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柔性灵巧手指弯曲仿真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建超
杨庆华
邵铁锋
鲍官军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536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团队资助项目(R1090674)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A610154)
-
文摘
针对传统机器人灵巧手弯曲柔性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气动柔性弯曲关节—大柔性灵巧手指。为验证大柔性灵巧手指转角静态模型的正确性,首先,将该手指等效为悬臂梁,然后,通过ANSYS仿真软件模拟了手指在不同内腔气压下的弯曲模型,建立了手指弯曲角度与内腔压力的仿真关系曲线,结果显示该仿真关系曲线与手指转角静态模型曲线基本吻合;最后,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手指实际弯曲角度与实际内腔压力之间的数据关系,并通过Matlab软件整理仿真与实验数据得出了理论弯曲曲线与实际充放气曲线对比图。研究结果表明,该大柔性灵巧手指转角静态模型是正确的,这可为以后手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关键词
大柔性灵巧手指
转角静态模型
ANSYS
弯曲仿真
-
Keywords
large flexible dexterous finger
angle curve of static model
ANSYS
bending simulation
-
分类号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连续多弯导管成形仿真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李光俊
罗铮
袁胜
魏战冲
-
机构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航发伊萨(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8期43-47,共5页
-
基金
民机项目(MJ-2016-G-64)
-
文摘
介绍国内外仿真技术发展现状,针对空间连续多弯导管数字化精确成形的需求,提出了以知识工程为核心,建立导管仿真工艺知识库,通过参数化驱动开发导管弯曲成形运动仿真系统。通过在飞机连续多弯导管研制中的应用,自动实现了模型数据提取、工艺参数确定、创建仿真模型、弯曲过程仿真、回弹过程仿真、干涉检查,获得了干涉情况,自动生成仿真报告和数控代码,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飞机导管零件工艺设计工作效率。
-
关键词
多弯导管
弯曲仿真
回弹仿真
干涉检查
数控代码
-
Keywords
Multi-bent tube
Bending simulation
Springback simulation
Interference check
NC code
-
分类号
V26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
-
题名柔性共形天线液晶聚合物覆铜板弯曲特性研究
- 3
-
-
作者
丛琳
徐立新
王婷
隋丽
韩琦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0-18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30136)
-
文摘
柔性天线共形于弹体表面,其弹塑性变形对天线电磁辐射特性产生影响,研究柔性共形天线液晶聚合物(LCP)覆铜板的弯曲特性尤为重要。首次提出了基于板料弯曲计算方法的LCP覆铜板弹塑性弯曲临界半径计算理论。基于LCP及其覆铜板单向拉伸试验得到了LCP覆铜板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力学性能参数,分析了LCP覆铜板拉伸断裂机理。采用曲线拟合法得到了LCP覆铜板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将LCP覆铜板力学性能参数代入LCP覆铜板弯曲弹塑性临界半径计算公式中,求出其弹塑性临界半径为6.47 mm.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LCP覆铜板弯曲变形的压弯过程进行仿真,证明了6.5 mm弯曲半径是LCP覆铜板弯曲的弹塑性临界半径。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的一致性良好,验证了LCP覆铜板弯曲弹塑性临界半径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由曲线拟合法得到的LCP覆铜板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可以进一步为柔性天线的弹体共形应用提供研究依据。
-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柔性共形天线
LCP覆铜板
弹塑性临界半径
弯曲力学仿真
-
Keywords
ord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lexible conformal antenna
liquid crystal polymer double-sided copper-clad laminate
elastic-plastic critical radius
bending mechan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N820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
-
题名汽车轮毂造型设计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7
- 4
-
-
作者
康淑贤
郝艳华
黄致建
-
机构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
出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36,共5页
-
文摘
立足当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实际问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归纳轮毂造型设计要素及其方法,从轮毂造型的基本特征入手,运用设计美学,对汽车轮毂进行再设计。利用UG软件建立汽车轮毂模型,并完成轮毂径向及弯曲疲劳试验的有限元仿真。结合铝合金的材料特性,通过UG的结构分析模块研究径向载荷和试验弯矩对车轮结构强度的影响及车轮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找出应力集中区域,验证所设计的轮毂结构的安全性。改变以往造型与结构独立完成的设计模式,以期设计出造型与结构一体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轮毂,为设计师提供借鉴。
-
关键词
轮毂造型
中国传统文化
UG
径向及弯曲疲劳试验仿真
有限元
-
Keywords
wheel model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G
bending and radial fatigue test
FE
-
分类号
U463.3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