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矩作用下汽车驱动轴弯曲模态频率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昱东 李人宪 +2 位作者 向伟 杨明亮 丁渭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8-481,共4页
为定量研究在转矩作用下,驱动轴弯曲模态频率的变化规律,基于轴向拉力作用下弹性杆的弯曲模态频率计算方法,引入等效拉力的概念,推导出转矩作用下驱动轴弯曲模态频率计算公式,并针对具体车型驱动轴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作用转矩的增... 为定量研究在转矩作用下,驱动轴弯曲模态频率的变化规律,基于轴向拉力作用下弹性杆的弯曲模态频率计算方法,引入等效拉力的概念,推导出转矩作用下驱动轴弯曲模态频率计算公式,并针对具体车型驱动轴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作用转矩的增大,驱动轴1阶弯曲模态频率上升;同时进行了模态测试,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轴 弯曲模态频率 转矩 计算方法 等效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动力传动系统弯曲模态实验识别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欣 钟秤平 +3 位作者 陈清爽 段龙杨 翁建生 刘淑英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1期122-126,224,共6页
动力传动系统的弯曲共振是导致动力总成或传动系统的失效及车内振动噪声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统的约束方式和状态对其固有频率和振型有重要影响。针对某轻卡在高速行驶工况出现的动力总成附件失效问题进行试验诊断,确定为动力传动系统... 动力传动系统的弯曲共振是导致动力总成或传动系统的失效及车内振动噪声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统的约束方式和状态对其固有频率和振型有重要影响。针对某轻卡在高速行驶工况出现的动力总成附件失效问题进行试验诊断,确定为动力传动系统弯曲共振导致。通过研究不同约束方式对动力转动系弯曲模态的影响,建立最符合整车实际运行状态的弯曲模态识别步骤及方法。结合CAE分析对传动轴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1阶弯曲模态频率,有效地解决了疲劳失效问题,同时改善车内高速轰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动力传动系统 弯曲模态 疲劳失效 高速轰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内弯曲模态直线超声电机振子研究
3
作者 刘仁鑫 张铁民 秦勇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6-698,701,共4页
提出了一种矩形振子面内弯曲模态直线超声电机,分析了振子面内弯曲模态的激发原理及电机的驱动机理。运用动力学分析法,建立了矩形振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讨论了振子结构参数及弹性体材料对振子模态频率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扫频实验研... 提出了一种矩形振子面内弯曲模态直线超声电机,分析了振子面内弯曲模态的激发原理及电机的驱动机理。运用动力学分析法,建立了矩形振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讨论了振子结构参数及弹性体材料对振子模态频率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扫频实验研究。动力学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比较表明,在自由边界条件下,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利用面内模态直线超声电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超声电机 矩形振子 面内振动 弯曲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曲模态的板形直线超声电机结构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百亮 姚志远 +1 位作者 简月 李晓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板形直线超声电机因具有扁平化结构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电机安置空间狭窄的直线驱动场合。针对狭窄空间作动需求,提出一种单模态、大推力直线超声电机。电机由导轨和板形定子组成,定子由平面内两个垂直放置的矩形板联接构成L形结构,驱动... 板形直线超声电机因具有扁平化结构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电机安置空间狭窄的直线驱动场合。针对狭窄空间作动需求,提出一种单模态、大推力直线超声电机。电机由导轨和板形定子组成,定子由平面内两个垂直放置的矩形板联接构成L形结构,驱动足位于联接部顶端。电机利用两矩形板弯曲振动所形成的对称和反对称模态驱动导轨运动,并通过切换对称和反对称模态实现导轨正反向运动。通过定子模态分析,研究结构参数对振型的影响,以确定夹持和压电陶瓷片的安置位置;针对对称模态下驱动足处振幅过小问题,分析前端盖开槽对驱动足处振幅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开圆弧形槽增加驱动足处振幅。制作样机,并开展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电机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且推力大,最大空载速度为329 mm/s,最大推力为70 N,推重比达38.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超声电机 板形定子 弯曲振动模态 模态驱动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面内弯曲模态行波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
5
作者 杨金波 何勍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6-98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含有不完全齿的圆环型行波直线超声电机,电机的动子滑块在一定预压力下紧贴在圆环型振子外表面齿形结构的端面上,4个压电陶瓷片间隔90°均布于圆环型结构的内侧,4组驱动齿分别与压电陶瓷片位置间隔45°布置。电... 提出了一种新型含有不完全齿的圆环型行波直线超声电机,电机的动子滑块在一定预压力下紧贴在圆环型振子外表面齿形结构的端面上,4个压电陶瓷片间隔90°均布于圆环型结构的内侧,4组驱动齿分别与压电陶瓷片位置间隔45°布置。电机工作时,仅一处驱动齿工作,通过轮换不同工作齿的方式可提高超声电机的寿命。电机利用两个同频正交的面内三阶弯曲模态工作。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振子进行了动态设计与仿真,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模态的影响。加工制作了原理样机,并测试了样机的振动特性及输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机在激励电压峰-峰值为240 V,激振频率为30.459 kHz,预压力为0.6 N时,电机运行平稳,最大输出力为90 mN,电机的空载速度为102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超声电机 行波 环形压电振子 不完全齿 面内弯曲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置式轨道在垂向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振动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亮 钟阳龙 +1 位作者 梁淑娟 侯博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121,共8页
弯曲振动是浮置式轨道的主要振动模态。细致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对优化轨道隔振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浮置式轨道动力分析模型,采用谐响应法,分析谐振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在频域内的结构响应,... 弯曲振动是浮置式轨道的主要振动模态。细致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对优化轨道隔振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浮置式轨道动力分析模型,采用谐响应法,分析谐振荷载作用下轨道系统在频域内的结构响应,并以隔振效率为评价指标,定量分析弯曲振动模态下浮置式轨道的振动放大效应;探讨轨道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推导一阶弯曲振动固有频率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浮置式轨道在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振动有不同程度放大,一阶弯曲振动模态下的放大较明显,在本文参数条件下振动可放大1.69倍;增大板厚、减小板长及减小板下刚度,可明显减小振动放大效应;板厚大于0.55m或板长小于3.6m时,可不考虑轨道弯曲振动导致的振动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式轨道 弯曲振动模态 隔振效率 谐响应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Trimmed Body有限元模态分析中弯曲和扭转模态的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蓝浩伦 李飞 +1 位作者 乔鑫 孔繁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9,共4页
针对在汽车Trimmed Body有限元模态分析中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比较难识别的问题,在其左右两侧各取若干个对称的能够代表车身轮廓的点,经过VTF分析输出这些点的加速度幅值曲线,并对曲线进行相应处理。根据处理得到的合成加速度均值曲线和... 针对在汽车Trimmed Body有限元模态分析中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比较难识别的问题,在其左右两侧各取若干个对称的能够代表车身轮廓的点,经过VTF分析输出这些点的加速度幅值曲线,并对曲线进行相应处理。根据处理得到的合成加速度均值曲线和差值加速度均值曲线,结合模态分析的振型结果,能够较准确快捷地找到该Trimmed Body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的频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med BODY 有限元 弯曲模态 扭转模态 模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激振模态的挤压膜悬浮导轨特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魏彬 马希直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5,18,共5页
挤压膜的膜厚数量级是微米级,当选用较薄的盘激振挤压膜时,激振盘振幅也可能达到或超过微米级,振型对膜厚的影响不能忽略。通过对激振盘振型的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激振盘的振动方程,从而得到在某频段强迫振动下膜厚方程的表达式。将激振... 挤压膜的膜厚数量级是微米级,当选用较薄的盘激振挤压膜时,激振盘振幅也可能达到或超过微米级,振型对膜厚的影响不能忽略。通过对激振盘振型的最小二乘拟合,得到激振盘的振动方程,从而得到在某频段强迫振动下膜厚方程的表达式。将激振振型与平均膜厚叠加,得到气膜的膜厚方程,然后通过数值方法来求解非线性雷诺方程,进而得出激振振型对气膜压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激振振型和膜厚数量级相同时,振型对压力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此模型的分析,可确定激振盘的材料、几何尺寸和促动器的激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悬浮 挤压膜 弯曲模态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阻抗的木材弹性模量检测
9
作者 蒋陈侃 徐广洲 李绍成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针对木材弹性模量动态检测的实际需求,在现有自由梁横向振动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阻抗响应分析的弹性模量检测新方法。根据PZT-梁形试件耦合结构的分析模型,推导了耦合结构中PZT电导纳与试件模态频率的关系,从理... 针对木材弹性模量动态检测的实际需求,在现有自由梁横向振动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锆钛酸铅压电陶瓷(PZT)阻抗响应分析的弹性模量检测新方法。根据PZT-梁形试件耦合结构的分析模型,推导了耦合结构中PZT电导纳与试件模态频率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在PZT阻抗响应曲线中提取耦合试件一阶弯曲模态频率的可行性。为了提高检测精度,以及确定恰当的PZT扫频范围,通过模态仿真进行了试件尺寸和PZT扫频范围优化,试件尺寸优化为250 mm×40 mm×5 mm,PZT扫频范围优化为300~600 Hz。选取3种木材进行了基于PZT阻抗法的弹性模量检测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PZT阻抗法可以有效地激发耦合试件的一阶弯曲模态,在优化的扫频范围内,PZT阻抗实部响应曲线中存在唯一的特征峰,该峰值频率为耦合试件的一阶弯曲模态频率,利用峰值频率计算得到3种木材的动态弹性模量,其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59%。选取6种木材进行了基于PZT阻抗法的弹性模量检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09%。仿真和试验结果均验证了PZT阻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 压电阻抗 木材 弹性模量 弯曲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测定木材泊松比μ_(LT),μ_(LR)和μ_(RT)的电测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正 高子震 +1 位作者 王韵璐 曹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14,共11页
【目的】给出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的理论依据,提出一种简单易行且能提高测试精度的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μLT,μLR和μRT的方法。【方法】从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胡克定律)和悬臂板一阶弯曲模态的应力、应变分析2方面阐述动态测试木材泊松... 【目的】给出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的理论依据,提出一种简单易行且能提高测试精度的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μLT,μLR和μRT的方法。【方法】从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胡克定律)和悬臂板一阶弯曲模态的应力、应变分析2方面阐述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的原理和方法。对轻木、云杉、欧洲赤松、白蜡木、山毛榉5个树种木材,将其长宽比为6,5,4,3的弦切面、径切面和横切面制成悬臂板试件,应用ANSYS程序shell63单元计算其在一阶弯曲模态下的应变和应力,并通过应力、应变分析及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动态测定木材泊松比的应变花粘贴位置;同时采用静态试验验证动态测试泊松比的正确性。【结果】悬臂木板作一阶弯曲振动时,板内横向应变εy与纵向应变εx之比随距其悬臂端距离的增加而上升;横向应力σy与纵向应力σx之比在整个板内都很小,随距悬臂端距离的增加从正值下降到负值,存在一个σy等于零的位置,在此位置上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的绝对值不仅等于泊松比值,而且等于ANSYS计算时输入的泊松比值,以此确定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的应变花粘贴位置。【结论】动态测定木材泊松比μLT,μLR和μRT的十字应变花粘贴位置取决于悬臂板内横向应力σy等于零的位置。对于弦切面的悬臂板,十字应变花粘贴位置与板宽长比和板材密度有关;对于径切面和横切面的悬臂板,其十字应变花粘贴位置仅与板长宽比有关;瞬态激励测量应变花的横向应变和纵向应变频谱,一阶弯曲频率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线性谱幅值之比得到泊松比的动态测量值;虽然木材的横向应力与纵向应力之比在其整个悬臂板内都很小,但因木材主向弹性模量相异很大,故在测试木材泊松比时不容忽视其横向应力σy与纵向应力σx的比值;动态测试木材泊松比方法的正确性得到轴向拉伸和四点弯曲等静态试验的验证,且木材泊松比动态测试值的分散性相对于静态测试值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板 一阶弯曲模态 应力 应变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计算机磁头驱动的新型直线超声电机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莉 张铁民 +1 位作者 秦勇 刘仁鑫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5-287,共3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硬盘磁头驱动的新型矩形压电复合板直线超声电机,并详细地给出了它的结构组成和运动机理分析。该直线超声电机利用了矩形板面内两种弯曲模态的合成,通过对复合振子的合理设计使两弯曲模态频率趋于一致,并通...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计算机硬盘磁头驱动的新型矩形压电复合板直线超声电机,并详细地给出了它的结构组成和运动机理分析。该直线超声电机利用了矩形板面内两种弯曲模态的合成,通过对复合振子的合理设计使两弯曲模态频率趋于一致,并通过改变驱动信号的相位差实现电机的往复直线运动。它除了具有直线超声电机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薄、小、轻、驱动力大等突出特点,可直接应用于计算机硬盘磁头驱动等外设装置中,以及其他需要高精度定位和快速响应的直线运动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超声电机 压电陶瓷 复合振子 面内弯曲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对柔性对直线电机车辆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云帆 周青 +2 位作者 巩磊 陆文教 温泽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3-1319,共7页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有内置和外置两种轴箱布置方式,针对这两种轴箱布置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分别建立了考虑轮对柔性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轮轴采用欧拉梁模拟,考虑轮对柔性变形对一系悬挂作用力、电机吊杆力以及...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有内置和外置两种轴箱布置方式,针对这两种轴箱布置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分别建立了考虑轮对柔性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轮轴采用欧拉梁模拟,考虑轮对柔性变形对一系悬挂作用力、电机吊杆力以及轮轨空间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在轮轨不平顺激扰作用下,轴箱内置和外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轮对柔性响应特性及其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轮对模型,两种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柔性轮对模型求解所得轮轨垂向力响应均存在77 Hz的主振频率峰值,对应于轮对的一阶弯曲模态频率;当考虑轮对柔性效应时,相比于轴箱外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轴箱内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轮轨垂向力更大,气隙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 轴箱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轮对弯曲模态 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加筋圆锥壳振动特性多变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祖华 刘东 刘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86,97,共8页
为了全面掌握纵横加筋圆锥壳结构参数与其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纵横加筋圆锥壳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基于设计变量全组合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效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纵横加筋圆锥壳结构参数与结构第一阶总体... 为了全面掌握纵横加筋圆锥壳结构参数与其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纵横加筋圆锥壳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基于设计变量全组合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效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纵横加筋圆锥壳结构参数与结构第一阶总体弯曲模态频率、激励力处的加速度响应总级以及结构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了各结构参数与目标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为正确理解纵横加筋圆锥壳结构参数与振动特征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此类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加筋圆锥壳 振动特性 多变量分析 相关性分析 结构参数 弯曲模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挠性驱动的短筒型压电振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温智益 何勍 +1 位作者 杨文鹏 乔冠尧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2,共5页
面内模态压电振子是压电驱动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型的面内模态压电振子研究较少。为了拓宽面内弯曲压电振子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短筒型压电振子,可用于挠性驱动。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确立了压电振子的结构尺寸、工作模态及固有频率。振子外... 面内模态压电振子是压电驱动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型的面内模态压电振子研究较少。为了拓宽面内弯曲压电振子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短筒型压电振子,可用于挠性驱动。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确立了压电振子的结构尺寸、工作模态及固有频率。振子外径φ30 mm,高度12 mm,且外圈均布36个2 mm高的齿形结构,用于放大振幅。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很好地激发出两同频正交三阶面内弯曲工作模态。实验测得振子在B03工作模态下具有同频正交性且谐振频率为27 140 Hz,与仿真结果吻合。通过实验验证了压电振子用于挠性驱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驱动 压电振子 面内弯曲模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挠性驱动的双足压电作动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冠尧 何勍 郭栋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9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拓展压电式挠性驱动的研究和大包角挠性驱动机理,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挠性驱动的双足压电作动器。压电作动器结构为带有两圆柱驱动足的方形截面梁,在驱动足外圆柱面加工螺旋槽,既保证了挠性丝与驱动足的充分接触,又使挠性丝缠... 为了进一步拓展压电式挠性驱动的研究和大包角挠性驱动机理,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挠性驱动的双足压电作动器。压电作动器结构为带有两圆柱驱动足的方形截面梁,在驱动足外圆柱面加工螺旋槽,既保证了挠性丝与驱动足的充分接触,又使挠性丝缠绕多圈时不会相互影响。根据设计思路,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压电作动器的有限元模型,并确定其合适的工作模态。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分析可得到压电作动器的两同频正交二阶弯曲模态的固有频率为27.8 kHz。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探索了正压力及包角大小对驱动效果的影响,并在一种旋转直线超声电机振子上验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作动器 挠性驱动 弯曲模态 摩擦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足压电振子驱动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祥瑞 何勍 +1 位作者 赵彦东 杨金波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5-829,共5页
为比较驻波直线超声电机双驱动足同时驱动与交替驱动的两种工作模式,该文提出了一种多足驱动的超声电机振子。该振子双侧共有4个驱动足,其中一侧的2个驱动足实施同时驱动模式,另一侧的2个驱动足实施交替驱动模式,便于比较及分析两种模... 为比较驻波直线超声电机双驱动足同时驱动与交替驱动的两种工作模式,该文提出了一种多足驱动的超声电机振子。该振子双侧共有4个驱动足,其中一侧的2个驱动足实施同时驱动模式,另一侧的2个驱动足实施交替驱动模式,便于比较及分析两种模式之间的性能差异。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了压电振子的结构尺寸、弯曲工作模态及固有频率,制作振子并开展了振子的振动特性和输出性能及其比较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励电压峰-峰值100 V、谐振频率26.30 kHz的条件下,交替驱动时空载速度和最大输出力比同时驱动提高了14%和40%。在交替驱动模式下,避免了因多个驱动足互相干扰动子而导致压电振子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输出速度和输出力得以提高,与同时驱动模式相比,交替驱动模式有利于改善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超声电机 驻波 压电振子 弯曲模态 驱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除线性滑动的杆状超声电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迎晖 唐茜 +1 位作者 翟华 赵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309-3313,共5页
研究了外圆面质点线性滑动及振幅分布对提高杆状弯曲振动超声电机驱动效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质点的有效椭圆运动及线性滑动的特点,得出杆状弯曲振动超声电机定子的外圆面中点无线性滑动的结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定子表面质点有效... 研究了外圆面质点线性滑动及振幅分布对提高杆状弯曲振动超声电机驱动效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质点的有效椭圆运动及线性滑动的特点,得出杆状弯曲振动超声电机定子的外圆面中点无线性滑动的结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定子表面质点有效椭圆运动振幅分布与其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对定子进行了参数优化,使定子振幅相对集中在中点位置,以提高电机效率。研究结果为采用中点驱动模式电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弯曲振动模态 有效椭圆运动 线性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激励压电复合棒换能器中间质量块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志强 李英明 +1 位作者 莫喜平 潘耀宗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273-274,共2页
0引言压电陶瓷复合棒换能器具有结构简易、工作模式简单、电声效率高、发射功率大、耐受压力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水声领域。由于其机械品质因数Q值一般较高,单模工作带宽窄,因此近年来人们多致力于采用多模耦合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其带宽... 0引言压电陶瓷复合棒换能器具有结构简易、工作模式简单、电声效率高、发射功率大、耐受压力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水声领域。由于其机械品质因数Q值一般较高,单模工作带宽窄,因此近年来人们多致力于采用多模耦合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其带宽,其中采用双激励的工作方式已被证实为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1][2]。相对于单激励换能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块 机械品质因数 陶瓷复合 发射功率 工作方式 单模工作 模耦合 弯曲振动模态 TRANSDUCER 电压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机头刺绣机横梁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皛 赵罘 +1 位作者 林建龙 龚堰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3,84,共4页
以GY902A型电脑刺绣机的主横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测试和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了电脑刺绣机横梁弯曲振动的固有频率,并将所得结果用于电脑刺绣机横梁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了横梁的固有频率,达到减小断线率的目的。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脑刺绣机 弯曲振动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