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环境下弱信号红外探测系统灵敏度需求及实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立民 刘雨晨 +4 位作者 杨坤 龙亮 张绪国 康键 袁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7-453,共7页
针对真实环境条件下远距离对红外弱信号目标的成像探测任务,首先需结合中波及长波红外所选探测谱段分析各类复杂气象条件下大气传输对信号的衰减效应,提出红外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有效实现对弱信号目标远距离成像探测的灵敏度需求为系统噪... 针对真实环境条件下远距离对红外弱信号目标的成像探测任务,首先需结合中波及长波红外所选探测谱段分析各类复杂气象条件下大气传输对信号的衰减效应,提出红外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有效实现对弱信号目标远距离成像探测的灵敏度需求为系统噪声等效温差(NETD)达到5 mK;然后分析中波及长波红外系统NETD实现5 mK的技术难度,最后选用像素级数字化积分体制实现了甚高灵敏度的中波及长波红外系统并进行了NETD测试和成像探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高灵敏度 弱信号探测 像素级数字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信号的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俊婉 庞博 徐硕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95-1411,共17页
基于专利的弱信号探测模型与技术颠覆性潜力测度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利用专利信息进行领域弱信号探测,利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从领域专... 基于专利的弱信号探测模型与技术颠覆性潜力测度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为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和思路。利用专利信息进行领域弱信号探测,利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从领域专利内容中抽取主题,基于弱函数对主题进行过滤得到包含弱信号的主题集合,进一步通过预兆函数对弱信号主题包含的术语进行过滤,得到该研究领域弱信号术语集合及其对应的专利集合。基于技术颠覆性潜力测度指标体系,对包含弱信号术语的专利进行颠覆性潜力测度,最终得到目标领域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为该领域颠覆性技术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以incoPat专利数据库中2008—2019年基因编辑领域的专利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弱信号探测模型与技术颠覆性潜力测度体系,对该领域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进行早期识别,通过与基于关键词识别的弱信号结果对比,并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上述颠覆性技术识别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早期识别 弱信号探测 专利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处理器技术的激光微弱信号发生系统
3
作者 眭晓林 宣飞 张小龙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研制了基于ADuC841和AT89C55双处理器的微弱信号产生系统。该系统可将任意波形转换为微弱激光信号。双处理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双处理器 激光微信号 弱信号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在远程探测领域的应用
4
作者 金康 张楠 刘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01-1812,共12页
远程光谱探测是人类探索大尺寸空间和物质的重要手段,在天文、气象、深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收集远程光谱对光谱仪的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Jacquinot提出的光谱性能评价标准,相较于其他光谱系统(光栅光谱仪,棱镜光谱仪等)... 远程光谱探测是人类探索大尺寸空间和物质的重要手段,在天文、气象、深海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收集远程光谱对光谱仪的性能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Jacquinot提出的光谱性能评价标准,相较于其他光谱系统(光栅光谱仪,棱镜光谱仪等),法布里-珀罗(F-P)干涉仪通光孔径大、多光束干涉的光谱分辨能力强,使其在远程弱光探测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从1914年法布里本人第一次将F-P干涉仪用于天文观测以来,F-P干涉仪已被广泛应用于远程光谱测量领域,并逐渐发展出各种改进型F-P干涉仪。传统F-P干涉仪在远程探测领域主要面临三个问题:自由光谱范围窄,大孔径的F-P干涉仪装调难度大,环状干涉结构能量分散。随着探测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解决方案也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三种典型的改进型F-P干涉仪,分别是:增加自由光谱范围的级联F-P干涉仪,适用于极端环境下的旋转扫描F-P干涉仪以及将能量分散的干涉圆环转换为能量集中的干涉直线的F-P干涉系统(CLIO)。对F-P干涉仪在气象、天文、深海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气象学领域,介绍了用于大气中层和热层风速测量的大口径F-P干涉仪,测量大气中的痕量气体及其同位素体的德国海森堡高精细度F-P干涉仪;在天文学领域,介绍了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设计、用于研究星际物质发射线的级联F-P干涉仪;在海洋学领域,介绍了国内F-P干涉仪测量布里渊散射的主要应用实例: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设计的水下布里渊散射系统,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的星载布里渊散射系统等;在大气污染检测领域,介绍了南开大学设计的F-P干涉仪用于测量飞秒激光远程光丝NaCl气溶胶荧光光谱。最后提出光谱识别精度,热稳定性是未来F-P干涉仪应用在远程光谱测量领域需要进一步突破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远距离弱信号探测 天文学 气象学 海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干涉定量相位显微前沿进展与应用(封面文章·特邀)
5
作者 周楠森 吴沐蕾 +2 位作者 聂宇洁 程加雨 周仁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共17页
在无标记原生状态下对活细胞进行精准观测具有重大挑战,因其结构变化引起的形变可小至亚纳米尺度。此外,针对下一代原子级尺度制造,缺乏高精度在线表征工具将导致大规模芯片生产中良品率偏低。干涉定量相位显微技术(Interferometric Qua... 在无标记原生状态下对活细胞进行精准观测具有重大挑战,因其结构变化引起的形变可小至亚纳米尺度。此外,针对下一代原子级尺度制造,缺乏高精度在线表征工具将导致大规模芯片生产中良品率偏低。干涉定量相位显微技术(Interferometric Quantitative Phase Microscopy,iQPM)作为一种无标记宽场显微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定量解析样本形貌及其动态变化,在晶圆缺陷检测与疾病诊断等应用上展现出巨大潜力。文中聚焦于高灵敏度iQPM技术的发展,首先介绍iQPM的工作原理、相位灵敏度理论和制约因素。针对细胞动态分析及原子材料计量需求,从干涉光路设计、探测和照明等方面进一步讨论了相位灵敏度极限拓展的策略,并梳理高灵敏度iQPM在前沿应用领域的进展。最后,分析并讨论了相位灵敏度提升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相位显微 灵敏度增强 干涉显微成像 弱信号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光子线性APD的信息提取算法研究
6
作者 陶洪宇 贾青松 +1 位作者 逄浩君 吴建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1,共6页
针对新型单光子线性APD器件获得信息维度多、灵敏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光子线性APD的微弱回波信号距离信息提取算法。首先利用微弱信号的泊松分布特性对回波信号进行建模,随后对每纳秒内的回波光子数进行统计,利用与脉宽等宽的... 针对新型单光子线性APD器件获得信息维度多、灵敏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光子线性APD的微弱回波信号距离信息提取算法。首先利用微弱信号的泊松分布特性对回波信号进行建模,随后对每纳秒内的回波光子数进行统计,利用与脉宽等宽的距离窗进行滑窗求和,将最大值位置作为信号脉冲接收时刻,进而反算距离信息。设计了跟踪前的目标搜索策略和稳定跟踪后的距离门匹配算法,有效降低了背景光干扰和计算资源消耗,在回波光子数分别为200、10、5个时分别获得了100、9993、9658的计算正确率。对单光子量级信号设计了脉冲积累算法,单个光子信号回波的计算正确率为995。同时对静止目标通过算法迭代实现了信噪比为0dB甚至负dB的信息提取,对003个光子信号回波探测的计算正确率为961。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综合应用单光子线性APD的强度信息以及单光子灵敏度,实现了在极限灵敏域下的距离信息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探测系统 单光子线性APD 弱信号探测 信息提取算法 蒙特卡洛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序列的半导体激光测距技术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誉鹏 赵梁博 余开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针对传统脉冲式半导体激光测距机在中远程测距的应用中,回波信噪比过低而难以检测目标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序列的小型化半导体激光测距方案,以单周期m序列作为激光发射波形,对微弱低信噪比回波信号采用相参积累及匹配滤波相结合... 针对传统脉冲式半导体激光测距机在中远程测距的应用中,回波信噪比过低而难以检测目标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序列的小型化半导体激光测距方案,以单周期m序列作为激光发射波形,对微弱低信噪比回波信号采用相参积累及匹配滤波相结合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通过仿真及计算,证明本方案可以提高回波信噪比,并有效地从微弱回波信号中提取出目标信号,进而提高激光测距机的测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信号探测 M序列 相参积累 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报道
8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4-287,共4页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发的纳米复合超黑涂层材料成功应用于卫星光学系统暗弱目标探测2021年4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光学系统遮光板表面采用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发的纳米...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发的纳米复合超黑涂层材料成功应用于卫星光学系统暗弱目标探测2021年4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光学系统遮光板表面采用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发的纳米复合超黑涂层材料,实现对太阳光及地气光等杂散光的抑制,将大幅度提高卫星光学系统对暗弱目标的探测能力。空间卫星光学系统的暗弱信号探测能力和精度严重受到杂散光影响,超黑材料光吸收率提高1%即可数量级地提升其抑制杂散光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黑涂层 光学系统 杂散光 空间卫星 纳米复合 预定轨道 光吸收率 弱信号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