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困境与期待:基于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转型研究述评与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慧明 刘倩 左晓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4期114-120,共7页
党和政府在"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深刻影响并约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使之更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长远战略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隔... 党和政府在"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深刻影响并约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使之更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长远战略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隔阂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生产,重技术,轻消费"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转变消费模式上尽快取得突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破解的难题。本文在系统回顾、评述国内外十五年来对可持续消费概念的争论、可持续消费驱动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战略推进面临的困境与原因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对我国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亟待突破的五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消费模式 可持续消费 弱可持续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发展评估的三个阶段和基于“地球边界”的新指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帅 诸大建 +2 位作者 陈海云 杜鹃 许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3-153,共11页
人类发展评估是公共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把人类发展评估研究识别为三个阶段,指出需要在第三阶段背景下开展深化研究。第一阶段对GDP用作人类发展衡量指标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提出用人类发展指数(HDI)进行替... 人类发展评估是公共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把人类发展评估研究识别为三个阶段,指出需要在第三阶段背景下开展深化研究。第一阶段对GDP用作人类发展衡量指标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提出用人类发展指数(HDI)进行替代。第二阶段以“弱可持续”为依据,假设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可以互相替代,将生态环境影响的“绝对值”融入人类发展评估。第三阶段以“强可持续”和“地球边界”为依据,强调自然资本的绝对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将生态环境影响越过生态承载能力和“地球边界”的“相对值”融入人类发展评估。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基于第三阶段“地球边界”概念的人类发展评估新指数(Planetary Boundaries⁃adjusted HDI,PB⁃HDI)。PB⁃HDI本着简单、透明和易于解读的原则,强调在“地球边界”以内实现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有效指引。文章计算162个国家在最近年份的PB⁃HDI值和排名,得到的结果与传统的HDI结果有很大的不同,证明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因为越过“地球边界”的生态环境影响而打折扣,而较小的生态环境影响不能弥补和补偿较差的经济社会表现。以PB⁃HDI为指引,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影响的绝对脱钩,争取在“地球边界”以内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发展评估 弱可持续 可持续 地球边界 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