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3.0T MR及弥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技术上的表现 |
唐梅丽
陈鑫
陈志远
汪印强
刘斯润
刘玉品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神经纤维束示踪技术在诊断脑梗死中的应用 |
朱建国
杨亚芳
鲁翔
田俊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3
|
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示踪技术显像弓形束及术中弓形束导航的可行性分析 |
赵岩
陈晓雷
王飞
孙国臣
王宇博
宋志军
许百男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脑弥散张量成像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 |
李雷俊
范玉华
吴文涛
邹艳
康庄
郑俩荣
国效峰
张晋碚
赵靖平
魏钦令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5
|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评估脑卒中患者白质纤维束损伤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 |
张晓钰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
2010 |
4
|
|
6
|
正常人群弓状束双张量无损卡尔曼滤波与单张量线性纤维束示踪技术成像效果比较 |
阎静
杜伟
程敬亮
耿杰峰
郭翠萍
刘福荣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人脑连合纤维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
于春水
李坤成
李永忠
梁志刚
秦文
刘嘉宾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4 |
20
|
|
8
|
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部分各向异性值均值的影响 |
高连军
孙迎春
李建军
白帆
李鹏锟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9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吴志峰
王如密
郑兆聪
李小平
叶友强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10
|
多发性硬化患者胼胝体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定量研究 |
于春水
李坤成
秦文
刘卓霞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11
|
弥散张量成像在检测颅内肿瘤与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束解剖关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虹
韩奕勃
呼虹宇
李婷
王帅
王义宝
仇波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2
|
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联合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
徐睿
康新国
何玺
刘宗才
曾宪春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13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镜像治疗康复后大脑再塑变化的临床研究 |
张晓钰
桑德春
王丽华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14
|
弥散张量成像纤维跟踪技术的研究进展 |
于春水
李坤成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4 |
34
|
|
15
|
弥散张量成像对颅脑肿瘤与相邻脑白质纤维束解剖关系的评价 |
张卫东
李家尧
梁碧玲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
2007 |
20
|
|
16
|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颞叶癫痫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 |
杨春兰
张艺宁
李志梅
任洁钏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17
|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初步应用 |
吴志峰
王如密
郑兆聪
李小平
叶友强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8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 |
胡鸿博
刘鹏飞
|
《磁共振成像》
CAS
|
2011 |
31
|
|
19
|
弥散张量成像的纤维束追踪重建面神经可行性研究 |
宋飞
侯远征
许百男
张军
|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20
|
纤维束示踪成像技术的定量测量:可重复性研究 |
李静
李澄
王苇
周长武
焦志云
陈文娟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