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对脊柱结核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加翔 雷传丽 +3 位作者 黄金星 江涛 武胜 何宗奇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对脊柱结核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45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 目的:探究和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对脊柱结核患者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45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不仅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能改善其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角椎体成形术 脊柱结核 疼痛程度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林玉江 林茜 +1 位作者 杨利民 杨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 :评估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8节病椎,将其分为弯角组(36例,43节)、单侧组(32例,42节)... 目的 :评估分析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8节病椎,将其分为弯角组(36例,43节)、单侧组(32例,42节)及双侧组(28例,43节),分别行PCVP及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及病椎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3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复查CT评价骨水泥渗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弯角组与单侧组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次数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和单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弯角组、单侧组、双侧组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双侧组最多(6.2±1.5ml),弯角组次之(4.5±1.3ml),单侧组最少(3.4±1.2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单侧组、双侧组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单侧组(28.6%,12/42)最高,双侧组(18.6%,8/43)次之,弯角组(9.3%,4/43)最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VP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弯角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涛 牛国旗 +2 位作者 周功 陈辉 聂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60例OVCF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PCVP 30例,PVP 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分布情况、渗漏率。结果PCV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短于或少于PVP组[(29.4±2.1)min vs.(36.8±2.2)min,t=-13.333,P=0.000;(10.2±1.4)次vs.(15.1±1.5)次,t=-13.394,P=0.000]。PCVP组骨水泥分布优良率100.0%(30/30),明显高于PVP组53.3%(16/30)(Fisher精确检验,P=0.000);PCVP组骨水泥渗漏率6.7%(2/30),明显低于PVP组46.7%(14/30)(χ^2=12.273,P=0.000)。PCVP组与PVP组骨水泥注入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3.6±0.3)ml vs.(3.7±0.3)ml,t=-1.811,P=0.075;(1.8±0.8)d vs.(2.1±1.0)d,t=-1.105,P=0.274]。2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F=0.313,P=0.578),不同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F=472.703,P=0.000),分组和时间无交互作用(F=0.422,P=0.658)。2组均完成3~6个月随访,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伤椎再骨折及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结论PCVP和PVP均可以明显改善OVCF患者的疼痛症状,但PC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分布好、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 经皮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