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火山作用及成矿特点——以肃南石居里沟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文渊 夏林圻 +4 位作者 夏祖春 徐学义 杨合群 赵东宏 宋忠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47-1053,共7页
呈狭长带状分布于北祁连山走廊南山北坡的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海相火山岩,兼具洋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火山岩的特点。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含有一定量的中性、中酸性火山岩;主要为熔岩,并有相当数量的火山碎屑岩。弧后盆地型火山岩发育的地段... 呈狭长带状分布于北祁连山走廊南山北坡的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海相火山岩,兼具洋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火山岩的特点。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含有一定量的中性、中酸性火山岩;主要为熔岩,并有相当数量的火山碎屑岩。弧后盆地型火山岩发育的地段,即弧后扩张强烈的部位利于富铜(锌)型(塞浦路斯型)矿化,近来在甘肃省肃南石居里沟地区发现的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为典型代表。矿体明显受火山机构制约的原生裂隙控制,矿化稍晚于火山作用,为海底热卤水(热液)对流循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后盆地火山作用 石居里沟富铜矿床 火山机构 控矿裂隙系统 北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