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沿空留巷密集钻孔切顶机理及关键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少伟
李小鹏
+3 位作者
朱雯清
付孟雄
张定山
彭博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3,共11页
为实现密集钻孔切顶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结构安全稳定,研究正常情况与密集钻孔条件下顶板岩层结构受力状况,基于岩石断裂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回采前后顶板密集钻孔孔间围岩受力分布及其破断过程,明确密集钻孔切顶机理及相邻钻孔的孔间集...
为实现密集钻孔切顶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结构安全稳定,研究正常情况与密集钻孔条件下顶板岩层结构受力状况,基于岩石断裂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回采前后顶板密集钻孔孔间围岩受力分布及其破断过程,明确密集钻孔切顶机理及相邻钻孔的孔间集中应力相互作用机制,推导工作面端头弧形三角板结构巷道侧边界密集钻孔孔间围岩的拉剪应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孔间围岩所受拉剪应力的影响作用,提出沿空留巷密集钻孔切顶关键参数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密集钻孔主要通过回采前后钻孔周围应力条件改变来增加钻孔围岩拉剪应力集中程度,引起孔间裂隙扩张联通,形成切缝线破断关键岩层。回采前钻孔主要受水平挤压应力影响,回采后钻孔受力逐渐转变为采空区顶板回转下沉产生的拉剪应力为主,钻孔孔间围岩状态随之由孔间围岩弱化阶段过渡到孔壁裂纹成形阶段,再转变为孔间围岩破断阶段。密集钻孔孔间围岩所受拉剪应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关键岩层厚度及钻孔孔径与孔间距之比,与钻孔高度及间距成负相关,与角度及直径正相关。据此提出了密集钻孔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并根据龙滩矿3124 N工作面坚硬顶板条件设计了密集钻孔切顶留巷方案,确定钻孔长度为8.3 m,角度为15°,钻孔直径为48 mm,间距为500 mm。留巷后巷道顶帮变形可控且整体稳定性较好,由此可证明密集钻孔布置参数较为合理,密集钻孔关键参数确定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留巷
密集钻孔
弧形三角板
孔间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场顶板关键层“横U-Y”型周期破断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2
2
作者
朱卫兵
于斌
+2 位作者
鞠金峰
刘文兵
齐祥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共8页
针对部分坚硬顶板矿井采动导水裂缝带处于8~15倍采高的高位关键层,"横O-X"破断运动引发工作面动载矿压甚至压架、临采空侧回风平巷超前100~200 m底鼓大变形等动力灾害的问题,采用自制的大尺度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研究高位...
针对部分坚硬顶板矿井采动导水裂缝带处于8~15倍采高的高位关键层,"横O-X"破断运动引发工作面动载矿压甚至压架、临采空侧回风平巷超前100~200 m底鼓大变形等动力灾害的问题,采用自制的大尺度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研究高位关键层的破断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关键层发生横向破断时,首先,关键层板正面两侧长边和反面中部长轴方向同时形成破断裂隙;其次,关键层板正面两侧短边形成弧形裂隙,而反面沿中轴线端点同步形成八字形破断裂隙;再次,在板正面形成"O"形裂隙的同时反面形成"X"形裂隙,正面形成"U"形裂隙的同时反面形成"Y"形裂隙;最后,正反面裂缝贯通形成"横O-X"型初次破断和"横U-Y"型周期破断,在工作面上方形成"弧形三角板"和巷道上方形成"梯形板"的破断块体结构。统计发现,"横O-X"型初次破断步距与"横U-Y"型周期破断步距长度基本一致;横向破断形成的"弧形三角板"块体角度为75°~78°,与腰线和弧形切线形成的夹角72°~82°基本相等,近似于一个等角的"弧形三角板"。砌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弧形三角板"块体大幅回转过程中,因其顶点易与"梯形板"结构发生回转变形失稳而出现脱离现象,导致"弧形三角板"滑落失稳从而会引发工作面强矿压。研究成果为大采高开采工作面强矿压灾害防治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U-Y”型周期破断
弧形三角板
底鼓
动力灾害
矿压显现
大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下端头支护阻力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红伟
蒋宝林
+3 位作者
闫壮壮
解盘石
冯坤
吕建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6,共9页
大倾角走向长壁伪俯斜工作面顶板破断具有不同于真倾斜工作面的时序性和分区性,其顶板垮落充填特征极大影响了下端头支护安全性,需要针对下端头进行支护优化。采用数值计算、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等综合方法,结合多个大倾角伪俯...
大倾角走向长壁伪俯斜工作面顶板破断具有不同于真倾斜工作面的时序性和分区性,其顶板垮落充填特征极大影响了下端头支护安全性,需要针对下端头进行支护优化。采用数值计算、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等综合方法,结合多个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实验与现场经验,分析了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顶板垮落充填规律和下端头顶板结构形成特征,建立了下端头三角板力学模型,提出了端头支架支护阻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顶板垮落、滑移、充填交错发生,对采空区下部充填具有不均匀性,基本顶破断呈“U-X-O”动态演化过程,工作面下端头形成梯阶弧形三角板结构,弧形三角板传递至端头支架的载荷呈二次函数曲线分布,得到了下端头无充填时端头支架所需工作阻力计算公式。通过枣泉煤矿大倾角综放开采工程应用,确定了端头支架最小工作阻力为8 091.866 kN,选取ZTHJ11400/15.5/25型横式端头支架,保证了端头顶板结构的动态稳定,减少了端头漏冒事故,取得了良好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下端头支护
伪俯斜
“U-X-O”破断
弧形三角板
梯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肖亚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8,103,共4页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端头区支护是采场支护的难点,其主要原因在于端头区弧形三角板的形成及其稳定。本文提出了加强早期顺槽顶板的支护,是端头区形成稳定和完整弧形三角板的前提,揭示了解决端头区支护难,主要在于要解决好弧形三角板"...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端头区支护是采场支护的难点,其主要原因在于端头区弧形三角板的形成及其稳定。本文提出了加强早期顺槽顶板的支护,是端头区形成稳定和完整弧形三角板的前提,揭示了解决端头区支护难,主要在于要解决好弧形三角板"大结构"和端头支架"小结构"关系的规律,强调大、小结构存在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大结构"是端头区稳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工作面
端头区
弧形三角板
结构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空留巷密集钻孔切顶机理及关键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少伟
李小鹏
朱雯清
付孟雄
张定山
彭博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川煤华荣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102)
河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12300410006)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3IRTSTHN007)。
文摘
为实现密集钻孔切顶条件下沿空留巷顶板结构安全稳定,研究正常情况与密集钻孔条件下顶板岩层结构受力状况,基于岩石断裂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回采前后顶板密集钻孔孔间围岩受力分布及其破断过程,明确密集钻孔切顶机理及相邻钻孔的孔间集中应力相互作用机制,推导工作面端头弧形三角板结构巷道侧边界密集钻孔孔间围岩的拉剪应力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孔间围岩所受拉剪应力的影响作用,提出沿空留巷密集钻孔切顶关键参数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密集钻孔主要通过回采前后钻孔周围应力条件改变来增加钻孔围岩拉剪应力集中程度,引起孔间裂隙扩张联通,形成切缝线破断关键岩层。回采前钻孔主要受水平挤压应力影响,回采后钻孔受力逐渐转变为采空区顶板回转下沉产生的拉剪应力为主,钻孔孔间围岩状态随之由孔间围岩弱化阶段过渡到孔壁裂纹成形阶段,再转变为孔间围岩破断阶段。密集钻孔孔间围岩所受拉剪应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关键岩层厚度及钻孔孔径与孔间距之比,与钻孔高度及间距成负相关,与角度及直径正相关。据此提出了密集钻孔关键参数确定方法,并根据龙滩矿3124 N工作面坚硬顶板条件设计了密集钻孔切顶留巷方案,确定钻孔长度为8.3 m,角度为15°,钻孔直径为48 mm,间距为500 mm。留巷后巷道顶帮变形可控且整体稳定性较好,由此可证明密集钻孔布置参数较为合理,密集钻孔关键参数确定方法有效可行。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留巷
密集钻孔
弧形三角板
孔间应力集中
Keywords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dense drilling
pressure relief by roof cutting
curved triangle plate
stress concentration between holes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场顶板关键层“横U-Y”型周期破断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2
2
作者
朱卫兵
于斌
鞠金峰
刘文兵
齐祥瑞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501104)
文摘
针对部分坚硬顶板矿井采动导水裂缝带处于8~15倍采高的高位关键层,"横O-X"破断运动引发工作面动载矿压甚至压架、临采空侧回风平巷超前100~200 m底鼓大变形等动力灾害的问题,采用自制的大尺度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研究高位关键层的破断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关键层发生横向破断时,首先,关键层板正面两侧长边和反面中部长轴方向同时形成破断裂隙;其次,关键层板正面两侧短边形成弧形裂隙,而反面沿中轴线端点同步形成八字形破断裂隙;再次,在板正面形成"O"形裂隙的同时反面形成"X"形裂隙,正面形成"U"形裂隙的同时反面形成"Y"形裂隙;最后,正反面裂缝贯通形成"横O-X"型初次破断和"横U-Y"型周期破断,在工作面上方形成"弧形三角板"和巷道上方形成"梯形板"的破断块体结构。统计发现,"横O-X"型初次破断步距与"横U-Y"型周期破断步距长度基本一致;横向破断形成的"弧形三角板"块体角度为75°~78°,与腰线和弧形切线形成的夹角72°~82°基本相等,近似于一个等角的"弧形三角板"。砌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弧形三角板"块体大幅回转过程中,因其顶点易与"梯形板"结构发生回转变形失稳而出现脱离现象,导致"弧形三角板"滑落失稳从而会引发工作面强矿压。研究成果为大采高开采工作面强矿压灾害防治提供试验基础。
关键词
“横U-Y”型周期破断
弧形三角板
底鼓
动力灾害
矿压显现
大采高
Keywords
"horizontal U-Y"periodical breakage
curved triangle plate
floor heave
dynamic disaster
ground pressure behavior
large mining height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下端头支护阻力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红伟
蒋宝林
闫壮壮
解盘石
冯坤
吕建华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川煤华荣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铁山南煤矿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4230,51634007)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ZY020326)。
文摘
大倾角走向长壁伪俯斜工作面顶板破断具有不同于真倾斜工作面的时序性和分区性,其顶板垮落充填特征极大影响了下端头支护安全性,需要针对下端头进行支护优化。采用数值计算、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等综合方法,结合多个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实验与现场经验,分析了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顶板垮落充填规律和下端头顶板结构形成特征,建立了下端头三角板力学模型,提出了端头支架支护阻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顶板垮落、滑移、充填交错发生,对采空区下部充填具有不均匀性,基本顶破断呈“U-X-O”动态演化过程,工作面下端头形成梯阶弧形三角板结构,弧形三角板传递至端头支架的载荷呈二次函数曲线分布,得到了下端头无充填时端头支架所需工作阻力计算公式。通过枣泉煤矿大倾角综放开采工程应用,确定了端头支架最小工作阻力为8 091.866 kN,选取ZTHJ11400/15.5/25型横式端头支架,保证了端头顶板结构的动态稳定,减少了端头漏冒事故,取得了良好支护效果。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下端头支护
伪俯斜
“U-X-O”破断
弧形三角板
梯阶结构
Keywords
steeply dipping seam
head T-junction support
pitching oblique
“U-X-O”fracture
arc-triangular plate
ladder structure
分类号
TD35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15
4
作者
肖亚宁
机构
潞安环能股份公司王庄煤矿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8,103,共4页
文摘
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端头区支护是采场支护的难点,其主要原因在于端头区弧形三角板的形成及其稳定。本文提出了加强早期顺槽顶板的支护,是端头区形成稳定和完整弧形三角板的前提,揭示了解决端头区支护难,主要在于要解决好弧形三角板"大结构"和端头支架"小结构"关系的规律,强调大、小结构存在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大结构"是端头区稳定的关键。
关键词
放顶煤工作面
端头区
弧形三角板
结构稳定
Keywords
top-coal caving face
face end
triangle roof plate with curve side
structure stability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沿空留巷密集钻孔切顶机理及关键参数确定方法
刘少伟
李小鹏
朱雯清
付孟雄
张定山
彭博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采场顶板关键层“横U-Y”型周期破断特征的试验研究
朱卫兵
于斌
鞠金峰
刘文兵
齐祥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倾角伪俯斜工作面下端头支护阻力研究
王红伟
蒋宝林
闫壮壮
解盘石
冯坤
吕建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综放工作面端头区结构稳定性研究
肖亚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