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方程
1
作者 王子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7,共3页
本文从拉格朗日方程出发,在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机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基础上导出了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方程。与有限元法建立的方程相比,本方程模型精确、概念简明,求解便捷。
关键词 传递矩阵 连杆机构 弹性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动力学方程组的Delta波 被引量:2
2
作者 雷远明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1-370,共10页
该文研究了半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Delta波的传播。在[7]中Delta波存在的意义下,证明了如果非线性项一致有界且Lipschitz连续,则半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的Delta波存在。
关键词 Delta波 半线性 弹性动力学方程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余法奇性传播
3
作者 雷远明 刘自山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43-1749,共7页
该文在余法分布理论框架下研究半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原点初值奇性的传播. 建立了适当的余法分布空间,利用方程组解的Stokes-Helmholtz分解方法, 讨论了余法分布空间中函数的分解性质; 如果初值函数在原点有适当余法奇性且L∞有界, 通... 该文在余法分布理论框架下研究半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组原点初值奇性的传播. 建立了适当的余法分布空间,利用方程组解的Stokes-Helmholtz分解方法, 讨论了余法分布空间中函数的分解性质; 如果初值函数在原点有适当余法奇性且L∞有界, 通过构造解序列的方法证明初值问题存在仅在方程组特征面上有余法奇性,且正则性更高的唯一L∞有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线性弹性动力学方程 奇性传播 余法分布空间 函数分解 模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芯片粘片机并联焊头机构的弹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彭卫东 陈新 +2 位作者 李克天 郑德涛 敖银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18-1421,共4页
将IC芯片粘片机并联焊头机构的各高速运动杆件看作弹性杆件,用运动弹性动力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并使用Newmark积分法求解出了方程在整个工作空间的弹性位移曲线。根据这些曲线,说明在计算焊头的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时... 将IC芯片粘片机并联焊头机构的各高速运动杆件看作弹性杆件,用运动弹性动力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并使用Newmark积分法求解出了方程在整个工作空间的弹性位移曲线。根据这些曲线,说明在计算焊头的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时,必须考虑焊头的弹性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焊头机构 运动弹性动力分析 弹性动力学方程 弹性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串联机械臂的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爱国 王其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1-605,659,共6页
针对柔性串联机械臂传统控制方式的轨迹跟踪精度存在误差较大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柔性串联机械臂弹性动力学方程和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的控制方法。采用运动弹性动力学(kineto-elastic-dynamics,KED)法... 针对柔性串联机械臂传统控制方式的轨迹跟踪精度存在误差较大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柔性串联机械臂弹性动力学方程和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的控制方法。采用运动弹性动力学(kineto-elastic-dynamics,KED)法,结合系统的约束方程,建立了机械臂的弹性动力学方程,为系统提供控制对象模型;将模糊自适应算法与SMC控制器相结合,设计出一种新型SMC控制器,并运用Lyapunov函数验证该新型SMC控制器的稳定性;基于S-Function函数,建立机械臂的Matlab/Simulink仿真框图,对机械臂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SMC控制器具有轨迹跟踪精度高和稳态误差小的特点,验证了新型SMC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串联机械臂 弹性动力学方程 模糊自适应 滑模控制(SMC)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各向异性厚壁圆筒扭转冲击的一种解法
6
作者 王熙 肖道国 王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0,34,共6页
本文利用特征函数的方法 ,得到了满足混合边界条件下正交各向异性厚壁圆筒在扭转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剪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在实例计算中 ,求解了正交各向异性厚壁圆筒在不同的扭转载荷作用下 。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扭转冲击 厚壁圆筒 动态剪应力 扭转载荷 弹性动力学方程 特征函数 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onal dis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isotropic rock masses around a deep spherical tunnel
7
作者 谷新保 毕靖 许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4074-4082,共9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zonal dis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isotropic rock masses around a deep spherical tunnel, a new mechanical model subjected to dynamic unloading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condition is proposed. 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zonal dis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isotropic rock masses around a deep spherical tunnel, a new mechanical model subjected to dynamic unloading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condition is proposed. The total elastic stress-field distributions is determined using the elastodynamic equation. The effects of unloading rate and dynamic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isotropic deep rock masses on the zonal disintegration phenomen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around a deep spherical tunnel as well as the total elastic stress field distributions are considered. The number and size of fractured and non-fractured zones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Hoek-Brown criterion. Numerical computation is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from numerical results that the number of fractured zone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disturbance coefficient, in-situ stress, unloading time and unloading rate, and i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arameter 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 the strength parameter and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intact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nal disintegration mechanism isotropic rock mass spherical tunnel dynamic un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