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发匹配验证试验系统来流快速启动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前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2,106,共4页
为考核导弹与冲压发动机匹配性而建立的弹发匹配验证试验系统,采用了暂冲式气源和渐近式启动的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作为加热器,常规方式下启动较慢。为使来流能够在当量时间(即累积消耗空气流量除以最大工况流量,以下同)10 s内启动成功,... 为考核导弹与冲压发动机匹配性而建立的弹发匹配验证试验系统,采用了暂冲式气源和渐近式启动的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作为加热器,常规方式下启动较慢。为使来流能够在当量时间(即累积消耗空气流量除以最大工况流量,以下同)10 s内启动成功,对影响来流快速启动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并逐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试验证明,采取的措施有效,来流可以实现快速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发匹配验证试验系统 来流 快速启动 WP7 加热器 冲压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无人机桨发匹配设计及效率提升
2
作者 钟文义 梁世哲 +2 位作者 张斌 唐鹏 刘可娜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5-732,共8页
电推进系统的桨发匹配设计是高空无人机实现长航时飞行的关键环节。根据高空无人机全剖面的动力需求,分别采用功率损失法和单点法开展了电推进系统电动机与螺旋桨的总体参数匹配设计,并通过地面静态试验对电推进系统的拉力、功率特性进... 电推进系统的桨发匹配设计是高空无人机实现长航时飞行的关键环节。根据高空无人机全剖面的动力需求,分别采用功率损失法和单点法开展了电推进系统电动机与螺旋桨的总体参数匹配设计,并通过地面静态试验对电推进系统的拉力、功率特性进行了测试。同时,在确定电动机选型的基础上,基于BP (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代理模型,以开展电推进系统桨发匹配设计及效率提升工作。试验结果表明,电推进系统的实测拉力与计算拉力相吻合,说明所采用的电动机、螺旋桨总体参数匹配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以仰角为5°的爬升剖面为例,经代理模型优化匹配后得到的新螺旋桨的效率约提升了0.1,节能效果显著。相关代理模型可为无人机电推进系统方案设计及后期工程使用阶段的桨发匹配优化设计、动力特性及经济性提升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无人机 电推进系统 匹配 代理模型 效率提升 地面静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柴油机喷油系统结构参数优化和试验研究
3
作者 于子冬 刘胜吉 王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对微型柴油机喷油系统与柴油机的匹配进行理论分析,指出了国内微型柴油机与喷油系统参数匹配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结构参数优化方案,并部分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少喷油嘴流通面积可以使喷油过程稳定,喷油压力提高,喷油持续期延长,... 对微型柴油机喷油系统与柴油机的匹配进行理论分析,指出了国内微型柴油机与喷油系统参数匹配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结构参数优化方案,并部分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少喷油嘴流通面积可以使喷油过程稳定,喷油压力提高,喷油持续期延长,整机经济性得到改善,排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系统 柴油机 结构参数优化 试验研究 微型 不合理性 参数匹配 优化方案 试验验证 喷油过程 流通面积 喷油压力 喷油嘴 持续期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程式电动车动力系统选型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博超 谢金法 +1 位作者 张正奇 校玲玲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1,共7页
以工程项目中某款增程式电动车为研究对象,根据整车基本参数和提出的性能指标,对此增程式电动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参数匹配和选型,并在试验场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车能够满足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和续驶里程的设计要求,... 以工程项目中某款增程式电动车为研究对象,根据整车基本参数和提出的性能指标,对此增程式电动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参数匹配和选型,并在试验场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车能够满足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和续驶里程的设计要求,验证了该动力匹配的合理性。同时在增程器工作点设置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分别设置定工作点策略、2~5个工作点策略和连续工作点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个工作点策略较为合理,而传统的定工作点策略和连续工作点策略都有其局限性,试验结果为增程式电动车的后续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车 动力系统 匹配 工作点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主减液弹隔振系统隔振效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双满 林长亮 +2 位作者 袁胜弢 朱跃法 张体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93-298,共6页
为了综合评估直升机主减液弹隔振系统的隔振效率,建立液弹隔振系统与机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频响分析得到了液弹隔振系统的隔振效率;采用悬吊法进行了主减液弹隔振系统装机地面振动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液弹隔振系统在航向、... 为了综合评估直升机主减液弹隔振系统的隔振效率,建立液弹隔振系统与机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频响分析得到了液弹隔振系统的隔振效率;采用悬吊法进行了主减液弹隔振系统装机地面振动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液弹隔振系统在航向、侧向和垂向综合隔振效率在70%以上。研究结论对液弹隔振系统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隔振系统 隔振效率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