徐变应变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秦煜 刘来君 +1 位作者 张柳煜 铁明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50-3256,共7页
针对桥梁设计中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难以精确分析的现象,基于预制梁场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现场试验,采用初应变增量有限元法建立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的弹性徐变理论隐式解法数值模型,分析实测水化热应变、温度徐变应变... 针对桥梁设计中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难以精确分析的现象,基于预制梁场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现场试验,采用初应变增量有限元法建立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的弹性徐变理论隐式解法数值模型,分析实测水化热应变、温度徐变应变及温度弹性应变三者之间的差异,研究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受徐变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拆模后箱梁顶板、底板水化热温度应变均为压应变且算术平均值基本一致;混凝土箱梁顶板水化热温度应变变化速率略小于底板水化热温度应变变化速率;徐变对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力应变影响非常大,实际应变仅约为温度弹性应变的一半,因此,早龄期混凝土结构温度弹性应力减半更符合实际情况;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实测数据略大于温度徐变应变计算值,说明本文数值模型可准确有效模拟箱梁水化热温度应变真实状态、有助于桥梁分析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徐变应变 混凝土箱梁 水化热 弹性徐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混凝土龄期及弹塑性徐变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耀英 郑宏 周宜红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7,共6页
针对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上常用的混凝土徐变度是考虑了施加荷载时混凝土龄期的粘弹性模型,在较大的变温荷载作用下计算的温度应力往往过大,与实际不符。将常用的混凝土弹性徐变模型推广为弹塑性徐变模型,建议在弹性徐变模型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上常用的混凝土徐变度是考虑了施加荷载时混凝土龄期的粘弹性模型,在较大的变温荷载作用下计算的温度应力往往过大,与实际不符。将常用的混凝土弹性徐变模型推广为弹塑性徐变模型,建议在弹性徐变模型的基础上串联一个混凝土强度参数及粘滞系数随龄期增长的Bingham元件来考虑混凝土的塑性流变,推导了弹塑性徐变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的隐式和显式算法公式,并研制了相关的程序。工程实例仿真分析表明,作者建议的考虑混凝土龄期的弹塑性徐变模型是可行的,其计算的温度应力较弹性徐变模型的计算值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弹性徐变 弹塑性徐变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等效徐变度研究混凝土温度应力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雍 段亚辉 周海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81-83,共3页
采用等效徐变度将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时间硬化产生的弹性变形分量视为弹性徐变变形的一部分 ,并设置虚实两种时间轴 ,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分析程序Adina或Ansys软件模拟复杂过程 ,计算施工期混凝土的三维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
关键词 等效徐变 混凝土 弹性徐变 温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建造过程的收缩徐变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南薰 陈叶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6,共6页
研究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考虑建造过程的收缩徐变变形的结构分析理论及方法.采用较精确的弹性老化徐变理论的徐变公式,导出简单的超静定混凝土结构力和位移的本构方程,通过直接积分得出近似解析解,并和有限元法结合,建立了高层建筑考虑... 研究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考虑建造过程的收缩徐变变形的结构分析理论及方法.采用较精确的弹性老化徐变理论的徐变公式,导出简单的超静定混凝土结构力和位移的本构方程,通过直接积分得出近似解析解,并和有限元法结合,建立了高层建筑考虑建造过程、收缩和徐变效应的计算模式.同时编制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TBSCE),可节省大量计算机内存和机时.文中给出了30层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建造过程和收缩徐变效应明显,应引起工程界密切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造过程 收缩徐变效应 弹性老化徐变理论 有限元方法 计算模式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裁切的三角形乙烯-四氟乙烯气枕成形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兵 陈务军 +3 位作者 胡建辉 邱振宇 宋浩 蔡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7-383,共7页
基于平面裁切的设计方法,制作了边长为2.5m的正三角形乙烯-四氟乙烯(ETFE)气枕模型,结合自动压力控制、三维摄影测量、激光测量等技术对ETFE气枕进行充气成形试验和测量分析.ETFE气枕经历了0~2kPa的充气加压,压力为2kPa、时间为... 基于平面裁切的设计方法,制作了边长为2.5m的正三角形乙烯-四氟乙烯(ETFE)气枕模型,结合自动压力控制、三维摄影测量、激光测量等技术对ETFE气枕进行充气成形试验和测量分析.ETFE气枕经历了0~2kPa的充气加压,压力为2kPa、时间为24h的黏弹性徐变,放气至0kPa、时间为24h的徐变恢复等一体化流程.得到了各状态下的气枕内压值、上膜面整体形态和下膜面矢高值,并基于膜面形态计算出应力分布.通过与充气加压过程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ETFE薄膜经历弹性变形、黏弹性徐变、徐变恢复等过程时的深刻力学性能与行为.试验结果验证了基于平面裁切的成形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对ETFE气枕结构的推广和应用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四氟乙烯气枕 成形设计方法 平面裁切 充气成形 弹性徐变 徐变恢复 摄影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