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考虑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的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
1
作者
郭万金
李儒
+3 位作者
王利斌
郝钦磊
曹雏清
赵立军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4-985,共12页
为解决含有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的3T2R型高灵巧性机器人的刚度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分析机器人紧凑性和经济性复合式构型设计的结构特点及作业姿态调整高灵巧性的运动特点,构建机器人雅可比矩阵,并建立...
为解决含有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的3T2R型高灵巧性机器人的刚度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分析机器人紧凑性和经济性复合式构型设计的结构特点及作业姿态调整高灵巧性的运动特点,构建机器人雅可比矩阵,并建立机器人末端变形模型,分析机器人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对机器人末端变形的影响;考虑机器人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的共同作用影响及机器人弱刚性大变形的结构特征,进行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并对移动关节3进行变刚度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常规刚度辨识方法辨识出的机器人关节3、关节4和关节5的刚度分别增大了146.59%、30.18%和36.07%;在所选6组机器人位姿处末端综合变形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的误差率为4%~6%,验证了所提刚度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辨识
弱刚性关节传动链
柔性杆
机器人末端变形
高灵巧性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考虑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的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
1
作者
郭万金
李儒
王利斌
郝钦磊
曹雏清
赵立军
机构
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三角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4-98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500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5JC-QYXQ-027)
+3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001022532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4M760002)
安徽省博士后科研项目(2023B675,2022B627)
芜湖市重点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2023yf044)。
文摘
为解决含有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的3T2R型高灵巧性机器人的刚度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分析机器人紧凑性和经济性复合式构型设计的结构特点及作业姿态调整高灵巧性的运动特点,构建机器人雅可比矩阵,并建立机器人末端变形模型,分析机器人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对机器人末端变形的影响;考虑机器人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的共同作用影响及机器人弱刚性大变形的结构特征,进行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并对移动关节3进行变刚度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常规刚度辨识方法辨识出的机器人关节3、关节4和关节5的刚度分别增大了146.59%、30.18%和36.07%;在所选6组机器人位姿处末端综合变形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的误差率为4%~6%,验证了所提刚度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刚度辨识
弱刚性关节传动链
柔性杆
机器人末端变形
高灵巧性机器人
Keywords
stiffness identification
weakly rigid joint transmission chain
flexible rod
robot end deformation
highly dexterous robot
分类号
TP242.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考虑弱刚性关节传动链结构和柔性杆结构的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
郭万金
李儒
王利斌
郝钦磊
曹雏清
赵立军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