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
刘晓斌
宋锦宁
陈景宇
张芬茹
刘守勋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6
|
|
2
|
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
李莹
苏章杰
王金环
李牧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
2008 |
20
|
|
3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 |
王双坤
戴建平
马军
李少武
艾林
程华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5
|
|
4
|
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
李雪元
王博成
冯东福
李甲
楚胜华
李梅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5
|
DWI及SWI联合应用对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
刘文源
张立波
邹明宇
吴越
赵传胜
杨本强
张怡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6
|
β-APP和NF-L在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损伤程度中的价值 |
向玲
张雨婷
韦红
梁平
彭玲珑
李禄生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7
|
亚低温干预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
张斌飞
宋锦宁
赵永林
马旭东
李丹东
刘尊伟
赵君杰
黄廷钦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8
|
纳洛酮用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李文涛
张斌飞
宋锦宁
马旭东
刘尊伟
顾华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9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 |
杨天和
林建忠
田新华
李晓清
王月琴
康泰山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0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CT阴性的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 |
苏玉涛
王文犀
王新亮
庞志宏
张元
郭立刚
姚宝军
何志刚
荆鸿道
|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11
|
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 |
段志新
王洪财
吴芳芳
徐玉芸
张红
马延斌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2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 |
郭非
赵庆荣
张玉淼
任力
杨静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3
|
氢气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 |
马旭东
宋锦宁
张斌飞
赵永林
孙鹏
李丹东
赵雅慧
刘尊伟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4
|
弥漫性轴索损伤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 |
尹春红
李玉华
李伟凯
李惠民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5
|
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王洪财
陈海
王波定
谢光天
庄步峰
张红
马延斌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6
|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海马区caveolin-1的表达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 |
赵永林
宋锦宁
马旭东
张斌飞
张明
李丹东
庞宏刚
罗显华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7
|
PLC及IP_3R拮抗剂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
李宇
宋锦宁
张明
安吉洋
孙鹏
李丹东
马旭东
赵雅慧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8
|
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免疫炎症反应的变化及氢气对其的影响 |
马旭东
宋锦宁
赵永林
张斌飞
李丹东
刘尊伟
赵君杰
赵雅慧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
易亚辉
周海航
陆忠烈
肖跃将
马春燕
刘虎
苏刚
汤伟军
姚振威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0
|
SDF-1α/CXCR4通路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 |
庞宏刚
宋锦宁
李丹东
赵永林
赵雅慧
黄廷钦
张斌飞
马旭东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