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惠民 肖湘生 +3 位作者 于红 刘士运 李成洲 杨春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其中13例首次CT误诊,分别为炎症7例、结核3例、转移瘤3例。结果:CT表现可分为多发结节型5例、肿块型2例及...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其中13例首次CT误诊,分别为炎症7例、结核3例、转移瘤3例。结果:CT表现可分为多发结节型5例、肿块型2例及肺炎样型16例。其中仅2例典型叶段分布者,3例叶段实变为主及4例蜂房样者提出了弥漫型肺泡癌的诊断,弥漫结节型、肿块型及散在斑片影均未能有效提示诊断。结论:弥漫型肺泡癌表现类型多样,典型叶段分布的多发结节、有血管造影征和支气管充气征的单/多叶段实变、蜂房状浅淡密度等较有特征性,可提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CT 诊断 多发结节型 肿块型 肺炎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春泉 李恒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 17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DBAC)的CT表现 ,探讨其特征性CT征象。方法 :17例病理证实DBAC ,其中实变型 13例 ,多结节型 4例。同时搜集 13例叶 /段性肺炎为对照组。结果 :实变型DBAC表现单叶 /段实变 (31% ) ,多叶 /... 目的 :回顾性分析 17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DBAC)的CT表现 ,探讨其特征性CT征象。方法 :17例病理证实DBAC ,其中实变型 13例 ,多结节型 4例。同时搜集 13例叶 /段性肺炎为对照组。结果 :实变型DBAC表现单叶 /段实变 (31% ) ,多叶 /段实变 (69% )。实变阴影内出现特征性支气管气相 (77% )、泡状透亮影 (5 4% )、毛玻璃样密度影 (39% )、叶间胸膜膨出 (2 1% )。多结节型DBAC表现以两侧中下肺野为主的弥漫性腺泡结节 ,部分见空泡征和泡状透亮影。 3例伴有母瘤 ,母瘤边缘有毛棘 ,内有空泡征。结论 :实变叶 /段出现下列一种CT征象提示实变型DBAC :(1)特征性支气管气相 ;(2 )泡状透亮影 ;(3)磨玻璃样密度影。肺叶容积增大及动态CT变化有助于实变型DBAC的诊断。多发性肺内结节伴有空泡征和泡状透亮影则可以诊断多结节型DBAC。母瘤的出现及其形态学表现有利于DBA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CT诊断 弥漫型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岳东升 王长利 +1 位作者 张真发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15-518,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10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总体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64.8%和48.6%。单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10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总体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64.8%和48.6%。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为肿瘤直径(P=0.027)、支气管断端是否阳性(P=0.016)、TNM分期(P=0.000)、T分期(P=0.002)、N分期(P=0.000)、术后是否放疗(P=0.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P=0.000)和肿瘤直径(P=0.015)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总体生存率优于其它非小细胞肺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TNM分期和肿瘤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国际肺腺癌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细支气管肺泡癌特征的肺腺癌209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田璇 孙蕾娜 +2 位作者 王静 董元焕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最新国际肺腺癌分类中肺腺癌各组织学亚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或伴有BAC成分的腺癌209例。... 目的:探讨最新国际肺腺癌分类中肺腺癌各组织学亚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或伴有BAC成分的腺癌209例。按照肺癌新分类,对所有病例组织学切片进行复习和分类,同时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和随访。结果:原诊断BAC的209例病例中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20例,微小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13例,鳞屑样生长方式为主型腺癌(Lepidic predominant adenocarcinoma,LPA)82例,乳头状和腺泡状为主型55例,实性型和微乳头为主型39例。随访发现,腺癌的组织学亚型与5年生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AIS和MIA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为100%,且均无淋巴结转移;LPA患者5年生存率为54.5%;腺泡型和乳头型腺癌的患者比AIS、MIA、LPA三组预后差,而实性型和微乳头型的病例预后最差。结论:肺腺癌中AIS和MIA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较好的预后。对具有细支气管肺泡癌特征的肺腺癌,严格按照最新国际肺腺癌分类标准进行亚型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腺 微小浸润性腺 支气管肺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柳伟坤 李向东 +2 位作者 全江涛 欧阳习 郑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05年8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30例。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05年8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30例。分别记录其形态学表现及放射性分布,同时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并分析PET、PET/CT和HRCT三者的确诊率。结果 PET显示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病例中有19例SUVmax≥2.5,呈阳性改变,占63%。5例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另外还有3例为混合性结节(实变结节周围伴有磨玻璃影),22例为实变结节。HRCT显示这类病灶多位于双肺上叶,大多位于肺野外围胸膜下,病灶呈小斑片状或结节状,形态不规则,有分叶征22例,毛刺征15例,胸膜凹陷征21例,空泡征4例。PET、PET/CT和HRCT三者的确诊率分别为36.67%、93.33%和93.33%。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SUVmax值对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价值有限,对病变活性程度可作一般性参考。在诊断时应充分发挥PET/CT影像与功能融合的作用,多从影像学角度进行判断(特别是HRCT的BAC征象),以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支气管肺泡 PET/CT 18F-F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志红 胡家安 +2 位作者 陈俊佶 蔡凡 任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基础,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BAC疗效与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按照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的新修订的肺癌分期系统进行TNM分... 目的:回顾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病理基础,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影响BAC疗效与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按照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的新修订的肺癌分期系统进行TNM分期,通过统计学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70例BA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1.4,吸烟与无吸烟之比为1:2.9,中位生存期为6.48年。单纯BAC和伴有BAC成分的腺癌可能与吸烟关系不大。病理类型、影像学类型和治疗方案的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影像学表现、TNM分期以及是否放化疗与BAC患者预后有关;而性别、年龄、吸烟以及靶向治疗与BAC患者的生存时间无关。结论:BAC发病在非吸烟者中多见,单纯性BAC较其他病理类型有较长的生存期;BAC患者中咳大量泡沫样痰的症状并不多见,治疗上以尽可能手术为主,以结合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为原则;EGFR-TK1的一线治疗可用于晚期B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预后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兰 褚海青 +1 位作者 李惠萍 何国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晚期支气管肺泡 联合化疗 BAC 疗效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一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尔曼 胡安梅 +1 位作者 邵杰 董志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入院 支气管肺泡 肺炎 病史 误诊 咳痰 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12
9
作者 余建群 杨志刚 张尚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局部生长的CT表现特点与组织病理发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3 0例 ,男 10例 ,女 2 0例 ,年龄 42~ 71岁 ,平均 60 .0岁。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 2 4例 ,平扫 6例。 2 ... 目的 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局部生长的CT表现特点与组织病理发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3 0例 ,男 10例 ,女 2 0例 ,年龄 42~ 71岁 ,平均 60 .0岁。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 2 4例 ,平扫 6例。 2 1例对肿块追加高分辨CT扫描。CT图像上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分布、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 ,并评价其征象与组织病理发现的相关性。结果 按CT图像上密度分布将肿瘤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为含毛玻璃样征的不均匀密度肿块 10例 (3 3 % ) ,病理为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 ,伴散在含气肺泡 ,毛玻璃样征为肿瘤内血管 (中等密度 )与血管周围的含气肺泡 (低密度 )对比所致。Ⅱ型为含空泡征或支气管气像的不均匀密度肿块 7例 (2 4% ) ,病理为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伴有散在肺泡塌陷 ,残留含气支气管。Ⅲ型为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 13例 (4 3 % ) ,病理为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伴散在肺泡塌陷 ,绝大多数未塌陷肺泡被黏液充填 ,无含气支气管。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图像上不同的密度分布与肿瘤的生长特征以及有无含气肺泡及支气管等病理发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病理学 CT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胡吉波 胡红杰 章士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的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理证实为BAC患者的胸部X线、CT及病理资料。结果:单发结节或肿块型21例,实变型13例,弥散结节型6例。单发结节或...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的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理证实为BAC患者的胸部X线、CT及病理资料。结果:单发结节或肿块型21例,实变型13例,弥散结节型6例。单发结节或肿块型BAC周围型18例,中央型3例,主要征象:胸膜牵引征18例(85.7%),血管聚束征18例(85.7%),毛刺征16例(76.2%),分叶征11例(52.3%),支气管征11例(52.3%),空泡征5例(23.8%)。实变型BAC单肺段?叶实变6例,多肺段?叶实变7例,主要征象:含气支气管征9例(100%),蜂房征8例(88.9%),毛玻璃征4例(44.4%),叶间裂膨突3例(33.3%),血管聚束征3例(33.3%)。弥散结节型BAC6例,主要征象:两肺不对称、不均匀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结节融合倾向6例,结节中心透亮区(空泡征)4例(66.7%),融合结节灶内支气管征2例(33.3%),血管聚束征5例(83.3%),胸膜牵引征5例(83.3%),毛刺征4例(66.7%)。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影像表现复杂,充分认识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各种征象能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高分辨率CT征象的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山耘 袁慧书 +1 位作者 关利君 孙伯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的高分辨率CT征象。方法 对 2 9例BAC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和实变型BAC的HRCT征象 ,分析有助于诊断的征象及病理基础。结果  14例结节型病灶中 86%位于肺野外周或胸膜下 ,43 %...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的高分辨率CT征象。方法 对 2 9例BAC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和实变型BAC的HRCT征象 ,分析有助于诊断的征象及病理基础。结果  14例结节型病灶中 86%位于肺野外周或胸膜下 ,43 %呈不规则形 ,空泡征出现率 5 1% ,磨玻璃密度 3 6% ,胸膜尾征 71% ;多发结节型的单个病灶与前者相同 ;11例实变型中磨玻璃密度、多发结节和段叶实变混合存在的 6例 ,肺段实变周围或其他肺野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内伴随网格影 ,其中 1例呈“碎石路样”。结论 ①周围性结节以及伴空泡征、磨玻璃密度、胸膜尾征 4项中有 3项者高度提示结节型BAC的诊断 ;②肺段叶“蜂房样”实变并其他肺野的“碎石路样”影对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 (DBAC)的诊断具有特征性。③HRCT是BAC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支气管肺泡 磨玻璃密度 B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灿斌 徐中一 张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肿瘤复发部位和预后。方法:将1982~1998年间手术切除的76例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患者分成两组,并且进行长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特点、手术方式、肿瘤发生部位、... 目的:研究临床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肿瘤复发部位和预后。方法:将1982~1998年间手术切除的76例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腺癌患者分成两组,并且进行长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特点、手术方式、肿瘤发生部位、术后复发部位、手术方式和预后的关系,细支气管肺泡癌随访7.3年,肺腺癌随访6.1年。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22例,女性13例(59%),无吸烟史者8例(36%);腺癌54例,女性25例(46%),无吸烟史者12例(20%)(P<0.05);术后细支气管肺泡癌胸腔内复发13例(87%),腺癌术后复发46例,胸腔内复发25例(61%),胸腔外转移22例(54%),其中骨转移18例(20%),脑转移5例(12%),肝转移6例(15%)。细支气管肺泡癌术后5年成活率为91%,腺癌为63%(P=0.02)。结论: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女性多于男性,与吸烟无明显相关性,术后复发多发生于胸腔内,肺叶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腺癌术后胸内和胸外复发基本相等,细支气管肺泡癌预后优于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肺叶切除术随访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肺腺癌EGFR基因扩增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欣 宋志刚 +2 位作者 吕亚莉 钟梅 李向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879-883,共5页
背景与目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可提高肺腺癌病人的生存率,不同组织类型疗效不同。本研究对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经典型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预后治疗提供依... 背景与目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可提高肺腺癌病人的生存率,不同组织类型疗效不同。本研究对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经典型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预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4年WHO最新肺肿瘤分类标准选取2004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病理档案中细支气管肺泡癌(BAC)27例(男13例、女14例)、经典型肺腺癌23例(男11例、女12例),具有BAC成分的混合亚型肺腺癌39例(男18例,女21例),总计89例。应用组织芯片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EGFR基因扩增的检测。结果在经典型肺腺癌病例中EGFR基因的扩增率为45.45%,BAC病例中的EGFR基因的扩增率为14.81%,混合亚型肺腺癌为22.58%。经典型肺腺癌的扩增病例明显多于BAC和混合亚型肺腺癌,三组之间c2=11.632,P<0.05。三组病例中EGFR基因扩增多以散在信号存在。结论EGFR基因在肺腺癌的扩增率高于B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肺腺 EGFR FISH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 被引量:82
14
作者 蔡祖龙 赵绍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24-29,共6页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具有许多与其他类型肺癌包括非BAC腺癌显著不同的特征。近年来 ,其发生率逐渐上升。BAC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很容易误诊。本文着重复习BAC的病理、临床表现、X线与CT征象 ,以及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影像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X线CT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蕴 杜红文 +2 位作者 付和睦 郭佑民 刘继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 :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的X线、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BAC的X线、CT表现 ,将其分为结节型、炎症型和弥漫型。结果 :结节型 7例 ,均为单发结节。炎症型 6例 ,两肺多发斑片状影 4例 ,大叶实变 2例。弥漫型 11... 目的 :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的X线、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4例BAC的X线、CT表现 ,将其分为结节型、炎症型和弥漫型。结果 :结节型 7例 ,均为单发结节。炎症型 6例 ,两肺多发斑片状影 4例 ,大叶实变 2例。弥漫型 11例 ,两肺呈细小结节影 10例 ,网状结节影 1例。单侧或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8例 ,心包大量积液 5例 ,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 3例。胸部及远处骨质破坏 6例。结论 :BAC影像表现多种多样 ,炎症型需与肺结核、肺炎等鉴别。仔细观察、分析X线、CT征象并结合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 ,可提高BAC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支气管气象 X线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FDG-PET显像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瑞民 郭喆 +2 位作者 姚树林 汪涛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FDG-PET显像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PET显像结果,其中4例患者并进行11C-胆碱显像。测量病变部位的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及平均值SUVmean),并测量病变的最大...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FDG-PET显像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FDG-PET显像结果,其中4例患者并进行11C-胆碱显像。测量病变部位的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及平均值SUVmean),并测量病变的最大直径。结果:54例患者检出60个病灶,55个病灶可见高于肺本底的局灶性放射性摄取,SUVmax3.12±2.34,SUVmean2.20±1.95。5个病灶未见明确放射性摄取增高。SUV值与病灶直径呈正相关(r=0.7867)。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FDG摄取程度较低,易出现误诊、漏诊,应紧密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诊断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PET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征象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倩 蔡祖龙 +4 位作者 赵绍宏 王玉林 姚洪祥 吴坚 杨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及CT表现,提高BAC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2002年6月~200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诊断为BAC病例,按照WHO对BAC的定义重新评价病变性质,从中划分BAC及含有BAC成分的混合性腺癌,并分析BAC在薄层CT上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及CT表现,提高BAC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2002年6月~2007年6月经手术病理诊断为BAC病例,按照WHO对BAC的定义重新评价病变性质,从中划分BAC及含有BAC成分的混合性腺癌,并分析BAC在薄层CT上的表现。评价指标包括:病灶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有无空泡征(或囊状影)、充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有无淋巴结肿大等。结果:曾诊断为BAC且保留薄层CT图像的病例共145例,符合BAC定义标准的32例(22.1%),其中男性占62.5%。肿瘤标记物CEA和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5%。病变平均直径<3cm,CT均表现为单纯的磨玻璃(GGO)结节,82.9%密度不均,97.1%边界清晰,分叶征、充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的发生率分别为62.9%、60%、57.1%,均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BAC的早期诊断中,薄层CT图像上病变形态学特征更有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结合HRCT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辽河 丁久荣 +4 位作者 胡晓燕 邱大胜 李杰 周静 朱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HRCT)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PTBA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26例PTBAC患者的18F-FDG PET/CT及HRCT影像资料,患者均先行18F-FDG PET/CT显像,其中15例根...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HRCT)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PTBA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26例PTBAC患者的18F-FDG PET/CT及HRCT影像资料,患者均先行18F-FDG PET/CT显像,其中15例根据诊断需要0~3 d内行HRCT检查,分析两者结合对PTBAC的诊断价值。结果:全组26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确切诊断肺癌9例,恶性不除外13例,肺感染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34.6%,误诊率较高;其中15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后结合HRCT确切诊断肺癌13例,1例初次诊断感染性病变者后经结合HRCT图像诊断为肺癌,1例18F-FDG PET/CT显像及HRCT均疑为肺炎者,经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后综合评判考虑肺癌,后病理证实;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正确率达100%。结论:PTBAC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HRCT表现复杂多样,PET/CT结合HRCT在PTBAC诊断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琼荣 杨小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肺腺 BAC 肺泡 黏液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忠毅 章英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123-1126,共4页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于1876年由Malassez等[1]首先报道,1960年被Li-ebow[2]正式命名前,尚有肺腺瘤病、肺泡细胞癌及细支气管癌等名称,组织发生也为众多学者所困惑。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入...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于1876年由Malassez等[1]首先报道,1960年被Li-ebow[2]正式命名前,尚有肺腺瘤病、肺泡细胞癌及细支气管癌等名称,组织发生也为众多学者所困惑。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入腺癌,认为是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2%-14%。1999年和2004年WHO均将单纯型BAC严格定义为沿着肺泡结构鳞片状扩散、没有基质、血管和胸膜侵犯的肿瘤,且可进一步分为非粘液型(60%-65%)、粘液型(20%-25%)和混合型(12%-14%)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 核医学影像 CARCINOMA 世界卫生组织 支气管 肺泡 原发性肺 组织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