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改变型的影像特征
1
作者 方阮 任彦 张家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改变型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改变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32例(36.0%)位于丘脑,36例(40.4%)位于脑干... 目的:总结分析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改变型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改变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32例(36.0%)位于丘脑,36例(40.4%)位于脑干,其余位于脊髓、松果体、第三脑室、第四脑室、桥臂、小脑、基底节区;66例(74.2%)形态规则,边界较清;75例(91.5%)无或轻度瘤周水肿。肿瘤实性部分CT平扫呈等低-稍高密度,磁共振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或高信号;29例(32.6%)伴不同程度囊变或坏死,6例伴出血,7例伴点状或边缘线样钙化。46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28例(60.9%)无或轻度受限,18例(39.1%)局部明显受限;30例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28例(93.3%)呈高代谢改变。86例行MRI增强,50例(58.1%)呈局部花环状高强化,22例(25.6%)为整体轻度/无强化,12例(14.0%)呈局部斑片或结节状明显高强化,2例为整体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易包绕邻近血管,“基底动脉包绕征”最常见(18例);29例(32.6%)可见“增粗血管进入征”;脑干病灶中10例(27.8%)可见“虎纹征”。结论:脑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改变型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预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基因突变状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寿衡(综述) 崔光彬(审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2-1466,共5页
WHO第4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H3 K27M改变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列为新的胶质瘤亚型,属于WHO 4级胶质瘤。H3 K27M基因状态对于该肿瘤的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H3 K27M基因状态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 WHO第4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H3 K27M改变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列为新的胶质瘤亚型,属于WHO 4级胶质瘤。H3 K27M基因状态对于该肿瘤的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H3 K27M基因状态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而获得肿瘤组织存在有创和假阴性等缺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已经广泛应用于胶质瘤的诊断分级、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基因分子标记物预测等方面。因此,本文主要就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预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组蛋白H3 K27M基因突变状态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肿 多模态磁共振 h3 K27M 弥漫中线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 G34突变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张颖 王瑞芬 +3 位作者 管雯斌 乔萌 霍瑜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Sanger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1~14岁,平均12.5岁。肿瘤... 目的探讨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Sanger测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1~14岁,平均12.5岁。肿瘤最大径7.14~7.25 cm。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浸润性生长,细胞密度高,血管丰富,大部分区域肿瘤呈胚胎性肿瘤样,部分区域肿瘤呈胶质母细胞瘤样,肿瘤细胞核质比高,异型性大,核分裂象密集区约20个/2 mm 2,见大片出血及坏死。免疫组化均示GFAP阳性,ATRX表达缺失,p53为野生型,Olig2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60%~70%。其中1例H3G34V免疫组化阳性,Sanger测序H3F3A基因检测示H3 G34V突变;另1例H3G34R免疫组化阴性,Sanger测序H3F3A基因检测示H3 G34R突变;MGMT甲基化阳性。结论弥漫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在影像学、形态学、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中均有独特特征,需要与多种儿童高级别脑肿瘤鉴别,其准确诊断对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半球胶质 h3G34R h3G34V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变异型102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金华 王立峰 王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6-700,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 DMG)伴H3K27变异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学特征。方法 收集102例DMG伴H3K27变异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应用Sanger测序法行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 DMG)伴H3K27变异型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学特征。方法 收集102例DMG伴H3K27变异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应用Sanger测序法行分子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1~14岁,中位年龄7岁。发病部位:脑干83例(81.4%),非脑干如丘脑、基底节和松果体等19例(18.6%)。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和步态不稳等。MRI示T1低信号或等信号,T2高信号。组织学示高级别64例(62.7%),低级别38例(37.3%)。免疫表型:H3K27me3表达降低或缺失(100%,81/81),表达H3K27M(98%,100/102)、EZHIP(2%,2/102)、BRAF V600E(2.2%,2/89);p53突变型占53.6%(52/97);ATRX失表达(19.1%,18/94);IDH1不表达(100%,89/89)。分子检测示BRAF突变占1.7%(1/59);EGFR突变占9.1%(1/11)。结论 儿童DMG伴H3K27变异型好发于脑干,组织学以高级别为主,H3K27me3染色呈不同程度表达缺失,分子变异包括H3K27M突变、EZHIP过表达和EGFR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h3K27变异型 儿童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滕霞丽 孙宇晨 +2 位作者 宫惠琳 张冠军 王春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DM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4例H3K27M-变异型D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 目的探讨成人H3K27M-变异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s,DM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4例H3K27M-变异型D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3例为中青年人,1例为老年人;发生部位分别为延髓、脑干、丘脑以及由丘脑蔓延至颞叶;组织学从低级别到高级别胶质瘤形态均可见,组织学分级为2~4级;免疫表型:4例患者H3K27M均呈弥漫性强表达而H3K27me3表达丢失或者下调,3例患者p53呈强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5%~60%;2例患者行分子检测均为IDH野生型,TERT未检测到变异。结论成人H3K27M-变异型DMG好发于丘脑和脊髓,H3K27M和H3K27me3免疫组化联合使用是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 h3K27M变异 成人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多模态MRI表现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伟 邢振 +3 位作者 林禹 王行富 蔡珊珊 曹代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及强化特点等。结果 10例中,8例病变位于丘脑,1例位于下丘脑,1例位于延髓及颈髓;肿瘤最大径为(5.56±0.42)cm,瘤周水肿范围为(1.33±0.34)cm。T1WI病灶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内见散在小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3例肿瘤内见囊变,7例见坏死,7例见出血。增强后9例病变出现明显强化,其中5例为环形强化,3例为结节样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1例未见强化。9例可见不同程度脑积水。DWI显示8例病变不同程度扩散受限,相对平均ADC值为1.26±0.12;相对最小ADC值为1.12±0.12。5例接受DSC-PWI,3例病灶表现为高灌注,1例表现为等灌注,1例表现为低灌注;相对最大脑血容量为2.92±0.49。结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MRI表现多样,但符合高级别胶质瘤MRI表现,确诊需结合分子病理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 扩散磁共振成像 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王瑞芬 管雯斌 +3 位作者 严敏骅 琚璐 韩蕙如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诊断的6例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诊断的6例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检测GFAP、Olig2、Syn、NeuN、IDH1、H3K27M等蛋白的表达,FISH法检测EGFR、MYCN基因扩增,Sanger测序检测IDH、H3F3A、TERT基因突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6例患者年龄范围5~11岁,中位年龄7.5岁。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男女比1∶2。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乏力、偏瘫、呕吐、抽搐、视物模糊等。肿瘤发生部位:5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脑干和小脑。组织学形态:3例表现为高级别胶质瘤形态学特征,其中2例伴有瘤巨细胞;2例表现为胚胎性肿瘤样特征,1例同时具有高级别胶质瘤及胚胎性肿瘤样形态学特点。5例伴有微血管增生和(或)坏死;1例间质黏液变/微囊形成。免疫表型:肿瘤细胞GFAP(6/6)和Olig2(6/6)部分或局灶阳性,Syn(3/6)和NeuN(1/6)局灶或散在阳性,IDH1、H3K27M、H3G34V和H3G34R均阴性,ATRX、H3K27me3、INI1、BRG1均弥漫阳性(6/6)。p53阳性5%~95%不等,Ki67增殖指数40%~90%。分子检测示6例均为IDH1/2和H3F3A野生型;2例MYCN扩增;2例EGFR扩增伴多倍体;1例同时伴有EGFR扩增和MYCN扩增;1例PDGFRA扩增。治疗及随访情况,术后放疗和(或)替莫唑胺化疗;3例于术后1~5个月死亡;2例存活,随访截至2024年1月,分别随访4个月和7个月;1例失访。结论H3和IDH野生型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组织学表现为胶质母细胞瘤样或胚胎性肿瘤样特征,根据分子遗传学特征分为RTK1、RTK2、MYCN三种分子亚型,其中MYCN亚型预后最差。诊断时应注意与其他儿童型或成人型高级别胶质瘤及胚胎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 h3野生型 IDh野生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G34突变型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晓刘 陈刚 +2 位作者 韩雪 李扬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6-768,共3页
目的 探讨H3G34突变型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diffuse hemispheric glioma H3G34-mutant, DHG-G34)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DHG-G34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行HE、免疫组化染色、ADx-ARMS、FISH、San... 目的 探讨H3G34突变型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diffuse hemispheric glioma H3G34-mutant, DHG-G34)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收集2例DHG-G34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行HE、免疫组化染色、ADx-ARMS、FISH、Sanger测序、焦磷酸测序及NG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9、24岁。组织学均表现为高级别胶质瘤伴原始未分化小细胞。免疫表型:2例均表达GFAP和p53,不表达Olig2,ATRX表达缺失。测序分析均显示H3G34R突变和TP53突变,例2行NGS另检测到ATRX、GATA2、RB1体细胞突变和BLM胚系突变。结论 DHG-G34罕见,确诊需经分子遗传学证实,例2拓宽了该肿瘤的分子遗传学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 h3G34突变 病理学特征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CN基因扩增的H3和IDH野生型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万鑫 李芷汀 +1 位作者 李明娜 潘敏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58,共2页
患者男性,17岁,因“突发头痛6天”入院。头颅MRI示右侧额叶异常信号,内伴囊变坏死,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DWI实性部分明显高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图1),考虑高级别胶质瘤;术中见肿瘤位于脑白质浅层,灰红色质软,血供丰... 患者男性,17岁,因“突发头痛6天”入院。头颅MRI示右侧额叶异常信号,内伴囊变坏死,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DWI实性部分明显高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图1),考虑高级别胶质瘤;术中见肿瘤位于脑白质浅层,灰红色质软,血供丰富,伴囊性变,内侧沿大脑镰下向对侧生长,肿瘤全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 IDh野生型 h3野生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靖 单艺 +1 位作者 齐志刚 卢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7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囊变坏死、出血、瘤周水肿、扩散受限、强化程度及脑... 目的: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7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囊变坏死、出血、瘤周水肿、扩散受限、强化程度及脑脊液播散等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5例位于脑干,7例位于丘脑,1例位于第三脑室,6例中线部位多发病灶并累及一个或多个脑叶,8例位于脊髓。18例形态较为规则,边界较清楚;19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18例可见不同程度囊变或坏死,6例内部可见出血。3例可见轻度瘤周水肿。12例行DWI检查,3例无明显扩散受限,9例轻度不均匀扩散受限。增强后强化方式不一,9例无强化,15例呈斑点、斑片状轻度强化,9例呈花环状明显强化,4例呈条片状明显强化。8例髓内肿瘤,5例存在脑脊液播散。结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M突变的MRI表现具有一定共性特征,肿瘤多位于中线结构,囊变或坏死多见,瘤周水肿少见,增强后多无强化或点片状轻度强化,坏死可见环形强化。这些磁共振征象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h3 K27M突变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H3 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秋红 周霞 +3 位作者 李理 易婷 向永华 金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439,46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H3 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及外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H3 K27M突变型DMG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行MRI平扫,其... 目的探讨儿童H3 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及外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H3 K27M突变型DMG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5例行MRI平扫,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10例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8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分析肿瘤部位、形态、边界、瘤周水肿、大小、信号特点(有无囊变、出血)、扩散情况及强化特点。结果15例肿瘤主体均位于中线部位;9例形态不规则,6例呈类圆形;12例边界清晰,瘤周无水肿,3例边界模糊,瘤周轻中度水肿;肿瘤最大直径3.3~5.7 cm;15例病灶信号欠均匀,10例肿块内存在形态及大小不一的囊变,均呈偏心性改变,5例无囊变,1例出血。10例扩散加权成像示病变均呈不同程度扩散受限,最小表观扩散系数为(0.992±0.262)×10^(−3) mm^(2)/s。14例增强扫描后,5例呈环状强化,4例小斑片状轻度强化,2例结节状强化,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无强化;8例有基底动脉包绕。结论儿童伴H3 K27M突变型DMG好发于脑桥等中线部位,瘤内易发生偏心性囊变,瘤周清晰多无水肿,多呈环状、结节状及小斑片状强化等,MRI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 K27M突变 弥漫性中线胶质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干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瘤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游鸿海 俞挺 +4 位作者 陈人龙 陈伏祥 江常震 吴喜跃 梅文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6-288,共3页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是WHO 2016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增加的分类[1]。这是一种主要发病于儿童及较年轻成人的肿瘤类型,少见于年长者[2],多位于丘脑、脑干和脊髓等中线结构[3],由SCHWARTZENTRUBER于2012年首次报道[4]。由于H3K2...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是WHO 2016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增加的分类[1]。这是一种主要发病于儿童及较年轻成人的肿瘤类型,少见于年长者[2],多位于丘脑、脑干和脊髓等中线结构[3],由SCHWARTZENTRUBER于2012年首次报道[4]。由于H3K27突变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中独特表达及其与预后的显著相关性,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首次将其归为WHOⅣ级,其病理学特点表现为组蛋白H3K27M突变,以及病变的弥漫浸润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干 弥漫性中线胶质细胞 h3K27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
13
作者 蒋会 苏晓然 +3 位作者 吴玲 张银霞 王红阳 时胜利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3-67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DMG)H3K27M突变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诊断为DMG的98例患儿,包括74例H3K27M突变型和24例H3K27M野生型。按照大约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68)...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评估儿童弥漫中线胶质瘤(DMG)H3K27M突变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诊断为DMG的98例患儿,包括74例H3K27M突变型和24例H3K27M野生型。按照大约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68)和测试集(n=30)。基于T_(2)WI和增强T_(1)WI(cT_(1)WI)序列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算子(LASSO)在训练集中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将临床影像特征和Rad-Score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筛选独立风险因素。联合筛选出的临床影像特征和Rad-Score构建联合模型以预测DMG的H3K27M状态,应用列线图对联合模型进行可视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基于T_(2)WI和cT_(1)WI序列共提取1648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选取5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和0.758。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环形强化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_(min))是H3K27M状态相关的临床影像特征风险因素(P均<0.05),两者构建的临床影像模型具备一定的预测H3K27M状态的能力,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02和0.720。由环形强化、ADC_(min)和Rad-Score构建的联合模型评估H3K27M状态表现出最佳的预测效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63和0.851。结论:基于临床影像特征和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可用于无创性评估儿童DMG的H3K27M突变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弥漫中线胶质 h3K27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936-936,共1页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定义为弥漫性浸润中线的高级别胶质瘤,以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和组蛋白H3基因H3F3A或更为少见的HIST1H3B K27M-突变为主要特征。H3 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定义为弥漫性浸润中线的高级别胶质瘤,以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和组蛋白H3基因H3F3A或更为少见的HIST1H3B K27M-突变为主要特征。H3 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好发于儿童,亦可见于成人,常见发生部位为脑干、丘脑和脊髓,通常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 h3 K27M-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改变95例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周琦 王佳 李金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改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7月首次诊断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 3 K 27改变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共纳入95例患儿,男54例、女41例,中位年龄6.0(5.0~9.0)岁;脑干...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改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7月首次诊断为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 3 K 27改变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共纳入95例患儿,男54例、女41例,中位年龄6.0(5.0~9.0)岁;脑干为好发部位(82.1%)。肿瘤WHO组织学分级1~4级皆有分布,以高级别胶质瘤为多数(65.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所有病例的H3 K27M(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改变为甲硫氨酸)均为阳性表达,89.0%患儿的H3 K27Me3(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表达下降。55.6%患儿表达突变型肿瘤蛋白53(P53);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表达率和α地中海贫血/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TRX)表达缺失率均低,分别为8.5%和18.6%;而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BRAF)仅有1例表达(1.2%)。47.1%(8/17)患儿出现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甲基化阳性。2.1%(1/48)患儿发生BRAF基因变异。结论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改变患儿的好发部位为脑干,组织学分级以高级别为多数,ATRX蛋白缺失率较低,且与肿瘤发生部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h3 K27改变 临床病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组蛋白H3-K27M突变型:47例形态学变异谱系及相关遗传学改变分析 被引量:52
16
作者 Solomon D A Wood M D +2 位作者 Tihan T 李晓玲 王行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4-1064,共1页
最近发现在儿童和年轻人丘脑、桥脑和脊髓的高级别胶质瘤中存在编码组蛋白H3的亚型H3.3和H3.1的H3F3A和HIST1H3B基因体细胞突变。然而,关于发生这些肿瘤的患者和部位具体范围,以及形态学谱系和相关遗传学改变仍然不确定。本文检测47... 最近发现在儿童和年轻人丘脑、桥脑和脊髓的高级别胶质瘤中存在编码组蛋白H3的亚型H3.3和H3.1的H3F3A和HIST1H3B基因体细胞突变。然而,关于发生这些肿瘤的患者和部位具体范围,以及形态学谱系和相关遗传学改变仍然不确定。本文检测47例伴组蛋白H3-K27M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包括25例男性和22例女性患者,年龄2~65岁(中位年龄14岁)。肿瘤中心位置除了位于桥脑(17例)、丘脑(15例)和脊髓(9例),还可见于第三脑室(3例)、下丘脑(1例)、松果体区(1例)和小脑(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胶质 组蛋白h3 遗传学改变 形态学变异 弥漫性 突变型 中线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髓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 K27改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文洁 周凤瑜 +3 位作者 周青 薛彩强 张鹏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7-149,182,共4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A-169。患者女,51岁,因“左上肢麻木、无力4个月”于2023年2月至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患者自述于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A-169。患者女,51岁,因“左上肢麻木、无力4个月”于2023年2月至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患者自述于入院前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伴右半躯干及右下肢不适感,近日加重。专科检查:颈部各棘突压痛、叩击痛阴性;双上肢皮肤浅感觉减退,左侧为著;双侧上肢肌力4级,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亢进,双侧霍夫曼征(+),双下肢肌力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中线胶质 h3 K27改变 颈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K27M诱发弥漫中线胶质瘤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晶晶 孟轶婷 +1 位作者 李莉 尹洪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弥漫中线胶质瘤属于高度恶性的胶质细胞肿瘤,H3K27M突变是其重要的分子改变。研究显示,H3K27M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PRC2活性,减少H3K27三甲基化程度。H3K27me3的降低,使其受抑制的基因激活,导致肿瘤的发生。该文现对H3K27M诱发弥漫中线... 弥漫中线胶质瘤属于高度恶性的胶质细胞肿瘤,H3K27M突变是其重要的分子改变。研究显示,H3K27M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PRC2活性,减少H3K27三甲基化程度。H3K27me3的降低,使其受抑制的基因激活,导致肿瘤的发生。该文现对H3K27M诱发弥漫中线胶质瘤的多种可能机制及相关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中线胶质 h3K27M PRC2 h3K27me3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再认识
19
作者 张夏玲 汪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4,共6页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DMG)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恶性肿瘤,其生长位置主要集中在中线区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预后通常较差。WHO(2016)CNS肿瘤分类将其命名为“DMG,H3K...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DMG)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恶性肿瘤,其生长位置主要集中在中线区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预后通常较差。WHO(2016)CNS肿瘤分类将其命名为“DMG,H3K27M突变型”。该分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完全反映出DMG的复杂性,部分DMG缺乏特征性H3K27M突变,并具有其他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因此,WHO(2021)CNS肿瘤分类对DMG进行了更新,引入了“DMG,H3K27变异型”这一诊断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种亚型:(1)DMG,H3.3K27突变;(2)DMG,H3.1或H3.2K27突变;(3)DMG,H3野生型伴EZHIP过表达;(4)DMG,EGFR突变。本文将详细阐述DMG的临床病理特征、分类演变、分子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新进展,并列举3例不同亚型DMG病变,旨在提高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理解和认识,以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做出精确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胶质 中线 胶质 h3K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 K27M突变型弥漫中线胶质瘤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蕾 陈莉 +2 位作者 张立彦 王丽华 钟延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9-350,共2页
患者男性,37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侧面部麻木,右侧舌头偶感麻木,饮水有呛咳,无刺痛感,无头晕头痛。既往体健,无家族病史。体检:血压160/100mmHg,浅感觉减退,神清语利,双瞳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面纹对称,伸舌居中,... 患者男性,37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侧面部麻木,右侧舌头偶感麻木,饮水有呛咳,无刺痛感,无头晕头痛。既往体健,无家族病史。体检:血压160/100mmHg,浅感觉减退,神清语利,双瞳等大,对光反射灵敏,面纹对称,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中线胶质 h3 K27M突变 临床病理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