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颗粒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作者 周涛 于镕嘉 +5 位作者 姜雁斌 肖柱 雷前 李周 莫永达 娄花芬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59-1267,共9页
铜的电学和热学性能十分优异,且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在航空航天、微电子、轨道交通、通讯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纯铜的机械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应用需求。为改善其机械性能,一种有效方法是将陶瓷颗粒作... 铜的电学和热学性能十分优异,且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在航空航天、微电子、轨道交通、通讯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纯铜的机械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应用需求。为改善其机械性能,一种有效方法是将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添加至铜基体中。本文主要总结了陶瓷颗粒的主要类型,讨论了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研究现状。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陶瓷颗粒 制备方法 弥散强化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苏凡凡 赵冬梅 +1 位作者 任凤章 贾淑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9-102,共4页
综述了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Cu-Al合金内氧化介质及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对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内氧化 AL2O3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被引量:24
3
作者 武建军 雷廷权 +2 位作者 张运 姜延飞 李国彬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基气氛中进行内氧化处理同样可以得到具有很好热稳定性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参数,尤其是内氧化... 介绍了一种新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基气氛中进行内氧化处理同样可以得到具有很好热稳定性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参数,尤其是内氧化工艺对材料性能有显著影响。由于介质和工艺流程的改变,在保证复合材料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稳定了产品质量,本工艺有助于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氧化铝 制备工艺 铜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焊电极用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韩胜利 田保红 刘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16-19,26,共5页
综述了高强度、高导电氧化铝弥散铜基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尤其是对内氧化法进行了述评;从内氧化热力学的角度初步介绍了内氧化介质和内氧化工艺参数对制品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点焊 电极 氧化铝弥散铜基复合材料 内氧化法 电阻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闰丰 梅炳初 +2 位作者 朱教群 赵莉 李守忠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8期1-7,共7页
弥散强化铜(DSC)合金因为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而逐渐成为很多领域中不可替代的结构功能材料,常用的增强相一般有Al2O3,WC和TiB2,最近,又有一种新的Ti3SiC2陶瓷被用来作为增强相。本文对几种复合材料分别做了介绍,分析了研制弥散强化铜基... 弥散强化铜(DSC)合金因为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而逐渐成为很多领域中不可替代的结构功能材料,常用的增强相一般有Al2O3,WC和TiB2,最近,又有一种新的Ti3SiC2陶瓷被用来作为增强相。本文对几种复合材料分别做了介绍,分析了研制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中的一些问题,还对该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复合材料 增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致密超细WC/纳米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小红 申景园 +1 位作者 孙宇 胡连喜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2-427,共6页
以纳米Al2O3颗粒、超细WC粉末、工业纯Cu粉末为原料,通过热挤压致密获得了超细WC/纳米Al2O3弥散强化铜基(WC-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挤压态WC-Al2O3/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成分为5%WC-2%Al2O3/Cu和10%WC-2%Al2O3/... 以纳米Al2O3颗粒、超细WC粉末、工业纯Cu粉末为原料,通过热挤压致密获得了超细WC/纳米Al2O3弥散强化铜基(WC-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挤压态WC-Al2O3/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成分为5%WC-2%Al2O3/Cu和10%WC-2%Al2O3/Cu(质量分数)的两种原料粉末,经机械球磨、冷压、真空烧结和热挤压后,其相对密度均达到了99%以上,超细WC和纳米Al2O3强化相颗粒呈均匀弥散分布,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其中,5%WC-2%Al2O3/Cu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更佳,其抗拉强度达到235.06 MPa,延伸率为15.47%,导电率可达85.28%IACS,软化温度不低于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弥散强化 挤压致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谢鲲 张惠 张守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29,共5页
稀土氧化物RO_x由于特殊的结构而成为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最理想的强化相之一,稀土氧化物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Cu-RO_x优良的性能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然而Cu-RO_x的制备异常困难;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稀土氧化物 弥散强化 铜基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合金强化对铜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龙志 李根 +3 位作者 马现军 李文佳 赵明娟 张道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9-537,共9页
根据高温高强铜合金的设计思路,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通过添加Cu-7.0Ni-1.75Si-0.5Cr合金制备基体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探究基体合金强化对复合材料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7.0Ni-1.75Si-0.5Cr合金在基体中析出... 根据高温高强铜合金的设计思路,采用粉末冶金方法通过添加Cu-7.0Ni-1.75Si-0.5Cr合金制备基体强化的铜基复合材料,探究基体合金强化对复合材料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7.0Ni-1.75Si-0.5Cr合金在基体中析出Ni2Si和Cr3Si两种硬质相,且在基体中弥散分布;随着基体中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压缩强度逐渐增加,最高分别达到45.9HBW和137.4 MPa,比铜基体分别提高了17.4%和17.7%;随着基体中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增加,过量的Cu-7.0Ni-1.75Si-0.5Cr合金使复合材料磨损量增加。当Cu-7.0Ni-1.75Si-0.5Cr合金含量为50%时,铜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最佳。Cu-7.0Ni-1.75Si-0.5Cr合金对铜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基体合金强化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铜基复合材料 基体强化 弥散分布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强化型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铁明 季根顺 +3 位作者 马勤 周琦 贾建刚 陈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31,35,共6页
弥散强化铜基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综述了弥散强化型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国内外的应用,以及近年来该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新进展,总结了该类材料的主要复合体系,指出解决增强相粉体的细化及... 弥散强化铜基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综述了弥散强化型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国内外的应用,以及近年来该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新进展,总结了该类材料的主要复合体系,指出解决增强相粉体的细化及增强相与基体铜之间的界面适配性问题是该类材料发展的关键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导电率 铜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强化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吉明 耿永红 +2 位作者 陈松 管伟明 张昆华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9,共7页
弥散强化铂基材料是一种先进的结构型与高温型贵金属复合材料,是玻璃纤维漏板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论文阐述了弥散强化铂基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弥散强化铂基材料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特点、力学性能和强化机理,介绍了弥散强化铂基材料... 弥散强化铂基材料是一种先进的结构型与高温型贵金属复合材料,是玻璃纤维漏板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论文阐述了弥散强化铂基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弥散强化铂基材料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特点、力学性能和强化机理,介绍了弥散强化铂基材料的主要应用以及新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弥散强化 铂基材料 持久强度 蠕变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时间和氧化铝含量对氧化铝弥散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广志 肖平安 +2 位作者 周威 雷豹 张小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2,53,共4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通过改变Al2O3含量(质量分数)和调节球磨时间等参数,烧结制备出不同含量Al2O3颗粒弥散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相对密度、电导率和硬度的测试,研究了Al2O3含量和球磨时间对烧结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高能球磨法,通过改变Al2O3含量(质量分数)和调节球磨时间等参数,烧结制备出不同含量Al2O3颗粒弥散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相对密度、电导率和硬度的测试,研究了Al2O3含量和球磨时间对烧结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转速为270 r.min-1时,随球磨时间延长,铜晶粒细化和晶格畸变增加,晶粒从片层状逐渐变为球状,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先升高后降低,电导率和硬度升高;随着氧化铝含量的降低,相对密度提高,硬度先降后升,含1.2%Al2O3时相对密度最大为89.4%,电导率最高为50%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高能球磨 弥散强化 AL2O3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2O3弥散强化Ag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民 樊占国 金明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采用稀土氧化物(Re2O3)进行弥散强化,探讨稀土氧化物种类及掺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提高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和力学性能.方法通过化学共沉积制取了Re2O3/Ag复合粉体,并在35 MPa下压制成型,进而在氩气保护下850℃高温烧结,制备... 目的采用稀土氧化物(Re2O3)进行弥散强化,探讨稀土氧化物种类及掺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提高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和力学性能.方法通过化学共沉积制取了Re2O3/Ag复合粉体,并在35 MPa下压制成型,进而在氩气保护下850℃高温烧结,制备出稀土氧化物弥散分布的银基复合材料样品,并对其熔化温度、力学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Y2O3掺量为4%时可获得最大的溶化温度为975℃,掺量为1%时可获得最大的抗拉强度,延伸率随Re2O3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结论Re2O3弥散强化Ag基复合材料的熔化温度、力学性能较纯Ag有所提高,可作为OPIT工艺的包套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 稀土氧化物 化学共沉积 Ag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强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自有 王鑫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铜基材料的强度与电导率互相矛盾,其已成为高端铜材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可作为铜基材料理想的增强体,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此,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当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铜基材料的强度与电导率互相矛盾,其已成为高端铜材研发的关键技术瓶颈。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可作为铜基材料理想的增强体,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为此,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当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粉末冶金法、分子水平混合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电化学沉积法等。同时,对石墨烯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的强化机理做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量化处理,以便于将实验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最后,对未来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改进(包括高质量单层石墨烯制备)和石墨烯-铜取向结晶一致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 强化机理 高铁接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原位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俊超 刘平 +1 位作者 田保红 任凤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83,共4页
综述了形变原位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组织演变及综合性能特点,介绍了该类材料的强化和导电机理。分析指出:形变原位铜基复合材料兼顾了高强度和高导电性,已成为高强高导铜基导电材料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产业化制... 综述了形变原位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组织演变及综合性能特点,介绍了该类材料的强化和导电机理。分析指出:形变原位铜基复合材料兼顾了高强度和高导电性,已成为高强高导铜基导电材料研发领域的热点之一,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产业化制备工艺、深入完善基础理论是该类材料的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该类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铜基复合材料 形变 强化机理 导电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铝基弥散强化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15
作者 朱荃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前,苏联正在生产三种不同牌号的铝基弥散强化复合材料,其主要区别是氧化物的含量不同,即САП-1(含6~9%的Al_2O_3)、САП-2(含9.1~13%的Al_2O_3)和САП-3(含13.1~17%的Al_2O_3)。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铝基弥散强化复合材料,... 目前,苏联正在生产三种不同牌号的铝基弥散强化复合材料,其主要区别是氧化物的含量不同,即САП-1(含6~9%的Al_2O_3)、САП-2(含9.1~13%的Al_2O_3)和САП-3(含13.1~17%的Al_2O_3)。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铝基弥散强化复合材料,其牌号相应为SAP-930、SAP-895、SAP-865。САП系列复合材料在苏联已获得广泛应用,并正在为进一步改善其性能而进行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铝基 发展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左小伟 王恩刚 +2 位作者 张林 李贵茂 赫冀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4-37,共4页
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性能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高强度、高导电率匹配关系,受到国内外的广泛研究。从不同最终形变工艺、热稳定性、强化机理及导电机理等方面对凝固/形变法制备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的... 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性能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高强度、高导电率匹配关系,受到国内外的广泛研究。从不同最终形变工艺、热稳定性、强化机理及导电机理等方面对凝固/形变法制备原位形变铜基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这类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高导电率铜基复合材料 原位形变 强化机理 导电机理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宇乾 张翔 +1 位作者 赵乃勤 何春年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9-973,984,共16页
铜基复合材料有望全面提升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等功能特性。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物理性能,是铜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相。石墨烯/铜界面的性质决定了复合材料性能,进行界面调控以提高石墨烯/铜的界面结合性已成为研究人... 铜基复合材料有望全面提升铜及铜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等功能特性。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物理性能,是铜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相。石墨烯/铜界面的性质决定了复合材料性能,进行界面调控以提高石墨烯/铜的界面结合性已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了近几年开发的石墨烯缺陷设计法、碳-碳杂化增强相法、金属和陶瓷纳米颗粒修饰石墨烯法以及原位生长石墨烯和石墨烯复合增强相法等多种界面调控策略,讨论了多种界面调控策略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导电、导热性能的作用机理,展望了应用界面调控策略研发的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研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界面调控 界面作用机理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高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志锋 邓丽萍 沈莉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18,共5页
概述了铜基复合材料的机械合金化法、快速凝固法、自生复合材料法、严重塑性变形法4种制备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制备方法、热处理方法、不同的强化机制等相关因素对铜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固溶强化、加工硬化、细晶强化、纤... 概述了铜基复合材料的机械合金化法、快速凝固法、自生复合材料法、严重塑性变形法4种制备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制备方法、热处理方法、不同的强化机制等相关因素对铜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固溶强化、加工硬化、细晶强化、纤维强化机制对铜合金导电性和强度的作用,并分析了铜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信诚 林政淇 +1 位作者 杨柳 邓丽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作为常用的金属材料,铜因强度较低而应用范围受限,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作为极具潜力的增强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兼具了铜和石墨烯的优良性能而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介绍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 作为常用的金属材料,铜因强度较低而应用范围受限,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作为极具潜力的增强体而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兼具了铜和石墨烯的优良性能而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介绍了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综合性能,重点讨论了各种制备工艺的特点、强化机制、构型设计,总结了针对复合界面结合弱与石墨烯分散困难这2类主要技术难点的解决途径,最后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构型设计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玉桐 董治中 +1 位作者 齐增生 李春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23-129,共7页
用Cu-0.31Al合金水雾化粉末经内氧化使合金中的Al氧化成Al2O3,得Cu-Al2O3粉末,再经等静压压坯→烧结→热挤压→冷轧或冷拔制成铜基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材料与美国牌号为Glidcop-Al同... 用Cu-0.31Al合金水雾化粉末经内氧化使合金中的Al氧化成Al2O3,得Cu-Al2O3粉末,再经等静压压坯→烧结→热挤压→冷轧或冷拔制成铜基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材料与美国牌号为Glidcop-Al同样成分的材料性能基本相同.电镜观察内氧化后得到γ-Al2O3颗粒表明,其形状为长圆形,平均尺寸约12nm,颗粒之间距离约20nm,呈均匀分布,对位错有明显的钉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氧化 弥散硬化 复合材料 氧化铝 铜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