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弥散燃料与可燃毒物双重非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娄磊
姚栋
+7 位作者
柴晓明
于颖锐
彭星杰
刘琨
田超
王晨琳
刘勇
谢运利
《中国核电》
2020年第1期98-103,共6页
采用传统均匀打混模型计算具有双重非均匀性的弥散燃料或可燃毒物会带来一定的计算偏差。从双重非均匀处理判定公式出发,分析弥散燃料或可燃毒物均匀打混模型计算偏差与各因素的关系,指出针对较高富集度或较大颗粒尺寸的燃料,以及相对...
采用传统均匀打混模型计算具有双重非均匀性的弥散燃料或可燃毒物会带来一定的计算偏差。从双重非均匀处理判定公式出发,分析弥散燃料或可燃毒物均匀打混模型计算偏差与各因素的关系,指出针对较高富集度或较大颗粒尺寸的燃料,以及相对较大尺寸可燃毒物颗粒,采用传统均匀打混模型会带来较大的计算偏差。RPT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弥散燃料以及吸收截面不太大的可燃毒物,但对于硼和钆等吸收截面较大的毒物,RPT方法也会带来较大的计算偏差,同时对新型RPT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虽依然不适用强吸收可燃毒物颗粒,但可以为RPT方法向强吸收体可燃毒物扩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
燃料
弥散可燃毒物
双重非均匀性
RP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弥散颗粒燃料及可燃毒物双重非均匀特性初步研究
2
作者
娄磊
柴晓明
+5 位作者
姚栋
陈亮
刘晓黎
李司南
唐霄
张策
《中国核电》
2022年第4期610-617,共8页
弥散颗粒燃料及可燃毒物由于其固有安全性及自屏效应而被广泛关注,但其双重非均匀性为中子学计算带来挑战。为了研究弥散颗粒系统的双重非均匀性大小,评价体积均匀化方法的适用性,本文针对弥散不同类型、不同相体积、不同颗粒尺寸的颗...
弥散颗粒燃料及可燃毒物由于其固有安全性及自屏效应而被广泛关注,但其双重非均匀性为中子学计算带来挑战。为了研究弥散颗粒系统的双重非均匀性大小,评价体积均匀化方法的适用性,本文针对弥散不同类型、不同相体积、不同颗粒尺寸的颗粒以及不同富集度燃料基体的栅元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价栅元系统的颗粒模型与体积均匀化模型在零燃耗下的反应性偏差。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弥散燃料颗粒,体积均匀化方法的计算偏差随弥散颗粒尺寸的增加、燃料富集度的增加、以及弥散颗粒相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对于弥散可燃毒物颗粒,体积均匀化方法的计算偏差随弥散颗粒的颗粒尺寸的增加、基体燃料富集度的减小、弥散颗粒相体积的增加、以及弥散颗粒吸收截面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本文给出了弥散颗粒的双重非均匀性大小的大致顺序,针对双重非均匀性最小和最大的两种毒物颗粒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是否需要考虑其双重非均匀性的大致判定条件,为弥散颗粒系统的数值计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
颗粒燃料
弥散
颗粒
可燃
毒物
双重非均匀性
体积均匀化方法
反应性计算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散燃料与可燃毒物双重非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娄磊
姚栋
柴晓明
于颖锐
彭星杰
刘琨
田超
王晨琳
刘勇
谢运利
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核电》
2020年第1期98-103,共6页
基金
青年基金(计划编号:2016JQ0045)。
文摘
采用传统均匀打混模型计算具有双重非均匀性的弥散燃料或可燃毒物会带来一定的计算偏差。从双重非均匀处理判定公式出发,分析弥散燃料或可燃毒物均匀打混模型计算偏差与各因素的关系,指出针对较高富集度或较大颗粒尺寸的燃料,以及相对较大尺寸可燃毒物颗粒,采用传统均匀打混模型会带来较大的计算偏差。RPT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弥散燃料以及吸收截面不太大的可燃毒物,但对于硼和钆等吸收截面较大的毒物,RPT方法也会带来较大的计算偏差,同时对新型RPT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虽依然不适用强吸收可燃毒物颗粒,但可以为RPT方法向强吸收体可燃毒物扩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弥散
燃料
弥散可燃毒物
双重非均匀性
RPT方法
Keywords
dispersed particle-type fuel
dispersed particle-type
burnable poison
double-heterogeneity
RPT method
分类号
TL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散颗粒燃料及可燃毒物双重非均匀特性初步研究
2
作者
娄磊
柴晓明
姚栋
陈亮
刘晓黎
李司南
唐霄
张策
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出处
《中国核电》
2022年第4期610-61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170051016)。
文摘
弥散颗粒燃料及可燃毒物由于其固有安全性及自屏效应而被广泛关注,但其双重非均匀性为中子学计算带来挑战。为了研究弥散颗粒系统的双重非均匀性大小,评价体积均匀化方法的适用性,本文针对弥散不同类型、不同相体积、不同颗粒尺寸的颗粒以及不同富集度燃料基体的栅元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价栅元系统的颗粒模型与体积均匀化模型在零燃耗下的反应性偏差。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弥散燃料颗粒,体积均匀化方法的计算偏差随弥散颗粒尺寸的增加、燃料富集度的增加、以及弥散颗粒相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对于弥散可燃毒物颗粒,体积均匀化方法的计算偏差随弥散颗粒的颗粒尺寸的增加、基体燃料富集度的减小、弥散颗粒相体积的增加、以及弥散颗粒吸收截面的增大而增大。同时本文给出了弥散颗粒的双重非均匀性大小的大致顺序,针对双重非均匀性最小和最大的两种毒物颗粒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是否需要考虑其双重非均匀性的大致判定条件,为弥散颗粒系统的数值计算提供指导。
关键词
弥散
颗粒燃料
弥散
颗粒
可燃
毒物
双重非均匀性
体积均匀化方法
反应性计算偏差
Keywords
particle-dispersed fuel
particle-dispersed burnable poison
double heterogeneity(DH)
volumetric homogenization method(VHM)
reactivity deviation
分类号
TQ517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弥散燃料与可燃毒物双重非均匀性分析
娄磊
姚栋
柴晓明
于颖锐
彭星杰
刘琨
田超
王晨琳
刘勇
谢运利
《中国核电》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弥散颗粒燃料及可燃毒物双重非均匀特性初步研究
娄磊
柴晓明
姚栋
陈亮
刘晓黎
李司南
唐霄
张策
《中国核电》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