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掺量三元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晓洁 刘涛 李长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145,共8页
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三种因素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并筛选出增强、增韧效果最佳的纤维组合,结合荷载-挠度曲线,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变形过程、破坏机理进行描述。研究表明,钢纤维含量是... 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三种因素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并筛选出增强、增韧效果最佳的纤维组合,结合荷载-挠度曲线,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变形过程、破坏机理进行描述。研究表明,钢纤维含量是影响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关键因素;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聚丙烯体积掺量为0.15%,玄武岩体积掺量为0.2%,得到的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在破坏前期的增强增韧效果最好;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聚丙烯体积掺量为0.1%,玄武岩体积掺量为0.2%,得到的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在破坏后期的增韧效果最好,同时结合荷载-挠度曲线借鉴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分析了其破坏过程及增韧机理,可为实际工程设计和选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混凝土 抗弯强度 弯曲韧性 弯曲韧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钢纤维磷渣混凝土弯曲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壮 邓建华 +2 位作者 昝彩平 杜凯 代旭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8-225,共8页
以不掺塑钢纤维的磷渣混凝土为基准,对纤维长度为30 mm、40 mm、55 mm和纤维掺量为3 kg/m^(3)、6 kg/m^(3)、9 kg/m^(3)的塑钢纤维磷渣混凝土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纤维长度和纤维掺量对磷渣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以不掺塑钢纤维的磷渣混凝土为基准,对纤维长度为30 mm、40 mm、55 mm和纤维掺量为3 kg/m^(3)、6 kg/m^(3)、9 kg/m^(3)的塑钢纤维磷渣混凝土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纤维长度和纤维掺量对磷渣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塑钢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增加,磷渣混凝土的抗弯强度随之增加,塑钢纤维长度为55 mm,掺量为3 kg/m^(3)时,对磷渣混凝土抗弯强度增强效果最佳,抗弯强度比基准组提高了56%;随着塑钢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增加,磷渣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数不断增大,弯曲韧性不断提高,塑钢纤维长度为55 mm,掺量为9 kg/m^(3)时,弯曲韧性指数I_(20)比基准组提高了9.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钢纤维 磷渣混凝土 弯曲性能 弯曲韧性 弯曲韧性指数 四点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明波 阎贵平 +1 位作者 闫光杰 安明喆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对几种常用钢纤维含量的200 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得到的荷载_挠度全曲线,分析了钢纤维在RPC200梁中的抗弯工作机理,给出钢纤维含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国内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计算... 对几种常用钢纤维含量的200 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RPC200)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得到的荷载_挠度全曲线,分析了钢纤维在RPC200梁中的抗弯工作机理,给出钢纤维含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国内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计算出弯曲韧性指数和承载能力变化系数,以此衡量RPC200的抗弯韧性,给出了钢纤维含量对RPC200韧性指数和承载力变化系数的影响规律.按照我国现行的CECS13:89钢纤维混凝土实验方法,计算了RPC200的抗折弹性模量.结果表明,钢纤维含量对RPC200弯曲性能的影响较大,在配置RPC200时,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用不同含量钢纤维以满足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纤维 抗折强度 弯曲韧性指数 承载能力变化系数 抗折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形状与掺量对UHPC施工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聂洁 李传习 +3 位作者 钱国平 潘仁胜 裴必达 邓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2-4052,共11页
选用四种平直及两种端钩钢纤维,研究钢纤维体积掺量、长径比、形状、同形及异形纤维混掺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施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相关实验得到了UHPC扩展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能量吸收、断裂能及弯曲应力⁃挠度曲线;基于... 选用四种平直及两种端钩钢纤维,研究钢纤维体积掺量、长径比、形状、同形及异形纤维混掺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施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相关实验得到了UHPC扩展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能量吸收、断裂能及弯曲应力⁃挠度曲线;基于弯曲应力⁃挠度曲线及改进后的规范方法计算了UHPC的弯曲韧性指标;最后,开展了最佳纤维混掺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掺量每增加0.5%,UHPC扩展度平均降幅为2.72%,抗压强度平均增幅为5.79%。抗折强度、弯曲韧性指数和能量吸收则先增后减(临界掺量为3.5%),断裂能呈上下波动(在3%时达最低值)。随着纤维长径比的增大,UHPC扩展度降低,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指数、能量吸收值和断裂能基本呈递增趋势。相同长径比时,端钩形纤维UHPC扩展度、弯曲韧性指数优于平直形纤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能量吸收、断裂能低于平直形纤维。同形纤维混掺UHPC扩展度、抗压强度稍低于对应的单掺纤维,弯曲韧性、能量吸收、断裂能总体上优于单掺试件;异形纤维混掺UHPC扩展度、抗压强度稍低于单掺试件,抗折强度与单掺试件各有所长,弯曲韧性、能量吸收及断裂能绝大多数优于单掺纤维。UHPC抗折强度变异性高于其抗压强度。单掺和混掺纤维时,UHPC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综合最优分别为173.53 MPa、44.9 MPa和160.9 MPa、55.72 MPa;纤维混掺最佳组合为18 mm平直形、16 mm端钩形,且两者混掺比例为1∶1时,UHPC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力学性能 钢纤维掺量 纤维长径比 同形、异形纤维混掺 弯曲韧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