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组织K-means的城市道路VRU事故场景复杂度评价
1
作者 程瑞 卢春成 +3 位作者 袁泉 崔涛 To.Jeremy 王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5,共10页
为了满足智能汽车避撞系统验证中高风险测试环境的需要,同时丰富面向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的自动驾驶场景评价内容和方法,该文通过对广西桂林市2016—2020年交通事故案例收集整理,筛选得到1429例汽车与VRU碰撞事故数据;依据事故调查经验... 为了满足智能汽车避撞系统验证中高风险测试环境的需要,同时丰富面向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的自动驾驶场景评价内容和方法,该文通过对广西桂林市2016—2020年交通事故案例收集整理,筛选得到1429例汽车与VRU碰撞事故数据;依据事故调查经验选取了13种风险因素,基于自组织K-means聚类分析构建了10类适用于中国城市交通状况的汽车与VRU碰撞的典型场景;利用信息熵理论建立了VRU典型场景复杂度评价模型,通过联合logistic模型与反向神经(BP)网络确定变量状态及各维度权重,计算得到各类场景复杂度;运用Guass混合模型对复杂度进行聚类,最终获得4个场景复杂度等级。结果表明:在限速30km/h的道路上,夜间直行汽车与横穿马路的电动自行车在非人行横道区域发生侧面碰撞的场景复杂度最高。该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智能汽车安全性测试提供具备中国城市道路特征的实验场景,同时为车外VRU避撞方案和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道路使用者(vru) 智能汽车 典型场景 自组织K-means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局部特征金字塔的弱势道路使用者检测
2
作者 高广鹏 赵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57,249,共8页
针对现实环境中弱势道路使用者(Vulnerable Road Users,VRU)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并行局部特征金字塔检测模型。该模型以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为基础,针对SSD中默认框过大不能涵盖小尺度VRU的问题,重新设计默认框来匹... 针对现实环境中弱势道路使用者(Vulnerable Road Users,VRU)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并行局部特征金字塔检测模型。该模型以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为基础,针对SSD中默认框过大不能涵盖小尺度VRU的问题,重新设计默认框来匹配更多尺度的VRU;使用两阶段回归策略解决正负样本数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并行的局部特征金字塔结构将高层的语义特征融合到底层特征中来增强模型对VRU的检测能力。相比SSD网络,提出方法的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提升了7%,且检测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由此验证了该模型对VRU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金字塔 弱势道路使用者 目标检测 默认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工况下面向VRU安全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
3
作者 洪亮 陈志豪 李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3,共10页
为探明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由弯道外侧或内侧出发,以匀加速、匀减速、匀速运动状态横穿马路时,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的保护功效。首先,建立汽车与VRU的空间位置关系模型、安全评估模型及主动转向安全距离模型,提出一种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然后... 为探明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由弯道外侧或内侧出发,以匀加速、匀减速、匀速运动状态横穿马路时,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的保护功效。首先,建立汽车与VRU的空间位置关系模型、安全评估模型及主动转向安全距离模型,提出一种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然后,利用五次多项式换道法、Frenet坐标转换方法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横向避撞控制器;最后,以电动自行车骑车人作为避撞对象,基于目标车道状态、电动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构建18种混杂工况,验证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的避撞效果。结果表明:混杂工况下,主动转向控制策略均能避免本车与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同时,能够确保本车换道过程中,目标车道中的前车与后车以及本车正常行驶,且本车的乘坐舒适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道路使用者(vru) 弯道 运动状态 主动转向 混杂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障碍条件下行人碰撞事故场景自动紧急制动触发策略分析
4
作者 蔡鸿瑜 韩勇 +1 位作者 何勇 孟昕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避免在视觉障碍紧急工况下车辆碰撞行人事故的发生,针对存在视觉障碍的典型车辆-行人自动紧急制动(AEB)测试场景,提出了3种具有不同碰撞时间(TTC)和制动减速度的AEB触发策略(保守型、法规型、激进型),在2起典型视觉障碍事故场景条件... 为了避免在视觉障碍紧急工况下车辆碰撞行人事故的发生,针对存在视觉障碍的典型车辆-行人自动紧急制动(AEB)测试场景,提出了3种具有不同碰撞时间(TTC)和制动减速度的AEB触发策略(保守型、法规型、激进型),在2起典型视觉障碍事故场景条件下,基于PreScan、MATLAB/Simulink、CarSim等仿真平台建立事故场景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并搭建AEB策略模型,对比分析3种AEB触发策略的制动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搭建的AEB模型均能在典型行人碰撞场景中实现避撞,其中法规型制动策略规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道路使用者 视觉障碍 典型场景 自动紧急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Us深度事故重建的AEB效能对头部损伤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勇 李永强 +4 位作者 许永虹 王丙雨 高秀晶 黄红武 聂冰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0-498,共9页
为保护道路弱势使用群体(VRUs,含行人和二轮车骑车人)的、主被动一体化的、汽车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该文利用高精度事故再现和事故碰撞前场景重建方法,分析了VRU事故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传感器探测角(FOV)及制动减速... 为保护道路弱势使用群体(VRUs,含行人和二轮车骑车人)的、主被动一体化的、汽车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该文利用高精度事故再现和事故碰撞前场景重建方法,分析了VRU事故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传感器探测角(FOV)及制动减速度等参数的防护效能及VRUs头部损伤风险。结果表明:FOV为30°时事故规避率为45%;当FOV增加到40°、50°和90°时,较FOV为30°事故规避率又分别增加了5%、10%和20%;在FOV为90°,减速度为0.8 g时,即碰时间(TTC)为1 s工况下,车辆平均碰撞速度降低最为明显,高达84%;AEB介入能降低VRUs与车辆前部撞击造成的损伤,但在头部落地损伤存在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弱势使用者(vrus)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头部损伤 事故重建 多体分析 传感器探测角(FO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保护气囊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帅帅 吕晓江 +3 位作者 张晓天 张海洋 洪丹 周大永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8-614,620,共8页
在近几年我国实际交通事故中,超过70%的事故涉及弱势道路使用者,汽车对他们的保护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中基于一款A级轿车,对能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头部、并与弹起式发动机罩相配合的保护气囊(简称行人气囊)进行了设计和验证。首先,设计行... 在近几年我国实际交通事故中,超过70%的事故涉及弱势道路使用者,汽车对他们的保护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中基于一款A级轿车,对能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头部、并与弹起式发动机罩相配合的保护气囊(简称行人气囊)进行了设计和验证。首先,设计行人气囊的包型和布置,基于弹起式发动机罩仿真行人气囊头型冲击、联动展开等工况;其次,利用试验和理论推导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修正行人气囊和弹起式发动机罩的关键参数;最后,基于C-NCAP头型冲击试验,探究该行人气囊的保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车开发的行人气囊对头部的保护效果良好,伤害降低60%以上,得分率高达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保护气囊 弹起式发动机罩 头型冲击试验 弱势道路使用者 HIC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牵引轨道的两轮车与机动车联动碰撞测试
7
作者 李月明 周大永 商恩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70-475,共6页
为降低两轮车与汽车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提出一套基于单牵引轨道实现两轮车与机动车联动碰撞的测试方案。在该方案中,以自行设计的、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简易驱动机构,来实现两轮车不同角度、不同速度的运行模式;在牵引系统拖动机动车行... 为降低两轮车与汽车发生碰撞造成的伤害,提出一套基于单牵引轨道实现两轮车与机动车联动碰撞的测试方案。在该方案中,以自行设计的、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简易驱动机构,来实现两轮车不同角度、不同速度的运行模式;在牵引系统拖动机动车行进过程中,通过碾压特定位置的带状开关,来控制两轮车驱动机构的启动时机,实现特定运行状态下的两轮车与机动车在设定位置发生碰撞。该方案可模拟两轮车与机动车前、后、侧围等任意位置的碰撞形式,且撞击精度小于±25 mm。因而,实现了在单牵引轨道上两轮车与机动车联动碰撞的高精度试验能力。这为道路弱势群体(VRU)保护技术研究提供一种基础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车 机动车 联动碰撞 道路弱势群体(vru)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