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蜀驿道上的神韵与性灵——王士禛和张问陶的蜀道诗对读 |
王利民
查紫阳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3 |
2
|
|
2
|
“杜陵诗境在,寂寞古今情”——杜甫与张问陶 |
徐希平
|
《杜甫研究学刊》
|
2003 |
0 |
|
3
|
张问陶《续西涯诗意图》册探微 |
彭冰
|
《中国书画》
|
2016 |
3
|
|
4
|
洪亮吉“尚气说”对张问陶诗风之影响探微 |
邹鹏
李诚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5
|
清代性灵派诗人张问陶的连云栈道之行 |
冯岁平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6
|
张问陶的诗书画——张问陶《山水》册赏析 |
陆昱华
|
《中国书画》
|
2009 |
2
|
|
7
|
张问陶和他的《登焦山》诗 |
江慰庐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3 |
0 |
|
8
|
书法认知的差异 |
朱以撒
|
《书画艺术》
|
2024 |
0 |
|
9
|
随园遗珠——南京博物院藏袁枚晚年书札三则散记 |
万新华
|
《中国美术》
|
2024 |
0 |
|
10
|
《红楼梦》后四十回应是高鹗补续 |
张书才
|
《曹雪芹研究》
|
2011 |
2
|
|
11
|
桃花香飘远——《桃花扇》的影响及其后世改编 |
车振华
|
《人文天下》
|
2017 |
0 |
|
12
|
性灵派研究的开山之作──王英志《性灵派研究》评述 |
胡传淮
|
《中国韵文学刊》
|
1999 |
1
|
|
13
|
清朝画家陈嵩文坛交游考 |
丁鼎
|
《中国书画》
|
2015 |
0 |
|
14
|
我敬魏默深 |
伍立杨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5
|
旧红学索隐派的先驱——关于孙桐生红学研究的评估 |
胡邦炜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16
|
清代蜀中画家传略 |
江梵众
陈蓉峰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7
|
论清诗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总结性 |
苏仲翔
|
《中国韵文学刊》
|
1988 |
0 |
|
18
|
张船山文艺思想浅探 |
羊玉祥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19
|
泸州地方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
赵永康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20
|
梦境图说:《莲因图》与《莲因第二图》——兼及仓斯升的生平与交游考 |
任文岭
|
《中国书画》
|
2016 |
0 |
|