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宏阳 申勇 +3 位作者 董威 张宇宸 王伟 张国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54-956,共3页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以软组织钙化、骨化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最常累及脊柱,并引起脊柱强直。因此,DISH患者很容易并发脊柱骨折.而且与一般脊柱骨折相比,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脊柱骨折 临床特点 软组织钙化 系统性疾病 脊柱强直 D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36例X线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山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X线诊断 退行性骨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 CT表现分析 临床 手术治疗 D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伴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豪杰 徐亮 +5 位作者 周海城 邱勇 钱邦平 朱泽章 王斌 孙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706,共10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伴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96例DISH合并L4/5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男58例,女38例...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伴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96例DISH合并L4/5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男58例,女38例;年龄51~77岁(65.9±6.1岁);将骨化仅限于胸椎节段的患者纳入T-DISH组(n=49),骨化累及胸椎和腰椎节段的患者纳入L-DISH组(n=47);选取同期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性别、年龄及狭窄节段相匹配的无DISH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对照组(N-DISH组,n=125).测量各组术前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矢状位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计数骨化韧带节段数目,按照Pfirrmann分级和Weishaupt分级分别评估椎间盘与小关节的退变情况,并测量L4/5节段椎间隙高度、椎管前后径、椎管横截面积、硬膜囊面积、小关节间距和黄韧带厚度等.比较三组在矢状位形态、椎间盘与小关节退变情况及椎管狭窄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并对所有患者骨化韧带节段数目、硬膜囊面积、椎管横截面积、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及小关节退变Weishaupt分级之间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ISH组SVA和TK显著性大于N-DISH组(P<0.05),其中L-DISH组SVA显著性大于N-DISH组(P<0.05),而T-DISH组与N-DISH组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SH组与N-DISH组的LL、SS、PI及PT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L-DISH的LL及SS显著性小于N-DISH组(P<0.05);L-DISH组的LL和SS显著性小于T-DISH组(P<0.05),两组间SVA、TK、PI和PT无统计学差异(P>0.05).DISH组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分级均高于N-DI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ISH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显著性高于T-DISH组(P<0.001),而小关节退变Weishaupt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8).N-DISH组患者L4/5节段椎间隙高度、椎管前后径、椎管横截面积、小关节间距和黄韧带厚度与DIS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硬膜囊面积显著性大于DISH组(P<0.05);T-DISH组与L-DIS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骨化韧带节段数目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呈中度正相关(r=0.440,P<0.001),与小关节退变Weishaupt分级呈强正相关(r=0.661,P<0.001);硬膜囊面积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无显著相关性,与小关节退变Weishaupt分级呈负相关(r=-0.323,P<0.001);椎管横截面积与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和小关节退变Weishaupt分级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与小关节退变Weishaupt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DISH患者脊柱异位骨化累及腰椎可明显改变脊柱矢状位形态,致使躯干出现前倾、腰椎前凸减小及SS丢失等.DISH患者存在明显的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且椎管狭窄程度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与不伴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丰成 徐亮 +3 位作者 史本龙 施建东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 :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腰椎后路全椎板... 目的 :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手术的伴DISH的LSS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5岁(65.1±7.3岁)。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且接受相同术式的不伴DISH的LSS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5岁(64.7±7.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责任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骶角(lumbar-sacral angle,LSA)、腰5入射角(L5 incidence,L5I)等脊柱骨盆参数,并用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估入选对象的生活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伴DISH的LSS患者的术前SVA显著低于不伴DISH的LSS患者(20.0±38.7mm vs.40.0±46.3mm,P=0.039),而TK(27.2°±10.7°vs 25.5°±16.0°)、LL(48.1°±13.7°vs 47.1°±13.5°)、PI(51.4°±14.1°vs 52.5°±13.9°)、PT(18.0°±8.0°vs 19.0°±7.6°)、SS(33.6°±9.5°vs 34.4°±7.8°)、LSA(17.0°±12.0°vs 18.4°±6.7°)及L5I(22.4°±9.8°vs 24.7°±11.9°)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DISH患者术前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分别为5.6±1.0,6.5±1.3,36.9±4.9)均高于不伴DISH组患者(分别为5.4±1.2,6.2±1.7,36.8±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不伴DISH的LSS患者相比,伴DISH的LSS患者SVA显著降低,TK、LL、PI、PT、SS、LSA及L5I等其他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弥散性特发性骨质增生 脊柱骨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患者立-坐位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变化特征
5
作者 王斯年 蒲小江 +5 位作者 季烨炜 周庆双 王斌 朱泽章 邱勇 孙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3,共8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患者胸腰椎异常骨增生对立-坐位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因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DISH患者(DIS...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患者胸腰椎异常骨增生对立-坐位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因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DISH患者(DISH组)的资料,男42例,女19例;年龄50~76岁(65.1±6.3岁)。选取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且接受相同术式治疗的100例非DISH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对照组(N-DISH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54~77岁(67.5±7.2岁)。根据骨赘分布,将DISH组中异位骨化仅累及胸椎的患者纳入T-DISH组,将异位骨化同时累及胸椎和腰椎的患者纳入L-DISH组。术前分别于站立和坐位下拍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所有患者立位和坐位时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矢状面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度(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和股骨近端角(proximal femoral angle,PFA),比较DISH组与N-DISH组、T-DISH组与L-DISH组立、坐位时及变化的差异。结果:在立位下,DISH组的SVA(P=0.008)和TK(P=0.028)均显著性高于N-DISH组,而PI、PT、SS、LL及PFA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坐位下,DISH组的TK(P=0.003)和LL(P=0.007)均显著性高于N-DISH组,而SVA、PT、PI、SS及PFA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从立位变化到坐位时,DISH组患者SVA(P=0.021)、PT(P=0.008)、SS(P=0.001)、TK(P=0.002)和LL(P<0.001)的变化值显著性小于N-DISH组患者。在DISH患者中,L-DISH组的PI(P=0.016)、SS(P=0.011)和LL(P=0.006)在立位时显著性小于T-DISH组,SVA、PT、TK及PFA与T-DIS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坐位时PI(P=0.008)和SS(P=0.007)显著性小于T-DISH组,SVA、PT、TK、LL及PFA与T-DIS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由立位转变为坐位时,L-DISH组LL的变化值显著性低于T-DISH组(P=0.033),其余矢状位参数变化值与T-DIS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ISH患者异常骨增生显著限制了脊柱的活动度,与单纯胸段DISH患者相比,骨赘发展至腰椎节段的患者受到的限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 异常骨增生 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 脊柱骨盆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田建平 马振江 +3 位作者 赵鑫 赵长清 李华 赵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6-958,共3页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为特征、可累及全身的骨骼疾病,最早在1950年由Forestier和Rotes-Querol描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见,我国尚无相关流行...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为特征、可累及全身的骨骼疾病,最早在1950年由Forestier和Rotes-Querol描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见,我国尚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国外研究资料提示在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25%,女性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 中老年人群 颈椎 韧带钙化 骨骼疾病 流行病学 研究资料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主动脉夹层破裂伴特发性弥漫性肺骨化症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建龙 段庆华 +1 位作者 申志华 许宏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2-1293,共2页
患者男性,46岁,因胸痛1h就诊于河北省承德市某医院急诊科。患者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入院后查心电图,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肌注地佐辛5mg,患者诉稍缓解,行胸部后前位片、胸部、上腹... 患者男性,46岁,因胸痛1h就诊于河北省承德市某医院急诊科。患者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入院后查心电图,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肌注地佐辛5mg,患者诉稍缓解,行胸部后前位片、胸部、上腹部CT、腹部B超、心脏超声、心肌酶、心梗三项、电解质及血常规检查。CT考虑肠梗阻,其余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按肠梗阻治疗。当日约17:00患者如厕时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紧急抢救给予心肺复苏,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死亡后,第二天行尸体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破裂 特发性弥漫性肺骨化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特点和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长峰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 颈椎 治疗 流行病学资料 DISH 临床 65岁以上 年龄增长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2期3191-3191,共1页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 弥漫性肺泡出血 pulmonary 肺泡巨噬细胞 护理 病因不明 反复出血 毛细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宏超 宁爱东 陈少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9-70,共2页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病,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弥漫性肺泡出血,渗出血液发生溶血,其中珠蛋白部分被吸收,含铁血黄素沉着于肺组织,最后导致肺间质纤维化。80%病例发生于儿童,且死亡率较高,成人较少...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病,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弥漫性肺泡出血,渗出血液发生溶血,其中珠蛋白部分被吸收,含铁血黄素沉着于肺组织,最后导致肺间质纤维化。80%病例发生于儿童,且死亡率较高,成人较少见;临床表现多样化,甚至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易造成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 成人 弥漫性肺泡出血 肺间质纤维化 表现多样化 影像学表现 病因不明 漏诊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