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39例X线表现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玉莉 乔建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62-63,共2页
目的提高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S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9例DISH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DISH的X线表现特征为脊椎前、外侧韧带广泛骨化以及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结论X线片是诊断DISH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 退行性脊椎病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X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PLA2、PLT、Kim-1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赵晓毅 叶素华 +5 位作者 刘云 曹鸿茹 孟祥娟 张馨元 王冉冉 田玲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727-729,共3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肾小球病变性疾病,主要病理学改变为肾小球中毛细血管基底膜发生弥漫性增生,同时伴随电子致密物形成[1]。贝前列素钠一种结构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具有类似前列环素的药...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肾小球病变性疾病,主要病理学改变为肾小球中毛细血管基底膜发生弥漫性增生,同时伴随电子致密物形成[1]。贝前列素钠一种结构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具有类似前列环素的药理作用,通过抑制T细胞的免疫活性,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由于其半衰期较长,可以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浓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的治疗[2]。有研究指出,血清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标志物(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是肾脏相关重要的生化指标,其水平与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3]。因此,本研究探讨了RTX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IMN的疗效及其对PLA2、PLT和Kim-1水平的影响,为IMN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贝前列素钠 肾小球病变 弥漫性增生 电子致密物 前列环素 磷脂酶A2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规律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病理形态分析及8例电镜下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兵林 张凌 +2 位作者 王继伟 林洁 笪冀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透析龄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比较,研究48例规律透析患者因SHPT切除的甲状旁腺病理学形态特征。... 目的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透析龄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比较,研究48例规律透析患者因SHPT切除的甲状旁腺病理学形态特征。结果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增生甲状旁腺的细胞类型无相关性,与患者性别、继发陈旧性出血及钙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48例规律透析患者SHPT(95.8%,46/48)以甲状旁腺结节状增生为主,甲状旁腺继发性出血(70.8%,34/48)及钙化(62.5%,30/48)在SHPT的规律透析患者中广泛存在,透析龄的延长对钙化的程度及范围影响较大(P<0.05)。电镜下可见增生的甲状旁腺细胞内含丰富的线粒体及核蛋白体。结论长期规律透析患者形成SHPT时甲状旁腺内钙化灶形成及反复的出血是常见的继发性改变,结节状增生是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增生的病理形态基础。电镜下所见提示增生的甲状旁腺细胞呈高活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结节状增生 弥漫性增生 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