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位移条件下水平受荷单桩的简明弹塑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涛 林聪煜 +2 位作者 柳志鹏 黄明 陈文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102,共8页
软土地层中当桩顶水平荷载较大时,采用传统m法计算容易低估桩身弯矩与挠曲变形,有必要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关计算方法。将地基土体简化为理想弹塑性体,假定桩身某一深度处存在土体的弹塑性变形临界点,临界点以上的土体进入塑性变形状态,而... 软土地层中当桩顶水平荷载较大时,采用传统m法计算容易低估桩身弯矩与挠曲变形,有必要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关计算方法。将地基土体简化为理想弹塑性体,假定桩身某一深度处存在土体的弹塑性变形临界点,临界点以上的土体进入塑性变形状态,而临界点以下的土体仍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分段建立桩身挠曲微分控制方程,得到水平受荷单桩简明弹塑性计算方法。现场单桩实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简明弹塑性计算方法得到的桩身最大弯矩较传统m法计算精度提高38.1%;桩身最大水平位移计算精度提高22.3%;桩顶边界条件对桩身水平位移与弯矩沿桩身的分布规律影响显著;桩身最大弯矩和水平位移对土体的极限抗力系数及其形状参数较敏感,设计中宜按下限值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水平受荷桩 大位移 简明弹塑性计算方法 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栋温室框架结构的弹塑性计算 被引量:17
2
作者 沈正炳 黄文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应用力学知识和工民建规范 ,建立了多联栋温室受风雪载时半结构计算模型 ,并进行了荷载组合。利用有限元法和建筑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对该温室进行了弹塑性计算 ,求出了温室结构的一阶二阶弹塑性应力、框架柱稳定系数和整体稳定系数。由... 应用力学知识和工民建规范 ,建立了多联栋温室受风雪载时半结构计算模型 ,并进行了荷载组合。利用有限元法和建筑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对该温室进行了弹塑性计算 ,求出了温室结构的一阶二阶弹塑性应力、框架柱稳定系数和整体稳定系数。由计算出的框架的最不利位置进行了相应的结构改进。验算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温室结构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计算模型 弹塑性计算 结构改进 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垫隔震支座的一种弹塑性计算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伟刚 盛宏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6,共4页
为有效地防止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和部件引起的破坏运动,文章采用Ansys8.1程序中已有的单元,建立了橡胶隔震支座的弹塑性计算模型。通过典型结构实例分析,初步证明了文章建议的方法简便有效,较合理地模拟了模型,能够满足工程验算要求,为... 为有效地防止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和部件引起的破坏运动,文章采用Ansys8.1程序中已有的单元,建立了橡胶隔震支座的弹塑性计算模型。通过典型结构实例分析,初步证明了文章建议的方法简便有效,较合理地模拟了模型,能够满足工程验算要求,为隔震结构工程计算提供了合理方法和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隔震支座 弹塑性计算模型 Ansys8.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炸弹爆炸下装配式防爆墙弹塑性动力计算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伍俊 刘晶波 杜义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394-400,共7页
根据汽车炸弹恐怖爆炸的特点,计算了汽车炸弹近地爆炸空气冲击波参数,提出了防爆墙结构等效静载的弹塑性动力计算方法。按该方法设计了一种钢板混凝土装配式防爆墙组合结构,并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按该方法设计的... 根据汽车炸弹恐怖爆炸的特点,计算了汽车炸弹近地爆炸空气冲击波参数,提出了防爆墙结构等效静载的弹塑性动力计算方法。按该方法设计了一种钢板混凝土装配式防爆墙组合结构,并与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按该方法设计的防爆墙结构,其设计荷载只有其峰值压力的五分之一,能很好地发挥防爆墙结构塑性变形的特点,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炸弹 防爆墙 等效静载 弹塑性计算 装配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类桁架材料结构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岭 阎军 程耿东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2,共9页
类桁架材料所构成结构的弹塑性行为的精确建模分析保证非常耗时,为了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此类问题的求解效率,利用类桁架材料基本构件长细比较大的特点,将材料单胞简化为桁架模型.考虑到微单胞空间分布的周期性,基于数值均匀化理论... 类桁架材料所构成结构的弹塑性行为的精确建模分析保证非常耗时,为了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此类问题的求解效率,利用类桁架材料基本构件长细比较大的特点,将材料单胞简化为桁架模型.考虑到微单胞空间分布的周期性,基于数值均匀化理论提出了类桁架材料结构的宏微观两级弹塑性求解格式.原问题转化为宏观上一个非线性弹性连续体计算问题和微观上多个小规模桁架系统的弹塑性计算问题.两个数值算例分别考虑了简单加载,非单调加载,规则宏观结构和具有非完整单胞的较复杂宏观结构等问题.与实际结构计算结果在精度和时间等方面的比较验证了求解格式的有效性.最后还探讨了算法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桁架材料 弹塑性计算 多尺度分析 数值均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混凝土框架裂缝控制计算关键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焦彬如 杨军 +1 位作者 郭昌生 李水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36-2040,共5页
为了有效实现超长混凝土框架裂缝控制,研究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季节温差变形和自身收缩变形下弹塑性简便快捷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研究表明,计算中必须充分利用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弹塑性性质;使在综合计算温差(包括季节温差和混凝土总收... 为了有效实现超长混凝土框架裂缝控制,研究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季节温差变形和自身收缩变形下弹塑性简便快捷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研究表明,计算中必须充分利用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弹塑性性质;使在综合计算温差(包括季节温差和混凝土总收缩变形转化得到的当量计算温差之和)作用下产生的弹塑性附加作用力计算尽可能地简便快捷,并严格控制综合计算温差的总量;需要充分考虑季节温差应予遵循的3种影响因素和降低混凝土收缩值的3项技术措施的合理应用,使综合计算温差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混凝土框架 附加作用力 弹塑性计算 综合计算温差 截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某商务广场4#楼结构超限设计
7
作者 胡波 王培俊 孙飞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0,共7页
上海某商务广场4#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组合平面(细腰形),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对结构进行了基于SATWE的小震弹性整体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补充基于PMSAP的小震弹性整体分析、中震下楼板应力分析和基于EPDA&PUSH的静力弹塑... 上海某商务广场4#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组合平面(细腰形),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对结构进行了基于SATWE的小震弹性整体分析和弹性时程分析;补充基于PMSAP的小震弹性整体分析、中震下楼板应力分析和基于EPDA&PUSH的静力弹塑性计算(Push-Over)。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满足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同时,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关键构件作了针对性的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结构 楼板应力分析 静力弹塑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壳单元的RC核心筒结构有限元分析和工程应用 被引量:83
8
作者 林旭川 陆新征 +3 位作者 缪志伟 叶列平 郁银泉 申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4,共6页
钢筋混凝土(RC)核心筒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抗侧力结构,其空间受力行为明显,截面形状多样,故准确模拟其非线性受力全过程是结构抗震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分层壳单元根据复合材料原理将壳分成多层,可考虑面内弯曲-面内剪切-面外弯曲之间的... 钢筋混凝土(RC)核心筒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抗侧力结构,其空间受力行为明显,截面形状多样,故准确模拟其非线性受力全过程是结构抗震分析的一个重要课题。分层壳单元根据复合材料原理将壳分成多层,可考虑面内弯曲-面内剪切-面外弯曲之间的耦合作用,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壳体结构的空间力学性能。基于分层壳单元,对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拟静力试验进行了全过程模拟。通过对墙体、连梁等关键部位合理建模,较好地反映了核心筒的空间受力行为,以及筒体开裂、筒体钢筋屈服、连梁屈服和剪切破坏等复杂非线性行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运用该核心筒模型,对某实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表明了模型的实用性。基于分层壳的核心筒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核心筒的各项力学性能,在筒体结构大震弹塑性分析方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筒 有限元 分层壳 弹塑性计算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带斜柱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宝新 贾鑫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3-719,共7页
文章以某带斜柱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通过对该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计算,分析了结构整体和斜柱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及斜柱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能够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 文章以某带斜柱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通过对该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计算,分析了结构整体和斜柱的受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及斜柱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变形能力,能够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通过抗震性能分析找出抗震薄弱构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构造加强措施以指导结构设计,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 斜柱 罕遇地震 弹塑性计算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口件局部应力-应变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莉 赵兵 程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为了分析缺口件局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因素,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多轴循环载荷下的中心圆孔缺口试件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讨论了应力幅、平均应力以及多轴性对缺口部位局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应力幅和多轴载荷影响迟滞回... 为了分析缺口件局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因素,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多轴循环载荷下的中心圆孔缺口试件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讨论了应力幅、平均应力以及多轴性对缺口部位局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应力幅和多轴载荷影响迟滞回线的形状,表征着材料的损伤,是疲劳分析中的重要因素;平均应力不影响迟滞回线的面积,对损伤没有影响,它主要影响迟滞回线中心的位置,在疲劳分析中须引入平均应力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口件 多轴循环载荷 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应变法的焊接微区低周疲劳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甄真 张建勋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5,31,I0003,共8页
针对忽略焊接力学不均匀性的名义应变法评价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焊接接头力学不均匀性、基于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的局部应变法,对焊接接头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准确评价.通过耐热钢电弧焊接头光滑试样和焊缝光滑... 针对忽略焊接力学不均匀性的名义应变法评价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焊接接头力学不均匀性、基于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的局部应变法,对焊接接头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准确评价.通过耐热钢电弧焊接头光滑试样和焊缝光滑试样的低周疲劳试验,以及焊接接头光滑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采用名义应变法和局部应变法分别对耐热钢电弧焊接头光滑试样进行低周疲劳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耐热钢电弧焊接头在低周疲劳载荷下断裂于焊缝区域.采用名义应变法评价该焊接接头时,结果偏保守.由于局部应变法考虑了焊接接头的力学不均匀性,基于断裂微区的局部应变进行疲劳性能评价,发现采用局部应变法得到的焊接接头应变—寿命曲线与断裂微区焊缝的应变—寿命曲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应变法 焊接力学不均匀性 低周疲劳性能 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耦合下燃气轮机涡轮盘的寿命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金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88,共4页
为了实现在离心载荷和温度梯度影响下燃气轮机涡轮盘的寿命预估,首先建立了该燃气轮机涡轮盘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热弹塑性应力计算,进而找出该涡轮盘疲劳断裂的危险部位,并利用S-N曲线法对该部位进行疲劳寿命计算。该研究可以为燃... 为了实现在离心载荷和温度梯度影响下燃气轮机涡轮盘的寿命预估,首先建立了该燃气轮机涡轮盘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热弹塑性应力计算,进而找出该涡轮盘疲劳断裂的危险部位,并利用S-N曲线法对该部位进行疲劳寿命计算。该研究可以为燃气轮机后续的使用和维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对同类型涡轮盘的寿命预估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弹塑性应力计算 S-N曲线 寿命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astoplastic solutions for single piles under combined vertical and lateral loads 被引量:17
13
作者 ZHANG Lei GONG Xiao-nan +1 位作者 YANG Zhong-xuan YU Jian-l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216-222,共7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single piles under the combined vertical and lateral loads, the solutions we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subgrade reaction method, in which the ultim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single piles under the combined vertical and lateral loads, the solutions we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subgrade reaction method, in which the ultimate soil resistance was considered and the coefficient of subgrade reaction was assumed to be a constant. The corresponding computational program was developed using FORTRAN languag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btained solutions and the model test results was made to show the validity of the obtained solution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maximum lateral displacement and bending moment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loads and the pile length above ground, while decrease as the pile stiffness, the coefficient of subgrade reaction and the yielding displacement of soil increase.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pile head condition controls the pile responses and the vertical load may cause the instability problem to the pile. In general,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pile responses independent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pile def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soil interaction combined vertical and lateral loads ultimate resistance subgrade reaction method bendingmo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